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火车站广场很大,站内却并不大。
漫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当多的路段是单行道,以至于从东到西的运动,许多路段必须兜圈子。
新西伯利亚这里的情况还不错,它毕竟是大城市,进入这座城市的是双行道,进入火车站后,道路迅速变成了十条。
以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眼光看到当今的苏联铁路,它的确非常寒酸。
轨道之上停着一些军列,狭长的月台已经熙熙攘攘。
特殊时期,普通的旅客运输几乎暂停,所有的客运车站摇身一变成了货运站。
戴着军用钢盔的驾驶员开着叉车,把一个个木箱装运车皮。箱子里都是什么?定是武器弹药无误。
还有更多的铁路工人,正徒手扛着麻袋,踩着梯子往车厢里运。麻袋里装的又是什么,杨明志用脚指头想,也知晓那就是麦子。
和大街上的冷清截然不同的是,火车站内一副繁忙的景象。
周遭的建筑,尤其是车站候车厅的偌大钟楼,它们都被积雪所覆盖。
整个世界因此显得灰白,偏偏所有的军列都是黑色涂装。火车头大部分位置涂着黑漆,关键部分则是红旗。最显眼的莫过于车头,那里摆着一颗硕大的红五星。
现在的车头也和以往的不一样,杨明志注意到,车头前段都增设的轨道清理器,它们本是清除轨道上杂物,现在纷纷安装,明显是清楚积雪。
漆黑的列车散发着阵阵蒸汽,配上周遭积雪的环境,还有阴霾天空中不断降落的细小雪花,整个就是一冰汽时代。
“真是壮丽,一副蒸汽朋克的感觉。好在,这里的气温还没有跌到零下八十度!”
俄罗斯人不乏不畏寒冷的莽夫,一些搬运工明显是浑身燥热,居然仅着单衣撸着袖子拎麻袋。杨明志可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那满是麦仁的麻袋,怎么着一袋也有一百斤。
有两列“黑蛇”般的狭长军列正在装货,货物是弹药和粮食,它们将开往西方,极有可能就是支援斯大林格勒。
车队穿行在人群中,没有遭遇什么干扰,杨明志终于抵达了他的目的地。
轿车刚刚停稳,杨明志就看到一列与众不同的列车。
“嘿!格里申科,看来我们去莫斯科,一路上享受的待遇要提高咯!”
“是的将军,我会一如既往的保卫您的安全。”
“不仅仅是我,还有多布洛夫。不过,军区司令看来会派遣很多人保卫我们的。”
“哦?那样……我岂不是要失业了?”格里申科调侃道。
“不,你必须保持警惕。当然,还有费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那两个家伙。已经有段时间没见了,但愿你的两位同行,没有在新西伯利亚吃得体态臃肿。”
等待杨明志的就是豪华军列,它的动力依靠两节火车头串联,可所拉车厢屈指可数。
这意味着什么?
速度!意味着不可能再如来时那般磨磨唧唧。
他还看到,一些荷枪实弹的士兵已经完成了警戒,闲杂人等确实不会出现于此。
乌莫夫和军区司令梅得伟捷夫有意摆出这种排场,说不上什么隆重,一次送行会还是得有的。
车站地面的积雪一直被清扫着,唯有轨道内的积雪难以清理。
轿车停下,杨明志踏在结了薄冰的水泥地。
“亲爱的,下来吧,当心。”
“嗯。”杨桃点点头,她钻出车厢旋即左顾右看。三周前自己也是从这里下车,今日一见,风雪下的车站是另一番模样。
“走吧。”杨明志一甩脖子,“亲爱的跟着我。格里申科,跟着我去看看货物的情况。列别德,你继续待在驾驶室候命。”
搬运木箱的事不劳杨明志费事,多布洛夫裹着厚厚的毛毯,和卫兵为伍,一路亲自押送这批木箱。他不觉得任何的寒冷,反而是一想到自己要去首都就精神抖擞!
他已经在发号施令,要求护卫的士兵妥善卸货。
杨明志掐着腰满意的点点头,就是这时,身后传来颇为熟悉的呼声。
“别列科夫同志,看来您更关注您的样枪啊!”
