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贞观帝师 > 正文 第987章 无奈之选

正文 第987章 无奈之选

书名:贞观帝师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石肆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许敬宗这个人,夏鸿升本身十分讨厌他。

    当年在鸾州城,夏鸿升还不知道他是谁的时候,就觉得这人说话做事不真诚,里面都藏着自己的小心思。后来知道了他是许敬宗,就更不待见他了。

    不过也不得罪他,只是不过多同他交往,井水不犯河水。

    许敬宗这个人,其实是很有争议的。单从能力上来说,是十分有能力,有才干的。他曾监修国史,两为帝师,其人非常有才气,这也是太宗、高宗和武后一直欣赏他的原因之一。

    可若是从人品上来说,却又有不少的人格缺陷。

    曲从迎合,投机取巧,曲直不正,贪财奸佞……这些都是他的缺点。

    所以他能够得以监修国史,却又因一己之喜憎利害而肆意篡改史实。地位崇高,却治家无方,好色无度,造飞楼七十间,让妓女在上面骑马而走,以为戏乐等等……

    然而眼下,夏鸿升却也没有其他的人选可用了。

    留下来盯着泾阳的新法推行的人选,首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能够不同士族苟合。如此一来,寒门出身的人自然更为合适。且士族势力庞大,这个人又要有足够的机敏变通,有万般玲珑心思去应付士族的种种手段。另外还要对李世民绝对忠诚,看得清楚形势,不会站错队伍。综此三者,马周是最合适的人选。不仅是寒门出身,又极有能力,刚直而不失机敏,对李世民又十分忠心,重视百姓。

    可惜,李世民要马周辅佐太子监国。而朝中其他人有此能力者,诸如虞世南、高士廉、唐俭之流,其虽然亦对于李世民的忠诚无话可说,然其本身就同士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也是大族世家。再说皇帝亲征,太子监国,这些深受李世民信重的老臣,定然不是被留下来辅佐太子监国,就是被李世民带着一同出征,也就不是最好的人选了。且他们的官位也太重,一举一动都牵扯了好些人的视线和心思,也不利于亲赴泾阳。

    这思来想去,能够不太引人注目的来到泾阳,又有心机去对付士族的种种动作的人,还就只有许敬宗了。至于忠诚于李世民,许敬宗虽然后来同武则天站在了一条船上,可现在他是断然不敢违背李世民的。且,凭许敬宗的心思,也能够看得出来大势所趋,以他投机取巧为己谋功谋利的本性,反而会坚定的站在皇帝这边。

    另外,许敬宗家虽然也是一个大族,不过比之那些士族,却也小得多了。且其父被杀,家道没落,因其当初虞世基与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一起被宇文化及杀害,封德彝当时为内史舍人,完全看到了当时的情况,因此对人说:“虞世基被诛杀,世南伏地而行请求替兄受死,善心被处死,敬宗手舞足蹈用来求生。”

    人们以此为话柄,不待见许敬宗。那些对孝道看到极重的士族更是因此看他不起,不屑与之为伍。许敬宗由此也是十分怨恨那些士族之人。

    这么一合计,夏鸿升觉得让许敬宗来支持着新商法和新税法的事情,却也可当一用。

    只是,必然了,许敬宗也肯定会在推行商法和税制的过程中,贪墨枉法,为自己谋利。

    若只是小打小闹,夏鸿升倒也不担心。只要推行的顺利,成效显著便是了。可关键就怕许敬宗贪墨太过,“剃光头发微”,滥施权柄,使得新法不为善反为恶,为百姓所恶。

    古往今来,多少变法都是因为下面的官员滥施权柄,矫枉过正,而使好法变恶法,最终失败的!

    所以夏鸿升又拉了李恪出来,让李恪看住许敬宗。

    而之所以选择李恪,也有夏鸿升的考量。

    其一,李恪身为皇子,身份地位使得许敬宗不敢欺瞒于他。其二,李恪之机谋才智,在李世民的儿子当中,同李承乾是不相上下的。甚至于较之李承乾,更加接近于李世民。因此历史上才有李世民“英果类己”的评价。大唐若有朝一日成为了君主立宪制国家,这货是夏鸿升心目中首相的第一人选。

    眼下虽然他的能力还没有展露,却也同他故意收敛有关。凭借他的机谋,不说将许敬宗看的死死的了,起码不会被蒙骗,不会让许敬宗胡来。

    这么做,也有些夏鸿升故意让他也得到锻炼的意思。

    后面这些不敢同李世民讲,夏鸿升只说了前面之所以选择许敬宗的缘由,和李恪的身份地位及机敏心智足以监督住许敬宗而已。

    不过,李世民还是没有当即作出决定。

    但夏鸿升知道,大军出动,李世民御驾亲征之前,定然会做出安排了。

    “好了,此事便先就这样。”李世民琢磨了一会儿,突然说道:“朕容后再想。今日让你过来,除了问问新法整泾阳推行的情况之外,还有一件事情,朕要听听贤婿的看法。”

    “可是同高句丽有关?”夏鸿升问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最多一个月,朕的大军就会开拔。现今之棉花,全都做成了身上的衣物,却也不大足够。朕只能先行令大军出发,随后做出的御寒之物后续再运送过去了。入冬极寒之前,这些东西务必要送达辽东。否则,朕的计划便功亏一篑。”

    “原本想着等棉花运抵长安之后,再禀报岳父大人的。既然岳父大人说起来了,那小婿就先行禀报了。”夏鸿升说道:“小婿令商队往西域大肆收取棉花,收了不少,算算时间,也快要运回来了。陛下可不必担心棉花的问题。只要赶制御寒之物的人手足够,大军应是能够在辽东过冬的。”

    “哦?!”李世民一喜,连忙问道:“收了多少棉花?!”

    “四十七万斤!”夏鸿升答道。

    “多少?!”李世民瞪大了眼睛,同之前夏鸿升听到这个数字之时的反应一模一样。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回岳父大人,您没听错,四十七万斤。不过,小婿只知道个总数,具体的情况,若是岳父大人想要了解,小婿明日可让齐勇去将这回负责在西域为朝廷收棉花的商队头领叫来,让他为陛下细说。”

    “好!”李世民手往腿上一拍,很是兴奋。转而却又担心的道:“贤婿,他怎的收来如此多的棉花?莫不是贤婿受了诓骗了吧?!”(未完待续。)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