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 正文 第25章:暗度陈仓

正文 第25章:暗度陈仓

书名: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風滴皈迹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夏元吉听到皇上指名道姓的问自己,把今天讨论的问梳理一遍,对朱允炆回答道:“皇上,钱粮之道,不外乎节流开源。朝廷可以对其他开支审理一番,或许可以节省一点出来。不过重要的是开源,朝廷征收百姓欠下的赋税,合情合理,但不能称之为开源。”

    “那该在哪里开源?”朱允炆看到一点希望。

    “臣以为,海禁不可开,太祖旧制不可废。还应派员到浙江福建一带,严查违禁,如此可以为朝廷开源。”夏元吉如此回应。

    “夏元吉,开放海禁通商海外,或许可以为朝廷开源。为何严查违禁,能为朝廷开源?就算没收一些走私百姓的钱财,又能增加多少呢。”王钝立即就否定夏元吉的提议。

    朱允炆看到夏元吉在说的时候,一双眼睛不停的转动,猜到夏元吉的办法,这个办法绝对可行。

    “夏元吉,朕都说了言者无罪,就别绕弯子,直说吧。”脑子活,出主意又怕担责任,就逼你把真是真实想法说出来。

    “臣遵旨,”夏元吉不是怕担责任,而是害怕他的办法让皇上误解,才故意没有说破,没想到皇上能看出来。就坦然的说出本意:“臣意,开放海禁现在不可行,但是通商海外又的确可以增加朝廷赋税,而且数量可观。故而,朝廷派员以查禁走私为名,让走私海外的百姓,依照一定比率缴纳罚金,朝廷默许其行为,这样就可以实施通商之实。朝廷增加钱粮,又没有违背祖制。还有以查禁为由,对于那些不愿交罚金的人给予严惩,规范商路。”

    “哈哈,好、好、好!好一个夏元吉,好一个暗度陈仓,好一箭三雕的绝妙主意。”朱允炆不由放声大学,对夏元吉这个主意夸赞不已。

    在困局中不放弃不迂腐懂得变通才算的上能臣贤臣,夏元吉的思虑比王钝要高,同时比卓敬的主意更适合,当然不排除卓敬的提议被否定之后,夏元吉在刚才那个提议基础上做修改。能如此改变,让内外都合理可以接受,也是很难得。

    “谢皇上赞誉,臣也是受卓大人启发。”夏元吉如实回答。

    “不管怎样,都是个好办法,能解决问题就好。户部有你等几人cāo持,朕也就放心。”朱允炆再玩糖果战术。“方略再好,也需要合适的人去执行,这个方略是你提出的,朕意,就由你往浙江走一趟?”

    典型的自己挖坑埋自己,皇上都已经决定,夏元吉能说不去吗?自家提出办法,皇上点名,再不去那就是找抽。

    “皇上,臣遵旨,臣一定不辜负皇上厚望,一定严查海禁!”

    “夏元吉,此行事关重大,你要谨慎应对。不过这个差事,你身上要沾些灰尘,你可明白?”朱允炆给夏元吉提醒一下。

    夏元吉微微一愣,马上明白过来,皇上这是要真戏真唱,而不是真戏假唱。真戏假唱就是刚才夏元吉表述的那样,以查海禁为名,对通商海外的走私客以罚代税,所有的行为主体都是朝廷,虽然不是正面开放海禁,不过谁都能想到,是朝廷不愿意扯下“祖制”这块遮羞布。

    朱允炆让夏元吉身沾灰尘,就是说朝廷是绝对严查走私,不会以罚代税,那么要实现增加国库财力,只能是夏元吉以个人贪墨为名,实现朝廷以罚代税的目的,这个风险太大,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身死名污。就算皇上不会要命,那一身的污点,他可以承受吗?故而夏元吉愣在当场,需要慎重的思考和掂量一番。

    朱允炆看着夏元吉没有回答,也不着急,静静的等着,毕竟对于大明此时的一些读书儒士来说,这种污名很难接受,有人宁愿让皇上杀头打死,也不远玷污自己的清名,朱老爷子没有少受这类人的折腾。

    其实朱允炆不是一定要夏元吉自污来实现充实国库的目的,朝廷以官方形式实行以罚代税不是不可以,那些贪官污吏哪一个不是以朝廷的名义来做自肥腰包的勾当,朱允炆只是想试探试探夏元吉。

    在朱允炆的弊器里,夏元吉是一个能臣,不过却不是一个很纯的忠臣。弊器记载,夏元吉在金陵城破以后主动投降朱老四,朱老四定的逆臣名单里,没有夏元吉,是六部官员里,唯一一个不在逆臣录里的高阶官员。

    在朱老四定的逆臣录里,现在所有的六部尚书,左右侍郎以及御史台太常寺等高阶官员,都名列其上,虽然朱老四后来赦免几个人,继续重用,但是唯一缺名的就是夏元吉。

    夏元吉愿意承担还是不愿意承担,到浙江的这件事都是他来办,只是以后的走向就会不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真的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

    朱允炆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不但夏元吉在掂量,王钝卓敬和旁边的杨士奇也在考虑,设身处地想,如果皇上要他们也这样做一件事,他们该如何选择。

    王钝的答案是:“不干,绝对不干,你杀了我也不干,如果这样干,说不定哪天这条老命就没了,太祖那翻脸不认账的架势,老头子可是记得很清楚。”

    卓敬的答案是:“不干,坚决不干,你杀我也不干,为国尽忠,可以抬着头去死,不能低着头活,这样窝囊的死法和活法,卓敬不干。”

    杨士奇的答案是:“不干,不过现在不反对,到了浙江以朝廷名义办这事,只要结果是正确的,方式可以灵活多变。”

    王钝惜命爱名,卓敬xìng情刚烈,杨士奇圆滑灵活。那么夏元吉呢?