说话的正是军区司令,杨明志扭过头,非常自然的与之交涉。
喝过了酒就是朋友,司令掏出烟点上,再送到杨明志的手里以示友好。
“啊,既然您到了,我就不废话了。”
猛地吸了一口烟,梅得伟捷夫旋即介绍起身后的人们。他是否介绍也无所谓,面前的一群黑衣人杨明志全都认得。
他们都是新西伯利亚的嫌贵,是这座大都市的行政中枢人员们。
乌莫夫和戈洛夫斯基,还有许多曾一起吨吨伏特加的老家伙们。
当然,来自卢比扬卡的费留多夫与卡斯特留拉,也必须乘着这趟军列返程。
军区司令还是介绍了一圈,最后说道“户外还是寒冷,我们进候车厅。同志,还有一份莫斯科传来的命令,我有义务向您说明。”
“是领袖的命令?”杨明志问。
“对。不要磨蹭了,我们走。您的货物完全不用担心。”
不用担心?怎能不用担心?我还想看着它们被妥善装进车厢呢!
但杨明志没有表现得质疑,这个梅得伟捷夫还有乌莫夫等人,大家都是自己人,样枪的事亦是双赢的美事。他们办事,确实可以信赖。
或许,这里面还有别的什么安排?
杨明志还是更想了解斯大林究竟发来了什么命令。难道真的要由梅得伟捷夫神神叨叨的宣布?既然有命令,为啥昨天不宣布?或是大清早派人去设计局?
现在,搞的就跟接圣旨似的。
某种意义上,斯大林的命令就跟圣旨差不多,“铁男”本就是合法的苏联最高领袖,而今又是万民拥护。
斯大林能下达怎样的命令杨明志能够猜到,无非就是督促西伯利亚方面赶紧把样枪送过去。
至于亲自下令要求研发者必须去莫斯科,这是杨明志始料未及的。
“真是见鬼,乌莫夫肯定知道这个命令,你居然压着不说,故意诱导我,让我主动去莫斯科。也罢,我去意已决,斯大林有没有这方面的命令都无所谓了。”腹诽一番,杨明志自是完全接受命令。
当然,这份命令文件中还透露着更多的重要信息。
杨明志估摸着,就是市长和军区司令发给莫斯科的电报上,把试验的事说得太真实。
事实也的确如此,试验的结果一定是惊动了斯大林本人。
现在可好,命令上说得明明白白,苏联主管枪械生产的两位极为重要的人,将参与样枪的性能研讨。还不仅如此,西蒙诺夫、托卡列夫,还有更多的枪械设计专家将齐聚莫斯科。
文件上用词上用了“等等”这一词汇,这意味着什么?也许斯大林要把所有的著名枪械设计师,都邀到莫斯科。
情况就是这么真实,一支突击步枪将接受正规苏联的枪械设计精英的检阅?
不!他们才不是什么检阅,他们的态度必然非常严苛。
古往今来,只有同行才会有纯粹的仇恨。杨明志想了想,斯大林非要把托卡列夫、西蒙诺夫,或是其他高人邀来,就是来故意挑刺?
再想想看,斯大林自己根本不懂枪械研发与制造,他看到火力强悍的轻兵器战术优势强大,而伏罗希洛夫等人更关注后勤的运行。
斯大林有自知之明,故而把全苏联这方面的专家全部邀来。
显然,自己的枪械好不好,全然依赖那些专家的点评。至于斯大林的态度,杨明志始终觉得,非得亲自在他面前表演一番疯狂射击,就能迅速获得其青睐。
计划的发车时间调整到下午两点,因此,军区司令决定,就在火车站的职工食堂再来一次聚餐。
面包和酒就是这顿午餐的主角,喝到兴起,梅得伟捷夫愣是灌了自己半**。
明明都五十岁了依旧不爱惜身体,看着军区司令已经满面红光,杨明志不由担心,万一这个司令啥时候再兴起自灌七八**,小命非得交待在酒桌。
唉,这就是他们的民族文化。
好在中国和俄罗斯的一大共性便是酒桌文化,中国也不乏喝大酒的狂人,素有“感情深一口闷”的习俗。
即便妻子在这儿,杨明志依旧管不住那么多,陪着军区司令、市长、州长等人碰杯。
聚餐只是由头,喝酒才是主角。
已经喝得半醉的梅得伟捷夫控制不住自己的嘴边,他晃晃悠悠的说出一个人的名字“别列科夫将军,您知道乌斯季诺夫这个人吗?”
乌斯季诺夫?!
