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中,几天时间就凭空出现一座庞大的墓葬,那风化的痕迹和到处遍布的青苔,无不显示着这座墓葬的古老。尽管,叶赞没有直接操纵时间的能力,但是通过一些科技的手段,却完美的将三万多年演变压缩到了几天当中。
“真是……神奇啊!如果不全程参与,我等根本不敢相信,这座墓葬居然是几天里建造起来的。太上的手段,真是堪称神鬼莫测啊!”莫如是和齐千钧师徒,在那座墓葬完成之后,无比佩服的向叶赞说道。
“是啊,我刚刚内外走了一圈,如果不是知道这是咱们伪装的,都有种想要一探究竟的冲动了。”林木木也是兴致勃勃的说道。
叶赞对于自己的“作品”,当然也是十分的满意,对于自己这个篡改历史的计划也更有信心了。随着一座座这样的“遗迹”被发现并探索,这个世界的人很快就会掀起一股“崇古”之潮,而后了解并接受有关“道”的概念。
“好了,这才只是一座遗迹,接下来还有很多座遗迹等着我们去完成呢。”叶赞没有在自己的作品上多作留恋,而是半点时间也不想耽搁的对众人说道。
“下一座遗迹,是要在沙漠那里了吧。”林木木看过叶赞选的那些地点,自然也能猜到接下来的目的地。
依然是利用小世界的空间重叠赶路,叶赞带着一行人很快出现在了一片沙漠上空。这片沙漠同样十分广阔,比起科技世界地球的撒哈拉沙漠还要大了数倍,基本可以说是普通人的禁区了。
不过,与之前选择的地点不同,叶赞在这沙漠中选择的地点,并非是什么世界守护者的隐居地。毕竟,就算是世界守护者那样的强者,也不会乐意在这样一片环境恶劣的荒漠中隐居。不过,也是由于这样恶劣的环境,所以这里也同样是个无人探索过的地方。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叶赞这一回要建造的遗迹,是准备放在沙漠下边的。或者说,遗迹会在沙漠的地面上露出来,但要给人一个深埋沙中数万年的错觉。这样一来,就算这里曾经有人走过,记录过这里究竟有些什么,但只要没有涉及到沙漠下边,就不会为这遗迹带来质疑。
至于,如何在沙漠下边建造一座遗迹,这对于叶赞来说又算得了什么事儿呢。
就如同之前一样,叶赞直接用小世界的空间,将沙漠中选择中的区域笼罩了起来。接着,他将手一挥,利用自己世界主宰的力量,瞬间就将一大片沙漠给“挖”了起来。在他的力量约束下,那悬在了半空中的大片沙漠,没有一粒沙子敢不经允许的掉落下来。同时,那被挖出一个“大坑”的边缘,也没有一点沙子往坑中流去。
“开工,接下来就在这坑里边,按照图纸建造一座小城的遗迹!”叶赞一声令下,工程机器人和小世界的强者们,纷纷跳入坑中开始了建造工作。
这一回,叶赞要建造的遗迹,不再是什么修道者的墓葬了,而是一座被黄沙掩埋了的古城。严格来说,这也不能算是城,应该说是以修道宗门的道场为基础,扩展出来的“人类”聚居地。
这样一来,等到这个世界的人发掘这片遗迹,就有足够理由从中获得一部分修道的功法了。当然,那些修道的功法,一方面会比较基础,另一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残缺。至于,功法如何补全,如何让这个世界的人能够修炼,那就要由代表权威的晨曦教会出面了。
相比修道者的墓葬,这古城的建造要容易一些,尽管建筑规模更大了许多,但少了很多用于墓葬的阵法禁制什么的。叶赞只需要在宗门的道场中,放置一些已经失效的阵法和禁制,让人知道这里是重要的地方就够了。
又是几天时间,一座位于沙漠地下的古城遗迹,就在叶赞这边的努力下顺利完工了。然后,又是“做旧”的工作,让古城符合深埋地下三万年的特点,然后还要将悬起来的沙子填充下去。沙子填下去之后,还有最后一步,就是再把古城从沙子底下露出来,要十分自然的露出一些边边角角。
“呼!”大风袭来,卷起漫天黄沙,古城中的最高建筑,在一座沙丘边缘露出了一些边角。
“这样一来,这座遗迹也就算是完成了,到时候再由晨曦教会发布探索任务,让这个世界的冒险者们来发掘吧。”叶赞停下狂风,看着下边的沙漠,很是满意的说道。
“又是一座遗迹,一座史前遗迹!真想早点看到,这个世界的人们,发掘这遗迹后的模样啊。”林木木一脸坏笑的说道。他现在跟着叶赞做这些事情,与其说是为了“传道”的好处,倒不如说是享受恶作剧的快乐。
当然,就和之前一样,叶赞仍然没有在一个地方耽搁时间,完成了沙漠中的这座遗迹之后,很快就又往其它预定的地点而去了。
就这样,叶赞利用小世界的空间重叠,带着自己的“工程队”满世界转悠,到一个地方就放下一座“遗迹”。什么荒山野岭,什么森林沼泽,什么沙漠戈壁,一个个遗迹凭空诞生,为这个世界续写着三万年前的历史。
之前说过,晨曦世界有三块大陆,因此叶赞也不是在一块大陆上搞工程,而是要真正的将“遗迹”遍布了整个世界。叶赞还在海上,除了搞了个海底活动浮出的古城之外,还在一些荒芜偏远的海岛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遗迹。
可以说,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晨曦世界原本只有三万年记载的历史,一下子就凭空多出了上万年。那些修道宗门或修道者的遗迹,里边除了放置了一些与“道”有关的信息之外,还有叶赞特意杜撰编写的“历史资料”。
“大功告成,接下来就看晨曦教会那边了。”在最后一处遗迹完工后,叶赞终于宣布这一阶段的工作圆满结束了。
其实,就在叶赞布置出第一处遗迹后,晨曦教会那边就已经接到消息,招募冒险者前往那片遗迹进行探索了。毕竟,叶赞这边还是很赶时间的,谁知道其它宗门的人什么时候会来。叶赞可不希望,自己这么忙碌半天,却成为了他人的嫁衣。
因此,在两个多月后,叶赞完成所有遗迹工程的时候,晨曦世界已经有一些探索结果传播开了。
“原来,我们的历史,并不是只有三万多年,在我们历史记载的三万年前,其实还曾经有一个神秘的文明。”
“我大表哥的邻居就是个冒险者,据说参与了教会招募的探索行动,探索了一座三万年前的古墓葬。那个墓葬,就在西边的黑暗森林深处,是教会的苦修士意外发现的。”
“我可比你知道的多,我一个堂弟的教父是教会主教,据说教会已经根据发掘出的东西,改良了原本的修炼方法。现在,他们都在讲一种读作‘dao’的东西,说是什么世界的奥秘所在。”
“你们听说了吗?咱们北边的死亡沙漠深处,也发现了一座史前的遗迹,教会正在组建第二个探索队,要去发掘那座遗迹呢。”
“死亡沙漠?那可是生命的禁区,真的会有史前文明存在吗!”