    夏元吉把这件事的利弊轻重在心里一番思考,向朱允炆躬身施礼:“皇上,此番浙江之行,乃朝廷要务,于国有利于民有益,少许灰尘,臣愿一身担当。”

    朱允炆看着夏元吉就这样干脆的答应,没有诉苦讲条件,就这样应承下来,那份决然那份坦然都让朱允炆很诧异。“为朝廷要务,于国有利于民有益”这就是夏元吉的决然和坦然的原因,此刻朱允炆对弊器里夏元吉的投降终于理解,夏元吉只是为国尽忠,而这个国包含天下万民,包含朝堂百官,包含朱家皇帝。朱老四进金陵城,大明的国还在,只是换一个皇上,国未破就当竭力以报,所以他不会为建文帝尽忠而死,他选择另外一条路。夏元吉是这个时代的异类。

    “夏元吉真国士也!”朱允炆只觉得这一句话能配上夏元吉这个人,“杨士奇,拟旨,任户部右侍郎夏元吉为浙江福建钦差巡按,查禁沿海官民有违海禁事,地方官吏军马均可调度使用。另外,委任陈暄为副使,带水军一万,受夏元吉节制,协理海禁事宜。”

    “臣领旨。”杨士奇躬身一礼,到旁边去写圣旨。

    王钝卓敬两人看着夏元吉接受皇上这个非常难办的差事,只好讪讪笑着,拱手对夏元吉说:“恭喜夏大人。”

    夏元吉也只能露出笑容回礼,“不敢不敢,为国办事而已,何喜之有。”

    一时间笑意融融,恭喜推崇谦虚礼让之声不绝于耳。杨士奇写好圣旨,用了皇上印玺,浙江这事就算是定下来。

    朱允炆把刚来所定的事,在脑海里在捋一遍,感觉没什么需要增补,对于夏元吉这个暗度陈仓的提议,尤为满意。不过,这是个临时的方法,治标不治本,要解决大明经济问题,还需要从很多方面入手更改变革,不过所有的变革必须建立在有合理的人口数量和解决基本吃饭问题的基础之上。这是一个更为庞大的工程,就留在以后慢慢处理吧。

    “浙江福建海禁的事就这样定下来,夏元吉尽快交割户部事务,择rì启程南下。”朱允炆对户部推崇谦三个官员说道。

    “臣遵旨,会尽快启程南下。”夏元吉恭敬的回话。

    朱允炆对其余两位说:“国事繁多,卓敬以户部左侍郎之职随侍左右,协助朕处理政务。户部事务王钝你就多加用心,不可耽误朝廷钱粮所需,若是人手不够,在今年哪些中榜进士里抽调。哦,户部那个主事金幼孜不错,你可以给他压点担子。”

    “臣等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卓敬、王钝齐声答应,卓敬满心欢喜,王钝略带醋意。

    到现在,朱允炆经过了解,分析,判断和选择,搭建好一个相对合理的朝廷管理架构。

    户部卓敬主理政务,夏元吉负责筹钱,兵部魏国公徐辉祖负责军事。再辅以杨士奇起草文告的秘书xìng人物,都是高jīng尖的专业人士,改变未来的命运大有可为。

    处理完这一切事物,已经是九月上旬末。期间朱允炆特意召见建文二年的榜眼王艮,把心中很多关于提高人口的数量的想法给王艮说一遍,委任王艮为汉中府知府,到哪里试着运行cāo作。

    至于王艮能不能如朱允炆所愿把一些超越时代的政策付诸实施,都已经不重要。对于建文失国以后,建文二年唯一一位坦然赴死的人,朱允炆充满怜悯和敬重,把他派到汉中,一旦对燕军战事失败,也许能让这位赤胆忠心的儒士得以活命。

    现在所有委任职责的官员里,夏元吉哪里最为重要,明着是钦差南下严查海禁,要完成给朝廷筹集财富的任务,不知道还需要多少波折。

    惊险也罢,顺利也罢,朱允炆都帮不上多大忙。朱皇上有给为‘重要’的事情要亲自办理。因为美女有约,马皇后派人邀请皇上朱允炆重阳节到御花园赏菊。

    美女有约,岂有不去赴会之理!

    *****风叔卖萌*****

    关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觉得还风叔写的不太烂,请加收藏(放入书架),赏推荐票票。各位鞋童看过来,这里的大叔也jīng彩!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