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不待见黄楚九。頂點小說,本来嘛,他们是两个阶层的人,虽说他们的家族都算得上是书香门第,比起来黄楚九的祖上要比张家显赫的多,那可是出过名士大儒的家族,不是普通的书香门第能够相比的。
可读书人的家族,重要的不是成就,而是传承。
张家几代人的奋斗,终于在张謇父辈那一代获得了当地乡绅阶层的认可,逐渐获得了步入上层的机会和名望,在张謇的这一代更是一飞冲天。可是黄家与之相比,就大大的不如了。
黄宗羲是很牛叉,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碾压张家所有人的努力,可自从黄宗羲之后,黄家几乎没有出过出类拔萃的人物。从读书人的眼中渐渐地失去了踪影。就像是断绝了传承一样,无法继承前辈的社会声望和家族地位。
不做良臣,就做良医。这也是文人无法进入仕途之外的一个选择。
可从黄楚九江湖郎中的身份,很难看到他有成为良医的可能。
反而,因为卖假药的身份,在主流社会的眼中,成了一个不择不扣的社会败类。倒不是他的药吃死了人,反正补脑汁这种东西,本来就不是治病的药,真要是当成神仙水来用,估计死的那位不是因为药物无效,而是笨死的。
黄楚九被人鄙视的原因更多的是,他将一个毫无用处的假药,贩卖全国,成了一个拥有巨大吸金能力的医药怪兽。就像是同仁堂的阿胶,那是妇女冬季的温补圣品,可补脑汁算是什么玩意?明眼人都看出了这种东西的不靠谱。
高人一等的智慧,要是靠着一瓶甜丝丝的药水就能够造就,估计这世界再也没有傻子了。
不得不说,高调的保健品开山鼻祖黄楚九,这个步子迈的太大,让社会主流群体有点无法接受。如果在后世,随便那个人一说是保健品,就会豁然开朗,这玩意就是糊弄人的玩意,效果是有,但只不过是一个安慰的效果。
可在民国,别说正儿八经的医生了,就算是能治病救人的资质一般的医生都不多见。
老百姓一旦生病,就经常遇到那些只认钱的庸医,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变成绝症。进了药材铺,就是把身家性命都要压上的无奈之举。这个世界的百姓对于药物的向往,是后世无法想象的。黄楚九偏好广告满天下的作法,一定能够唤起百姓对于黄楚九的信任。可实际上,中法大药房卖出来的药物,有几种是能够治病救人的特效药?反而被夸大的效果,造成了社会主流阶层的恐慌,尤其是医药界,已经快到人人得而诛之的地步。
可偏偏黄楚九的广告打响了他的知名度,让他获得了大量的拥趸。这才是他被社会名流所唾弃的原因。
期望太大,他却承受不起这种希望的寄托。
有人骂他不奇怪,没人骂他才是怪事。
张謇作为社会精英,在人生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站在民国社会的顶层看待问题的大人物,他知道黄楚九对民众的危害到底在哪里?内心不厌恶这个卖假药的药贩子是不可能的,属于捏着鼻子接受了黄楚九成为他的大生纱厂的包销渠道的合伙人,可实际上,他对黄楚九的能力还是存在很大的质疑的。
要不是王学谦的坚持,张謇面对黄楚九的那一刻,真想拂袖而去。有道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二人可不仅仅是道不同而已。
可张謇还是忍下心头的不耐烦,对黄楚九提出了他的要求。大生纱厂恢复生产还在继续,资金上需要一个宽裕的空间,就必须做出最快的反应。而那批价值数百万的库存就成立张謇最闹心的烦心事。要是能够将这批库存转化成为资金,大生纱厂才真正算是盘活了起来。
所以在貌似黄楚九不停地巴结下,张謇给了黄楚九一个厚道的折扣,这种程度的折扣已经不是交情那么简单,以至于让黄楚九沾沾自喜地以为,他被张謇认可了。
八折,成本的八折。
并不是销售价格的八折,这个数字是保证黄楚九在没有被贪婪蒙蔽双眼的同时,不至于白忙活一场。
也就是说,市场价值500万的货物,在销售完成之后,只要黄楚九归还300万的货款。
在巨大的好处面前,连黄楚九都怀疑自己是否已经被上天眷顾,注定要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那个人。只不过账期规定的时间有点紧,三个月。不过这不是问题,对于价格非常敏感的民国老百姓的眼中,便宜,足够便宜的商品才具备竞争力。
一开始,黄楚九也不是没有想过捞一笔,大捞一笔。
一次就挣的钵满盆满,然后一举解决自己的资金问题。这个念头就像是魔咒,让他一刻也不消停。可问题是,如果一旦自己这么做了,就无法达到王学谦和张謇的要求,压缩东亚公司的生存空间。将这家本来就和他有仇的公司彻底从民国市场挤出去。
在江浙做生意,得罪谁也不能得罪王学谦,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可眼睁睁地看着一大笔钱在自己眼前溜走,似乎还是唾手可得的样子,他心疼啊!
