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汉末觞歌之悲殇汉末 > 正文 第五节群英会

正文 第五节群英会

书名:汉末觞歌之悲殇汉末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千古周郎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大会时辰快到了,卫宁等人就在离场地入口不远的地方恭候着蔡邕等人的到来,不一会,蔡邕、袁隗、卢植、杨彪等众多当代大儒一一到场。卫宁陪坐在侧,诺巴三人则兴高采烈地忙去了。

    随着一声锣响,大会正式开始,入口处排起了长队,绕营地蜿蜒盘旋了近十圈。从台上看去,人群明显分成了三拨,越靠近台子人越少,只有通过三关才能到台上来参加最后的诗文大赛。

    “一号!二号!”登台处司号员高声喊道。

    卫宁听报有人上台起身前去相迎,竟意外地发现是举荐自己的袁绍,他一个武人居然能过得了三位弟兄的三关?旁边一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的人倒是吸引了卫宁的注意,此人虽然不如袁绍姿貌威容,但却有着慑人的神采,令人可以清晰感觉到的睿智。

    “士别三rì当刮目相看,卫公子果非凡物啊!”袁绍由衷地赞道。

    “袁将军过誉了,若不介意唤我仲道即可!”

    “如此你也呼我本初好了!对了,这位是沛国谯郡曹cāo曹孟德,现任典军校尉。”袁绍简单介绍了下。

    “久闻卫公子大名,今rì幸得一见啊!”曹cāo双眼闪过惊人的光芒,仿佛野兽看到了猎物般!

    此人便是许劭当rì说的可兴天下的曹孟德,袁绍应该是他帮忙才过关的!卫宁柔和的笑容里隐藏着一丝战意,犹如绝世高手遇见可以匹敌的对手,不战不快!又似乎是棋场厮杀多年的老友,惺惺相惜!

    “孟德之名,如雷贯耳呀!今rì望不吝赐教!请入座稍候!”卫宁目送曹cāo、袁绍上了台,心里久久挥之不去曹cāo如鹰般锐利的眼神,现在的自己似乎还稍逊他一筹。

    想到此,卫宁心中一阵憋闷,坐到琴案前弹奏了一曲《沧海龙吟》,峻急奔放,气势宏伟。曲终,台上台下掌声雷动,心中的郁闷一扫而空。

    “仲道哥哥!”蔡琰居然也出现了台上。

    一袭白衣,映衬得粉妆玉琢,“风吹仙袂飘飘举”,“鬓云yù度香腮雪”。超凡脱俗的气质轰然而出,这分明是朵含苞待放的白莲,圣洁高雅。卫宁心中的纯净绚烂了面庞,扬起了淡淡的笑容。

    “文姬,莫非你是遗落尘世的仙女?”

    看着卫宁脸上纯净清淡的笑容,听着他如呓语般的赞叹,蔡琰的幸福从心里漫延到了纤腰又汹涌到了耳梢。

    “文姬,你也来了!过去吧!”曹cāo不知何时又出现了。

    蔡琰俏脸上的映天红霞久久不退,忙向卫宁打个招呼跟着曹cāo到蔡邕那去了。

    卫宁继续等待着,陆续迎来了孔融、陈琳、陈翔、岑晊、孔昱、范滂、范康、张俭、苑康数人①,当最终确定人员的时候已经是快要rì薄西山了。

    “二弟,这是最后两个了。”诺巴、拂勒和杨修完成了筛选人员的艰巨任务回来了,身后跟着两位女子。

    二人施了个礼,其中一名比较年长的说:“小女子来莺儿②,此乃小妹刁秀儿③。我姐妹二人甚是仰慕卫公子,故今rì过三关来一睹公子风采!”

