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觉得自己正面临着一个很重要的抉择,曹旭让他跟着一起去打司隶。
郭嘉直觉的知道这事情不对,程昱想对曹操说的话他也都是明白的,所以他并不赞成这件事情,可这对于郭嘉来说这同样是一个好机会。
如果他能够帮助曹旭做好这件事情,那么以后他就可以算是真正的步入仕途了,他之前也只是跟着纪衡去徐州办事而已,那次他表现不错,回来曹操让他们写报告,郭嘉也写的很用心,于是他被重点培养了。
但这还不够,郭嘉想要更大的空间,他不想继续留在学馆了,这次和曹旭一起倒也算得上是一次好机会。
之前他也不过是被纪衡带着参与一些事情而已,但实际上并没有实际的官职,即便这样已经很让其他同学们羡慕,但郭嘉是不满足于此的。
所以当曹旭来找他的时候,郭嘉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这是一个机会,同样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他需要慎重或者更加慎重一点。
见郭嘉沉默,曹旭直接两手撑在他面前的桌子上低头看他:“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事是我自己要做的,主公并不知道,但我这里缺个人,我觉得你很合适,你可以选择来,也可以选择不来,一句话的事儿,就算你不来我也不会勉强,当然,如果你来,日后有没有好处另说,可若有责罚,我一人担着,绝不让你承担任何责任。”
郭嘉道:“将军多虑了,我只是还需要思考一下。”
现在的郭嘉尚且年轻,他很难那样果断的做出决定,因为他已经看到这件事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了。
“去不去就一句话的事情,想那么多干什么!”
最后郭嘉自己也是一笑:“是了,这世上的事情哪儿能件件都算好了再办,将军既然看得起我,郭嘉自然愿意与将军同去。”
曹旭很干脆的拍了他肩膀一下:“对嘛!这才像个爷们,去就去,不去就不去,扯那么多干什么!”
郭嘉心说他这次可是真的拼了。
这时候去司隶可不仅仅是危险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不过若是做成了……
想到这里,郭嘉对曹旭说道:“我倒是能知道将军要我去是要做什么,因此我想先在这里跟将军说好,去司隶可以,但去了之后怎么做都得听我的。”
曹旭看着他:“对我说这样的话,你胆子挺大啊。”
曹旭如今是青州有名的将领,她的武艺有多高,这一点外面早就传遍了,郭嘉不过是个并无官职在身的学馆学子,居然就敢说让曹旭都得听他的?
郭嘉自己心里也挺紧张的,要说起来,他其实还是跟纪衡更加熟悉一点,对着纪衡他倒是很敢说这样的话,可此时被曹旭这样的眼神看着,郭嘉不由的就有些冒汗。
……这时候他不由的想到,到底是能够在尸山血海中拼杀的青州名将,就算是个女人也不容小觑。
话是这么说,可郭嘉努力的忽略掉曹旭给他的压迫感,咬牙说道:“我与将军同去,将军若是不听我的,那我又何必去呢。”
哪知道曹旭听到这话却噗嗤一笑,之前那种让郭嘉汗毛直立的压迫感瞬间消失了:“行,看来你倒是有些骨气,只是这胆子小了点,还得练练。”
郭嘉松了口气:“将军逗我呢。”
“这可不是逗你,若是连这点胆量都没有,那我也不想带你去了,平白多个累赘。”
只是话到这里,郭嘉不由的问道:“之前将军说并没有得到州牧大人的允许?这样的话,我们的兵马粮草从哪里来?”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啊,没有曹操的命令,兵马并不是随便就能调动的,至于说粮草……曹旭的后方必须有人支持,否则这仗没法打的,只带三日军粮的说法只适合快速奔袭突击,他们这次可不是这样的打法。
曹旭道:“确实没有主公的调令,不过也没事,三五万人我弄不来,可几千人还是没问题的,剩下的就是你的事情了。”
郭嘉苦笑一声:“将军,我再怎么厉害也不能凭空变出粮食来啊。”
虽然给他三千人他就敢去打,这一点确实可以靠着智谋弥补,可没粮食就不行,智商又不能当饭吃填肚子。
说起这个,曹旭可轻松了:“后勤是最不需要担心的问题了,文若和孝先在青州呢,咱们先带人跑,我就不信文若会眼睁睁的看着我饿死在外面。”
说白了,反正咱跑都已经跑了,荀彧自己看着办吧。
郭嘉:“……”
哦,也对,他差点忘了,曹旭还是曹操的亲妹妹呢,荀彧饿死谁也不能饿死曹旭的。
更别提还有个纪衡在了。
以纪衡目前的家产,就是用自己的私产养活几千兵马也是没问题的。
这就是特权阶级啊……
郭嘉不由的这么感慨着。
当然,他也没忘记给即将头大的荀彧点根蜡,遇上曹旭这种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流.氓的做法,荀彧这种讲道理的君子还真没什么办法。
……他唯一的办法就是饿死曹旭,然而他并不能这么干_(:3ゝ∠)_
事情说定,曹旭就去调集军队了。
其实她也没跟郭嘉吹牛,三万军队是扯淡,可三千的兵马调动对于曹旭来说压根不算是个事儿,她刷脸卡都能把人弄来。
“到时候还可以去奉先的驻地路过一下,跟他借点人,哎,要是能把奉先也给捎带上就更好了。”
曹旭跟郭嘉说这话的时候郭嘉差点被吓炸。
“将军不可!”