“老爷,要不你去找人说和一下,认个错,家里也能消停一些。”
还以为自家老爷又在琢磨坏事的黄夫人端了一杯参茶放在茶几上,诚恳地对黄楚九建议道。
黄楚九不耐烦地开口:“妇道人家,爷们的事不要搀和。”
“可我听说上海滩的黄老板是最得罪不起的人,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还有一群不要命的人跟着他吃饭,我们得罪了他,连出门都要提心吊胆地,这日子还怎么过?”黄夫人也是生气了,这家里的佣人一个接着一个闹着要辞工,都说老爷得罪了上海滩的大流氓,连带他们都要倒霉,说不干了。
总不能偌大的一个家,家务事都让黄夫人一个人做吧,再说也做不过来。
黄楚九瞪眼道:“是哪个在后背乱嚼舌根,黄金荣的事已经解决了。”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发达起来,黄楚九就忍不住一阵得意,虽说他也知道事情机密,不能让家里人知道,但还是忍不住嘚瑟几句:“老爷我是在谋划一场大富贵,马上就要做一笔大生意了。”
“得了吧,上次你这样说,家里头多了一家澡堂子……”
“出去,我要静一静。”
黄楚九真的生气了,他发现自己就像是一直不被理解的独行者,身边连一个支持的人都没有,太寂寞了。回想起和王学谦的那次见面,他猛然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东亚公司的纺织厂要比药厂的规模大的多,实力也强大的多。
可王学谦又为什么要针对这家工厂下手,挤压东亚公司的商品?
黄楚九虽然不做棉花生意,也不做棉布生意,但他清楚,不管是纺纱还是织布,这门生意都被一样东西制约了,棉花。民国的农民种棉花都不大积极,一来需要好田种植,棉花吸收土地的肥力太过快,对田地的损耗是惊人的。其次就是农民的守旧思想,就算种植棉花收入更高,但必须保证口粮的充裕才会选择。
这也是张謇在开办大生纱厂之初,就设立弄坑公司,用来解决棉花问题。
在崇明等地开办农垦农场,彻底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范畴,就是为了保障大生纱厂的棉花供应。
可随着棉布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声纱厂的原料供应也渐渐地无法满足纱厂的需求。这时候王学谦突然针对日本的棉纺工厂下手,显然他肯定有了更大的底牌。
原料、生产和销售,这是工业化的纺织工业无法避免的三个环节。
自己是销售这个环节,那么生产就是大生纱厂,还有可能其他纱厂,但原料从何而来?