“你傻啊!三万年前,谁知道有没有死亡沙漠,也许那个时候的死亡沙漠,是和我们这边一样的环境呢。”
随着教会发布一个个招募公告,随着一个个遗迹探索队的出发返回,关于史前遗迹的各种信息,很快就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从那些身处上层社会的贵族,到那些最底层的平民们,整个社会都在议论着同样的话题,都在好奇着三万年前的历史。
同时,在各种信息当中,“道”也开始被人们熟知了,甚至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时尚。别管是不是真的知道,“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但人们张口闭口的总是要带上“道”。
“你们知道吗,其实‘dao’就是指把一种事情做到了极致,你像我这祖祖辈辈都在锻造,这就是锻造道。”一位膀大腰圆的铁匠,满脸自豪的向顾客吹嘘道。
“嘁,照你这说法,老子喝了四十多年的酒,这就是喝酒道。”旁边一个醉醺醺的酒鬼,很是不屑的说道。
“你懂什么,我上次给教会的骑士修理铠甲,那位骑士大人亲口夸赞我的手艺,就说是技近于道。”那位铁匠立刻骄傲的反驳道。
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生活里开始出现了各种“道”,并且习惯了用“道”去形容一些极致的事情。夸人医术好就说“医道”,夸人长得漂亮就说“美道”,夸人力量大就说“力道”等等,总之这话里不带个“道”字,都不算是会夸人。
当然,这些“这道”“那道”的说法,对于叶赞他们这些修道世界来的人,那真的是根本没法听。但是,谁也不能不承认,叶赞这篡改历史的计划,到这里是的确发挥效果了。而且,说实在的,那些奇怪的说法,虽然听起来奇怪,但也不能完全算是胡说。
如果换成是别人,在做完这些事情后,也并不能明确的知道,自己的“传道”效果究竟如何。不过,叶赞手上有功德碑,完全可以通过功德碑上的功德变化,来看出自己做一件事情究竟有什么样的效果。
而在篡改晨曦世界的历史后,叶赞就明显看到了自己那功德碑上的功德数字,几乎是眨一下眼睛就变一个模样。由此,他也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现在做的这一切,是的的确确的对“传道”有着巨大的贡献。
不过,从文化侵略的角度来讲,概念化的东西很难持久,还是需要依托于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才能给人们更加持久的印象。说白了,你要拜神,你是拜一个“神”的空泛概念,还是拜那些具体的神仙?很显然,绝大多数人,还是会信仰具体的,形象鲜明的神明,而不是信仰一个概念。
因此,在“道”的概念,在这个世界开始火热起来的时候,还是需要有具体的有关“道”的形象出现,才能让人们有更深入了解的欲望。
好在,叶赞前边已经做过了布置,比如那些“天命之子”,还有从轮回空间返回现实的轮回者们。这些人所使用的力量,那力量当中蕴含的“道”,原本在这个世界的力量体系面前,都是属于另类的存在。但现在,人们已经有了“道”的概念,再去看那些人的力量,就不再觉得有什么另类之处了,反而认为那是一种“时尚”。
于是,原本还让人们有些抵触的“天命之子”们,很快就成了无数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尽管,那些青少年们,还没有能力像偶像一样,拥有涉及“道”的概念的力量,但不妨碍他们对那种力量的向往。
接着,从轮回空间返回的轮回者们,也开始在人们面前展示出了,可能要更加正宗的“道”的力量。毕竟,轮回者们的力量,是从“主神”那里“兑换”来的,是真正的修道世界的剑术、道法。
“太上,您看现在,这个世界的人们,好像对‘道’有了很大的兴趣。咱们建立分宗的事情,是不是也应该开始实施了?”莫如是看着晨曦世界的变化,不禁有些急切的向叶赞请示道。
对于莫如是来说,只有在晨曦世界建立起玉清宗的分宗,让玉清宗这个名字广为人知,才是“传道”的真正目的。而叶赞之前做的那些事情,在他看来应该都只是这个目的的铺垫,最终一切都还是要落在玉清分宗的建立上。
不过,在建立玉清宗分宗上,莫如是也不敢擅作主张,而且也没有太好的计划。虽然,晨曦世界的人们,现在都有了“道”的概念。但这并不代表,他现在在这里开宗立派,就一定能引得人们趋之若鹜。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