郭嘉连忙拉住曹旭:“谁都能去,唯有吕布不能去!”
别忘了吕布是怎么来的青州啊,让他去了事情就闹大了好吗!
曹旭瘪瘪嘴:“好吧,那就不带奉先玩。”
纪衡虽然没能拦着曹旭不让她去,可纪衡对于这事心中也是担心的,他终于还是没忍住对曹旭问道:“虽然我原本不该担心这个,可毕竟……我想说,你的武艺都恢复了没有?”
曹旭很诚实的摇头:“还没有。”
毕竟之前是有近十个月的时间不能动刀枪了,练武这种事,一日懈怠都要手生,更何况曹旭还闲置了那么久。
曹旭这话说出来,虽然诚实可也让纪衡皱了眉头:“没有你就去?来福,你听我说,这事不必急于一时,而且你跟孟德好好讲讲,说不定可以让其他人去呢。”
可他紧接着就听见曹旭说道:“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不过只要不是跟奉先还有我小师叔他们打起来,就没人能赢我!”
纪衡:“……”
彻底给曹大爷跪了!
大爷你的武力值到底有多高!
曹旭眨眨眼:“虽然没有十成十的恢复,不过至少八.九成还是有的,也差不多啦。”
纪衡最后也只能叹了口气:“算了,你想去就去吧,我是肯定拦不住你了。”
与此同时,曹操那里也来了一位客人。
若是纪衡在当然是听说过这位的大名的,或者说,他不仅听说过,他与这位还算是认识的,并且关系不错。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纪衡特意跑去颍川也没给忽悠来的人,荀彧的大侄子。
荀攸。
曹操虽然不认识荀攸,但只看这姓氏就知道是颍川荀家的人,毕竟他也听纪衡提起过,当初荀彧来的时候,纪衡就对他说荀家还有一个荀攸,不输荀彧。
纪衡这人虽然有时候让曹操觉得反应迟钝或者一惊一乍的,总之是有点扯,但在这种事情上他向来是不开玩笑的,由纪衡向曹操推荐的人选,哪怕是年轻如徐庶戏志才等人,曹操也得承认这些人已经强过其他人太多。
在人才的事情上,纪衡说话是不打折扣的。
纪衡说荀攸是不输于荀彧的人才,那么曹操也就相信一定是这样的。
荀彧之才曹操已经见识过了,就连陈宫在见到荀彧之后都说自己比荀彧差之远矣,那么能够得到与荀彧相同评价的荀攸又是如何呢?
曹操很快就亲自见识到了。
原本曹操只是想要试试荀攸,因此便把自己手上正难办的事情说给他听,询问他的意见。
荀攸听后一笑:“此乃好事!”
曹操一愣:“好事”
他心中不由的有些疑惑,想着纪衡这该不是看走眼了吧?
曹旭这事明明是个麻烦事情,怎么能说是好事呢?
荀攸道:“主公之前不是正在为刘备的事情而生气吗?”
之前曹操可算是被刘备坑了一把,这一点有智商的基本都看出来了,也知道曹操肯定为这事憋屈。
因此荀攸的说法是:“既然拦不住,那么便不要拦了,这事虽然难办,可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当下他就把自己的想法给曹操说了。
曹旭这一战可以打,唯一的麻烦其实是皇帝的问题,因此只要想要怎么避过皇帝的事情就可以了。
“若是胜了自然是该去长安拜见天子的,否则过长安而不拜,这就是将军失礼,人家要说将军目无天子了,可若是将军败了,不得不撤兵而走呢?”
