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大江东流去 > 第二四二章 峰回路转

第二四二章 峰回路转

书名:大江东流去  类别:美文同人  作者:溪山水红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邓艾的大军刚刚离开成都,陆逊便已经知道了这条消息,熟谙军事的陆逊敏锐的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蜀汉军情处置的速度要大大的优于东吴。从前天接到战报到今天大军离开,一共还不到两天的时间,如此短的时间就做出了出兵的决定,他们的辎重粮草是如何准备的呢?

    从这次邓艾出兵的情况看,西蜀的精锐装备确实不差,人员马匹的配备先不说,光是随行的弩车就有近百部。

    不过,领军的大将名叫邓艾,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这一点又让陆逊产生了一丝疑惑,对西蜀这次出兵的真实目的产生了怀疑。

    等到大军出了成都之后一路向南,连续数日没有改变方向的消息传回陆逊的耳朵,终于让陆逊认定蜀汉并不是在忽悠自己,而是他南部某个地方真的出了大事情。

    暂时抛开了这件事,与西蜀签订贸易往来的事情又上心头。

    这次的洽谈非常的不顺利,尤其是在涉及到军工产业的方面,蜀汉几乎谈都不谈。

    张休这两天明显的憔悴,与蜀汉的谈判陷入了僵局让他无比的气馁。

    听完张休的汇报,陆逊明显的有些生气:“你是说这些天跟咱们谈判的都是那个所谓的商会代表,而不是蜀汉的官员么。”

    张休答道:“张绍倒是西蜀的西乡侯,但那也只是爵位而非官职,其他的成员我也私下里打听过,确实是蜀汉所谓的商会会员。”

    “蒋琬那儿问过了麽,他怎么说。”

    “哼,不要提起他,他对谈判的事情一推三二五,说是西蜀的所有经济往来均不属于首相府的工作范畴,具体的商贸活动只需要与商会协商即可,蜀汉朝廷只负责制定政策、审批和收税,不会过多的干涉商会的经济活动。”

    “这么说那张绍就是商会的会长了,他在蜀汉的朝廷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官职呢?”陆逊有点脑胀,堂堂大吴的使节团竟然到现在都没有摸清地方的底细。

    “据蒋琬说,这个商会的会长并不是蜀汉的官职之一,而是经过很多商家推选才有了这个会长一职。所谓的大汉商会其实就是个名副其实的民间组织,跟蜀汉的朝廷没有任何的关系。”

    陆逊愈发的糊涂,站起身来踱了两步说道:“替我安排一下,我要觐见一下蜀汉的皇上陛下,他们如此对待我大吴使节,与礼制不符。”

    “遵命。”张休应诺后急匆匆的离开。

    张休离开之时,张绍刚把几天来与东吴使节们洽谈的过程向刘山汇报完毕,听得刘山居然有种想笑的感觉。

    “呵呵,你这个侯爷的身份他们也不认可,还非要有职位相差无几的官员参与才行啊?”

    张绍跟着笑道:“皇帝大哥,他们东吴跟咱们大汉不一样,讲究的就是般配,嘿,看那张休的表情估计这两天陆逊就要出马了,有可能要直接面见您呢。”

    刘山无所谓的说道:“见就见么,大不了朕封你一个商贸洽谈使,全权负责汉吴两国之间的商贸谈判就是。”

    张绍凑近了一步说道:“皇帝大哥,这些天我可是始终憋着他们的,别说那军工产品了,就连酒类和马车等我都一直没有松口子,估计火候也差不多了,那陆逊面见您应该得说这方面的事情,您得有个准备。”

    刘山抿了抿嘴,nnd吊人胃口适可而止就行,朕本来就打算将美酒瓷器等奢饰品倾销到魏吴两国去,是该找个机会开开口子了。

    拍了拍张绍的肩膀,刘山喜气洋洋的说道:“行,朕知道了。对了,廖文和蒲杰哪儿怎么样了,最近有没有什么进展。”

    张绍稍显泄气的说道:“廖文这小子最近有点不务正业,成天的鼓捣那种不用点燃的引线,到现在也没有个头绪。蒲杰的进展到时很快,那种用铅或铜做的字胎,现在正在试验,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结果。”

    刘山清楚的知道,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要想实现击发射击还有点痴人说梦,能够将已经基本成型的地雷设计完美,就已经能够使大汉的军力上几个台阶。

    刘山想了想说道:“告诉廖文,凡事贪多嚼不烂,关于击发引信可以暂时的放一放,先把前边设计的地雷捯饬清楚为好。至于印刷这件事,朕以为相对容易一些,你不妨协助一下蒲杰,尽快的完成此事。印刷之事若成功,你们功在千秋。”

