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求一下收藏和书评吧。
这书下了新书榜之后,收藏几乎就不动了,晓卅也不强求什么,只是召唤一下,有固欣然,无亦足慰,毕竟这书还有将近两千书友在关注,晓卅很是感激^_^
-----------------
林悠远虽未曾仔细参悟过天皇之道先天符?,但以他的道行见识,自然知道,若是太一能自天皇符?中参悟出完整的《天皇金经》,其证道天皇之路便算是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现在,太一念诵的经文正是天皇金经,怎能不让林悠远惊喜万分?
却见随着太一不断念诵,其身周忽地现出无数金色符文来,这些符文玄奥莫测,似是包含无穷大道真理。之后,这些金色符文汇聚一处,凝聚一册经文虚影,似有无穷威严权柄,竟在一瞬之间将那玄昙生灭宙光阵的所有变化尽皆镇压。只是那玄昙生灭宙光阵到底不凡,要单靠这经文虚影将起破解,却也非是容易。一时之间,双方僵持起来,谁也奈何不得对方。
林悠远这一番考较自家弟子,已算是得了极大惊喜,太一的道行境界他已了然于胸,此时大阵无功,他却也没了再施手段的意思,只静静看自家徒儿如何破阵。
而太一也果然没让他失望。待那经文虚影镇压大阵变化之后,太一忽地吐气开声,口中叱咤成音,号一声敕令,随后他只向天一指,便有无穷雷霆自虚空中生成,猛然爆发开来。那已被镇压的玄昙生灭宙光阵自然再难禁得住这番冲击,连片刻也坚持不住,便层层崩溃起来。
太一这一番动作当真声势惊人,那玄昙生灭宙光阵没崩溃前,还能将种种灵气暴动拘禁其中,此时大阵崩溃,眼见得那无穷雷霆爆发引动的暴虐之气便要扩散开来,而林悠远却只不慌不忙,将手中拂尘轻轻一挥,那什么金光银光、玄昙雷霆,便尽皆消泯不见,明心殿中又恢复平静。
却说太一最后引动雷霆的手段,也与寻常雷法不同。大凡雷法,皆是凝聚天地灵气,以特殊手段压缩引爆的法门,可太一这一回,却并未凝聚什么天地灵气,而是单凭一声号令,便驱动无穷雷霆凭空而生,此等手段,亦是天皇之道独有。这其中种种区别,别人不知,林悠远却早已看得清楚,他对太一的道行修为便也越发满意起来。
太一见自家师尊这般云淡风轻,便将那“战场”收拾干净,心中亦极佩服。他也不急着开口,只恭立殿中,静待自家师尊吩咐。
林悠远笑着招手示意,待太一、云中子坐下之后方才说道:“吾徒道行精进,为师心中着实欢喜,但天皇之道毕竟博大精深,吾徒能有所得固值欣喜,若有挫折却也不必灰心,此一点吾徒当谨记于心,时时自勉才是。”
太一听自家师尊口气,好似自家日后修行还会有什么碍难之处,只是他自参悟天皇之道以来,一直勇猛精进,疑难之处不是没有,却也都被他一一克服,算不上什么挫折,因此林悠远这番话便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太一知道,自家师尊既有此语,内中必有深意,他虽然不会被林悠远话中提到的碍难吓到,却也不会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只是暗暗将林悠远之言放在心上,静待将来。
林悠远见太一若有所思,心中亦极欣慰。他在明了太一道行境界之后讲出这样一番话来,的确大有深意。
却是太一参悟天皇之道到现在这般境界,接下来便要面临一个极大瓶颈,却非他静坐参悟便能突破的,还得多费许多手段才行。林悠远原本以为,太一若要修行到他现在这般境界,只怕还需许多时日,便不曾提及这一节。现在,太一早于林悠远预期达到这般境界,林悠远预作提醒,日后太一遭遇瓶颈,便不至于措手不及。这亦是他这个当师父的一番苦心。
对太一交代完毕,林悠远这才有空细细打量云中子。却见好一个灵秀天成的少年,通身的飘逸出尘之气,便连林悠远看了也不由心生喜爱。虽则林悠远并不曾打算收他为徒,但于云中子而言,林悠远确有传道之德,因此云中子对林悠远向来便极恭敬,更有孺慕亲近之意。而林悠远也不吝指点于他,便也细细询问其修行进境,多加指点。
如此这般,明心殿中一时气氛融洽,待到林悠远指点云中子之后,他们三人便又聊些趣闻闲事。自然而然地,太一便提到了林悠远前番炼制阴阳造化丹时的那一番动静,笑问自家师尊可有所得。林悠远却是不动声色,只说得了仙丹一粒,绝口不提功效如何。
太一见自家师尊提到自己所炼仙丹时,全无往日那种兴致勃勃,便已猜出几分究竟,只是他向来尊崇自家师父,却是不好再刨根问底,只是他再看向林悠远的眼神中,便不免透出几分古怪来。
饶是林悠远脸皮够厚,却也到底还是作贼心虚,被太一这般古古怪怪一阵打量,便即败下阵来,口中掩饰道:“恩呐……为师这番炼制的仙丹,有个名堂唤作阴阳造化丹,得阴阳造化之秘乃成,着实了得!”
说道此处,林悠远顿了一顿,偷眼打量太一、云中子反应,却见他二人完全不为所动,仍目光灼灼盯着自家瞧个不停。林悠远眼见自家徒儿好奇心旺盛,自己左右逃不过去,没奈何,只得含糊说道:“只是这阴阳太极之道委实不凡,为师还须再揣摩揣摩才是。”
林悠远此话一出,太一、云中子便对视一眼,都已明了林悠远这一回炼丹定是又失败了,脸上皆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来,好悬没让林悠远恼羞成怒。待他好不容易将心情平复,林悠远才将自家打算说于他二人道:“若论太极阴阳之道,这洪荒之中,却以太清道人为尊,不日之后,吾欲往昆仑山一行,一访三清道友,共参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