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 正文 第114章:非谋之地

正文 第114章:非谋之地

书名: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風滴皈迹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三个人走到帐外,走走看看大营的准备情况,把皂旗张以往的光荣史再八卦一番,倒是增加许多欢笑。

    “燕军营垒也已经搭建好,朱棣真是将军之才,从营内旗帜摆放看来,军营垒搭建的颇有章法,叹为观止呀!”盛庸站在一个高处,遥望河对岸的燕军大营,不由得发出由衷的赞叹。虽然看不到大营全貌,不过行间看门道,也能从其他蛛丝马迹看出一些内容。

    “是呀,听说朱棣当年曾受教于大将军、中山王徐达,而且还是中山王的女婿,行军安营颇有中山王风范。”刘英口中对朱棣也是多有溢美之词。

    “搭建大营的优劣,我倒是从旗帜上看不出来,还是你们二位眼力好,选这个地方作为鏖战之地,还真不错。地势上基本是平原,东西方向没有高山密林,也不怕对方偷袭埋伏,这简直是给侯爷那个‘无谋之谋’的策略安排的战场,上天都帮朝廷,那些跳梁小丑岂有不灭之理。”王度更着眼在战场的环境。

    盛庸也左右看看周围的地形,对身边的两位文士说道:“建文二年初,李景隆兵败南逃,本侯带兵就走的这条路,燕王用兵善用诡道,在这样一个不适合谋略诡计的地方,就会让燕军战力削弱几分。”盛庸略带追忆,那是一段不光彩的记录,两位参军谁也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纠缠。

    刘英把目光所能看的地方都粗略的打量一遍,开口说道:“王参军所言不虚,这个地方适合侯爷‘无谋之谋’的策略。两位请看,夹马河东西走向,刚好把地方分成南北隔离的态势,河水涨两方都不必担心对方偷袭,河水正常以后,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卒,都可以淌水攻击,不会担心对方击其半渡。”

    “刘参军所言不错,”王度也是急忙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过这地方对我方略微有利,夹马河在中间,往南北两个方向,地势都是略微上斜,燕逆多骑兵,从北方冲下,经过夹马河干扰速度必然减弱,在沿着小斜坡奔袭,冲击力就会大减,我们步卒结阵迎敌,压力就会小很多。”

    两位文士相互赞扬,其实还是在吹捧盛庸,只是没有明说而已。盛庸没有因为两位文士的吹捧而沾沾自喜,平静的说道:“两位先生就不要吹捧啦,这个地方确实是一处战争非谋之地,仅此而已。打仗要讲地利,可是地利不是决定胜败的绝对要素,更主要的是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坚守,如何的判断。说不定明天燕军就会来攻打,还是考虑考虑明天的应对更好点。”

    “侯爷说的在理,属下即可安排。”两位文士面sè稍有羞愧,齐声应答盛庸的话语。

    “今晚西平侯带着神机营就会到达,传话给西平侯,让把从京城带来的器械做好伪装,另外让亲兵营加派巡逻人数,加大巡查频次,一定要确保神机营的安全,而且严禁神机营兵卒出营、窜营,更严禁非神机营兵卒进入,有违令者杀无赦!”神机营对本次战争的重要xìng两位参军都是非常的清楚,可是他们也惊讶于盛庸如此郑重的态度,因为他们没有见过朱允炆发给盛庸的密旨。

    是夜,燕军大营,军令肃然,所有兵卒进出有度,放哨巡营喂马休息井然有序。燕王朱棣中军大帐,众将齐聚,商议战事。

    “王爷,白天末将看过地形,这个地形对咱们不是很有利,咱们得找个法子?”大嗓门的谭渊第一个开炮。

    “王爷,谭将军说的对,南军布阵河对岸,是一个上坡地势,会影响骑兵的冲击效果。”其他将领也跟着谭渊的话题各种吐糟。

    只有问题没有办法,这是作为带头大哥永远的痛。朱棣坐在帅案后边,看着热闹非凡而又烂七八糟的大帐内各种问题,不由得眉头往一起皱。

    朱能瞧着燕王已经略有生气,就站起身大声对众人说道:“大军到此已经安营扎寨,靖难起兵以来,我等打过多少胜仗,那一次不是在不利的情形下获得大胜。洪武宿将耿炳文如何,带六十万大军的李景隆如何,还不是让王爷三下五除二给送会老家。就盛庸那几板斧,不够咱家王爷看。弟兄们都别嚷嚷啦,听王爷的命令,让咱们打就把盛庸那老小子打成猪头,爬到王爷面前求饶。”

    “哈哈哈,就是,就是,朱将军说的没错,怕盛庸个鸟呀,王爷您说话,要怎么揍那个盛猪头!”众人听朱能如此说,一个个都开始叫嚣,貌似河对岸不是十万南军,而是十万头猪等着他们去屠杀。

    “咳咳!”朱棣干咳几声,大帐内就瞬间安静下来,朱棣目光逐一看过军帐内的那些将军们,这目光犹如一个大手,抚平他们内心的烦躁,激起他们战斗的yù望。

    “诸位,夹马河的地形本王已经看过,正如你们所说,是不太适合骑兵冲击,你们觉得不理想。可是在本王看来,是最佳的决战之地!”朱棣说完,用双眼盯着谭渊。

    “为什么呀?”

