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全能天王 > 正文 第363章 《英雄》

正文 第363章 《英雄》

书名:全能天王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李江南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感谢苏醒和比目鱼的打赏!)

    秦唐要拍新电影,这是自《功夫》之后,他再一次想到的一部应该拍出来的经典电影,也是一部完全可以夺得高票房的商业大片。

    因为,正是他要准备拍摄的这部电影,在当年将中国代入了国产商业大片的时代。

    虽然他已经跟福克斯谈妥了要出演一部电影的男二号,但那毕竟是别人的电影。

    秦唐只不过想要借福克斯作为一个过度的跳板,他还是想拍摄属于自己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英雄》。

    秦唐为什么不去选择那些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电影拍摄呢?虽然这个时空的一些超级英雄与原时空一样,但依旧有部分没有出现。

    比如说,变形金刚系列就没有,蜘蛛侠系列也没有……

    这些真正的大片,要狂揽票房实在是太简单了。

    但是,秦唐作为一个华夏人,难道要按照这些大片的原来样子照样搬下来?真要这么原模原样的拍出来。国人会怎么想?明明是一个华夏人,却创造了外国人的故事,外国人的超级英雄?

    这……这怎么想都说不通啊!

    作为一个国人,创造角度当然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才对,没理由从国外角度出发。

    但是要把这些电影中国化,又很难。剧本中国化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国内拍摄这些科幻大片的水平有限,最主要的限制缘故。

    那些科幻大片,动不动就要涉及到国家层面。尤其是变形金刚,看看都打成什么样子了。

    这能拍吗?难道让中国解放军出动配合拍摄?难道电影里就可以炸了北京城?

    说实话,秦唐觉得真的很不现实。

    所以,这些科幻大片,他打算暂时搁置。

    等想到更好的办法,或者说先争取到了上头的同意,再去琢磨拍摄这些大片。

    《英雄》,就是值得秦唐去拍摄的一部经典影片。因为,张艺谋就是靠着这部影片成名国际影坛的,这部电影的北美票房也是国内之最。而其中的章子怡,就是因为这部电影才开启了她的国际章之路。

    《英雄》是导演张艺谋面对电影全球化和商业化的背景,是张艺谋转型执导的首部武侠电影,实现自身艺术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明星云集,场面宏大,画面精美,武打设计挥洒写意,将中国传统意境于动作片的暴力美学造型相结合,创造了中国大陆电影新一轮的票房神话和电影产业化模式。

    影片由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章子怡及甄子丹主演,由王菲演唱电影主题曲,2002年12月14日首映。主要讲述了战国末期,三大侠客欲杀秦王的故事。

    这是第一部票房超亿元的国产电影,也是至2014年为止北美市场上票房成绩最好的大陆导演影片。

    请注意,这里有个时间点,那个时候是2002年!

    该片所创造的2。5亿元人民币票房,将中国带入了国产商业大片时代。

    在北美外语片市场上,则以近6000万美金的票房成绩超越众多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影片,高居票房排行榜第三位。

    影片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提名奥斯卡金像奖和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获得多个国内外电影奖项。

    一部2002年的武侠历史片,可以获得如此票房成就,那是惊人的。

    《英雄》的全球总票房,在那个时候就达到了13。5亿人民币。

    这样的一部经典电影,绝对值得拍出来。

    秦唐敢肯定,《英雄》拍摄出来之后,票房绝对会超过功夫的。

    虽然他最喜欢的电影人是星爷,也超爱《功夫》。但是以事实来说话,《功夫》的吸金能力的确比《英雄》弱。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一件关于《英雄》的趣事。

    《英雄》里面的如月,也就是章子怡扮演的那个角色。这个角色,一开始可不是找章子怡演的。

    本来,这个角色是要找舒淇演的。可惜,舒淇当时的经纪人(也不知道是谁了),在看过《英雄》的剧本之后,不看好这部电影,直接把这个角色推掉了,拒绝了。然后,让舒淇去接了一个广告的代言人,让舒淇去拍广告了。

    舒淇当时也没多想,直接就答应了。毕竟是经纪人的决定嘛,她那时候的地位还没后来那么的高,所以也没跟经纪人争执。

    结果……大家都知道的。章子怡因为在《英雄》之中扮演如月这个角色的缘故,在国际上名声大噪,成功进军好莱坞,踏上了“国际章”这条路,直接脱胎换骨了。

    呵呵,舒淇那位经纪人的下场大家可想而知,舒淇直接换了经纪人。

    可以说,舒淇错过了那个角色,基本就让她的整个演戏生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这是她成名国际的最好机会,没有之一。

    想想看舒淇后来费了多大的劲,才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

    若是她当初接演了如月这个角色,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啊!

