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活在旅途中 > 正文 徐霞客的故乡

正文 徐霞客的故乡

书名:活在旅途中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Sa柔儿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我人生第一篇游记,就是因为江阴而写。早在几百年前,有一个叫做徐霞的旅游家,他用了三十年时间写出了一部60万字的游记。我忽然想起如今现代社会的便捷,一个网络写手运用电脑,一个月便可以达到这个字数,当然,内容绝对没有这个丰富。

    从无锡离开后,第二站便是江阴。至于徐霞,我是去到江阴的那一天才知道,原来这里是他的故乡。后来有许多人不解,我为何跑去那个地方,其实也没有任何理由,只是因为想去,所以去了。

    这是一座比起无锡来讲更为节奏缓慢的城市,我那时候甚至可以见到有三轮单车载,为了感受当地风情,我还特意坐了几次。

    听着当地人讲述着江阴,总会不自觉的提起徐霞。

    即便隔了那么多年,在许多人心中仍然无法忘记他。我也在想,以那个年代的交通,他能走那么多的地方,一定吃了不少苦头。不管为了任何理由,旅途中学到的东西远比教科书上要多得多。

    江阴的清晨,人渀佛还在懒散中未清醒一样。脚步轻松的走到早餐店边,点上一份豆浆油条,一边走一边吃。车辆并不算多,有些个别街道甚至没车经过。干净的街道,清洁工早早的已经开始打扫。

    后来我发现了,在江阴的人并没有太多乱扔垃圾的现象,即使也,也很少。一旁的树木显得有些孤独,我去的时候已是深秋,风一吹过,漫天飞舞的树叶甚是好看。

    纳闷的莫过于江阴的口味偏甜也是厉害,以至于宵夜的时候我对着小仙大喊:“我要吃辣椒”

    他倒是满足我愿望,坐车过去,点上啤酒,一桌子的菜上来以后,我皱了皱眉头。

    “服务员,麻烦帮我加辣”

    我的吆喝很快得到回应,不料,添加辣椒以后的菜肴并没有改善多少。于是,我懂得了一个地方的口味是属于那里特有的风貌,不要舀自己的口味去要求当地适应,只有自己尝试改变。何谓入乡随俗?指的不过就是这样。

    喝了一口啤酒,我的眉头又皱了。

    我问小仙:“难怪你总喝酒没醉过,这酒就跟白水一样。”

    他几乎笑得东倒西歪,拍拍我安慰似的道:“你就习惯吧这边都这样。”

    好在,那一晚我们吃的地方做菜不放糖,我总算吃到了盐,带着一脸的满足,回到酒店,安然入睡。

    第二天出发华西村,由于有小仙带着,我们选择了乘坐中巴过去。一路上摇椅晃,我就像有十万个为什么一样的好奇。

    “小仙,华西村是不是很漂亮呀?”

    总是从报章杂志中听闻这个名字,经济实力雄厚,号称中国第一村,产值数十亿。让我这个在沿海地区长大的人也不由得惊叹。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

    “怎么呢?你去到不就知道了。”

    一旁的他似乎没多大感觉,后来我想想,这种反应是对的,毕竟当地人对待自己地方跟我们游的心情完全是两回事。

    中巴行驶了好一阵子,我的眼前开始出现了马赛克装饰的别墅。望向小仙,他点点头,示意已经到了。

    广场上有数十种旗杆,不同颜色的旗帜迎风飘扬。华西金塔七级十七层,差不多有100米高,在广场中央看去,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有意思的是,广播里不停的播放与华西村有关的歌曲,一时间,我就像走进了一个并不属于现代的时期。

    有许多横幅上写着鼓励的标语,还有花车歌颂着华西。

    我站到一辆花车边上,想要小仙帮我记录这一刻。只因为那上面写着:“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人。”

    整个华西给人的感觉并非财大气粗,而是欣欣向荣,团结进取。我去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开发旅游热,据近年那儿出现了克隆的长城和,想想一个村能达到这样的规模,多么不易。

    若只是单凭视觉上的感官,很难想象这里的行政类型是乡村,更别提这里创造了多项中国之最,世界之最。

    从华西回到江阴市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人总会习以为常的按着曾经的思路去走,时间久了,这样的行为叫做习惯。而我习惯了午后静静的享受休闲时光,在步行街的露天冷饮摊上,我点了一杯草莓冰沙,当作下午茶。天气不比广东炎热,只喝了几口,我便感觉从心而升的冰凉。

    到底是气候的不同,即使相同的时间做着同样的事,却不一定

    适合。

    江阴,让我知晓了江南男儿的柔情。

    我有一个朋友是当地人,他的妻子性格急躁,脾气不好,甚至因为长期吵闹让我们一度认为这两夫妻感情不睦。谁知我在江阴逗留的那几天中,他不时流露出来对妻子的关心,才让我明白了一切只是外界人的猜想。

    我难忘在聚会中他被妻子叫了回家,一脸垂头丧气的模样。

    可是事后他一直向我道歉,不仅是为他自己,还为了他妻子的性格火爆。末了,朋友自我安慰的讲:“她也是担心我,不然没有必要这样去做,我不怪她,也请你不要怪她。”

    那时候我年轻,有许多的不解。

    朋友自顾自的道:“舌头跟牙齿那么好不也常咬着?可是再怎么磕磕碰碰,日子还是得过。”

    从他身上,我渐渐开始懂得什么是包容,原来必须到了某些情况时,人家愿意在外界面前表露出来真实情感,我们才会发现。打他愿意娶她回来那一刻起,他们就是相连的一体。

    不管再怎么吵,不管再怎么闹,外面再大的风雨,他们都有个幸福的小窝,只是这样小窝里的幸福,我们看不透摸不着而已。现代人的婚姻岌岌可危,闪婚闪离,到底,无非就是欠缺了宽容和理解,不懂得相处之道。

    朋友那句话,至今回荡在我的脑里。

    “媳妇是娶回来疼的,这是我们江阴人的座右铭。”

    新浪微博sa柔儿,本文首发地址:.readnovel./partlist/188766.html,其他地方均不是本人原创地址……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