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大宋小吏. > 正文 第245章 美食专栏的诞生

正文 第245章 美食专栏的诞生

书名:大宋小吏.  类别:美文同人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因为古代信息传播需要一定时间大约过了五六日,便开始有人上门找郑苹了,人数还渐渐变多,郑苹每日都在和老相识叙旧。

    很多孩子当年分别的时候年纪并不大直接或者间接看到消息后他们心中又新奇又激动。虽说多年不见当年的事情记得不多,然而见面后大家还是会哭得稀里哗啦。

    云雁回所幸组织了一次聚会将目前找上来的人都约到一家酒楼。

    见面之后的场景确实感人,提及往事众人无不潸然泪下。

    李泽云跟在旁边记录也着实跟着哭了几场。

    云雁回看到李泽云老哭都麻木了从怀里摸出来帕子,递给他擦眼泪。没办法李泽云自己那条早就擦得不能用了。

    “呜呜”李泽云擦了眼泪,说道“先生这几日我回去,我娘子都奇怪了,为什么我的眼睛都是肿的。”

    李泽云的妻子一开始都不敢问,还以为他工作上受什么委屈了呢,怕问出来伤他自尊心。

    “哈哈,看了你报道的人哭得和你也是一样一样的啊。”云雁回笑道。

    李泽云这几日刊登了三篇关于此事的报道,还有一篇是关于寻找米糕的后续报道。

    这个主编本来没叫他做,可是他那日实在大受感触,回去后刷刷写了一篇报道出来,情真意切,递上去后,主编当即排版,决定用上去。

    主编觉得,他们东京日报作为大宋第一也是唯一的官方媒体,不止要站在高处反映社会现象,也应该着眼于这些小细节,这同样展现了大宋民风。

    结果是,这篇报道登出来的确大受欢迎,叫许多人感触颇深,赚了不少眼泪。云雁回从李泽云处得知了反响,起初有些惊讶,随即也明白过来。

    这个时代的人局限于生活水平,更为“多愁善感”,因为他们的交往与现代人不同,他们的离别更与现代人不同。

    所以,文中描写的那种“思念”,每个人都感同身受,有过类似的体验,这个题材就很接地气了。

    再加上东京日报发挥的神奇作用,大家看到,通过一张刊登在报纸上的消息,联系起两个数十年未曾谋面,甚至当年也不过是顾客与摊贩关系的人,实现一个微不足道却又难以实现的愿望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场美妙的奇迹。

    薄薄的纸张,却可以朝着天下发声,承载起人心中的愿景与幸福,可以说,这非但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小故事,更是一场无比成功的营销,充分体现了东京日报的影响力,再度拔高其地位。

    好多人看到了报道后,对这个故事感兴趣,他们有的人去探望范氏老人,有的还向他请教如何制作能够让人铭记那么久的米糕。

    紧接着,慈幼庄寻人的后续报道也出来了,失散多年的伙伴久别重逢,这就更为吸引人了。那么久没见面的大家,竟然因为一条启事而重聚了。

    听说还有人早已搬去外地,虽然不看报纸,但是当地有人是忠实读者,看到后向其他人提起此事,便叫他知道了。虽然此人未能亲到,但是捎了信到启事留的地址呢。

    先时还在观望的人,纷纷找上东京日报,希望出资刊登各类启事。

    他们都有想要找的人、物,有的人如同郑苹一样,想寻找多年前失散的朋友,有的人像傅云沣一般,对某样已不在的食物念念不忘,还有的人甚至登出线索,声称多年前丢过一个孩子,身上某处有某样的胎记,万一这个孩子能看到呢?

    李泽云因为那几篇报道,名气渐长,好多人还说,最喜欢他写的米糕新闻。他娘子看到新闻后也哭了一场是,随即才反应过来她丈夫为什么每天红着眼睛回来。

    李泽云一边擦眼泪一边说:“先生,我们主编说,考虑开一个专栏,专门报道那些比较有意思的寻人寻物后续。”

    “这是个好事呀,他是不是叫你来主笔?”云雁回笑着道。

    “您猜到了?是的啊,”李泽云又想哭又想笑,“我在怕呢,您说,我日后要是老做这些,眼睛还能不能好了。”

    “那我再给你指点一个方向吧。”云雁回一本正经地说。

    李泽云挠挠头,“什么方向啊?”

    云雁回:“听说你新闻见报后,很多人跑去找范老,有学艺的,也有高价想求尝一尝那米糕的。我也看了一下报道,我觉得除了其中承载感情加成之外,也是因为你将那米糕描写了一番,写得还不错”

    李泽云隐隐觉得自己摸到了什么,“您是说”

    云雁回:“你不如申请去做美食专栏,这寻情专栏虽然短时间内会是大热,说到底还是美食长盛不衰,还记得我那天告诉你,美食才是最动人的事物吗?”

    “”李泽云麻木地说,“我以为您是说笑的。”

    云雁回不满地道:“我怎会拿吃的开玩笑呢!”

    李泽云苦哈哈地道:“先生,您为什么要把什么都和吃的搭上关系呀。”

    云雁回掐他脖子,“怎么,你不想写啊?”

    李泽云痛苦地道:“先生,我还是想写写能够被人记住,影响力更大的报道”

    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李泽云这个年纪,有理想呢,他也是和云雁回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虽说可能会掉很多眼泪,但是怎么看也是这个寻情的专栏更加有内涵。

    可想而知,做美食关注者也会很多,但是李泽云觉得自己可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他是写这个的记者

    云雁回撒手,哼道:“看来,你我不是同路人。”

    李泽云叫苦:“谁能和您是同路人啊我可就一双腿,走不来那么多路。”

    “看在你这个马屁拍得还不错的份上,我就不说你了。”云雁回搓了搓手,“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可惜啊,你写美食是很有潜力的,可惜了!”