曹操皱着眉头:“也不能去了就冲着打败仗去的吧?”
荀攸道:“并非是打败仗,只是在合适的时候‘败退’而已。”
话说到这里曹操眼睛一亮,他显然已经想通了。
不仅仅是曹操,帐中其他人,明白过来的也不禁抚掌而笑,程昱便说道:“公达果然大才,主公,此事照此办理应当稳妥了。”
曹操点点头,刚想给临淄那边传令,可紧接着荀彧的加急信件就到了。
总结一句话。
老大,你妹妹带着一群打手跑路了,你给个主意呗?
曹操抽了抽嘴角:“我就知道会这样。”
所以他之前就说这事必须尽快决定不能拖延嘛,否则曹旭肯定跑路。
这么想着,曹操除了给荀彧回信之外,又让人快马去追曹旭,让她先不忙着去司隶,而是去吕布那里一趟,顺路补充点人马。
只三千人是不够的。
曹操虽然没打算搞个大新闻,但让曹旭只带三千兵马就孤军深入司隶,这种事他也干不出来。
当然,为求灵活机动,因此人数也不会太多,曹操给定了五千人,另外的两千……这时候让曹旭回临淄也是不可能了,于是便干脆让她从吕布那里补充好了。
反正她跟吕布关系好,想来都是不会介意的。
最重要的,曹操也没忘了把荀攸的计划派人给曹旭说清楚了。
郭嘉接到这消息的时候直接看乐了:“哎,我说这个荀攸啊,跟我还真是默契的很呢。”
巧了,他的大致计划也是这样的。
吕布对曹旭确实是很支持的,他甚至表示只要曹旭有需要,想要多少人马尽管跟他说!
高顺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吕布揽着曹旭的肩膀:“咱们自家兄弟,谁跟谁啊!”
高顺:“……”
谁跟你是自家兄弟了!
你看清楚在说话好不好!
他觉得吕布遇上曹旭之后的画风简直让人绝望!
但甭管咋说,吕布确实很热情的赞助了曹旭两千兵马,让她去打司隶了。
而曹操那边也算好了时候,很配合的放出消息来,就说之前曹操停战不和陶谦打,那跟刘备那个空会画大饼的大忽悠可没关系,曹操是接到了消息说匈奴人入侵,于是要空出手来对付匈奴人了。
这是民族大义!
刘备却在此时借着这种机会来装好人,简直就是看不起天下人的智商,真以为大家都很好骗啊。
而且这不是摆明了欺负曹操么?
想通过踩曹操来抬高他自己?
这消息放出来,刘备的脸上顿时就不好看了。
不可否认,他给曹操写那封信,并且把这事公开出去,这确实是有私心的,不过他没曹操想的那么阴暗,他并不是为了黑曹操,他只是单纯的想给自己刷声望而已。
反正到了这种时节了,眼看着曹操占不到便宜,他怎么可能继续打,肯定得暂时停战呀,刘备看中了这一点于是给曹操写了信。
这也确实很有效,他之前在徐州,虽然名义上是来给陶谦帮忙的,可实际上徐州的各大世家都瞧不起他。
不过是两千兵马而已,这也好意思过来充大头?
可在他写了那封信,并且曹操也真的停战之后,大家对他的态度瞬间就变了。
有点智商大概能琢磨出点意思来,不过也不会到处宣扬着跟刘备过不去,再说了,这事情显得刘备厉害,而刘备现在正是他们自己这一边的,这对鼓舞士气也是很有好处的嘛。
至于说不知道的,大概就真的以为刘备很厉害,一封信就能吓住曹操了。
然而这时候曹操的这一公开表态,顿时就让刘备成为了笑柄,甚至比之之前还要不如。
人家都要说,他刘备算个什么东西,也敢把自己和名满天下的曹操相提并论,曹操宽宏大量不跟他计较,他还真的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真不要脸!
这事刘备和关羽为了大局尚且能忍,可张飞不行,他在徐州数次因为听见人家讥笑刘备而与人发生冲突了。
刘备当然不能不管自家兄弟,可他护着张飞也就得罪了徐州的其他世家,于是刘备在徐州的日子越发难过起来。
陶谦原本还很热情的将他留在下邳,最后却对刘备说,要不我拨个县城给你驻兵吧。
这话其实摆明了就是不让刘备留在身边了。
刘备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此时他不能后退,去了后方那就更像是他心虚胆小了,越发显得他仿佛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一样,而且他当初可是说了来给陶谦帮忙的,这时候曹操虽然停战,却未退兵,刘备怎么好往后躲呢?
