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米埃尔大厅的门口,蓝礼的脚步缓缓地走了出来,他的身边围绕着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瑞恩-高斯林和詹姆斯-弗兰科等其他几名演员。
显然,观影结束之后,在演员同行之中,蓝礼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抢手人物。
无疑,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眼前这几位演员都是当之无愧的人气之王,任何一位单独挑选出来,都足以引发一场闪光灯狂潮;此时他们却齐齐聚集在了一起,耳边似乎已经可以模拟出山呼海啸欢呼声的冲击波了。
但艾米莉的视线却始终无法离开蓝礼。
今晚是“醉乡民谣”的全球首映式,所有人都盛装打扮出席,蓝礼也不例外。不过,蓝礼还是别出心裁地展现出了骨子里的傲气和挑剔。
一件浅蓝色的竖纹无领衬衫,放弃了领带和领结的束缚;一件天蓝色的西装外套和一条深蓝色的西装裤,搭配了一双轻便的帆船鞋。庄重之中又带着简单,严肃之中又带着随性,拒绝了传统的黑白两色而选择了低调的蓝色,浑身上下的气质变得沉静而忧郁起来。
寥寥数笔,艾米莉就可以幻想得出来,如果是勒维恩-戴维斯出席一个颁奖典礼或者一个音乐盛会,也许就是如此打扮了。
左侧是莱昂纳多,右侧是瑞恩和詹姆斯。
每一位演员都是盛装打扮,西装革履;蓝礼的装扮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甚至有些失礼,仿佛是误闯到戛纳的落魄艺术家;但是,那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却让周围的其他几位演员都黯然失色了,所有的灯光和所有的焦点都落在了蓝礼的身上。
艾米莉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祟,因为刚刚观看了“醉乡民谣”的缘故,亦或者是自己想象之中的错觉,因为此时希望能够和蓝礼交谈的冲动,视线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蓝礼的身上……但事实就是如此。
此时此刻,苦苦守候在卢米埃尔大厅的网络自媒体们何止一个两个,十几个身影都迫不及待地蜂拥上前,熙熙攘攘地好不热闹。
面对如此场景,莱昂纳多和詹姆斯双双打了一个招呼,神情轻松地就率先离开了,只剩下瑞恩依旧陪伴在蓝礼身边。一个小小的细节,交情的亲疏远近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艾米莉连忙快步上前,加入了众人行列;但是,你一言我一语的提问狂潮之中,她着实难以寻找到一个准确的缝隙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就在此时,一个不大的声音传出来,却让周围所有的嘈杂都平复了下来,瞬间清净。
“蓝礼,请问一下,这部电影的灵感是关于海瑟-克罗斯的吗?”
不由自主地,艾米莉也屏住了呼吸,似乎就连心脏都停止了跳动。
尽管她不是蓝礼的狂热影迷,但关于“冰桶挑战”的故事,她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从积极正面的角度来说,正是因为足够了解蓝礼,同时理解了“醉乡民谣”的深意,所以才明白电影和海瑟之间的羁绊,进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以独特的方式来解读这部电影;但从消极负面的角度来说,如此问题却是失礼而冒昧的,甚至是直挺挺地瞄准了爆点和噱头,着实让人不舒服。
那么,蓝礼应该如何回应呢?他又能够如何回应呢?