    “这地方好在哪里?”

    众将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朱棣,看着这个山一般的男子,看着这个也许能给他们更多荣华富贵的人。

    “呵呵,本王不是在跟诸位开玩笑。诸位只看到对骑兵不理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对整个战局有理的一面。夹马河地处平原,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五十里内没有山岭,没有沟壑,也没有树林,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王爷,末将以为,兵不厌诈,伏击偷营那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夹马河这个地方,这些都做不成,不能设伏,更没有办法隐藏行迹偷袭对方,这应该不是一个理想的决战的地方,为什么盛庸会选择这儿地方呢?末将也是感觉非常奇怪,请王爷为我等解惑。”朱能很认真的思考一番,说出心里的疑惑。

    “对,对,对,朱将军说的对,这地方就是不合适打埋伏和偷袭敌人。”其他人现在都表示看到这个不合理的地方,等待燕王醍醐灌顶的给大伙解答疑惑。

    “朱能可以看到这个地方不利于埋伏、偷袭敌军,尚算用功。夹马河这个地方,不能让我们伏击和偷袭对方,同样盛庸也不能埋伏和偷袭我们。本王用兵好行诡道,多用计谋,这个特点天下皆知,盛庸也知道,他自认谋略不低本王,才选择这一块地方,让本王所有谋略、计策没有用武之地,表面上是限制本王的发挥,可是却显示出盛庸的胆怯和恐惧,一支统帅带着怯懦、恐惧的军队,我们还用得着害怕吗?还惧怕那个小斜坡对铁骑带来的不利吗?”

    “对呀,王爷说的太对啦,盛庸摆明了就是怕王爷出奇谋收拾他,才选择这个地方决战,真是懦夫。王爷,您放心,给我五千兵马,明天我就带兵去灭了他。”众位将军听罢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呀,王爷真是高明。

    时间不长,朱棣就完成战前总动员,润物于无声,激将于无形,手段之娴熟老辣让人叹为观止,几句话就把刚才还抱怨的将军说服成嗷嗷叫着要上阵热血狂人。

    朱棣对现在的情形很满意,这才是他想要的效果,看着那些叫嚷着要出去找南军单挑,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而后大声说道:“诸将稍安勿躁,以后仗有得打,功劳有得拿,本王期待你们一个个能斩将夺旗,为靖难立下不朽功勋。本王决定,明天就派谭渊、张辅、朱能带领燕军铁骑,试探南军反应。以后全歼盛庸,挥师南下,直达金陵。”

    “诺,我等愿为王爷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所有将军齐声高呼,一个比一个嗓门大,每个人腰杆挺得笔直,浑身充满力量。

    虽说盛庸、朱棣都定下‘无谋之谋’的基本策略,不过在细节方面还是各尽其能的使用计谋策略,调动自己本方最大的力量,非常郑重的对待这一次最主要的决战。

    夹马河水消退以后,只有不到人膝盖那么深,河底都是细沙卵石,根本不会影响燕军骑兵的攻击。攻守之势分外清楚,燕军骑兵冲过夹马河,向南军发起攻击,而南军没有新意的还是结成重甲步兵方阵防御。

    第一天谭渊攻击,皂旗张、张伦防御;第二天朱能攻击,皂旗张、张伦防御;第三天张辅攻击,南军还是皂旗张、张伦防御。燕军车轮战,南军持久战,战法不同是因为两边统帅的目的不同。

    张辅带领着五千骑兵奔袭南军左翼,径直向皂旗张的前锋营冲过去,还是老套路,远处散shè,到跟前策马绕过,两家大军基本没有什么交锋。

    皂旗张带前锋营看着心里憋得荒,可是绝对不敢大意,知道燕军是试探xìng攻击,还是要组织兵卒竖大盾,挺大枪,用弓箭shè击。事实告诉皂旗张,用兵之道虚实相间,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实之间还真没有个准数。

    一场如同演习攻防一样的战斗很快结束,燕军从远处绕回夹马河北岸,再次调整战马队形,也许下一次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发动,是攻击左翼的皂旗张还是右翼的张伦不得而知。

    南军没有懈怠,继续保持必要的jǐng惕,以免在某个时候因为大意被燕军攻破大阵。可是不管将军们在怎么提醒,怒吼,甚至怒骂鞭打,南军兵卒对于这种战斗的重视程度降低不少,更有甚者开始交头接耳。有人再次吹嘘他曾经一夜五次郎的光辉往事,其实这个事他都说过好多次,现在他的外号就是‘五郎’,可是他还是喜欢一有空就给别人说,给别人吹嘘,在别人的赞叹中获得优越感,却不记得每次解手都会避开众位兄弟,怕不够雄伟羞愧丢人。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