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 正文 第9章:纷乱朝堂

正文 第9章:纷乱朝堂

书名: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風滴皈迹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朱允炆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殿大臣,论证有关禽兽的问题。下边的大臣们,有不少人在猜测熊猫眼和小萝莉之间的必然联系,个别御史开始在心里起草《谏帝夜寝疏》。

    旁边站立的吴亮用很个xìng的尖嗓子宣布:“朝会开始,众臣奏事。”

    上边的皇帝,下边的大臣,都醒过来,知道自己改干什么事。一阵的左顾右盼,眨眼示意,压手阻止,都不知道他们在以前做出什么商议,那样的安排。

    “臣兵部尚书茹瑺启奏陛下,”茹瑺走出人群,躬身施礼,把奏章举过头顶,吴亮走下台阶,接过奏章回来递到朱允炆手中,这个奏章是昨天批准好的,今天只是走走过场,茹瑺今天也就是个复读机。

    “建文二年五月,燕逆不臣,兵围济南,依赖济南都督盛庸、山东参政铁铉,参军高巍等人,组织济南军民抗击燕逆,铁铉屡出奇计,燕逆围城无功,八月燕逆丧心病狂,诈言引黄河之水淹济南,铁铉用诈降计,赚燕贼首逆朱棣入城,待其入城门时,城上以呼喊千岁为号,落下千斤铁刀,伤燕逆马首,燕逆仓惶而逃。时安陆侯吴杰、都督平安率部袭扰燕逆粮道,燕逆粮尽兵疲率军北逃。盛庸、吴杰、平安等率部追杀围剿,斩获无数。昨rì兵部得盛庸传来战报,王师已经收复德州,众将继续北进,不rì再有捷报传来。”

    “臣奏请犒赏王师将佐官兵,激励王师,以灭燕贼!”茹瑺说完,就回到自己的位置。

    “前方将士浴血奋战,抗击燕逆,忠心可嘉。众臣以为如何犒赏?”朱允炆按照彩排好的套路说话。

    “陛下,济南大捷,将士抗击功不可没,实乃燕逆起兵以来,王师前所未有的大捷,可喜可贺。陛下乃受命于天……..”太常寺少卿胡闰,那是黄子澄最得意的学生,满面红光,口水飞溅,什么鱼呀的汤呀的,上完一道又一道,把朱允炆吹得的高大无比,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不着边,朱允炆自己都听得是脸上发烧。

    有点过了,难道这几人以前都是玩这一套的吗?看来胡少卿是很激动,也难怪,他老师黄子澄功业执心特重,一直不甘心只做个教书的老师,虽说他教的学生非常特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儒家理想一直是他奋斗的目标,什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辅佐圣君拱手而治天下一直是他的理想。

    夸完皇上,再夸本次的济南大捷,就是夸奖自己的老师黄子澄,教的好,辅佐的好。胡少卿的那个激动呀,幸好没有把朱元璋拉出来比一比,不然真的糗大了。

    在胡少卿上下几千年,纵横古今的时候,朱允炆拿出昨晚和吴亮搞出来的“朝臣站位示意图”和现在的人员逐一对比。

    吏部尚书张眈、兵部尚书茹瑺、户部尚书王钝、礼部尚书陈迪、刑部尚书暴昭、工部尚书郑赐、御史大夫练子宁,御史大夫景清还有什么大理寺太常寺等等部门官员,武将这边的耿炳文、徐辉祖、徐增寿、李景隆,拿着名单看着示意图,希望他们今天别脑子抽筋,站错位置,把人名、官职和样子都记心里。

    没有办法,现在整个大明朝的官员,朱允炆就认识方黄齐三个人,徐辉祖还是十六rì晚瞅过几眼,夜sè朦胧灯光灰暗,连长什么样子都没有看清。朱允炆前世虽说是明矾的一员,知道很多拉风的名字,可是名字和人对不上号,不提前做功课,那天叫错人名岂不是丢脸。

    胡少卿说的激动无比,其他人听得是难受异常,特别是李景隆的那张脸,都快变成绿sè,白皙的脸上肌肉一抽一抽,一定是上下牙在搞对抗。心里那个气呀,就像吃进一只苍蝇还不能吐,那种羞愧丢脸的感觉太强烈,恨不能有个地缝让他钻进去。总感觉所有的目光都在看自己,胡少卿的每一个字都是嘲讽自己。

    还有部分人,嘴角抽动,眼珠乱转,那种鄙夷和轻视显而易见。很多人的表情都落入上边朱允炆的眼中,看来今天要有事发生。

    胡少卿终于说完,把重点说了出来“……臣以为,加封盛庸、铁铉等将士,并赐以钱粮酒肉犒赏三军,请陛下定夺。”

    “朕意盛庸抵抗燕逆有功,封历城侯,平燕将军,总领北方军事,剿灭燕逆;封铁铉为山东布政使,总理山东民政;高巍吴杰平安等赐金帛,三军军兵赐酒百坛。方先生拟旨,刻rì派员发往山东。”

    “陛下圣明!”殿下群臣齐声称赞。然后又是一阵嚷嚷声,什么直捣北平,扫灭燕贼。好像吹一口风,朱棣就会烟消云散,整个天下就会安居乐业,站着说话不腰痛。

    “臣方孝孺领旨。”方孝孺听到朱允炆让他拟写盛庸铁铉等人的受封赏赐圣旨,站出来躬身施礼。

    在方孝孺将要站出之际,兵部尚书茹瑺抬步想外往走,被人一把拉住袍袖,只好保持不动,用目光询问,拉他人的用手在人群中示意他再等等。

    “陛下,八月癸巳,承天门招致雷击,臣等议定,乃燕贼背天逆上,上天示jǐng,提醒陛下振雷霆之怒一扫宵小。臣议承天意,顺周礼,改午门为端门,端门为应门,承天门为皋门,请陛下定夺。”说完方孝孺呈上自己的奏折。

    朱允炆一边看奏章,一边消化方孝孺刚才的奏对。承天门让雷劈了,和朱棣有个毛关系,上天震怒,去劈朱老四去呀。就算是承天门让雷劈了,派人重修,最多弄些蜡烛香火,这神那神的拜拜也就成了,有必要改名字吗?