    可惜,生活从来都没有假设。

    这就是《英雄》,一部足够经典,足够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影片。

    这么好的电影,秦唐当然没有道理不去拍出来。

    《英雄》是张艺谋化了三年时间筹备的片子,三年磨一剑,怎么能不好?其实,最初的时候,张艺谋想改编金庸与梁羽生的作品,但没有成功,于是决定自己编。幸好他没有成功,不然可能就此没了《英雄》。

    其实李连杰饰演的无名,在选角方面也是最晚确定的。饰演无名的这个演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武术功底,还要有巨大的市场号召力。

    之所以要有号召力的人物来演,因这部片子是一部国际水准的电影,张艺谋想把这部电影推向国际市场,他曾经想过由成龙来演。但当时考虑到成龙和无名这个人物的年龄和性格不符合,最终邀请了李连杰担纲主演。

    李连杰也不负所望,他演的无名,够出彩。

    影片主要角色均着****且色彩亮丽的服装,配****装饰,极富个性,充满了寓意。不同的颜色似乎也暗示了四位主角的不同命运,也成为本片在艺术上的一大成就。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英雄》真正拉开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帷幕”。

    同时,《英雄》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宏大叙事策略,也在知识分子、普罗大众、官方意识形态和电影专业人事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英雄》带来的电影产业化运作的模式也是颇有启示的。从前期的策划筹备、类型片明星制,到拍摄制作,最后宣传发行,《英雄》呈现给人们的,是一整套迥异于国产电影以往操作路数,却又完全符合商业规律的市场化电影运作范式。

    《英雄》上映2个月,国内票房就达到2。5亿元人民币,毫无疑问,《英雄》获得了国产电影空前的商业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说,《英雄》是中国电影产业化道路的一块里程碑,它在艺术和商业结合的中国武侠类型片的发展上,有着丰富的启示意义。

    美国《纽约时报》以两个版的篇幅报道了《英雄》在美国上映的盛况,评论称:“《英雄》这部中国电影,经典得就像中国的《红楼梦》,也是我们美国奥斯卡的无冕之王。”

    制片人张伟平评论到:“《英雄》这部电影在北美延迟了2年才上映,却依然受到北美的欢迎,登顶首周票房冠军,真为我们国产片长志气。”

    2005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及《十面埋伏》并列第1名,这也是华语电影首次被《时代》杂志评选为第一名,杂志对张艺谋两部武侠巨制赞誉有佳,认为影片无论色彩的运用、动作设计及摄影画面都是上乘的创新。

    总之,《英雄》是内地大片的开山之作,也为内地贺岁影片增加了一个新的类型:武侠大片,这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历史上应当被浓浓地写上一笔。

    当然,每部电影都有属于自己的缺陷,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无缺的,即使是经典的《英雄》

    《英雄》的剧情过于单薄,情节缺少那种贴近生活的真实,而人物的刻画又显得有些简单,导致性格前后变化比较突兀,斧凿痕迹比较深,失去了真实性。这些,是《英雄》的致命伤。

    当然,有缺憾是正常的。

    有这些缺点的存在,不也本身就证明了这部电影的真实性么?

    经典的《功夫》,不同样如此?

    虽然有缺陷,但并不能否定它们的经典。

    秦唐要做的,就是将经典呈现出来。

    这是他的光荣,也是这些经典作品的荣耀。

    无论是音乐,还是影视,秦唐都会一步步的按照自己的规划,将尽可能的把经典之作带给所有人。

    这个世界,若是没有了这些经典的作品,未免显得有些可惜了。

    自然,拍摄《英雄》绝对是很后面的事情。

    秦唐的想法是,等跟福克斯合作的那部电影拍摄完之后,再拍《英雄》。

    到时候,对《英雄》在北美的上映一定会相当的有利。

    至于现在?《英雄》可以暗地里先做一些筹备工作。

    (一整章都在说英雄,只因为我爱这部电影!)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