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 正文 第104章:母子冲突

正文 第104章:母子冲突

书名: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風滴皈迹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把皇二子朱文奎过继到湘烈王名下,朱允炆确实没有和太后商量,更没有和孩子的母亲吕淑妃商量,乾纲独断就做出这样的决定,还当众宣布,对于太后、吕淑妃以及那孩子确实有点不公平。然而,政治权谋之道,也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而言。

    太后反对把亲孙子过继到他人名下,本无可厚非。可是太后心里认定的孙子身份却至关重要,若是太后只觉得朱文圭是儿子的儿子,是他的孙子,不舍得过继给别人,那么这仅仅是一个妇人仁慈的表现。

    若是太后反对着眼在朱文圭是她吕家侄女生下的龙种,那么这个问题就比较麻烦。朱文圭非皇帝嫡子,乃是侧妃吕氏所生,也非皇帝长子,上边有一个嫡亲长子朱文奎,建文一年正式封为太子。太后若是因为朱文圭身体里流着吕家的血,对以后吕家兴衰至关重要,极有可能在以后发挥自身影响力,试图影响和改变帝位传承的走向。

    想到此处,朱允炆背后一阵发凉,以前读史了解一些宫廷诡异权争事情,可是当这种在孩子幼年就开始准备和铺垫的yīn谋在面前发生,他还是感到一阵害怕和恐惧,庆幸他已经做出决定,不然胎死腹中未来又会发生多少波折。

    其实朱允炆把朱文圭过继到湘烈王名下,是政治斗争的需要,也是他猥琐内心的真实想法。他的灵魂占据建文帝的身体,如同非洲大草原上的一头狮子,获得一个狮群的王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前狮王的血脉,特别是那些小公狮全部咬死,以保证此后狮群生产的后代都具备‘它’的基因传承。

    当然,作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承认‘生命至上’理念的灵魂,朱允炆还做不出丧心病狂杀害小孩子的事情,所以他就采用这种过继的方式,把朱文圭帝位传承的可能xìng完全排除,甚至掩耳盗铃的解除父子关系。朱文圭非嫡非长的身份让朱允炆方便cāo作,不喜欢吕淑妃的xìng情让朱允炆没有负罪感,所以朱文圭这个近亲血脉产生的孩子,注定要走上一条另外的道路。至于皇太子朱文奎,在朱允炆没有更好的办法以前,还真的不敢动。

    理智想来,这都是自欺欺人的把戏,不管是太子朱文奎、二皇子朱文圭,还是以后的其他儿子,从生物学角度来说都是朱允炆现在这具身体的亲生孩子,若说有区别,只能是心理上的亲生和非亲生感觉。

    朱允炆内心不光明正大,够猥琐也够无耻,不过太后怜惜牵挂的背后也不排除为来rì权力之争做准备。朱允炆有太多的理由相信,太后的这种权力目标来自侄女yù望的影响。

    朱允炆想通这些以后,脸上消去柔和,换上一副坐在龙椅俯瞰朝臣的表情,说道:“母后,文圭虽然改名过继到湘烈王一宗,可是他还是朕的皇子,还是生活在宫内,没有什么区别。再说,按照太祖旧制,文圭要长大一点,才能封王获得爵位,现在他一个三岁幼童就承袭湘王爵位,也算是一个造化。文圭不过继到湘烈王一宗,以后必然也是藩王爵位,这迟早之间区别不大,望母后能理解。”

    吕太后知道儿子说的是实情,朱文圭的未来也就是一个藩王爵位,过继后唯一的区别就是改换名字,不再是老朱家嫡脉文字辈子嗣,所享受的荣华富贵没有多大区别,吕太后一时也想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

    吕太后半天没有说话,慈宁宫的气氛变得有点压抑,旁边的吕淑妃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雨打梨花泪流满面,哭哭啼啼的说:“皇上,臣妾求你,不要把文圭过继到湘烈王一宗去,臣妾就这一个儿子,孩子改名过继以后,臣妾可怎么活呀!”嚎哭几声,转头要抱着太后的双脚,继续说:“母后,您要给臣妾做主呀,不要把文圭过继给别人!”

    吕淑妃鬼哭狼嚎的一闹腾,惹得朱允炆心里更觉得厌烦,更觉得她面目可憎,马皇后讪讪的不知道该说什么,走过去伸手拉跪在地上的吕淑妃,被吕淑妃一手甩开,险些把马皇后摔倒在地。朱允炆冷哼一声,没有理会吕淑妃撒泼式的矫情,扶住马皇后,静静的站在那里。

    吕太后却被吕淑妃的哭声惹得悲哀不已,刚才忍住的泪水也顺着脸颊往下掉。一手轻拍吕淑妃后背,轻声安慰几句,抬起头看着站在身旁的朱允炆说道:“皇上,本宫也觉得把文圭过继出去有点不合适,还是在其它藩王子嗣里找一个孩子过继到湘烈王一脉。”

    吕太后此时说话,对儿子的那份疼爱已经没有,语气不再温柔,带有命令的语气。一张曾经娇美的面孔,布满不可侵犯盛气凌人的气势。

    朱允炆却沉默下来,他在内心却是没有办法把这位大明太后,和他灵魂同龄的女人当做‘母亲’,故而在内心里有尊重而无尊敬,尊重她作一个盛年女人寡居持守的节cāo,无法当做母亲一般没有边际的尊敬。更主要的是,朱允炆为了保卫‘种/马大业’在外辛苦,殚jīng竭虑的要灭掉那位便宜四叔,还没有做好和太后发生矛盾的准备,可是就在毫无准备的时候,‘母子’矛盾却突然到了爆发边缘,让朱允炆有点始料不及。