    东京日报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还有很多潜力没有开发出来。云雁回遗憾李泽云不肯跟他干大事,又想成事,于是,在心里盘算另找个写手。

    想想看,可能东京日报大部分记者都和李泽云是一样的想法,还不如另找个人,当做兴趣来玩一玩,也好叫他们看看,什么才叫做永恒的热题材。

    “什么?!你是双宜?变了好多呀!”有人的惊叫声吸引了云雁回的注意力,他转头一看,却是那边有个小伙伴惊讶地看着双宜。

    双宜挽着沈括的胳

    膊,矜持地点头。

    那人:“真是好久不见,我是喜妹啊,你还记得吗?那时候咱们都中意三郎,老是吵架。”

    双宜:“”

    沈括:“”

    双宜打了个哈哈,“小孩儿都喜欢跟着大孩子玩儿嘛,你有孩子了吧?几岁了?”双宜把话题转移开,那个喜妹果然开心地开始和她聊自己的孩子,双宜怕不够保险,又把沈括推向云雁回。

    沈括不情不愿地走到云雁回旁边,闷闷地说:“你怎么没有和我说过这事?”

    云雁回笑死了,觉得沈括怎么和赵允初似的,“那时候双宜才多大?不就是小孩子喜欢在一起玩玩闹闹,喜妹说得也太夸张了。”

    小孩子也有喜好,愿意和受欢迎的孩子一起玩儿,这种喜欢是很纯洁的呀,就像赵幼悟喜欢和小老虎一块儿玩。

    沈括郁卒,云雁回说的也是,和小孩子计较,反而显得他很小气,不过喜妹的话听起来的确叫人不舒服嘛。

    云雁回想到沈括文笔也是很好的,又有生活情趣,于是邀请他写美食评论,吹了个天花乱坠。

    “虽说没法给咱们开专栏,但是咱们可以做文艺版块的一股清流,投美食杂文在那儿,我负责策划,你来主笔,一起去吃”

    沈括摆手,“不去,忙着呢。”

    云雁回要问忙啥,他就说:“军器监忙,忙完我还要陪双宜”沈括略微羞涩地小声说,“双宜身子已经调养好了。”

    云雁回一听这意思就知道了,这是准备要孩子了啊。

    沈括这么说,云雁回就不好意思拉人家入伙了,他还等着做舅舅呢,于是搭着沈括的肩膀道:“既然是这样,那你多努力,争取明年能当爹,你家是医药传家,我放心你!”

    沈括笑着点头,忽而想起什么,小心翼翼地问道:“逐风,你年纪也不小了”

    云雁回都得到仁宗的许可了,心中就更不着急了,“先立业再成家。”

    这理由对于一个工作狂来说似乎非常充分,然而沈括总觉得有一丝不对,他因是前两年才来京,所以看云雁回和赵允初有点古怪。

    不过这种猜测,沈括怎好说出口,双宜那边他都不敢提。

    这会儿,沈括也不便,只是心中疑惑越来越重。

    云雁回知道沈括和双宜在备孕,越想越高兴,觉得明年抱孩子应该不是问题,决定要提前准备些孕妇用品和婴幼儿用品。

    这面的聚会结束后,已是下午时分,众人皆宣泄了一番情绪,相约了日后再行往来,彼此告别。

    李泽云回去写稿子,双宜夫妇和郑苹夫妇各自返家,云雁回则要去一趟开封府。

    半年时间快到了,但是慈幼局那边云雁回一时不想离开,也离不开,于是决定续两个月时间,将那头事情忙完再回来。

    因此,云雁回便要到开封府去办个手续,反正家中住得近,也只是顺脚的事情。

    云雁回在府中把手续办完后,便去赵允初的书房,赵允初正在看卷宗,看到云雁回来了,笑着说:“今日聚会如何?”

    “哭作一团。”云雁回轻松地道,“不过都是笑着哭的。”

    两人互相交流了一下今日发生的事,云雁回说起李泽云追求理想去了,不肯和他搭伙干大事,沈括和双宜要备孕,也不肯。

    赵允初这边每日府务繁忙,而且他的文笔对于描写美食来说太干了,否则早就请命了,这会儿安慰云雁回:“肯定能找到人的,多好的主意啊!”

    赵允初心中又把云雁回吹了千百遍,多好,和三五好友一起品尝美食,再写下杂文投到报纸上,好叫城中老饕都知道,多有生活情趣啊!

    这件事,一个人干就没意思了,至少云雁回的喜好是如此,一个人品尝固然不会变难吃,但是如果有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那就更有意思了。

    云雁回:“嗯,我也觉得,大不了我再等几年,苏胖子也长大了吧”

    赵允初听到他含含糊糊的后半句,好奇道:“什么胖子?”

    “没什么。”这时候,云雁回忽然听到外面传来熟悉的声音。

    “老王,早上的鱼汤姜少了,我只喝了半碗,太腥了!”白玉堂的声音从高处传来。

    老王是食堂的厨子,他解释道:“五爷!今日姜不够了,就少放了一点点,真的就一点点,你这也尝出来了?”

    云雁回把窗子推开,就看到白玉堂坐在屋顶,正在和下面路过的厨子严肃强调:“我说了多少次,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没有姜,怎么不早点准备好?”

    云雁回大汗,“我不在的时候,他开始管厨房了吗?”

    他说着,却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去看赵允初。

    赵允初犹豫道:“这好吗?白玉堂的嘴巴很毒的。”

    云雁回:“高标准。”

    赵允初又问:“那他会写东西吗?”

    云雁回:“反正他写过诗,文化是有的。”

    赵允初:“那,他能同意吗?”

    云雁回和赵允初对视了一会儿,转头大喊:“白五爷!!”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