一时间,无数思绪在脑海之中汹涌着,众人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作为当事人的蓝礼反而是显得自然而淡定,没有刻意的神情,不是太过惊讶,也不是太过悲伤,只是嘴角勾勒起一抹浅浅的笑容,“乔尔和伊桑的灵感来源是关于民谣的;而对于我来说,在表演过程中的灵感来源则是关于梦想的,还有那些追逐梦想道路之上出现的人和事。”
没有正面回答,但内容深意却已经足够。
细细地品味之后,每个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答案。“醉乡民谣”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时代,也是一面镜子,不同的人望过去,就可以看到不同的投影,根据每个人的经历、底蕴和生活,他们都只能看到属于自己的部分。
这才是最为美妙也最为动人的部分。
嘈杂的声响在电影宫外面涌动着,空气一时间就缓缓地安静了下来,即使是提出问题的那个人也没有再次开口,周围的气氛微微有些沉静,仿佛再次回到了“醉乡民谣”的故事里,侧耳倾听就可以捕捉到窗外的落雪声响。
蓝礼稍稍等待了片刻,没有等到后续的提问,这才礼貌地点头示意了一下,“那些就等待下一次的交流了。希望明天在新闻发布会之上能够看到你们。”
热闹人群徐徐地让开了一条道路,目送着蓝礼和瑞恩渐行渐远的背影,此时艾米莉才反应过来,连忙往前走了两步,扬声喊道,“蓝礼,谢谢。”这一句话让两个人同时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投来了困惑不解的视线。
艾米莉脑海之中一片空白,只是下意识地说道,“谢谢你成为一名演员。”
现在的蓝礼站在了背光的位置,光影穿过肩膀洒落下来,面部表情隐藏在了阴影之中,只能隐隐地捕捉到一个轮廓,但可以感受到,他的表情微微停顿了片刻,嘴角的弧度慢慢地、慢慢地上扬起来,而后开口说道,“我的荣幸。”
说完之后,蓝礼就再次转过身,和瑞恩扬长而去。
站在原地,艾米莉的嘴角也忍不住跟着上扬了起来,心情愉悦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耳边的议论声再次由小到大地嘈杂起来,每一个人都按耐不住自己的亢奋和激动,迫不及待地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讨论着刚才发生的一切,还有刚刚结束的电影。
人人都说,戛纳是一座群星云集的城市;但即使是身经百战,那种热血沸腾的情绪也始终不曾平复。
今晚,注定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
“醉乡民谣”的首映式终于落下了帷幕。
当天晚上,戛纳小城的各个角落里都可以看到废寝忘食、奋笔疾书的媒体工作者以及专业影评人,他们都正在赶忙撰写稿件,一方面是希望能够第一时间发布相关新闻以及后续评论,为真正的优秀作品送上赞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明天又将有三部主竞赛单元作品上映,工作内容和分量只会越来越繁重。
在一盏盏电脑屏幕亮灯面前,“好莱坞报道者”的迈克尔-菲利普斯也是其中一员。
其实,迈克尔不喜欢报道电影节。不仅仅是戛纳,而是所有电影节。
想象一下,在短短十二天之内,必须观看超过四十部电影——不包括短片,必须进行超过十场采访——不包括圆桌采访,必须参加超过五场派对——不包括私人行程,必须撰写超过三十篇稿件——不包括专稿,再扣除等待和奔波的时间,吃饭和睡觉都是一件无比奢侈的事情。
年轻的时候,迈克尔曾经在威尼斯电影节之上疯狂透支过,连续十二天都只睡两个小时。严格来说,那不是睡觉,只是闭眼,以至于后来离开威尼斯的时候,双脚就如同踩在云端一般,一深一浅地站不稳,整个人都漂浮了起来。
任何一个电影节,对于体力和精力都是极致考验。
虽然说,现在的迈克尔已经成为了“好莱坞报道者”首屈一指的专属影评人,他的工作已经变得相对自由相对简单起来,他可以观看任何一部自己感兴趣作品,而后决定是否撰写稿件;他还可以合理挑选主竞赛单元作品和其他单元作品搭配组合,尽可能地好好享受电影节。
但迈克尔依旧提不起太多兴趣,置身于电影节的狂热之中,总是忍不住感到意兴阑珊的疲倦,比起电影来说,电影节的社交和派对开始占据了更多的时间。每每想到,他需要离开洛杉矶,长途跋涉地前往欧洲,就是一阵心累。
今晚,结束了“醉乡民谣”的观影之后,终于唤醒了迈克尔内心深处的激/情,他的情绪显得错综复杂,淡淡的哀伤和淡淡的幸福充盈着胸膛,始终挥之不去。
因为这部作品提醒着,他为什么如此喜爱电影,又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前来电影节受虐,当观看到一部打动人心的佳作时,那种感动和满足是无法取代也无法言喻的。
还因为这部作品提醒着,他为什么开始感觉到疲惫,为什么优秀电影和杰出电影人正在渐渐消失,当利益至上的现实生活冲撞进来时,有人终究还是必须做出妥协。
恍惚之间,他就成为了勒维恩-戴维斯。
离开电影宫之后,迈克尔如同勒维恩一般,在戛纳这座小城之中漫无目的地穿行着,他甚至还专门前往观看了官方举办的印度百年电影回顾——
工作人员正在收拾着关门,但看到观众再次入场,还是暂停了手中的工作,一起闲聊了起来。
这不是戛纳为人们所熟知的一面,但却是戛纳电影节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一面,迈克尔似乎又再次感受到了第一次参加戛纳电影节时的欢快和喜悦。这没有星光熠熠的红地毯,却拥有着属于电影的悠长历史,静下心来,慢慢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