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粗糙,额头被皱纹占据,头发稀疏了很多,还有了白发,身形佝偻了很多,这是张宇最后一次见到父母时父亲的样子,母亲要好一些,头发染成了黑色,但依然掩不住岁月的风霜,十年前的他们应该要年轻很多,现在的养鸡场只有一千多只鸡,工作量还没有几年后那么大,张宇还记记得大四的那个寒假,家里吃饭的时间经常因为鸡场的工作推迟到晚上,又因为父亲那稍显懒惰和拖拉的办事风格,母亲的工作量要大得多。
想起父母那黑发中夹杂的白发,,泪水在张宇的眼眶里打转,那并不仅仅是岁月的痕迹,和自己的胡闹也脱不开关系,如果自己更听话一些,家里的生活肯定会好过一些,父母也会少操一些心。
张村,就在平旸去往义和镇的那条县道边上,听到那位十年后还在的售票员年轻的声音,张宇从车里走下去,踏在张村的土地上。
和十年后村里遍布的水泥路相比,十年之前的张村还是那个普通的小乡村,县道旁的张村小学还是红砖院墙,门口和那棵大柳树还没有被伐去,校园里那棵存在了很久的大柳树也比十年后年轻了很多。
摸着锈迹的铁大门,张宇想起自己在这个院子里度过的童年岁月,两年幼儿园,五年小学,张宇对这儿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曾经和小伙伴一起翻过的白色院墙,挖过的菜地,烤过土豆的墙角。
和十年之后相比,此时的张村看起来要落后很多,很多记忆中的二层小洋楼,都变成眼前的平房和瓦房,沿着村口那条已经在记忆中消失很久的土路走到自己家门口,一栋二层的小洋楼,红色铁大门,这是两年前盖起来的,铁大门上挂了一把锁,这就是张宇的家。
张宇家是在去年暑假的时候从养鸡场那边搬进这栋新房子里的,作为村里的养殖能人,张宇家也是先富起来的那一批,如果不是张宇不让人省心,张家的生意会更好一些。
新家很多时候都是锁着的,父母大多时候都会呆在养鸡场里面,养殖场就在两条街远的地方,前面是一个养鱼的池塘,种了很多树,小时候的张宇就曾在这个池塘里面钓鱼,游泳。
虽然被称为养殖场,却是普通的民居,也是张宇家之前的住处,后来才被父亲改成了养鸡场,在后世已经被拆掉的大瓦房再一次出现,看着眼前的青灰色大门,张宇伸手轻轻拂过木门,看着面前那条不满自己童年痕迹的街道。
推开吱呀响的木门,传来狗叫的声音,一只纯白色的狮子狗被拴在院子里,看到张宇,欢快地摇着尾巴,这是张宇的父亲从邻居家抱来的,脾气很暴躁,只有张家人能够靠近,别人靠近,就会呲着牙,发出低沉的吼声。
张宇蹲下身子揉了揉小狗的头,喊了一声大白,大白是张宇起的名字,听到熟悉的声音,大白对着张宇欢快的叫了几声,在地上打了几个滚,扒着张宇的裤子。
将小狗放开,张宇站起身子,看着眼前这个二十年多前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爷爷帮着父亲盖起来的新房,堂屋的白色墙壁脱落了很多,露出里面的红砖,几间鸡房是父亲这几年花钱用红砖砌起来的大瓦房,还有一间用砖搭起来的小棚子,那是父亲扩大养殖规模的过程中临时盖起来,在棚子的外面是那棵张宇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一个人都抱不过来的梧桐树。
摸着梧桐那粗糙的树皮,张宇想起那些曾经爬上梧桐树掏鸟洞,在树上捉爬杈的日子。
听到大白的叫声,张母从鸡舍里走出来,身上围着围裙,脚上穿着长靴,看着那熟悉的身影,张宇的鼻子竟有些发酸“妈。”
相比于张宇脑海中的样子,许琴要年轻了很多,一头乌黑的头发,没有一丝白发夹杂其中,额头上的皱纹很浅,许琴的手上还带着防水手套“小宇回来啦!”张宇是家里的独生子,许琴虽然脾气有些火爆,却很疼爱儿子。
