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汉末觞歌之悲殇汉末 > 正文 第一节四大才子

正文 第一节四大才子

书名:汉末觞歌之悲殇汉末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千古周郎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置身在洛阳街头,充斥在眼帘间的除了人还是人,而且其中还掺杂着不少外域人,河东之富庶天下闻名,然亦未见得有此番热闹景象。这就是大汉的富强之所见啊!

    我定要将此番景象遍播天下,处处为都,处处繁华,卫仲道按奈不住激动握紧了拳头。

    “震撼住了?京都的好你还有很多没有见着呢!先到我酒楼去,略微休息下,午后带你逛逛,然后你明天再去将军府拜谢。”王越拍了拍卫仲道,得意地笑着。

    含糊地答应了句,跟着王越由城北向西南方向走去,看着城zhōng yāng的皇宫渐次清晰庞大又渐次模糊远去,卫仲道预感自己一定可以在那个大汉最高权力所在处大放异彩,实现生平所愿。

    王越酒楼所在的地方是金市,是京都四大工商业区唯一一个位于城内的,市内商铺酒楼林立,三教九流之辈汇集,是京师最繁华的地段;南市,位于南郊,主要是卖各类土特产、杂货的摊贩聚合;马市位于东郊,大型牲口贩卖之地;粟市,位于东郊马市之南,多为米粮柴盐蔬菜果肉的交易。

    王越的酒楼不小,在这寸金之地也算是门面大的,名为“摘星楼”,装饰风格与旁近几家迥异,不似他们那般豪华庸俗,倒显得有几分雅致典美,开张两年来生意倒也红火。客人多以文客儒生为主,进了酒楼,卫仲道没来由地身心一阵舒畅。带着被愉悦冲淡了的疲倦,很快步入了梦乡……

    “三位公子来啦,楼上的酒菜已准备好了,请!”摘星楼的小厮将三个老顾客请上了贵宾阁。

    “没有吩咐,你们就不要进来了。”一位深目高鼻,头发微卷的年轻人小心翼翼地放下了怀中抱着的琴。

    待门关上后,三人一一弹奏了自己熟捻的曲子,引得窗外楼下一片叫好声。

    面庞白皙、发sè棕黄最为年长的青年人拿起酒桌上的酒一饮而尽,嘴角泛起一丝黠笑:“你们猜这次一个时辰内会有多少份手启(邀请函、问候信之类的东西)?”

    “二十份!”深目高鼻的年轻人自信地抢先回答,随即也端起酒杯喝了。

    面sè白皙的青年人转向年少的另一位约摸十五岁的少年问道:“小修以为呢?”

    “二十五份!”少年不紧不慢地回答道。

    “呵呵,我猜此次是三十份!”年长的青年笑眯眯地瞅着其他两位。

    此后,三人纵酒作文,期间不断有各类手启送来。

    敲门声响起,三人眉头微皱,酒楼小二知道在他们饮宴期间是不得打扰的,并且会帮他们挡住想要进来拜访的人,手启也都是由门缝下塞进来的。可现在却有人来敲门,深目高鼻的年轻人不禁火起,因为一个时辰已到,是二十六份手启,与结果最接近的答案是最为年少的、被称为“小修”之人的,自己已经输了。

    打开门正要大骂,却是一位风度翩翩、儒雅不凡的年轻人,文客的认同感使他火气小了些:“请问兄台有何贵干?”

    来人正是刚睡醒的卫仲道,为琴声所动故前来一探究竟。“可否借琴一用?”他扫了眼开门之人,就径直坐到了琴案前。

    如此无理之人?!深目高鼻的年轻人登时就要怒骂,年长的一挥手示意他先别乱来。

    卫仲道轻轻地抚着琴弦,眼中流露出迷人的神采,十指轻拨,绝美的琴声飘出了房门,萦绕在众多听客心间。经由卫宁的手指,一种龙翔于天的飘然自在,翩翩洒脱的意境油然而生,引得楼上楼下酒客停杯歇箸,楼里楼外闲人止步驻足。一曲《龙翔cāo》①终了,痴呆的其余三人良久才拍掌叫好,赞不绝口。

    “好琴好琴!”仔细端详了半天,发现琴尾处有烧焦痕迹,抬头询问道,“此莫非乃焦尾琴②?”

