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乱唐 > 正文 第五百五十二章:意外的深谈

正文 第五百五十二章:意外的深谈

书名:乱唐  类别:美文同人  作者:五味酒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天子李亨一如以往,十分痛快的允准了秦晋的所有建议,即日起征发全长安城所有十六到六十岁之间的男丁,不论皇族、勋戚不得有任何一人例外。而主持此事的就是李亨二十五岁的长子广平王李豫。

    征发令一出,长安城内立时就是一片肃杀之气,所有人都清楚,决战的时刻终于越来越近了,如此前三个月的虚假平静生活终将结束,要么失败,要么成功,总而言之等待他们的是一条非生即死之路。

    天子的一道诏书打碎了醉生梦死之人逃避现实的幻想,那些曾经强烈抵制民营的勋臣贵戚们,天亮以后便发现一切都变了,广平王亲自赶赴各坊宣讲诏书,并召见了各坊之中德高望重的长者。

    长者们大都是从武后时代走过来的耄耋老人,对寒门出身的秦晋一直嗤之以鼻,许多人一开始是抗拒天子诏命的,认为又是那个寒门竖子蛊惑圣听,因而打算如抵制民营一般结群抵制。然则,直到广平王亲自来到各坊,几乎一家一户的拜访之时,所有人终于意识到,今次乃是出自于天子的本意。

    勋戚们敢对秦晋作以颜色,却对广平王恭敬有加,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慢待。满长安城谁不知道,当今天子的心性与太上皇大不相同,从继位之初就大力扶植长子李豫,毫不掩饰自己对儿子的疼爱,广平王早晚是太子,直至有一日继承大统……未来的储君亲自出马,其中隐含的意思,岂非不言而喻?

    再者,李豫对那些长者们恭敬有加,不曾拿出半分皇长子的架子,甚至于苦口婆心的相劝,可谓礼贤下士之至。

    长者又如何能不感激涕零?有唐百年以来,皇子何曾如此谦逊对待过臣下?今日如此纡尊降贵,已经是仁至义尽,哪个再不开眼,真是白活了这一把岁数。

    “广平王真是折煞老朽,老朽今日就在此立下军令状,举族男丁,若有哪个贪生怕死,我第一个就用这拐杖打杀了他!”

    安兴坊薛家的长者须髯皆雪一样的白,浑身颤抖着向广平王李豫起誓保证,明日一早定亲自带领举族男丁到东市军营报道。

    李豫十分清楚长安勋臣贵戚的德行,原本做好了软磨硬泡的打算,却那料得到今日到了安兴坊的第一家就如此顺利,欣喜之下长揖到地。

    “公深明大义,请受李豫一拜!”

    薛家长者看似老的走一步都会掉渣,却弃了拐杖,伸出又干又瘦如老树皮一般的双手,一把扶住了他。

    “广平王莫要如此,老朽年轻时曾随娄相公出征河西,一战斩杀突厥人数十级,想当年我大唐兵威哪个敢触?”

    说着,他的因为情绪激动而剧烈的咳嗽了起来,平复之后,又痛心疾首,以拳捶胸。

    “如何想得,今日竟堕落如斯!可悲可恨哪!老朽只恨自己这风烛残年老朽之躯,不能……不能再上阵杀贼,可悲当年名相悍将但有一人尚在,又何能让魑魅魍魉嚣张至此!”

    倏忽间,沟壑纵横的脸上,满是浑浊的老泪。

    眼见薛家长者如此动情,李豫心有所感,竟也在不觉之间泪流满面,谁说我大唐勋臣贵戚都是痞赖之辈,今日之事大使他觉得人心可用。

    “老朽的后生晚辈们,锦衣玉食,世受国恩,是时候为国一战了!”

    有了薛家的带头,整个安兴坊竟再不用李豫挨家挨户的拜访,都争抢着赶来拜见,纷纷保证,明日一早就会聚族男丁到军营报道,哪个不到便可请李豫以天子剑当场斩杀!

    李豫大觉此前二十多年算是白活了,今日才知道大唐的勋臣贵戚们并非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如果他们当真那么不堪,今日又岂能有这般表现?