可若是向前,两千的兵马是不能给抵挡曹操的,因此名义上是拨了个县城给刘备,可实际上刘备在城中并不能占据主导权,因为陶谦的其他兵马也会在此驻扎。
刘备憋屈了,曹操就开心了,尤其是听说刘备最后被陶谦打发去了一个小县城的时候,曹操更是开心的大笑。
他就要笑!就是要跟刘备计较!
就是这么小心眼,咋地!
当然,笑是笑了曹操还是得感激荀攸的:“还是公达先生厉害,不动声色之间,不仅帮我解决了头疼的问题,还给刘备添了堵,更是离间分化了陶谦的力量。”
陶谦上次能够伤了太史慈,靠的就是关羽厉害,可刘关张向来同心,这次陶谦把刘备打发去了小县城,又对张飞多说了几句,关羽张飞以后难道还能为陶谦尽心作战吗?
另一边的曹旭却已经遇上了匈奴人。
这一遇上就让曹旭红了眼睛。
他们遇上的实际是小股的匈奴人,算是单独行动的小队。
现在匈奴人在司隶作乱,而李傕郭汜却又放任不管,于是匈奴人更加嚣张,他们分作小队,都骑着马,行动敏捷如风,到了一地便烧杀抢掠一番,抢不走带不走的,或是杀死或是烧掉,上至老人下至孩童,一个都不放过。
普通百姓手无寸铁,不要说抵抗,甚至连跑都跑不过这些骑着马的匈奴人,甚至有匈奴人将这些普通百姓的脑袋割下挂在马上,来显示自己杀了多少人,作为勇士的标志,这一做法很快在匈奴人内部盛行起来,大家在外出的时候都将杀死的人脑袋挂在马上带回,然后互相比较看谁杀的比较多。
曹旭遇上的,正是一股匈奴人小队在屠杀。
这个小村子已经远离长安,因此人烟稀少,曹旭之前看见的,就连田地都十分贫瘠,由此也可以预想此地的百姓生活有多么不易,而此时看到村中房屋,也不过十余家,男女老少加起来恐怕都不超过百人的小村子,此时正燃起大火,村中一片哭喊之声。
他们在村口便见到了倒在地上的男人尸体,没有头颅,胸腹被刨开,内脏流在了地上。
郭嘉大概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直接就愣住了。
曹旭却是一股火气直冲大脑。
她压根不需要询问郭嘉的意见,所下的命令也只有一个。
“杀!不留俘虏!”
她身边跟着的士卒除了青州人,也有吕布带来的并州兵,并州也是常年受到外族侵扰的地方,这些士卒所经历的事情说起来,都能写出一部被外族欺压迫害的血泪史来,此时看到这样的场面也是个个红眼,曹旭一声令下便尽数冲了出去。
曹旭带来的兵马有数千人,而在这村中作乱的匈奴人不过三四十个,自然不是对手,很快就被悉数斩杀。
曹旭那句不留俘虏的话根本就是多余,面对眼前的情况,就算她说了要留,这些愤怒的士卒们也不会留下一个活口的。
只是这村中最后剩下的不过是弱女子三五人罢了。
曹旭叹了口气:“行军不好带着他们,留下一些粮食钱财给她们吧,去哪里都好,别再留在司隶了。”
至于说村中已经死去的那些,此时也无法一一让人辨认,最后只好挖个坑埋下,立了简易的墓碑而已。
至于说那些匈奴人,一把火烧了了事。
直到这时候曹旭才有空去看郭嘉,此时的郭嘉早就不复刚出青州时的轻松,见曹旭有些担心他,郭嘉自己也是苦笑一声:“我之前只想着立一份功劳回去,也好不让人小看,可……匈奴之恶,比之黄巾更甚啊。”
他当初见识过黄巾之乱的景象,本以为那就是人间地狱了,现在才知道,那远不是最可怕的事情。
难怪曹旭从吕布那里调人的时候,听说是去打匈奴人,士卒们个个积极,都主动表示要跟曹旭一起去。
临行之前,那些没能跟着曹旭走的,还特意给兄弟们上了送行酒。
郭嘉想着,以并州的环境来说,这些士卒们恐怕也都是饱受异族之苦的。
“之前伯瑾先生说我还没有准备好,我尚且不服气,现在看来……倒是我太高看自己了。”
曹旭伸手拍拍他的肩膀:“行啦,我们还是早日赶去长安才好,这里距离长安还远着就已经是这样的景象,长安附近恐怕更是……”
只会比这里更惨而不会更好吧。