    “正是!敢问兄台名讳?”面sè白皙的青年人上前施礼道。

    前刻因为听闻三人的妙曲,判断出此琴乃绝世好琴,不由心痒难耐只yù一抚,却将三人冷落在旁,此刻明白过来顿时耳赤,还礼谢罪:“因闻妙音故失态至此,还请见谅!小弟河东卫宁,字仲道。不知三位兄弟高姓大名?”

    三人齐刷刷的惊讶眼神,然后一副恍然的表情,随即异口同声地说:“你就是那个一岁能言,三岁识字,六岁背千文,八岁能作诗,十五岁后游学四方的河东大才子——卫宁?”

    脸红地点了点头,卫宁诧异他们怎么知道这么详细,除了父亲和几个老师以外就自己家的几个世交知道,未及相问三人又做出了令自己晕厥的事。

    只见三人各摆了个很酷的造型,然后依次走到卫宁面前。

    面sè白皙的青年人首先亮相,他脚步极其缓慢地向着卫宁一步步走来:“巴克特里亚③第十五代合法继承人——诺巴?赫尔谟尤斯,现年二十二岁,乃鼎鼎大名的京师三大才子之首,风靡万千少女。”走到卫宁跟前的诺巴退了回去。

    “西域康国三王子——拂勒?康?昭武,尊贵的昭武九姓④之一,正值弱冠,排名三大才子第二,是青年男女的大众偶像。”深目高鼻的年轻人绕着卫宁走了一圈,也退回到了诺巴身边。

    “光禄大夫杨彪之子——杨修,十五岁,三大才子老幺。”杨修介绍完后,突然加了句,“排名是按年龄排的,和才学无关。”这令卫宁和其他两人觉得有些可笑,真是个有趣却自信的人。

    卫宁对于两个来自只在书上见过的国家的异族朋友很是无奈,但还是表示了应有的尊敬,倒是对年纪最小的杨修恭恭敬敬地作了个揖:“曾以师事于文烈侯杨司空⑤,其学问道德可为天下后辈之师。”

    杨修还拜一礼,表示对卫宁的感谢,卫宁对已故祖父的推崇令自己有几分感动。

    拂勒将沉思中的卫宁按到椅子上坐下,贼笑道:“卫兄弟才高八斗,刚才已见识过兄弟琴艺,不知可否再让我等一睹文采?”

    其余二人赶紧起哄附和,卫宁只好答应,略作思考,灵光突现,疾唤:“纸墨!”

    拂勒赶紧将用来记录三人诗文的纸张和笔墨摆在了他跟前,生怕灵感溜走般,卫宁头也不抬面sè严峻,手若游龙在纸上疾书。少顷,文成,卫宁长呼一口气,放下笔,端起酒壶豪饮数口,直呼:“不言不快!哈哈哈!”

    三人上前俯身观赏,皆惊叹。文章体势连绵,笔意奔放却又彰显秀丽,题为《宦者论》⑥,拂勒忍不住念出了声: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sè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rì益亲,则忠臣、硕士rì益疏,而人主之势rì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rì益切,而把持者rì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yù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赵高之徒甚也。而使jiān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以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yù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sè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yù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凡此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杨修第一个读毕,拍手称绝:“阉人之祸,深于女祸!好!好!好!兄之卓见、文采,小弟佩服!”

    拂勒虽为异族王子,然因兄长猜忌yù为相害,故自幼便居汉地,已十数年,对于汉室宦官政治也有几分认识;诺巴则更是出生于汉地,其亡国近百五十年,先祖居洛阳已百年,汉室宦官当权理解更深。因此二人都了解佩服卫宁对“阉祸”的深刻认识。

    拂勒直接道:“我们三人一直以为天下青年才俊难有我等之风采,今rì相见,yù结卫兄弟为知己,一起纵横洛阳,号称京师四大才子如何?”

    “小弟才疏学浅,怎敢与三位齐名?”卫宁推辞着。

    杨修一把抓住卫宁的手,巧妙地激将:“卫兄莫非瞧不起我等?”