“我……我不知道。”
“那您必须注意,此人极为重要。”
一样微醉的杨明志猛地坐正,因为这个乌斯季诺夫,的确是个人物。
苏联在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军队建设,陆军逐渐将大纵深战略发挥到极致,反而在海洋战略上,内部存在强烈分歧。
从沙俄时期算起,沙俄的海军力量严重逊色于英美德。
到了现在的1942年,苏联海军就剩下大量的海岸炮艇和小型潜艇了。主力战舰较多的波罗的海舰队,基本在德国空军的频繁袭击下崩溃,以至于舰艇纷纷故意搁浅,以让陆上部队将一门门副炮拆下来保卫列宁格勒。
至于黑海方面,除了开战时一次强袭罗马尼亚文尼察港,舰队便在德罗联军的报复下,就剩一堆迷你潜艇。
战后的苏联面临着必定降临的铁幕,美苏争霸也是必然事件。
大战时期,美国居然造了七千所艘舰艇,庞大的海军力量,让接受了一批旧日本联合舰队剩余船只的苏联海军望尘莫及。
想要短时间内拥有在海上与美国势均力敌的海军实力,或者至少是让美军不敢造次。
苏联还有别的选择吗?大规模发展潜艇,以及在新锐发展的导弹巡洋舰上投资,看似就是最优选。
然而这种决定绝非乌斯季诺夫的希望,只可惜战后的他并不负责海军事务。
契机就在于苏联海军在古巴事件中暴露的重大问题。想要和美国海军对峙!船呢?!人家美国各类军舰一应俱全,大量航母起飞的舰载机满天飞。
赫鲁晓夫的时代落幕,赫鲁晓夫所接受的海军发展模式也终结了。
酷爱勋章的勃列日涅夫成为领袖,而乌斯季诺夫就是勃列日涅夫的“亲密战友”。从这时候起,乌斯季诺夫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苏联海军,于是乎,苏联的现代航母建设也从此开始。
苏联其实早在二十年代就计划造航母,并用油船改造了一些水上飞机母舰,可惜尝试止步于此。
是乌斯季诺夫始终支持苏联必须建造现代航母,组建远洋舰队,一雪在古巴的奇耻大辱。
这便是杨明志对乌斯季诺夫的重大认知,某种意义上,因为乌斯季诺夫在战后坚定不移的坚持航母战略,才有得一艘才建成空壳的航母被运到中国。
在那个位面,中国已经组建了五个航母战斗群,美国人的所谓岛链条成了笑柄。
可以说,是乌斯季诺夫负责海军事务后的重大决定,使得苏联开始航母大建,才有得那些苏联时期的专家,把一些重要的建造理论与技术交付中国。
只是现在的乌斯季诺夫肯定是个年轻人吧。
杨明志沉默了一下,回答“不!我不知道这个人。”
“唉,您应该知道的。”军区司令肆意的说,“他是管理武器制造方面的部长。他和您有很多共性,都是领袖身边的红人。你们当然还有两个很明显的共同点。”
“哦?是什么?”
“年轻,非常的年轻。您今年仅有三十岁,乌斯季诺夫同志也不老,仅有三十四岁。”
“啊?才有三十四岁?!”杨明志惊得酒杯都要掉下来。
长久以来,杨明志觉得自己区区三十岁就能担任苏军的集团军司令,就是彻头彻尾的奇迹。
真是不可思议,还有一个三十四岁的年轻人就担任部长了。
那个乌斯季诺夫,该不会也是穿越者?呸!怎么可能!
乌斯季诺夫是有才之人,那个人,当属于位面之子。
李森科也坐在饭桌喝酒,他顺着军区司令的话笑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一般啊,有的善于作战,有的善于科研。科学院里也有很多非常年轻却能力卓越的年轻人。我和乌斯季诺夫还见过几次面。”
“哦?是吗?”市长乌莫夫问,“我长期在东方任职,对那人知之甚少。”
“这不是什么问题。”李森科一个眼神瞟向杨明志“看看我们的别列科夫将军,他和乌斯季诺夫是同一种人。”
“的确如此。”军区司令继续说,“乌斯季诺夫也是武器研发的高手,他还有着独到的慧眼,能从众多的新产品中,挑出士兵适用的。他还有另一项本事,喝酒。”
“啊?喝酒还成本事了?”杨明志哈哈着质问。
“当然。”军区司令又灌自己一杯。“别列科夫,之前咱们喝酒您坚持到最后。我想你到了莫斯科,见到了那位乌斯季诺夫,您必将败下阵来。据我所知,那个年轻人还从未喝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