    张绍急忙施礼道:“遵旨。”

    刘山站起身来,缓缓的走出了书房,边走边说道:“朕还要去国学院给学子们授课,你可以去你两个妹妹那儿看看,尤其是皇后,最近消瘦的厉害,却始终找不到病因。”

    “诺!”张绍辞别了刘山,脚步飞快的向景阳宫走去。

    刘山的课几乎场场爆满,刚开始大家来是因为这是陛下给上课,到后来便心悦诚服的来听。课堂的气氛活跃是刘山讲课的特点,不但学子们喜欢,最近连其他的讲师都会频频旁听。

    刘山也不介意,国学院里听课的学子们都已经接近成年,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基本固定,想要有太大的改变可能性不大,刘山寄希望与在全国铺开的各级学校,甚至不惜在朝堂之上力排众议将孩童上学纳入了律法范畴。

    刘山深知,开启了民智也就开启了大汉的未来,这也是刘山深切关注印刷之事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件事的效果至少也要到十年后才能够显现,而这十年刘山必须保证充足的经费来支撑大局。

    开办学校带来了另一个好处,原先相对臃肿的政府机构,经过调整有很多人进入到教育行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也为大汉精简机构提供了很好的泄洪区。

    皇城之外相隔两条街,就建有一所小学。偶尔看到刘璿带着弟弟妹妹在侍从的陪伴在走出皇城,刘山便会舒心的一笑。

    虽然这所小学戒备森严,虽然能够进入这所学校授课的讲师经过层层筛选,虽然能够进入这所小学的学子也都经过认真的核查,但有一点,这所学校里的学生都是周围区域的孩童,皇子能够从小与皇城之外的人接触,这对孩童的成长一定有着极大的好处。

    学校的事情同样引起了陆逊的注意,在他的心中隐隐的感觉到,大汉的这种异乎寻常的举动,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莫大的压力。

    这些天,陆逊在闲暇之余走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目睹了成都底层民众的生活,让他感到非常的惊讶。

    陆逊与诸葛恪等人也交流多次,但依旧对成都民众的这种表现充满了疑惑。很多民众的生活仅仅温饱,但他们的精神却非常的轻松,似乎每个人都充满了希望。

    陆逊的案头上已经密密麻麻的记载了很多,小到随处可见的厕所大到军事堡垒的规格全都记录在案,每天晚上陆逊都会仔细的研读这些记载,希望从中找出答案。

    步枫的事情似乎大家都忘记了,张休有几次提起也被陆逊微笑着制止,这件事情考验的是耐心,谁先提出谁就会落入了下风。

    刘山没有关注这件事,但陈袛却在知会了陆逊等吴国使者之后,在深秋时节展开了审判。

    这场审判让陆逊大开眼界,同时也让所有的吴人怒气冲冲。

    步枫的身份西蜀是知道的,却在大庭广众之下判了个杖责四十驱逐出境。就这还是在御藤斋的小二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做出的,要不是步枫是个外国人,按照大汉的刑律要被判处三年的徒刑,还会将所有的功名爵位剔除。

    据说,步枫带着一身的伤痛,哼哼唧唧的从汉吴边境一直骂到了建业,从刘备的爷爷一直骂到了刘山的孙子,最后还请了几个巫婆做了一场见不得人的法事,很有可能是针对刘山本人的。

    整个审判的过程陆逊尽收眼底,在诸位同僚义愤填膺的恼恨中,他似乎明白了成都民众为何神情轻松。

    陪审团的出现,颠覆了陆逊所有的想法。这种看似胡闹的做法,给成都乃至整个蜀汉的民众一个参政的权利,民众有了权利保护自己,而官员也因此处处受到监督,使得陆逊在惊惧的同时怀疑,这一切难道都是诸葛亮的安排不成。

    这一套放在大吴可行么?陆逊轻轻的摇了摇头,随后又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民为上社稷次之这句话,每个帝王都会说,但从现实的情况看,西蜀率先迈出了这一步,走在了三国的最前头。

    陆逊和整个东吴使节团的一举一动,陈袛每天都会向刘山汇报,经过一个多月的折磨,刘山知道陆逊的归期就要临近了。

    陆逊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与刘山单独的商谈,此后,汉吴之间的谈判便进入了快车道,张绍的红脸唱的不错,最后在无可奈何之下,签订了一份详细的商贸合同。

    东吴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美酒、瓷器、马车、纸制品以及成品钢等等一应俱全,这些物事代表着丰厚的利润,跟随陆逊前来西蜀的各大氏族已经开始嘀咕,怎样才能使得自己的家族获得最大的利益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