    卫宁忙不迭地否认:“不敢不敢,得识三位,亦生平之所幸,今后便与三位知交以文会友。”

    “不!如此怎见我等情谊,我看义结金兰如何?”诺巴提议道。

    其余三人更不答话,直接吩咐小二准备香案、香炉及香等一应物品,很快收拾完毕,四人一字跪开,一齐誓言。

    “我诺巴?赫尔谟尤斯(拂勒?康?昭武、卫宁、杨修),愿与三位结为异姓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四人各扣了三个头,轮流割破手指向酒碗中滴了三滴血,各饮了一大口。随后自报生辰八字,结果诺巴最大,卫宁长拂勒几个月排行第二,杨修最小。

    四人饮酒作乐,狂喜难抑。席间因为卫宁刚才所弹曲子而送来的手启居然达到了五十余份,令其余三人大为羡慕。

    诺巴调笑道:“二弟,这以后我们可就得靠你撑门面了!你的曲艺,普天下估计只有蔡大儒能略胜一筹了。”

    “对了,我正有一惑未解,这焦尾琴应是蔡大儒的心爱之物,三位兄弟如何却能借来?”

    听卫宁说到此,诺巴和拂勒脸sè一暗,杨修则喜上眉梢:“我们三人都是太学学生,师从于蔡大儒,甚受喜爱,关系密切。经常出入于蔡府,就总是将琴偷出至此玩耍一rì,三人弹曲,总有懂曲之人送手启相邀,故每每以猜手启数为题,最接近者决定由谁去给蔡大儒还琴。而此次是……诺巴!”

    “啊!”一声惨叫,诺巴晕厥在地,拂勒则大呼好险好险。

    看着xìng情开朗豪放的诺巴、拂勒和杨修,卫宁心底涌起一股真情,朗声笑道:“大哥,你也别伤心了!大不了被罚誊抄经籍而已,哈哈哈!”

    卫宁脑海中浮现出了当初自己受教于蔡邕时,因犯错而被责令抄了半个月经书的痛苦。现在易人而为,卫宁有些幸灾乐祸!

    突然诺巴jīng神焕发地搂住卫宁,一脸谄媚:“二弟,你和蔡大儒关系非浅,不如你帮大哥去还吧!”

    打了个冷颤,卫宁赶紧躲开了诺巴的搂抱:“我不认识他,你别想了。”

    “嘿嘿,我们可清楚着呢!琰妹老在我们面前提你,把你们以前的事都说了,否则我们哪知道你什么一岁能言、三岁识字之类的啊?”诺巴让卫宁彻底放弃了抵抗的念头。

    “琰妹?呜呜,我不想死啊!”

    三人不顾卫宁的“声泪俱下”,继续饮酒狂欢,房间里痛哭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

    ①《龙翔cāo》:为广陵派的代表琴曲,曲谱最早名为《昭君怨》,但此曲与《龙翔cāo》不同。《龙翔cāo》全曲生动活泼,无有哀怨之气。

    ②焦尾琴: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琴”。汉末大儒蔡邕逼居于吴时,在薪火之中抢救出一块好木,制作成琴,因末端尚有烧焦的痕迹,故名“焦尾琴”。补:历史上蔡邕一家此时应避难于吴,董卓专政时才被逼回到洛阳当官。

    ③巴克特里亚:公元前3 世纪中叶希腊殖民者在中亚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45 年,巴克特里亚为大月氏人和部分塞种人所征服。公元前1 世纪末至公元1 世纪初,控制喀布尔和犍陀罗地区的赫尔谟尤斯(巴克特里亚一支)一度势强,但在安息却很快衰亡。

    ④昭武九姓:粟特人的后裔,粟特人在历史上夙以善于经商著称,长期cāo纵丝绸之路上的转贩贸易,曾被称为“世界商人”。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击走,西迁中亚河中地区,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昭武一词的语源,尚无定论。根据《隋书》,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支庶各分王,以昭武为姓。

    ⑤即弘农杨赐,生于东汉四世三公的豪门之家(声名显赫的家族,仅次于汝南袁绍家族),和袁术是亲家,儿子杨彪娶袁术之女。

    ⑥原文题为《五代史宦者传论》,欧阳修所作,文中稍有修改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