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与施大勇不一样,蒋万里与李大山、曹变蛟等部将对川军的表现还是认可的,认为比起那旋虏兵来,这些川军还是能勉强一战的。
他们高兴,施大勇可不高兴了,果然主帅和部将看问题的角度大大的不同。身为主帅,他更多的看中是部队的忠诚度,身为部将,则更关心这兵能不能拉出来打。姑不论这些川军听命于谁,仅是这战斗力,这帮川兵也实在是称不上精锐之师,与施大勇心目中的强军差得太多,充其量就是个架子货。
乐观的估计,这两千川军能够与流贼交一交手,也比孔有德手下那帮乌合之众强,但比起叛军的主力东江辽兵来,却肯定是不及的,更别提那虎踞在关外的满洲八旗。
蒋万里他们之所以高兴,无非是因为一帮矮子里挑个高的,毕竟这两千川兵和那旋虏兵比起来还是强得多的,至少,在对旗号的识别上,这些个川兵要优秀得多。什么旗号是进,什么旗号是退,什么是前军变后队,什么是后队变前军,他们还是了如指掌的。至于其他方面,对火铳的熟练使用也应是个优点。
训到现在,那旋虏兵中还有些家伙对装填药子的份量把握不足呢,前天的铳击训练中,就有一个家伙因为装填多了结果火铳炸膛,差点没把他眼给炸瞎。
这个意外让施大勇突然想到定装药子的必要性,也就是改变现在装填火药的方式,改用定量药子称包,制式标配,这样士兵就不会因为在战场上过于害怕手忙脚乱少装或多装火药,导致炸膛或威力减弱。然而如何个定装火药施大勇却是不知道了,不过有一人或许会能想到,此人便是随黄安留守在锦州的麻忠。
.........
麻忠投军前是锦衣卫南镇抚司的火器工匠,对火器的熟悉要比施大勇强得多,当日他初来这个时代,心血来潮要将后世的先进技术提前应用在这个时代,诸如炼钢、铳改枪的试验都是在麻忠的帮助下宣告“失败”的。
但这个失败是因为施大勇不切实际导致的,他忽略了这个时代无法提供他硬件条件,一昧在脱离实际的基础上搞他以为的先进技术,自然会失败。不管在什么时候,脱离实际,甭管你这技术再如何先进,这理论再如何超越,都是注定失败的。
但是凭借麻忠对火器的熟识,想必应该能帮助施大勇解决定装火药这个难题,毕竟这个问题蛮实际,也具有可行性,操作上简单得多。
如果定装火药能够实现,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炸膛意外,也可以大为缩短火铳的发射时间。
在战场上,两军交手的瞬间,能快一秒打响手中的火铳,对一支军队而言那意义显然是巨大的。
很快,定装火药就如一颗种子一样在施大勇心里扎下根来,只等麻忠到来便着手落实。其实,他若是知道此刻被叛军占领的登州城中有他想要的西洋火器专家和葡萄牙教官,甚至还有两台从澳门进口来专事生产优良铳管的机床,恐怕这觉都睡不着了。
...........
定装火药的事情因麻忠人还未到暂时搁置,施大勇当前的重心是解决眼皮底下的事。
既然借了这两千兵,施大勇便没有归还的想法,是一心当作自己的兵马来训练的,这从他这些日子来对操练过问得十分严勤可见一般。
想当日自己在松山亲手训练的武勇二营在大凌河之战的表现,再看看这些勉强能战的川军,施大勇心中当然不满意。
当务之急必须解决两件事,一是如何让这两千川军的战斗力尽快提高,即便依旧赶不上狼骑军的战斗力,但也要和昌平兵不分上下。第二件事就是叫他们知道为谁而战,他们应该听谁的命令。
如果这两件事不解决掉,那施大勇投入的银子、粮食无疑就全打了水漂。如果这两千川兵真的能用,恐怕邓圮和王洪也不会如此爽快就借给自己了。归根结底,这两千川兵其实也是弃军,跟他锦州军眼下的处境差不多,这些个人在邓王二人心目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份量,甚至还是嫌累赘的,你若是跟他们借亲兵家丁,怕打死二人都不会答应,管你替他们出了多少银子,又是如何个称兄道弟。这天底下,动人家心窝头保命的东西能有成的吗?
说白了,借给施大勇的这两千川兵其实就是顶不上用场的废物兵,这邢物兵唯一的好处就是好歹接受过一点的军事训练,而且对火器不陌生。这个好处也使得他们在接受锦州军要求的火铳射击操演时让蒋万里、李大山等人大感欣喜,产生了此军可用的乐观想法。
然而,真要是就这样带着他们上战场,那施大勇敢肯定,别说日后的建奴流贼,就是孔有德都能把自己咬死,甚至高起潜统领的京营都能轻而易举的击溃自己,更别说与自己有杀兄杀父之仇的祖家人了。
他们的战场之行将如小官屯一战那旋虏兵一样,闻声便溃。
兵既然借来了,就必须练成精锐,成为一支随时可以拉出去打,和任何敌人打都不畏惧的军队。否则,要来何用,嫌银子多了没地花吗?
但如何做才能让这些川兵真正融入到锦州军中来,真正视自己是辽军的一分子,是他施大勇的部下,而不是依旧当自己是川军,当自己是来“做客”的客军呢。
这个问题折磨了施大勇两天,最后他终于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打破重庆、成都二营的原有建制,从中挑选相对健壮者单编一营,余下的则分派使用,最差的那批归为辅军,充为辎重营兵使用。
只要打破这些川军原先的编制,使他们主动或被动的接受锦州军的一切,如此,这向心力和凝聚力便可以慢慢产生,进而才可以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和忠诚度。但是,这个方案有个阻力,那便是邓圮和王洪的态度。
邓圮或许好说些,毕竟是拜了把子的兄弟,再者他早就把话说透了,这兵他没想过要收回。但是王洪至始至终却没有说过不要还,而且借兵的一开始,王洪就说过他这些兵借是可以借,但得让他们自成一营,这也是成都和重庆两营营号的由来。当时施大勇没考虑得那么多,那么远,只想立时把兵借来,就满口答应不会打散直接和自己的兵马混编。现在他却要食言打破这两营建制,这话可就不好说了。
q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