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翻手云雨覆手宋歌 > 正文 77人生(一)

正文 77人生(一)

书名:翻手云雨覆手宋歌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小谢飞花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在这里向所有人公布一个不好的消息,由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在经历了一年零四个月之后,以失败告终。

    范仲淹改革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这里例举一个事例,让各位亲们窥一斑可知全貌。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年底,范仲淹派遣特命官员对各个地方的政府部门官员开始考核业绩,监察贪污受贿、营私舞弊的行为,一经查处,上报至范仲淹这里,范仲淹大笔一挥,调离原岗位,待岗再就业。

    这是一个很有魄力的行为,但是这样的强硬的处理方式就会得罪了很多的人,当然,和平民百姓无关,也和若干年后的那一次改革体制不能相提并论,那一次虽然象征性的查处了一些贪官污吏,但是社会各阶层的公民却都深受其害,哪怕你是一名国企里任劳任怨、踏踏实实上班的职工,也不能幸免。而老百姓也只能做出一些诸如游行、静坐堵塞交通,甚至轻生的反抗行为。二者相比,还是范仲淹更有魄力,这一次范仲淹的改革直接就把砍刀剁向了那些社会最高层的大官僚大财团的利益。

    他妹的,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又不是给我做生日蛋糕。

    范仲淹的激进行为让此时同为副宰相的富弼也有所担忧,他就曾经向范仲淹提出疑问:“范大哥,你大笔一挥很潇洒很容易,但是那些被你下岗的人是不是全家都在痛苦呢?”

    “富老弟,这你就不懂了,这些个不称职的政府蠹虫,你不让他全家痛苦,难道还要让全国的百姓痛苦么?”

    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富弼这个人,富弼,男,现年39岁,被誉为“洛阳才子”,经范仲淹举荐给晏殊,并且做了晏殊的姑爷,从此仕途一帆风顺。

    那些保守派的官僚财团自然不甘为鱼肉,你范仲淹是个什么东西,以为皇上给你根鸡脖毛你就当古董收藏啊。于是,他们也联合起来,与改革派开始明争暗斗的对抗。你要知道,这可是势力相当深厚覆盖面相当广泛的一个集团,可以,政府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着他们的势力范围。就这样,赵祯每一天都闲不着了,他每天都能听到有人向他汇报范仲淹在改革中暴露出的种种弊端。

    现在社会不和谐了,国家也不安定了,如果在这样下去国家到底会走向一个什么归宿呢?我改革的初衷是想富国强民,但现在好像危及到了国家的安定团结,我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错呢?赵祯也不禁对改革产生了怀疑。

    坏了,谁都可以对改革产生动摇之心,只有赵祯不可以,因为改不改,改多久,改到什么程度,全是他的算。

    夏竦,就是原来任职西北统帅的那个范仲淹的老上级,从前线回到朝廷之后被任命为副宰相,本以为宰相吕夷简退休了之后以自己的资格履历就可以顶蘀他的位置。可是万万没想到,在欧阳修等人的弹劾下,宰相当不成了,副宰相的职务也丢了,夏竦真是恼羞成怒,你们这帮该千刀的萨笔,我问候你们八辈祖宗。

    单单是骂两句怎么能解我心头之恨,你们不让我好过,那我就让你们难过。

    于是,夏竦伪造书信,以言官石介的身份写给富弼,我们正在密谋借此改革时机,推翻赵祯的统治,另立皇上。富弼接到书信还没做出反应呢,这件事就已经传出去了,就连皇宫里负责扫地的小太监都知道了这件事,当然,这是夏竦故意传出去地。

    范仲淹听到了这个传言之后,知道此时的政治斗争已经到了异常尖锐拔刀见红的时刻,为了避免引起赵祯的疑心,范仲淹以防秋为名,自请到陕西,河东一带。之后,富弼也同样自请到了河北。

    赵祯对这件事情会相信么?当然不会。赵祯又不傻,三十好几的人了如果连这点智商都没有,那他早就不用当皇上了,还想改革?改个屁啊。

    但是,赵祯有一点是非常清楚地,那就是这个国家姓赵,最初改革是为了赵家好,现在改革改的社会动荡,人心惶惶,如果不改了也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统治,也是为了赵家好。

    正好,此时夏竦和吕夷简又非议范仲淹、富弼、尹洙等人结成“朋党”,我赵祯不能信其有,也不能信其无,如果那是真的,岂不是对我赵祯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么?

    赵祯不相信范仲淹、富弼等人图谋反叛,却相信他们有可能结成朋党,那么,朋党是什么呢?让赵祯如此顾忌。

    朋党,原指某些人以私有的目的勾结在一起,朋比为奸。后来泛指一些士大夫结成某种利益集团。而朋党与朋党之间会互相攻讦,置利国家民族利益不顾,以致扰乱社会安定秩序。

    其实,朋党在很多朝代都存在过,唐末时,李商隐就是“牛李党争”的直接受害者。赵祯可以容忍底下的人勾心斗角,那无非是为了自己的那点利益之争,乐得个坐山观虎斗。但是,很多人结成非法的帮派组织就不可以了,你万一整出个“同盟会”来可怎么办呢?

    还有一个原因动摇了赵祯的改革想法,那就是庆历四年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宋答应每年给西夏一些银两和布绢之后,双方边境恢复了和平。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年初,赵祯此时同一年前的励精图治相对比完全换了一个人,他犹豫了,他怀疑了,他退缩了,他下诏宣布,废弃一切改革措施,改革终止。

    既然赵祯承认改革是错了的,就得让一些人为改革承担错误的责任,赵祯自罚三杯之后,解除了范仲淹参政知事的职务,贬至邓州,就是今天的河南邓县。

    其余陆续被贬出朝廷的还有:富弼、欧阳修、韩琦、尹洙等。

    那么,庆历新政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不是范仲淹的激进,不是反对派的阻挠,不是赵祯的寡断,而是国家体制,是当时的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制的必然结果。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另本人的另一长篇《樱花的血液》写在网上每天更新,这是一个潜伏性质的战争,希望广大读者点击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