    午门,自古以来就这样叫的,皇上坐在上边,大喝一声拉出午门斩首,多威风呀。让你这么一改,以后朕只能喊拉出端门斩首,多没劲呀!朱老四的战斗力越来越强,在过不到两年,这里坐着的,站着的能活几个呀!就整天搞这些四六不着调的事。

    “承天门遭雷击示jǐng之意,朕已了然,着太常寺备祭品祭天以谢。更改门名之事,容后再议!”朱允炆不想在这个事上扯淡,直接把自己的决定说出来。

    朱允炆说完之后,方孝孺还是那样的面无表情,施礼回身,真是宠辱不惊,高手风范。

    其他大臣可是异常震惊,皇上今天竟然驳会方孝孺的奏议,简直太惊奇太震撼。以前方孝孺可是皇上的大红人,说周礼谈古制那是相见恨晚,方孝孺想辅佐皇上做周天子,拱手而治天下,皇上也陷入那种虚幻的自恋和向往中,虽然众臣有谏,可是没用。

    几个人整天的捣鼓这捣鼓那,方孝孺一天三奏章,章章准奏。方孝孺奏请让六部尚书从以前的二品提升到一品,准;奏请都察院以古制改为御史台,准;奏请大理寺改为大理司,准;奏请这里裁员哪里增人,裁撤政务人员,增加翰林闲人,说周礼论古制吃饭说闲话,都准。今天太阳西边出来而来,不准!

    失宠!机会!信号!

    等等判断都在群臣脑子里飞速旋转,底下的嗡嗡声像一堆苍蝇在无头乱飞。方孝孺没有表情就像啥事没有发生,还有好几个朝臣也静静的站着,就像刚才的事情没有看到。看那站的位置,都是些六部堂官。

    “陛下,臣兵部尚书茹瑺请奏。”一片嗡嗡声中,兵部尚书茹瑺手执象牙笏板,低头弯腰九十度,站在御座之前丹犀之下。随着茹瑺的一声请奏之言,大殿里瞬时宁静一片,所有人的眼光都看着茹瑺,就连刚才那几个如木头一样站着的六部堂官也转过头看着茹瑺。

    上边朱允炆看着,身体微微一收,双目往小一眯。有古怪,要小心。

    “准奏。”

    茹瑺一直用眼角的余光看着身后官员给出的暗示,看那手势,就是皇上很平静,表情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是最好的变化,茹瑺更加兴奋。

    “臣弹劾都督盛庸、山东参政铁铉,欺瞒皇上,虚报战功不赦之罪。”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奏章,呈递上来。

    朱允炆接过奏章没有看,这样的短兵相接,不用看就会知道。平静的说:“详细奏来。”

    茹瑺好像从朱允炆的语气中得到鼓励,全身充满激情,继续侃侃而谈:“济南战事,是燕逆主动北撤,而非盛庸铁铉之功,德州本朝廷之地,前期齐泰黄子澄无能误国,致使该地被燕逆荼毒,今rì收服仅为补过,不能算作有功,此其罪一;燕逆北撤,盛庸铁铉衔尾北追,并无杀敌灭寇之实,此其罪二;”

    略作停顿,茹瑺没有看到同伴危险的提示,更加有劲,继续说:“盛庸铁铉等受陛下隆恩,不思忠心报国,一味媚主求权,前后隐匿败绩之罪未治,现在又丧心病狂,虚报战功,蒙蔽圣聪。请陛下明断,治盛庸铁铉欺君冒功之罪。”

    “臣附议”,“臣附议”茹瑺刚说完,就有几个人喊着附议,恭敬的站在哪里等着朱允炆说话。

    “臣向皇上如实陈奏济南战事,并无虚报夸大之词,望陛下明察。”兵部的一个侍郎只解释一句,就不吱声那是异常的淡定。

    “冤枉,”胡少卿可很不淡定,这奏折明面上是弹劾盛庸铁铉,谁都知道,那两个人守城有功,这时弹劾明显的是针对黄子澄齐泰。自己的老师重名声好面子,虽说功名之心火热,但是非常爱惜羽毛,重功名好面子似乎有点相悖,可是黄老先生就想两样兼备,这才有那些匪夷所思的建议和决定。

    “茹瑺捕风捉影,污蔑有功之臣,请陛下明察,给抗燕逆将士做主。”胡少卿胡子都气的乱抖,“茹瑺素来不支持陛下削藩之策,不忠君父,污臣清誉,请陛下治茹瑺不忠之罪。”

    *****风叔卖萌*****

    关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觉得还风叔写的不太烂,请加收藏(放入书架),赏推荐票票。各位鞋童看过来,这里的大叔也jīng彩!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