    吕太后以身份压‘儿子’,作为一国之君的朱允炆已经把事情公之于众,现在立即否决,确实不合适,若说还有一个人理解朱允炆,那就是皇后马淑芸,马皇后看着朱允炆受窘沉默,给太后躬身行礼说道:“太后,文圭过继的事情,皇上已经在众大臣面前说出,让皇上立刻更改谕旨,确实有不妥之处,朝令夕改有损帝王权威,更不利于剿燕大事。臣妾以为,覆巢之下无完卵,皇上才是太后和臣妾等人的主心骨。若是太后确实舍不得文圭,可以让皇上再思虑一个两全的法子,既不伤害皇上威严,也能达成太后所愿。请太后恩准。”

    “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吕太后一句冷冰冰的话把马皇后顶到一边,可怜马皇后意图调解‘母子’矛盾,反而落得一身腥臊,满脸羞愧双眼湿润,低下头退到一边。

    “皇后说的轻巧,不是你的孩子过继给他人,你当然不着急。若是你的孩子过继给别人,你还会这样等皇上思虑一个两全的法子吗?”在一旁装模做样擦眼泪的吕淑妃突然插话,目标直指受到委屈的马皇后。

    “放肆!”朱允炆一声吼叫,震得大殿内嗡嗡的响动,让三个女人都是心里一惊。朱允炆就等这个机会,碰巧的是吕淑妃如期送上,对太后发火死磕绝对不合适,杀鸡示威才是好策略,吕淑妃就是那只最为合适的鸡。

    “吕妃,你眼里还有皇后吗?还有朕吗?还有太后吗?”连续三声质问,吕淑妃连惊带吓脸sè发白,不情不愿的跪在地上,连声说着皇上恕罪。

    朱允炆不理会吕淑妃的告饶,继续数落:“目无尊卑之别,言辞不遵礼仪,君前失仪,你可知罪?”

    “臣妾知罪,请皇上开恩,饶了臣妾。”吕淑妃一头磕地,发出嘤嘤的哭声,这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哼,朕念你服侍太后也算恭敬勤勉,重罪可免,活罪难饶,罚你禁足三月,以示惩戒。”朱允炆气呼呼的处理吕妃,此刻也不能太过严厉,只是用找茬的方式把即将爆发的‘母子’矛盾转移到别处。

    “臣妾谢皇上隆恩。”吕淑妃磕完头,小心翼翼的站起来,异常恭敬的给太后、皇后行礼,然后退出慈宁宫。今晚的目的因为她不合适的话语无法达成。

    吕太后瞅着侄女满眼含泪,带着一万分委屈退出慈宁宫,也是有话不能说,毕竟再亲的侄女还是没有儿子亲,娘家再好还是需要儿子保护她的周全,正如马皇后所说,她这个太后的尊荣是建立在儿子坐稳帝位的基础上。况且,侄女确实和马皇后说话有失礼仪,没有使用敬语。儿子借故发落,也不算太过分。

    “皇上,吕妃虽然对皇后失仪在前,可是她担忧儿子,也不算什么大过错,也别太过怪罪。”太后语气软化很多,看来‘母子’矛盾暂时不会爆发。

    “儿臣领命,儿臣也理解吕妃心情。母后,给湘烈王过继子嗣承继血脉,确实可以从其他藩王子嗣里挑选,可是一旦过继之后,后继之人承袭湘王爵位,即便是三岁孩童,也是可以表达意见,现在朝局诡异莫测,只有把文圭过继过去,才能保证不会被他人利用,还能成全儿臣的谋划。儿臣以上所言,想必太后也能理解。”

    “唉,皇上若是觉得如此可行,那本宫就不在多言。本宫乏了,你们回宫去吧。”

    “儿臣告退。”朱允炆、马淑芸行礼已毕,退出慈宁宫。

    坐在回宫的马车上,朱允炆还是一肚子的不乐意。马皇后挽着朱允炆的手臂,轻声细语的安慰。

    凉风习习温言在耳,红袖添香伴读为君,纵使来rì风波起,相依相伴不相离。

    明太祖忌辰祭祀第二天,周王朱橚就被宫内催着接替宗人府宗正之职,接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举行皇二子朱文圭改名过继仪式,仪式完成之后宗族玉谱上增加一位叫朱镇圭的孩子,这个孩子是湘烈王朱柏的孙子,承袭湘王爵位,领藩王俸禄,护卫三百,居京。同时宗族玉谱上消失一位叫朱文圭的孩子,皇帝朱允炆第二个孩子,皇二子朱文圭无病无灾的就没了。

    就连主办人朱橚都觉得这事快的有点特别,前后就三天的时间就办妥当。自此,湘王朱柏在法理上有了后人,以后每逢祭拜都会有他的‘直系血脉’参与,湘王朱柏,明太祖那位xìng情刚烈、具备军事才能的儿子,在天之灵也不会绝望,至于那个灵魂是恨朱允炆还是感激朱允炆,也许只有天知道。

    *****今rì风语*****

    新书开坑,《逆天炼气录》融合科幻的元素、历史的元素、神话故事的元素,以它们为基石,构建一个纯正玄幻的炼气世界。四元结合,逆天炼气,网文新品,邀您关注!书号:2942810起点首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