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翻手云雨覆手宋歌 > 正文 48婉约(四)

正文 48婉约(四)

书名:翻手云雨覆手宋歌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小谢飞花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宋真宗赵恒用对辽国的胜利换来了澶渊之盟的签订,至此,宋辽息兵,赵恒自认为自己的这种作法完全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历史进化论地。

    因为如果没有澶渊之盟的签订,宋辽双方的疆域战争不知道要进行到猴年马月,劳民伤财,战争给国家带来的负担,给黎民百姓带来的痛苦是真实的,是难以抚平地。

    用一个数据就可以得出证明,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宋辽双方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根据澶渊之盟条约里的规定,宋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表面看上去,好像是宋吃了大亏,因为宋是在战争形势一片大好的时间里签订的这个条约,而且还是自己给辽每年年底发放红包,红包里的年终奖虽然不多,但那毕竟是白花花的银子,五颜六色的绢,那是大宋劳苦人民的血汗。

    但你仔细算一下账目你就会明白了,赵恒时期的国家财政年总收入是大约一亿两白银,而和辽国的战争军费每年是五千万两,现在这个仗不打了,只给辽每年十万两白银,换来了国家的太平长久,百姓的安居乐业,你划不划算。

    其实,任何一场战争打的都是钱,钞票,白花花的银子,古往今来,那完全就是一场货真价实的货币战争。

    但是,就是这样,有很多的人还是无法去理解赵恒的良苦用心,他们觉得以这种方式和辽国讲和,让大宋丢了面子,只有把辽国彻底征服,才是大宋的终极目标。

    辽国有那么容易被消灭么?就算消灭了你自己付出的代价又是多少,这笔账目有谁算过么?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那绝对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愚蠢行为。

    寇准被赵恒贬出了开封,虽然让赵恒暂时耳朵边上有了一时的清净,但是民众的不理解,一些文武官员的不理解,还是让赵恒有苦难言。

    王钦若看到这样的状况,再一次的发挥了他阿谀逢迎,弄虚作假的本领。

    “陛下,最近感觉你有些心事,能和我么?”

    “你听没听到很多人在议论签订澶渊之盟的事情呢。”

    “听了。”

    “那些人都是什么看法呢?”

    “有褒有贬,不过陛下不用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和那些没有文身的人能出什么道理呢。”

    “但是……我有一点小担心,我怕失去了自己以往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光辉形象。”

    “这个陛下没有什么好担忧的,那些黎民百姓都是一些没有素质的愚民,臣略施小计,就可以让他们对陛下您佩服的五体投地,助陛下您走上神坛。”

    “你有什么办法?”

    “陛下可以再一次出兵,收复幽、蓟二州,定会让陛下在人民心中光芒万丈。”其实这不是王钦若真正的用意,他知道赵恒是不愿意打仗的,那么接下来他就可以借题发挥了。

    “这就是你所的好主意么?我不想再让百姓经历战乱之苦,还有别的办法么?”

    “当然有,只是不知陛下能否同意。”

    “你看。”

    王钦若看着赵恒,诡秘地一笑,走近赵恒,轻轻地出了两个字。

    “封禅。”

    那么什么是封禅呢?封禅是一种表示帝王受命于天下的典礼,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就是在皇上自认为国家太平,或天降祥瑞时进行的一种愚昧百姓的封建迷信活动。

    他的目的是,让所有人都觉得此时是国家发展的最灿烂的时期。

    赵恒沉吟了片刻,:“自古帝王封禅,无不天降祥瑞出现,这个方法倒是可行,只是这天降祥瑞的事情如何解决呢?“

    “陛下,以往朝代所谓的天降祥瑞都是水货,骗人的,可以他们出老千,我们怎么就不能出个山寨版的呢?”

    赵恒心领神会,不易觉察的笑了。

    景德四年,就是公元1008年的年初,赵恒在崇政殿一次全体官员的例行早会上,向大家神秘的披露了一件事情。

    当然,赵恒的绝不是娱乐圈的八卦,也不是教育界的内幕,那么,赵恒所披露的又会是什么呢?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另本人的另一长篇《樱花的血液》写在网上每天更新,这是一个潜伏性质的战争,希望广大读者点击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