    忙忙碌碌了一整日,原本计划要旬日功夫做完的工作居然就全部落实了,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去往神武军中向秦晋复命。

    李亨虽然下诏让广平王全权负责征发提调新近征发的男丁,但还是令其归秦晋统属,因此每日一复命是例行必有的一项。

    李豫对秦晋的印象又与其父不同,秦晋对于李亨就像可以倚靠的柱石,一日不可或缺,对于李豫则更像朋友。两个人年纪相仿,脾性又颇为相像,因而几次接触下来,居然都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对于这个未来的储君,秦晋不曾有一刻将其当做部下对待,然则也从无刻意的讨好笼络,所有交往一如本心,加之李豫又是个性情温厚的皇子,对秦晋既没有位尊者的骄横也从无普通人的攀附敬畏之心,如此一来他反而像前世没有高低贵贱的环境一般,轻松自如了。

    也正是因为此,秦晋给李豫的印象也大大不同于身边的所有人,这种不卑不亢又坦诚自然,如一股清泉使得他如沐春风,竟也是一般的轻松写意。

    李豫把一整日积蓄在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为何当初以为都是些蠹虫的勋戚们今日竟像换了个人一般?

    听罢,秦晋的目光幽幽转冷,意味深长的叹息一声。

    “我曾听人说过,君明则臣贤,君暗则臣昏,广平王今日的遭遇,大体就是此理!”

    虽不是直接回答,但也让李豫惊的目瞪口呆,这不是直接指斥祖父太上皇是大昏君吗?换言之,大错乃由太上皇铸成。

    李豫虽然和秦晋无所不谈,但像现在这般露骨的话还是第一次听到,一时之间竟不知道如何对答。毕竟他自懂事以来就看着父皇整日里担惊受怕,就算在自家也不曾有过一次放松,一次失言。

    因而,在李豫的内心中,如此责备祖父还是有些心慌。

    秦晋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但话已出口,就不打算收回来,想收也收不回来。

    “我大唐若要中兴,就必须正视自身的问题,不能讳疾忌医,如果做了蔡桓公等到病入膏肓时再后悔,就一切都晚了。”

    李豫总算回过神来,下意识地问道:

    “君也认为,我大唐还能中兴?”

    秦晋反问:

    “难道不能吗?”

    这个问题,李豫不是没想过,但又不敢想。眼睁睁的看着东都丢了,潼关丢了,甚至连神一般的皇祖父都狼狈西逃,还能指望着大唐在这种情形下中兴吗?怎么看都渺茫极了。只要社稷不因此而断绝就烧高香了。

    以往,秦晋和李豫在公事之外说的都是无关国家的闲事,其中有“西域见闻”,还有各种前所未闻的奇谈异事。以至于李豫认为,秦晋是个精通杂学之人,后来惊人提醒记起其人乃进士及第出身,便更是心折了。

    唐代的进士堪称凤毛麟角,比之后世的进士含金量要高多了,得中进士之人都是人中龙凤。

    许多人都只看到秦晋擅练兵,擅防守,却都忽视了他的进士出身,不管怎么看都是个允文允武的全才。

    然则,今日秦晋却破例了,言语极为犀利的回答了李豫的疑问,将矛头直接指向李隆基。实话说,这是极为冒险的行为,一旦所听非人,将会为他带来极大的麻烦。

    李豫毕竟是皇子,看问题想事情的角度和一般人有很大的不同,自幼所受教育使然,第一考虑的永远不是自身得失。

    一旦抛却了敬畏之心,他就很容易看到祖父用人施政的问题所在。

    “唉!太上皇任用奸佞,的确难辞其咎。”

    他所指的奸佞,其一为李林甫,其二为杨国忠。秦晋听后,摇了摇头。

    “任用奸佞并非亡国之本源!”

    李豫诧异了,听秦晋话里的意思,难道任用奸佞不会亡国吗?

    “真正可以亡国的,乃是天子任意率性而为。”

    李豫不解,觉得这种说法有些牵强。

    “难道还及得过奸佞宵小祸国殃民吗?”

    秦晋笑问道:

    “我大唐自高祖开始,出将入相为臣子必生所求,可知其中奥妙?”

    李豫答道:

    “我大唐府兵使然,战事结束,将归于朝,并散于野,为将者不能领兵,自然要领国政效命了!”

    “非也!我大唐自武后开始,府兵便逐渐名存实亡,何以仍旧出将入相呢?”

    “这……”

    李豫一时间答不上来,也不明摆秦晋究竟要说些什么。

    “为相者久了,自然便会专权,为边将者日长,一样会专权,不过专的却是兵权。出将入相,就是让为相为将者在权力体系内流转起来,朝廷也好,地方也罢,才不至于生祸。”

    听了秦晋的话,李豫这才想起来,自李林甫开始,边将入相的路就已经被堵死,安禄山造反之前,再也没有过边将入相的例子。

    便将有功,赏无可赏,掌兵时间长了,又岂能不生乱呢?

    秦晋话锋又一转。

    “所以说天子绝不能任意率性而为,百多年来形成的惯例和制度一旦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被轻易更改,就可能引起难以估量的后果。”

    至此,李豫好似明白了一些,恍然道:

    “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此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