蔡琰的父亲是当世有名的人物,天下的读书人都听闻过蔡邕的名声,蔡琰是蔡邕的女儿,从小饱读诗书,蔡邕便说这个女儿的学问是男子也比不上的,后来蔡琰嫁的也是河东卫氏,却没想到她才嫁过去不久丈夫就去世了,蔡琰因此被说克夫,因而夫家容不下她,蔡邕疼爱女儿,于是就将蔡琰接回自己身边。
董卓作乱洛阳的时候因为要拉拢读书人,因而也假惺惺的做出过一些爱才的事情来,比如他对蔡邕就颇为厚待。
蔡邕不屑与董卓为伍,却也无法反抗,于是只好顺从,后来董卓迁都长安,自然也是把蔡邕给带上了。
可没多久,董卓为王允所杀,长安仿佛看到了希望,蔡邕也是这么觉得的,连带着蔡琰都觉得以后的日子要好过一些了。
蔡琰貌美又有才名,蔡邕为了保护蔡琰,甚至不许她出家门一步。
董卓死了,蔡琰自然也是松了口气,却没想到还有比董卓更大的劫难在等着他。
因为董卓曾对蔡邕颇为厚待,因而蔡邕在董卓死后便有些心情复杂,于是感慨了几句。
却正是这几句话为他引来了杀身之祸,王允为此大怒,将蔡邕下狱,那时候的王允是诛杀董卓的功臣,朝中上下自然都是他说了算,蔡邕最后死于狱中。
当然,因为王允的行事作风他自己也很快被人干掉了。
如果说王允连蔡邕那样的人都容不下的话,他还能容得下谁呢?
因而那些曾经与董卓有过交往的,几乎人人自危,最后大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提前动手干掉了王允。
可王允如何蔡琰根本无心感叹了,她失去了父亲,从此孤身一人,在凶险的长安更加孤苦无依。
蔡邕是个清廉的人,他虽然官职很高,可家中财产却并不多,当年董卓赏赐给他的东西,他也多数拿去救济别人了。
但到底蔡琰在长安也勉强能够过得下去。
可蔡琰并不想留在长安,蔡邕已死,她已经没有什么牵挂,因此便想带着父亲回老家去。
对于蔡琰来说,离开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
她若是孤身一人离开自然轻松,可蔡邕却为她留下了数千卷的书籍。
董卓迁都长安的时候打算火烧洛阳,当然了,董卓并没有什么保护文化保护书籍的概念,还是蔡邕据理力争才带上了一些,而之后因为一路被人追赶……虽然那时候大家并不打算真的干掉董卓,也不想跟他硬拼,但做个样子还是要有的,可就算是这样,因为一路不易,于是带出来的书籍又散落遗失了不少。
等到了长安,蔡邕是不敢把这些书交给董卓的,他知道董卓不会爱惜。
好在董卓压根不在乎书籍如何,因而蔡邕自己留下那几百车的书籍他也懒得去管,反而对蔡邕更加放心,觉得他除了书也没啥其他出息了。
这些书比之当年洛阳的藏书不过沧海一粟,可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好几百车的书籍呢,再加上蔡邕自己也很喜爱藏书,自己家中也有数千册的藏书,于是他就给蔡琰留下了一个大难题。
要怎么带着这些书回老家?
蔡琰是不会放弃这些书的,受蔡邕的影响,她也十分爱惜书籍,更何况这些书几乎是蔡邕一生的心血了,当年在迁都的时候,蔡邕完全是豁出性命也要保护这些书籍的架势,蔡琰又怎么可能放弃这些呢。
于是蔡琰的行程就因此耽误下来,直到最近她才终于安排好一切,能够带上这些书籍一起回去。
当然,为此散尽家财是难免的,不过蔡邕在老家倒也有些产业田地,蔡琰回去糊口度日是不愁的。
此时已经是冬季,蔡琰也知道这时候走并不是一个好时候,可她没有其他办法。
蔡琰聪慧,她已经看出此时的长安,李傕郭汜两人虽然表面一体,可实际上已经开始产生矛盾,此时若是不走,日后恐怕就再也走不了了。
至于说冬日道路艰难,这一点比之李郭二人,还算是一个可以克服的困难。
可蔡琰怎么都没想到,她这一走却刚好遇上匈奴人入侵。
带着那近千车的书籍,蔡琰就算是想跑都跑不掉。
身边婢女一再劝说她不要管那些书了,逃命要紧,可那是蔡邕一辈子的心血,蔡琰怎么可能让父亲的心血毁于一旦?
