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翻手云雨覆手宋歌 > 正文 68百官图(四)

正文 68百官图(四)

书名:翻手云雨覆手宋歌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小谢飞花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做一个选择题,从范仲淹和吕夷简之间的勾心斗角的政治争斗中摆脱出来,轻松一下。假如在宋朝,你是一个文经武略、出文入武、文武兼备,总之皱是被窝里面放臭屁,能文(闻)能武(捂)的一个有财的银,有a和b两个选项,a是文职,b是武官,你会作何选择?

    当然,由于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那么做出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并且各自有着充分的理由。但是,在这里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个事情,宋朝重视文职远甚于武官。

    为什么会如此呢?这是有着它的历史原因地,想当初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通过武力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宋朝。随后又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一些重将的兵权,让他们广置房产,以遗子孙,颐养天年。赵匡胤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害怕哪一天有人效渀自己,沿着自己当年的脚步夺取了大宋的江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匡胤实行偃武修文的政策,并把这一规定写进了宋朝的宪法里。

    什么是偃武修文呢?偃,停止,修,提倡,就是停止武事,提倡文教。具体来就是调配军队的权利归枢密院,属于文职,在外戍守的武官三年一调换,使将不识兵,兵不识将,防止将领拥兵造反。武将领军,却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利,并且在军中设置有文职的监军,职权高于武官,虽然是一个掣肘的弊病,但是总比武官反叛要好得多。

    并且武官的最高级别就是节度使,相当于某军区的司令员,而岳飞做到了枢密副使,相当于军委副主席,这是由于某种原因武官能做到的天大的官职,能到此级别的武官寥寥无几,岳飞算是最强悍的一个了。

    宋朝开始实行“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置内外之事。”从而建立起了一个复杂的,以文职为主的繁冗的官僚体系,以此作为保障国家中央集权制的中坚力量。为了换取这一阶层为赵氏企业忠心耿耿,勤勤恳恳的工作,不跳槽,不慵懒,企业开始给那些高级管理人员以优厚的生活待遇,年薪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虽然这种方式并不能高薪养廉,但是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做到高薪养乱。防止某些人因待遇的原因实施叛乱。

    像范仲淹、晏殊等人虽然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但是他们有优于军队武官的绝对话语权,军队的政治纲领往往就是他们这个级别的官职制定地。

    自从那一次晏殊因为上书指责刘娥刘太后袭衮冕谒太庙的事情被贬之后,我们已经有很久没有听到晏老师的消息了。在这里向各位通报一下,晏老师生活的很幸福,身体健康,每天填词宴饮,依旧生活的很有品位。

    赵祯当政之后,晏殊回到了东京汴梁,任刑部尚书,比这一件事更让晏殊高兴的是,自己的第七个儿子就在自己返回京城之后出生在东京汴梁,晏殊为这个儿子取名叫晏几道,双喜临门,晏殊很是开心惬意。

    老把自己当成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成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这句话是现代诗人鲁藜的,某些人天生就不是别人脚下的泥土,也不会成为被埋没的那颗璀璨的珍珠,譬如晏殊。

    回到京师,晏殊走在汴梁城繁华的街道上,一切都还是那么熟悉,七十年之后著名的画家张择端的一幅《清明上河图》就十分传神的描绘了当时汴梁的繁华景象。

    路过以前常来光顾的那家咖啡屋,晏殊忍不住慢下了脚步,和她曾经相识在这里,揭开了相约的序幕。今天你我都不再是座上,我也就恢复了孤独,不知道什么缘故让我俩,由朋友变成了陌路。

    芳香的咖啡飘满小屋,对你的情感依然如故,不知道何时再续前缘,让我把思念向你倾诉。晏殊想起当初和小范一起喝咖啡的情景,如梦往昔,恍如隔世。

    小范不是范仲淹,是一个女孩的名字。虽然晏殊以前时常和范仲淹在一起工作学习,但是,晏殊是非常懂得生活的情趣地,喝咖啡要约女孩,喝啤酒才找范仲淹呢。

    晏殊走上台阶,推开了咖啡屋的门,里面的布局还和从前一样,只是物是人非,多了一分凄伤的错觉。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还没等晏殊从往日的幻觉之中清醒过来,就看见一个服务生突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把晏殊吓了一跳。

    “咦?你不是那谁么?谁来着?”那个服务生惊讶地端详着晏殊。

    晏殊回过神来,看了那个年轻的服务生一眼,脸上和善的微笑。

    “老毕,不对,范老师,不对,一着急蒙住了,晏老师,你是晏老师,晏老师,你咋出来了呢?快来人啊,晏老师出来了,别让他跑了。”

    “我不跑,我只是路过,顺便进来看看。”晏殊摆脱着服务生的拉扯,赶紧。

    “你不跑啊,那太好了,晏老师,我认识你,你以前不是常来我们这里喝咖啡么,我老崇拜你了,我老喜欢你写的词了,我给你背一首呗。”

    “你愿意那就背吧。不过背个短一点的,我还有事。”晏殊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如此真诚的渴望,实在是不好意思让他失望。

    “是,晏老师。那我背了哈,浣溪沙,晏殊,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背得不错。”晏殊鼓励。

    “晏老师,我也挺喜欢文学的,属于文艺小清新范的那一种,但和晏老师没法比,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晏老师,你陪我照个像呗。”

    “改天吧,今天我还有事。”

    “照一个呗。”

    就在晏殊感到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人从外面跑进来,在晏殊的耳边低语了几句,为晏殊解了围。晏殊微笑着婉言谢绝了服务生想要照相的要求,摆脱了他的纠缠,急匆匆的从咖啡屋里出来,钻进自己的宝马车内,风驰电掣,直奔皇宫内的赵祯的办公室而去。

    “晏大人,宫里太监哥传皇上口谕,请您立即到他那里去一下。”

    现在是晚膳的时间,今天自己也没有值班的工作,皇上赵祯这么着急的叫自己进宫见他到底是有什么事情呢?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另本人的另一长篇《樱花的血液》写在网上每天更新,这是一个潜伏性质的战争,希望广大读者点击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