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广西土司之飞凤朝阳 > 正文 第三十三章和乐街

正文 第三十三章和乐街

书名:广西土司之飞凤朝阳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婄佬黄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1952年夏,姣茉和明坛到南宁后,是住在和乐街东一里18号的二楼前座。就是三栋红砖楼的中间那栋。这三栋楼是早几年从玉林移居南宁的何家三兄弟起的,他三都是生意人,秉承了玉林人的生意头脑,他们老家靠近广东,祖上已陆续移居南宁发展。

    当时玥梦一家住在和乐街东一里(原华兴庙菜市场处),这一带是老城区,旧南宁的jīng神家园,以解放路为中心,周围方圆五里就是旧南宁,这个区域的街道的名字拥有骄傲的来历,当年孙中山先生给取的名字很有革命气概,充满了革命的浪漫气息,解放路,民生路,民权路,民乐路,mín zhǔ路,兴宁路,中山路,桃源路,七星路,zì yóu路,平等路,博爱街,和乐街,大同街,甘棠街,云厅街,水街,华强路,友爱路,北宁街,上国街,下果街,大坑口街,西平桥路等等,还有二三十条街巷,有集中居住了当地的和来南宁较久的大资本家大宅,以金丝,银丝彰显其财富的金丝巷,银丝巷等穿过民生路,兴宁路之间,因其深长故称之为“丝”。

    玥梦所租住的街巷,和乐街有东西南北各一个里,这些“里”堆积了许多刚解放初从乡下逃出来避难的乡绅,是“土”老板,例如玥梦租住的“红楼”,三间屋连在一块,就是前几年从玉林来南宁华兴庙做生意的何家三兄弟修建的,为了楼上楼下吊运货物方便,他们在建造时做了一些别具匠心的设计。这栋名为三层的砖木结构建筑实为两层半,其中二楼是缩进去的只有小半截,只有二楼才是整体的,且二楼正中开了一大洞,上铺的是活动木板,方便把一楼的货物吊上二楼三楼之用。这三间房子的临街正面从一到三楼的木板面全部油上通红通红的油漆,加上红砖的墙体,在周边那些低矮破旧的民宅的衬托下显得如此气派壮观,故周边街巷的市民都是知道这个“红楼”。何老大住在“红楼”进门右手边那一间,他有两个妻子和五六个孩子,还有一个八十来岁的老父亲,年轻时就跟随老大创业做生意的大老婆无生育。

    由于广西长期战乱,女多男少,男的只要有些能力都可多妻,一夫多妻的现象很普遍,解放初,zhèng fǔ把这些一夫多妻的家庭集中起来办学习班,zhèng fǔ的干部在班上说:“如果哪一家愿意维持现状,就写“保证书”,保证几夫妻以后要和睦相处,过好rì子,这样的话,zhèng fǔ就同意你们保持一夫多妻的原有家庭格局。但是,如果哪一家里有矛盾,而且矛盾很深,不愿意过下去了,可以提出离婚,愿意留下的则留下,重新办理婚姻证明手续。等学习班结束后,重新整顿好家庭。“后来何老大家一夫二妻的现状维持保留下来了。

    免费读书

    埔绶他们刚来那几天,玥梦要黎任高帮忙看摊子,自己带着埔绶一起去交易场进货。埔绶平生第一次看到交易场人山人海的样子,他帮着玥梦扛东西,再租个三轮车把货拖回来。

    一个邻居说:“年青人来这里只要肯吃苦,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街尾有个磨米的坊子,埔绶和黎任高又去那里帮磨米。一天下来能得三斤米的报酬,家里一下子就宽裕多了。又过了两天,玥梦扯来几尺布,给埔绶和黎任高做了两身衣服,两人去理了发。穿上新衣,后两个年轻人焕然一新。白天做工,晚上就去附近转一转,城里的新鲜事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

    姣茉来到这里,马上就有一个好伙伴麦桂英,这个女孩比姣茉大两岁,在读小学第三册。看着姣茉没有读书,就邀她一起读书。姣茉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读得了第三册。麦桂英领着姣茉到学校找到自己的老师,一个姓葛的女老师收姣茉当学生。

    葛老师对着姣茉说:“你没有读过书,读第三册不知道跟不跟的上啊!”

    姣茉说:“我以前陆陆续续的偷听过一些课。”

    葛老师就拿来第二册要姣茉读着试试。姣茉一口气就读完了葛老师要求的内容,又说自己有些课文都可以背得。葛老师听了,很高兴,同意姣茉来读书。第二天,玥梦给姣茉缝了一个书包,快八岁了的小姣茉这时才第一次背书包。从学校领来新书,高兴得都不放下书本。捧着书,仔细的包好。就这样,小姣茉开始读书了,让玥梦没想到的是,到期末的时候,就得来了个第一名。

    有一天晚上,姣茉和几个小伙伴在学校玩,看到教室里还有人在那里读书。觉得很奇怪,她心想:“都下课了,怎么还有人上课呢?”,就等在教室门口,一会下课了后,教室里的人陆续走出来,都是一些大人。

    她走过去问一个十仈jiǔ岁女孩:“姐姐,你们大人也在这里读书?”女孩说:“这是读夜校。认得几个字总归是好的。”

    姣茉就问:“你们读书要钱吗?”

    女孩说“不要钱。”

    第二天,姣茉就问葛老师:“那些晚上在这里读书的大人读的是什么书”。

    葛老师说:“这里有促成班,还有革命班。社会需要有知识的人,以后可以找到一个工作做。姣茉回到家,等到埔绶叔回来,就跟他们说了。埔绶说:“我都这么大了还读书?哪有钱读?”

    姣茉说:“不要钱就可以读。你们晚上出去逛街还不如去读书,zhèng fǔ是特意给社会上那些没有书读的年轻人办的班,以后可以找到一个好点的工作做。”

    埔绶和黎任高将信将疑,晚上到学校一问,还真的可以读书,还有免费的发纸和笔。这样,埔绶和黎任高白天做完工,晚上就开始在夜校读书。他们每天磨的米也慢慢的在增多,后面大概可以得到五六斤米。书读了半年,到1953年chūn节过后,全国最大的糖厂贵港糖厂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在竣工了。开始在全国招工,宁主任把糖厂招工的表给了玥梦让埔绶填报。由于埔绶有读zhèng fǔ夜校班的记录,埔绶录取了,成为南宁作为第一批职工进了糖厂。他在糖厂集训一个月后,出了一张优秀的黑板报被领导赏识,又被选拔去上海培训。半年后,埔绶回到贵港糖厂进入管理员工的行列。后来埔绶在贵港落地生根,生了好几个儿女,最后终老在这里。(以后再叙)黎任高后来也被招工到南宁园艺场做了一名园艺工。

    姣茉的小朋友麦桂英家住在这房子的后面一间,奇怪的是她的父母是一双新婚夫妇,施二叔60多岁,老婆是一位从玉林乡里面来的拖着两个儿女的三十多岁刚离婚的女人。施二婶的女儿麦桂英就是姣茉来到南宁后第一位认识的小朋友。施二叔原来在一棺材铺做木工,60来岁还未娶妻,积存了些资金后,娶了施二婶,公私合营后他并到南宁木器厂当工人,和二婶又陆续生育了四个女儿。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