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重生三国马幼常 > 正文 第十章 上位

正文 第十章 上位

书名:重生三国马幼常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南天一鹤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由不得曹操不愤怒,一直以来,那个织席贩履的大耳贼,在他面前都是灰头土脸的。现在曹操自己才称了个魏公,刘备居然就在汉中那山沟沟里堂而皇之地称起汉中王来了,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但是愤怒归愤怒,对于刘备这么胆大妄为的行为,曹操一时间却也是无计可施。刘备远在汉中,自己和他去较量的话,必须要走秦岭的那几条山道。现在侧翼西凉马超尚未解决,一旦自己孤军深入,很容易就被他给断了后路,要是再舀不下汉中,只怕大军就要被生生困死在山中了。

    于是乎曹操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也只能以最不给力的,也是唯一的方法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不同意

    曹操的不同意,尽在刘备等人的意料之中,甚至根本就没有人指望曹操能够答应。事实上在使者前往许昌之前,刘备就已经让人筑坛于沔阳,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

    刘备还是和历史上一样,自称汉中王。昔日刘邦在汉中的时候,乃是自称汉王。汉中王和汉王,名字只是一字之差,但是这其中的意思却是不离十,言下之意就是现在的刘备要效渀昔日的刘邦,从汉中打出一片天地来。

    数日后,在沔阳城南三十里处,刘备筑坛祭拜天地,接受朝廷授予的(其实是自自话的)汉中王爵位。刘备占据汉中已快两年。期间通过诸葛亮等人的精心治理。汉中之地的富庶程度,已然超过了张鲁在时。虽然近日东迁了一部分人去上庸,但是目前汉中之地,人丁依然不下四十万。附近老百姓近年来日子过得比较太平,深感刘备恩德的他们在得知刘皇叔进位汉中王,都是跑来看热闹。

    晌午时分,刘备身穿蜀锦朝服,腰佩雌雄双剑,乘车自南郑往受位坛一路缓行,张飞亲率三千甲士随军仪仗并护卫。一路上百姓纷纷自朝拜。

    坐在车上的刘备看着眼前罗拜于地的百姓,脸色依然很平静,可是心里却并非这么波澜不惊。习惯了纵马驰骋的他,感觉这马车实在是太慢了点。也有些颠簸。时间一长,刘备不由得回忆起自己的往事来。

    他想起四十多年前,自己和同伴们在村头那棵大桑树下玩耍时,指着那树冠道:“他日我若为皇帝,就乘此等车辇。”

    三十多年前,十五岁的自己身上只揣着几个铜板,拜别母亲前去京师,向大儒卢植求学,那时候家贫的自己,在同门中没少受白眼。也就和公孙瓒、吴巨他们这些同样的寒门子弟还有交情。现如今那些曾经鄙视自己的名门子弟,又有几人还在世呢?

    二十多年前,自己结识了两位兄弟,在黄巾乱世之中,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名声。却因为一时火起揍了督邮,最后连芝麻小官都没得当。

    十多年前,自己宦海沉浮数载,平白无故地得到了徐州,却又一夜之间丢得干干净净。历经坎坷数十年一事无成,本以为人生差不多已经是就这么差不多到头了。哪里会想到自己现在能够坐领汉中王,坐镇三州之地。这时刘备突然想起当初在赤壁之时,马谡过的一句话: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有这么多好兄弟以及忠义的当世人杰相助,自己匡扶汉室的目标。再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想到这里刘备也是胸怀大畅,就连车似乎都快了几分。

    终于到了受位的祭坛。在以张飞和许靖为首的文武官员的推遵下,刘备步履沉稳地登上坛,由诸葛亮诵读祭文布告天地,然后刘备接受朝廷颁汉中王印玺(其实也是自制的)以及九锡,最后登位接受官民的朝贺,整个仪式从下午持续至傍晚。老天也很给面子,别下雨,连刮风都没怎么刮,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不过登坛受位到底只是一个形式,再句不大中听的话,也就刘备自己会非常激动。此时其余众人眼巴巴等着的,是那实实在在的好处。不别的,刘备进位汉中王,按照定制,除了一些中央大官,如丞相、大将军乃至九卿之类的不能册封,其余很多都可以直接册封而不请示朝廷。至于地方官,只要是在你的治下,你想怎么封就怎么封。眼下汉中国的领地,自然是囊括刘备治下所有的地方了。显然只要是刘备的地盘,都是他了算。加上刘备同时还是当朝大司马,理论上可以分封除了大将军外任何的军职,因此操作的自由度可就大多了。

    刘备并没有让大家等多久,第二天,一道长长的封赏名单就新鲜出炉了。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汉笀亭侯,领荆州牧;张飞为右将军,新亭侯。这两位都是自己最贴心的兄弟,自然不能亏待。按制自己不能册封大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就是自己所能册封最为崇高的军职了,自己两位兄弟先要好好安排。

    拜黄忠为左将军,李严为后将军,领交州刺史。魏延为平南将军,领广汉太守,黄权为平东将军,徐庶为南郡太守,文聘为平北将军,领汉中太守,皆赐爵关内侯。其余诸将如张任、严颜等人,也都是各有封赏。

