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晴儿的田园生活 >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二章、初露病因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二章、初露病因

书名:晴儿的田园生活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千年书一桐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子晴想通透了这厉害关系,说道:“爹,娘,解铃还需系铃人,不若我们再找找慧光大师,让他散布点别的什么谣言出来,比如,就说我肚子里的孩子虽说是个富贵命,但是命硬,八字不合的人求了去,只怕会殃及全家,祸及全家,这样,他们就会掂量掂量了。子晴想起一次和同学出门逛街,见到用玻璃管现场烧制玻璃生肖动物,自己还买了一个,于是把这建议一并告诉了子喜。

    老爷子和田氏的寿材花了一个多月总算完工,依规矩,这事还要请村子里的年高的人和后生小伙吃饭。这下,曾瑞庆有正当理由把曾瑞祥叫了过去,依曾瑞庆的意思,不如好好热闹一番,冲冲晦气。曾瑞祥自然做不了主,一切由曾瑞庆操持。

    谁知老爷子听了,默想了好久,竟然没同意,说是要等子福和子喜回来再办。曾瑞庆听了自然不乐意,问道:“凭什么?长子长孙都在,难道说了都不算,非要等你那两个有出息的孙子来给你挣脸面?难道我和子全不是你的儿子孙子,你要这么处事的话,爹,以后你老的事情我还不管了,横竖你有老二一家就够了。”曾瑞庆说完就摔门出去了。

    曾瑞庆的话让老爷子原本灰暗的脸更悲凉了,想说什么,蠕动了几下嘴,还是没有说出口。话说老爷子自打开始做这个寿材,心里总觉得憋着一股气,不顺畅,老爷子辛苦了一辈子,拉扯大了五个孩子,没想到这五个孩子如此走极端,发达的也太发达了,苦的也太苦了些,不争气的也太不争气了,而且是他几乎没怎么花心思放心上的曾瑞祥一家反而过的最好,最看重的儿女反而时常往他们心窝里扎刀子,悔之晚矣,悔之晚矣呀。

    曾瑞祥不忍见老爷子伤心,追出去对曾瑞庆说道:“大哥,你这话有些过了,这么多年,爹和娘哪件事情不是先依着你,你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爹娘对你和对我,是一样的吗?爹如今都这个岁数了,他想做什么,你依着他,说句诛心的话,能几年?”

    “老二,你也看见了,我好好的想弥补一下爹,谁知爹一点也不领情,我何苦拿我的热脸去贴爹的冷屁股,爹心里如今只有你一家,我是不管了。”

    “大哥,说话要凭良心,爹心里看重谁你能不清楚?你要这样的话,有本事你当着全村人的面,说不要爹,要出了曾家的门户,以后,爹的事情,我绝对不会再来找你,我一人全管了。”曾瑞祥看着曾瑞庆说道。

    兴许是曾瑞祥的气势一下震住了曾瑞庆,曾瑞庆这下没有冲动地说要出曾家门户的话,当然,他也不可能这样做,除非他和子全不打算在这立足了。

    曾瑞庆看了曾瑞祥半响,脑子里闪了好几个念头,无论哪种念头都告诉他,不能得罪曾瑞祥了,要哄好曾瑞祥,肯定要先哄好老爷子。一念至此,曾瑞庆自行进屋找老爷子赔礼去了。

    曾瑞祥总算松了口气,见曾瑞庆跪在老爷子面前,老爷子搂着曾瑞庆老泪纵横的,曾瑞祥默默地回家了。

    沈氏自然不知道这些,她想着哪天去傅家和夏家拜访一下,正发愁送些什么东西呢,库房里倒是有不少,可是,那些衣料、瓷器、玉石等傅家和夏家也不缺,沈氏挑来挑去的花了眼,正犯愁呢,猛然见曾瑞祥满脸哀伤的神色,忙放下了手里的事情,侍候曾瑞祥宽衣,洗脸。

    曾瑞祥一把抱住了沈氏,喃喃自语道:“为什么,为什么我怎么做,还是比不上他们?”

    沈氏听了,知道曾瑞祥又是在老爷子那伤了心,也不问缘由,只是拍着曾瑞祥的后背说道:“没事的,你还有我,还有孩子们。”

    曾瑞祥失了会神,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拉着沈氏坐下来,说了等子福几个回家再摆酒的事情,沈氏听了也不置可否。说实在的,对老爷子和田氏的事情,除了出点银子,别的,沈氏基本不过心。

    谁知没等曾瑞祥缓过劲来,石婆子跑来了,说道:“老爷,大姑奶奶家来人了,大姑奶奶两口子带着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说是离家几年的四毛,我没见过,老爷子和老太太正抱着孩子哭呢。”

    曾瑞祥和沈氏听了一愣,四毛,离家五六年的四毛回家了?以前,可是一点音信也没有的,谁也不知这孩子到底在哪里,突然间就说回家了?

    沈氏问道:“你听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好像是孩子回家了,这些年好像挣了点银子,好像要回家成亲还是怎么,我没大听清。”石婆子说道。

    曾瑞祥想了下,说道:“你先回去,有什么事情再来回一声,注意老人的情绪不能太激动了。”石婆子听了答应着走了。

    这里曾瑞祥和沈氏也摸不着头脑,正好子晴这时走了进来,见曾瑞祥在家,还有几分讶异,问道:“爹今日如何有空?小三替你上课去了?”

    “嗯,你阿公那有点事情,我就打发小三去了。”

    沈氏看了眼曾瑞祥,拉着子晴坐下来,说道:“才刚石婆子来送信,说是你大姑家的四毛回来了,好像挣了些银子,正和你阿公阿婆他们抱着哭呢。”

    子晴的反应倒比较平静,四毛出门这么多年,要回来,肯定是衣锦还乡。说实在的,子晴对四毛的印象还算可以,小小年纪看不惯家里父母兄长的作为,无力改变现状,也看不到希望,只能离家出走。春玉和燕仁达这两棵歹竹,还就出了这一棵好笋。就是不知这几年在外头有没有长偏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