张宇轻轻嗯了一声从许琴的手里抢过手套和围裙“妈,我帮您喂水吧。”张宇家的鸡场还处于原始状态,全靠人来操持,喂水和拾鸡蛋的事情都是张母负责。
张母并没有拒绝张宇,前世的张宇这个时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虽然和父母的关系没有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剑拔弩张,却也是矛盾重重,和同样脾气火爆的母亲之间更是一点就着,很少会帮着家里干活,直到高中毕业,张宇才慢慢理解了父母的辛苦,每个寒假和暑假都回家帮着父母照顾鸡场的生意。
看着儿子推着水进了鸡房,许琴有些欣慰的笑了笑,儿子可是很少主动帮着他们干活的“小宇,妈去买点东西,喂完鸡就回家吃饭。”
将所有的水槽里都加满水,张宇又帮着父亲把鸡房里的鸡粪清理出来,和母亲一样,此时的父亲也很年轻,后世看起来很稀疏的头发却又黑又亮,手上的老茧也没有那么厚,却已经有裂开的口子,父亲除了早年的教书之外,也就养鸡这一门手艺,还会一点半吊子水平的木工。
养鸡看似简单,却也是很费时间的,忙完这些事情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了,许琴已经做好了饭菜,正在煮着汤,土豆炒肉,鸡腿,牛肉,还有一个炒豆芽,饭桌上所有的菜,张信天夫妇平时舍不得吃得多好,却对儿子的营养很伤心,每个月的生活费都给的很足,回到家也是大鱼大肉的伺候着,张宇在家里的地位就如同古时的富家少爷一般。
张信天从屋里面提出一瓶酒,在妻子的瞪眼中,嘿嘿笑了笑“儿子今天回来了,高兴,喝两口。”和大部分张村村民一样,张信天同样贪杯,经常会喝酒误事,张宇记得鸡场就因为父亲喝酒损失了十几只鸡,就因为这个坏习惯,张宇经常会和母亲站在同一条战线,批斗父亲。
张宇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农民,因为生存的压力才做出改变,却因为性格中稍嫌懒惰和优柔寡断的性格,十几年的时间依然只是一个小养殖户,而张宇也因为父亲没有担当曾遭受致命的损失,那也是张宇青春时光里和父亲关系不和的最大原因。
引起父子关系隔阂的那件事发生在张宇小升初的时候,张信天为张宇报了县里的最好初中十三中,张宇也不负所望成为那次考试的第一,而在随后的那场至关重要的升学考试中,张宇面临十三中和镇里初中的选择,张宇的父亲却为他选择了镇里的初中,张宇已经不知道当时的父亲是做了怎样的考虑,才把他送入镇里初中,后来才知道父亲是因为那位小学校长的谈话才改变了态度,从那时起,张宇
就有些抗拒父亲为他做的这个选择,学习成绩慢慢拉下来,心里也从此恨上了父亲,成为很长时间都没能拔掉的一根刺,父亲的软弱和没有主见在张宇的少年时期留下了很大的印象。
看着面前因为喝酒已经脸色红润的父亲,张宇想起那个曾想要跟他们提起的到县城去开饭馆的提议,张宇笑了笑,吃了一口碗里堆满的菜,父亲的软弱是张宇最终放弃的原因,在自己看过的那些小说中,主角的父亲经常会因为主角的未卜先知而挖到第一桶金,是因为他们的父亲性格并不是自己父亲这样,那些主角的父亲虽然困顿,却性格坚毅,张宇没有要像其他重生小说里那样将自己父亲培养成为政坛精英或者商场大亨的想法,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而已,而自己也只想让父母生活的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