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弯残月漫不经心在天幕上游荡着,月色清淡如水,润泽着苍茫大地上的锦绣风光与华庭盛景,润泽着荒山空谷与残屋败院,悄悄流入一扇敞开的窗,在一个熟睡的孩子苍白的脸上停了下来,也映出床畔一个诡异的身影。
一个瘦小的婆婆一手撩着破烂的纱账,一手拄着根弯头木杖,脊背深深的佝偻着,一双空茫的老眼几乎贴在了孩子的脸上,也不知在看些什么。
床上的孩子脸色苍白眉头紧皱,像是正处于噩梦之中。
月光停留了一阵,便悄悄移向了别处,破败小屋暗下来的时候,沈遥华恰巧从噩梦中挣脱出来,睁开双眼还来不及缓口气,便被近在咫尺的脸吓得尖叫一声滚到床尾。
她捂着脸颤了好一会儿才转过身拉起薄薄的被子裹在身上,连咽了几次口水才哑着声问道:“婆婆,怎么还不睡?”
她已是十分小心翼翼的挪动,破旧的床板仍随着她的动作吱吱嘎嘎响了起来,将阴郁的黑暗震出支离破碎的纹,让她的心也七上八下的狂跳了起来。
幽魂似的婆婆似乎没有听到她的话也看不到她似的,一双白多黑少的眼睛只是紧紧盯着枕头凹陷下去的地方,咧着缺牙在嘴笑的十分诡异,满是皱纹的脸在黑暗中透着阴森,身上散发着垂暮之年特有的腐朽气息。
沈遥华垂下眼不敢再看。
她与这婆婆在一起生活了十一年,这种事夜半惊吓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她还是感觉自己三魂七魄都被吓离了体。
她在被子中将自己缩成一团,捂着狂跳的心脏静静等待着,过了差不多一刻钟,婆婆喃了一句天打雷劈,幽魂似的转身离去。
沈遥华则紧紧揪着衣襟,睁着无神的大眼在黑暗中静静坐到天亮。
天打雷劈!
婆婆既然这么说了,也就是说明日老天会打雷劈她,可是为什么?她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
她出生便被人抛弃,被一个跳大神的神婆捡了回来。
这世上有许多招摇撞骗之人,但老神婆却是货真价实的,地窖中封在坛中的许多鬼魂为证。
沈遥华七岁之前,来请老神婆的去驱邪捉鬼的很多,神婆虽不带她去,但基本上每次都会带一只鬼回来,有的超生,有的打散,有的则是封进了坛里,她要看便随她,不看也不强迫,但有一点是她必须做的,那就是每月十五都要在各个坛中滴上一滴鲜血。
两人与世隔绝的住在东华兀离山中,沈遥华活到十一岁鬼见了许多,除老神婆之外的人却只见了一个,便是替别人来请老神婆的一个老头子,还从未与人家说过话。
以致于在她的认知里,以为见鬼是很正常的事,也认为人人都能看见鬼,陪伴她最多的也是鬼,所以她便不怕鬼,她只怕老神婆。
老神婆不爱理她,不苟言笑,说话总是恶声恶气,似乎对她十分厌恶却又并不苛待她,她吃的饱穿的暖,干完份内的事也由得她在山里乱跑,只是不准她下山而已。
四年前的子夜,她第一次被老神婆硬生生的看醒,当时吓的半死,隐约记得老神婆说不可近水,天亮后却是忘了。
她像以往一样去山中捡柴,不想莫明其妙的滑了一下,失足从坡上滚下掉入水潭,若不是死死捉住潭边的一根枯藤,她七岁时便会被淹死。
第二次老神婆在半夜眼神幽幽的说需避兽,沈遥华模糊想起上一次的遭遇,当时十分的害怕,第二日醒来却又忽视了。
结果她在自己晃荡了好几年的地方碰到了一匹饿狼,被追到了树上靠吃树叶充饥撑了两天两夜,若不是老神婆找了来她根本不敢下来。
那头狼三番五次假装离去复又返回,当它坐在树下与她对视时,狼眼中有着与她一般的执着。
如今是第三次,七岁,九岁,十一,每两年一次,每次都在阴历的七月,鬼节的前后,也是她生辰的前后。
九岁遇狼之后,她被老神婆用拐杖揍了一顿。
“这种事你为什么不早说!那叫天启懂不懂,我当时浑噩不知,难道你也浑噩了不成?”
她是不懂,也确是吓的傻了,只是一个字也没敢顶撞,老老实实抱着脑袋蹲在院中挨揍。
老神婆却是更怒了,重重一杖将地面顿的灰尘四溅,喝道:“你这个蠢货,别人打你你便老老实实等着挨你,你没长腿吗,你不会跑吗!”
沈遥华愁眉苦脸哼唧了一声,什么也没敢说。
要是别人打她她自然会跑的,可是对方是老神婆,她便不敢,也觉得不该而已。
她也只挨过那么一次揍而已。
有了前两次的教训,沈遥华天一亮便将‘天打雷劈’之事告诉了老神婆,笑嘻嘻像有功了似的。
“将正堂香炉搬到院中,窖中坛子也一并搬出来。”
老神婆冷冰冰看她一眼,急急进了屋子,好半晌没有动静。
当老神婆从屋子里出来时,沈遥华惊的目瞪口呆,差点便要问人家贵姓了。她直勾勾看了好一会儿,还是不太确定对面那位高贵威严的婆婆便是邋遢丑陋的老神婆,这人不过是进了趟屋子,怎么出来时就换了个人?
老神婆原本蓬乱的白发在脑后束的齐齐整整,灰布衫裤换成了件质料十分挺刮的对襟墨蓝长袍,襟上精美的盘扣中嵌着墨绿的宝石,袍上用暗红的丝线绣满了古怪的花纹,脚下是同色同花的绣鞋,破木杖换成了漆黑的麒麟玉杖,腰身直了,眼睛亮了,一身尊贵满脸庄严。
看到沈遥华傻呆呆的样子,老神婆狠狠瞪她一眼,拐杖重重一顿,喝道:“站那里发什么傻,香炉呢?坛子呢!”
“我这就搬。”
沈遥华这下知道老神婆还是那个老神婆了,立刻跑到正堂去搬香炉,方才不是她不搬,而是根本就搬不动。
厚沉的铜香炉足有半人高,老神婆每次驱邪都会带回一把香灰,多年下来,存了足有半炉。
沈遥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连拱带推才将炉子挪到了院中,一口气没喘匀便被老神婆一声喝骂跑入地窖搬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