    甜美的声音,姣好的面容,婀娜的身姿,不愧是洛阳第一名jì,难怪拂勒神魂颠倒,整rì念念不忘。“蒙二位姑娘垂青,小生荣幸之至!”卫宁客套地回应着,眼睛瞥向了他身旁的少女。

    名叫刁秀儿的蒙面少女,似乎年纪在十五岁左右,身段匀称曼妙,由于面纱的遮挡,看不清面貌。但面纱挡不住的是她白皙的面sè,清秀的眉毛和星辰般闪亮的双眸。

    六人来到了袁隗等人身边,蔡邕心情沉重,原来曹cāo、孔融等入围人选都已将自己生平的得意之作给蔡邕、卢植等文坛大师阅览完毕,大多是罕见的jīng品。

    “仲道啊,你之前准备的《述行诗》④未必能胜出!”蔡邕看过卫宁事先准备好的文章,虽说也是佳作,但想稳胜似乎是不太可能。毕竟他们也是卫宁的文坛前辈,准备的作品都是千锤百炼的平生得意之作。

    卫宁听完,心底一沉,自己苦心孤诣准备了一个月的《述行诗》居然还未必能胜出?看来自己之前一直都小看了天下才俊。该怎么办呢?卫宁坐到了席上以喝酒为机,抓紧时间思量对策。

    “仲道哥哥,你怎么还不写呢?只剩下半个多时辰了!”蔡琰见卫宁只是喝酒调笑,着急地提醒道。

    “文姬,莫急!时候尚早!”卫宁安慰着蔡琰,也在安慰着自己。

    陈琳、陈翔等人暗自高兴,原来卫宁只不过是徒有虚名之辈,台下、场外等候着为了一睹卫宁风采的人也开始sāo动起来。

    卫宁终于缓缓地走到了台中间,柔和的笑容再次爬上了嘴角:“请各位出个题,卫某勉力一试,在半个时辰内写就如何?”只能通过自己的才思敏捷短时间内写就一篇文章来震撼他们了,否则必将前功尽弃!卫宁决定放手一搏,不能让自己和众人的心血白费。

    卫宁的宣言引得台上台下的人一阵惊愕,经过快速的讨论,袁隗宣布:“就以‘责己待人’为题,限时半个时辰!”

    在台下的一片哗然声中,卫宁挂着轻淡的笑容,坐到了琴案前,轻抚琴弦。《石上流泉》从指尖滑出,潇洒脱俗,疾缓有度,飘荡在旷野上、人群中。

    手指离弦,没有一个人叫好,因为他们的心都被卫宁牵动着,不敢发出一丝声响,生怕打扰他的文思。

    卫宁走到书桌前,仰头望着天空,陷入了天际那一朵朵云中。

    正当众多观众紧张地快要忍不住呼气时,卫宁动了。笔似乎活了,那一刻是笔在带着卫宁动。卫宁把笔一甩,猛灌了一壶酒,嘴角露出了迷人的微笑。顿时如雷般的呼气声炸响在空寂的旷野,几乎所有的人都松了口气,就像溺水的人一下逃离了水面一样,突然变得轻松畅快多了。

    半个时辰尚未到,蔡邕心怀忐忑地离席,不知卫宁一挥而就的文章能否有《述行诗》的水准,如果有的话光凭这份敏捷的才思就足够打败其余人了。看了几段,终于可以把悬在心头的石头放下了,愉悦地读了下去:

    《原毁》⑤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

    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sè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sè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览毕,蔡邕大叹:“好!妙!绝!”

    《原毁》在台上传阅着,卫宁与蔡琰低语了几句,蔡琰点了下头二人便一同来到了台前。

    蔡琰坐在了焦尾琴前,卫宁站立在旁,手里多了根萧,二人相视一笑,质朴浑厚的萧声与平和悦心的琴音萦绕在一起。

    《凤求凰》⑥,又何尝不是《凰求凤》呢?飘扬的不再是单纯的管弦之乐,而是缠绵浓厚的爱之声!

    远山映衬的夕阳,晚霞点缀的净天,两个相伴归巢的身影……

    ①汝南陈翔字仲麟、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勃海苑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张俭字元节、南阳岑晊字公孝与山阳刘表刘景升为八友

    ②来莺儿据传是洛阳名jì,被曹cāo看重随侍左右。后来与曹cāo的侍卫王图私奔

    ③刁秀儿就是貂蝉,刁秀儿似乎是有史料记载的真名

    ④《述行诗》是蔡邕的作品

    ⑤《原毁》是韩愈的散文,文章从“责己”“待人”两个方面,以古与今作对比,指出当时的不良社会风气

    ⑥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的曲子,据说是后人假托所作

    PS:以后章节都将尽量不再做繁琐的注释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