想也知道,这些匈奴人是不会爱惜书籍的,这些书卷若是落到他们手上,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当做柴火烧了。
再说了,就算是想跑又能如何呢?
他们乘坐的是马车,拉车的马也不是什么宝马良驹,如何能够跑得过匈奴人的骑兵?
蔡琰几乎要绝望了。
即使他们奋力逃命,可最后还是被匈奴人追上,蔡琰的婢女为了保护她冲了出去,而后蔡琰听到了前面车夫坠地和马匹嘶叫的声音。
再然后就是混乱的马蹄声和厮杀声音,直到一蓬鲜血直接浇在了蔡琰的车帘上。
蔡琰毕竟只是弱女子,她能做的只是缩在车里,紧紧地捂住自己的嘴巴,让自己不要惊叫出来,期望外面的人以为这车是空的而逃过一劫。
蔡琰几乎分不清过去了多久,直到车帘被一双染血的手拉开,外面的光线透了进来。
然后她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已经没事了,出来吧。”
声音不高,语气被尽量放的温柔,来人在安慰她,而且……这女子说的是汉话!
蔡琰颤颤的放下捂着嘴巴的手抬眼看去,就看见一个脸上溅着血迹的女将正打着车帘对她微笑,虽然脸上带着血,可却不见半点凶恶,见她看过来笑的更加温和,然后伸出手:“你是不是吓得不能动了?来,手给我,我拉你。”
蔡琰从马车里出来的时候,周围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剩下的是正在打扫收拾战场的青州兵马。
曹旭问她:“你是谁啊?怎么一个女人家在这里?不知道外面很危险么?”
蔡琰此时已经勉强镇定了情绪,闻言回答道:“回将军的话,小女正是要带着父亲的灵位回去老家的,却不想路上遭此劫难,多谢将军搭救。”
曹旭看看她车队所带的书籍有些感慨:“你是谁家的女孩子呀?居然这么多书。”
曹嵩那么多有钱,也会买书装逼,可他们家也没有这么多书啊!
蔡琰答道:“家父正是蔡邕。”
曹旭听到这话惊呼一声:“蔡伯喈啊!”
她看着蔡琰的眼神顿时就不一样了:“哎,我哥哥跟我说过好多你父亲的事情呢,他是个很厉害的人,学问也好。”
嗯,说起来,曹操也算得上是蔡邕的粉丝来着,当年曹操和蔡邕都在洛阳的时候,曹操也曾多次去拜见蔡邕。
想到这里,又想到蔡邕已死而蔡琰现在是真正的孤身一人了,曹旭就说道:“现在世道乱,你一个人回去也不安全啊,更何况还带着这么多的书,刚好,你跟我去青州吧,我可以保护你啊。”
这样说着,她抬头看了看天色道:“时候不早啦,得去找扎营的地方,你先跟着我住一晚,不介意吧?”
蔡琰摇头:“多谢将军。”
听到这话,曹旭在马上对她伸出手:“来,上马,想你也不会骑马,我带着你好了。”
此时太阳已经快要落下,正在天边洒出最后一抹金红的霞光。
蔡琰抬头看去,却觉得眼前骑在马上的女子,比天边的霞光还要更加绚烂几分,那是她从未想过的样子。
或者,比起日暮的霞光,蔡琰更愿意将眼前的女子比作早晨的朝阳。
带上蔡琰,曹旭又对左右将领问了几句,定下安营的地方便上路了。
只是路上她又不由的皱起眉头。
然后蔡琰就听见曹旭对她说:“你不要紧张啊,身子这么僵硬,我跟你说,我哥哥和伯喈先生是老相识,我也不是坏人,嗯,前面还有一段路呢,你要是累了,就靠在我身上睡一会儿,到地方了我再叫你。”
曹旭想着,蔡琰毕竟与她不同,经历了今天这种事,还是好好休息一下比较好吧?
蔡琰听着这样的话,终于还是答了一声:“……多谢将军。”
然后她轻轻的靠在身后人的怀里。
盔甲坚硬冰凉,蔡琰却觉得安心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