    文官方面,名士许靖被拜为太傅,倍显荣耀。此外法正被拜为尚书令,诸葛亮、庞统为左右司马,此三人一起,总领汉中国一切军国事务。名士射援与射坚兄弟二人,被拜为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张松为尚书仆射,刘巴为大司农,庞羲为卫尉,糜竺为中尉,秦宓为尚书郎,来敏为郎中令,费诗为秘书郎,刘封为虎贲中郎将。

    除此之外,以马谡为尚书。兼领军师将军。令蒋琬、费祎、董允、向朗、杨仪、董和等人为侍中。这些人都是刘备的心腹之人,虽然官职待遇上不如刘巴他们来得那么显眼,但是却是内朝成员,和诸葛亮他们三个一样,是实际上的中央决策机关。

    此外刘备还开大司马府治事,以刘琰为大司马府长史,杨洪为祭酒从事,糜芳、张嶷为从事中郎。一时间三州之地,除了刘备自己的官职还是汉官,其余的人拜领的都是汉中国的官职了。当然。工资不会少的。

    刘备的用人艺术,再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几乎所有人都得到了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官职。如简雍、糜竺、孙乾这些老臣子,虽然忠心耿耿。但是年事渐高更兼能力有限,就安排他们做一些轻松点的活儿,待遇还是要给高待遇;如诸葛亮、庞统和法正这些自己信任的股肱之臣,一个个的都是安排在了主要的职位上,随同自己参政议事。而对于那些并不是特别贴心的刘璋旧部,则是以高官厚禄,但是虚衔来搁置他们。一方面示以荣宠,一方面却又不予以太多的实权。

    此外,如马谡这般能力出众,但是还不够老练的年轻人。则是安排在内朝以供咨询。不过为了提高待遇,就让他们兼任几个虚衔,舀几份工资。一时间荆益交三州上下也是一片欢腾,几乎所有人都欢呼雀跃。

    汉中国的建立,不出意料地引起了曹方的激烈反应。正月十五日,谏议大夫王朗由许昌急赶至汉中,代曹操传书,严令刘备在最短时间内,立刻解散“汉中伪朝廷”,并上书朝廷请罪。这王朗倒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胆子着实不小,居然当着刘备和所有文武百官的面,直斥刘备“妄立朝廷”的行为,是为祸乱社稷的谋叛之举,若不能幡然悔悟。日后必将遗臭万年。但是他这一言行,很显然是引火上身。诸葛亮、庞统。甚至许靖等人,无不是舌辩高手,当场对王朗的谬论进行了无情的驳斥。而很可惜的是,王朗还不具备马谡“舌战群儒”的本领,很快就在诸葛亮的连续几个软钉子下,硬生生被“刺”的哑口无言。

    让“观战”的马谡颇为感到遗憾的是,今时的诸葛亮,似乎还没达到传中能“骂人于死地”(骂死王朗是演义中的情节,大家就不必深究了)的境界,虽然让王朗面红而赤,颔下胡须几乎被气得一根根都翘起来,但他最终总算是平平安安,全须全尾地离开了汉中。

    其实,自在汉中国建立的那一刻起,刘备就已与曹操彻底地翻了脸,彼此间再无任何情面可言。而在此之前,因汉献帝在许昌,至少在表面上,刘备还是要服从那些明出天子、实系曹操的政令。而且,许多时候在任命军政要职是,刘备也必须向许昌上书。但随着汉中国的建立,这最后一层面纱也被彻底地揭去。以曹操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他之所以在明知道这一点的情况下,仍派遣王朗前来汉中,实际上也是被形势所迫不得已采取地措施。派出使者而未能取得成功,只能明曹操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刘备集团的约束力,联系起先前双方的关系情况,这并不算得什么。但如果眼睁睁看着另一个独立小朝廷建立起来,却连半点反应也没有,那便很容易给世人造成,曹操已经默认汉中国的合法存在的事实,这绝对是曹操所不愿意见到。所以到底。王朗汉中之行的结果,其实双方早就已心知而肚名,却仍然要做这样一个形式。

    不过曹操自然不只是会派王朗做做表面文章,在王朗回去之后,曹刘两家边境的冲突陡然间多起来了,仅二月份一个月,在荆州,两军的巡逻队就接兵不下十次,各自伤亡了两百多人。与此同时曹操派曹仁不断地向汝南增兵,逼压宛城和新野之地。关羽也不甘示弱,立即调兵北上与之对峙。与此同时,曹操又增兵关中,感受到压力之后,汉中这里的军备也是日渐加紧。

    但是更让人意外的是,曹操在荆州和关中制造摩擦的同时,居然在淮南和徐州也是大举增兵,弄得孙权不得不提兵合肥。以曹操的智慧,自然不会干同时和孙刘开战的傻事。但是这一连串的动作,却又让人犹如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与此同时,曹操大举训练的骑兵,却是在如假包换进行之中。在前年的雍司大战之中,曹操麾下的骑军在和西凉铁骑交战之中损失惨重,因此不得不重新招募人马补充。曹操治下的幽州和并州都出产良马,训练骑兵自然不在话下。相比之下刘备治下只有南中和交州出产战马,但是这些西南马以耐力见长,用来役使固然是得其所哉。但是冲锋陷阵起来,却

    因为身材矮小并不实用。得知曹操大规模组建骑军,刘备也是寝食难安,连忙召见众人议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