无法知道这一层关系,黄楚九也是寝食不安,因为这关系到他是否能够将生意延续下去的最大的因素。如果是干一票就走,他必然要选择利益最大化,可要是细水长流的生意,他恐怕不挣钱也要把这次的生意做好,因为只要打开了销售的渠道,等于又多了一门来钱的路数。
在家里琢磨了两天,黄楚九终于下了决断,长叹道:“但愿这不是黄某的故作多情。”
很快,从上海发出的电报抵达黄楚九在黄河沿岸的各地联络点,目标是山东、河南和山西的农村市场。
这也是黄楚九的奸猾之处,这厮走生意,向来都是见好处就上,见弱点就捅的家伙,能够在背地里下刀子,绝对不会走到台前。和东亚公司的敌对也是看到‘仁丹’的小广告弄得民国到处都是,要是能够将东亚公司的广告效果不花一分钱的夺过来……这生意肯定做得。
但是和‘仁丹’对抗不同,布匹的销售大城市里虽然具有绝对的优势,但这种优势仅仅不过是一个环节。布匹是民国所有人都需要的必需品,在农民把赶集当过节的时代里,进城绝对是要办大事。要么是求医问药,要么是有冤屈要伸。
总之,平常日子里,进城是百姓很抗拒的。
而黄楚九将他的销售渠道放到普通的县城,一来可以躲避日本人的势力范围,而来正好是棉布销售渠道最后一道环节。对别人来说,这样做很麻烦,但对于黄楚九来说并不难,因为他的医药公司的成功也依托了县城这个销售环节。
既躲过了日本大公司的排查和反应,又减少了渠道中的中间环节,利润更加客观。
最后,黄楚九将利润定在了两成,也就是说他卖出去的布对于织布厂来说是亏本销售,这样的价格足够在价格战中打响第一枪。而且棉布还有一个特性,虽然属于长期消耗品,但是周期并不会太短。穷人家一件衣服穿几年也是很平常的事,所以一旦市场接近饱和,等于在半年甚至一年之内,东亚公司的货物将无法进入这些市场。
而且在销售之前,黄楚九还向王学谦提了一个建议,他考察过大生纱厂的样品之后发现,大生的布匹并不比东亚公司的洋布差,唯一的区别是在印染方面不如小日本的公司花样多。但作为布匹最大的消费群体的农民,更喜欢的是深色的单一花色的布匹,浅色的就很少用,印花的更少。所以,没有必要打响产品知名度的时候把名声留给东亚公司,干脆直接用大生纱厂的牌子。
等到把小鬼子逼急了,再用以次充好,山寨货,败坏小鬼子的名声,彻底将对方驱逐出这三个省份的市场。
而这个建议让在王学谦的首肯下,获得了实施的机会。
张謇这段时间都在上海,纱厂的管理已经彻底和他无关,其实他内心也知道自己的管理思维,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了。儒家思想教育下的张謇,这么可能用以德服人的招牌和洋人的商家去竞争,结果自然会被打的鼻青脸肿。
在毫无底线可言的倾销策略下,任何一家没有国家支持的民族资本都会在价格战中最后失去竞争能力。
而张謇在退出政坛之后,选择了和其他退出政坛的文人一样,写书立言。这是一个儒家传人在退休之后,选择最多的消遣生活。当然,同样是忙碌的,甚至可能比当官的时候投入的精力更大。如果回到老家,张謇能够选择交流的文人名士几乎找不到,可在上海根本就不缺。
张謇也算是如鱼得水地开始享受起退隐生活,时不时地还关心一下大生纱厂的情况。
有机会的时候,串串门什么的,在听到了黄楚九的办法之后,张謇也是沉默良久,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只要在北方三个省份能够打开局面,大生纱厂的局面就全盘活了。这一切都归结于一个毫不起眼,他根本就看不起的小人物,黄楚九。当时他就说了一句话:“这个小家伙是另外一个胡雪岩。”
这算是高估吗?
不得而知,因为胡雪岩的层次是黄楚九这辈子都没有接触过的,如果他办好了大生纱厂的库存变现的事,相信用不了多久,那个黄楚九原先够都够不着的层次距离他已经不远了。
相比黄楚九的如鱼得水,从燕京辗转到上海的松井石根却遇到了信任的危机,和他接触的日本商会根本就不相信他,或者说他无法获得最终的决定权,成为主事人。这让他已经身居高位的松井石根很恼怒这帮商会的家伙的不识相。
他的副官过来,也是一脸的凶恶:“将军,要不要我们暴露身份,让这帮眼高于顶的家伙知道,并不是谁都可以得罪的。”
松井石根冷哼道:“你以为他们不知道我的身份吗?只是他们选择装聋作哑,明明知道,却故意装作不知道而已。”
“这帮混蛋!”副官同仇敌忾地抱怨道,连松井石根都没有办法,他一个小小的副官,连少佐都不是,还能有什么办法?
沉吟了一会儿,松井石根突然想起了一个关键人物,雅木西子。这个在青木宣纯计划中肯定有很高期待的女人,随口问道:“西子小姐还是什么消息都没有吗?”
副官不解道:“她连人都没有出现过,当初在燕京联络的时候她也不过是说了一句话,该出现的时候,自然会出现。”
松井石根终于明白了他的老师在离开燕京的时候,语重心长的对他嘱咐,这趟南下的差事并不好做。
商会不信任军方的情报消息,而领事馆给予的支持在租界几乎毛用都没有。而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让松井石根单独行动的话,他也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在内心深处,松井石根已经开始后悔接了这份差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