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毒麦 > 第075章 究竟是谁

第075章 究竟是谁

书名:毒麦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望舒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贾书记在县政府做过多年的秘书,对官场很熟悉,也很精通,所用的手腕也比较温和,但温柔刀最致命,往往比痛痛快快地死要更痛苦。、

    贾书记走到这一步还真不容易,不知道是祖先埋的风水好,还是他老丈人帮忙引荐,加上他生就了一幅官相,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也不会给上级平添许多乱子,做一名四平八稳的地方官员就行。

    他很懂为官之道,不做绝对的事,不走两个极端,在对待上级领导方面,还是很注意分寸,对待同僚和下属,也不是特别地不同,反正是一个好好先生,不轻易得罪人,没什么特点。即,没有什么优点,也没什么缺点。

    听说他以前也是老师,在扩充公务员队伍的时候,被调到县委当一般的办事员,结识了县长的女儿,两人就好上了,县长将他提拔提拔,然后做了一般的科员,然后是科室主任。等他老丈人调到州里,他也就调到乡镇里当二把手,当他老丈人调到省里的时候,他就当了另一乡镇的一把手,接着是调回县委当书记的秘书。

    老丈人在省里实际是赋闲,但其影响还在,调动人事,组织工作,他还够得上说话的,县里也不敢马虎贾书记,在县里一直还顺顺利利。

    后来,组织上想继续让贾书记升级,但是先要到基层挂职锻炼一段时间,就安排他到了家乡所在的乡镇,这样好安排工作一些,因都是熟人熟事。

    按说官员特别是一把手,不能在自己的家乡任职,乡镇一级以上的,都要异地做官,但这事不会发生贾书记身上,他照样在家乡当一把手,为的是能为家乡村谋利,最起码能让自己的亲爹亲娘在晚年能吃上自来水。

    但是,村里的贾新意不以为然,从骨子里没有把贾书记瞧起来,总是想给贾书记找点麻烦事才好。

    贾书记心知肚明,一般来说,在外头能呼风唤雨,讲的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回到家乡却遭人唾弃,被人看不起,这是人们的卑劣心理所致,心生嫉妒,就会产生恶毒的想法,别说瞧不起了,连杀掉贾书记的心都有。

    贾书记回到自己的家乡当官,本想得到本属于自己的荣耀,目的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让人看到他这几年混得不错,在乡村里赢得伙伴和亲朋的称赞和羡慕,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成想却适得其反,让儿时的伙伴更加看不顺眼,总是与他作对。贾书记的良苦用心没有发挥作用,反倒落下了笑柄。

    但贾书记怎能甘于失败呢?他肯定贾新意铁了心要与其作对到底,贾次山老狐狸已经临近退休,但是他是村委会的毒麦,混在小麦一起生长,汲取营养,到了收获的时候,却一无用处,成为影响收割的草,最后被剪除,投进火力,燃烧净尽,作为大地的肥料,供来年的小麦生长。

    这样的毒麦到处都有,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出现了,不足为奇。

    贾新意和贾次山没能申请到村名,从此不敢小看宫支书,对于这个支书,还是面和心不合,总要想办法弄点小动作,让宫支书难受难受不可。

    官场如战场,权力就是利益,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当局者却迷惑。

    贾村医从医,不问政治,旁观者清,冷眼看这些人斗来斗去,无非是为名利二字,为名利所累,过得并不开心。

    贾村医说:“宫支书善于写材料,其貌不扬,钻营却内行,做村里的文书的时候,经常去乡里、县里办事,结识一些人,渐渐就攀上了关系,走入从政的道路。但是,我不稀罕。”

    德志问:“怎么不稀罕?自古都说当官好,没有谁愿意当屁民,只要有点缝隙,就要削尖了脑袋往里钻,目的就是要成为坐轿子的,不想做抬轿子的。”

    贾村医说:“当官比搞技术要难得多,我当不了,有自知之明,干脆远离官场,认真行医,才是正事,从政的风险太高了,不如行医。重病人推给大医院,一般的头疼脑热的小病,手到擒来,了不起就是接诊的病人多一些,但总比一下子栽倒在重病人身上强。”

    德志说:“但是,从医的风险还是有的,不能说从医一定会出人头地,只要不出人命,基本上旱涝保收。无论谁主政,就饿不死医生。任何朝代,都有病人,只要有病人,就有医生。疾病可不分官民,只要是肉身,都可以侵犯。”

    贾村医说:“人一旦生病,病重,死亡,一切转眼即成空。何谈功名利禄呢?再大的官如老毛,也死了,被人喊万岁,也没用,那是欺骗,奇怪的是,一个要骗,一个要被骗,就是要过皇帝的瘾,你说奇怪不奇怪?”

    德志说:“是奇怪。可为什么都不愿放下呢?放下一切,不就轻松了吗?”

    德志问:“那后来贾书记怎么对待白虎坡村的呢?”

    贾村医反映,贾书记排挤了贾次山和贾新意之后,就重用了宫支书。

    宫支书和贾姓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贾书记重用宫支书,目的就是要压制二贾,利于村里的稳定发展。

    假如将支书的位置让出,到底给谁好呢?

    宫支书品德不好,但是文笔好。贾书记对贾次山和贾新意恨之入骨,不可能让他俩当支书,就将位置让给了宫支书,其实,宫支书没有威望,反而民怨深厚,就是因为二贾的问题,贾书记内心里恨恶二贾,可面子上装好人,都不得罪,就找他俩谈话,讲明利害关系,动员二贾不要和宫支书争了。

    二贾看到大势已去,也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承认了宫支书的领导地位,可是三年后还当不当,谁也不知道。

    三年后,也就是现在要换届选举了。

    现在村里活动的很厉害了,贾新意是党员,尤其突出。原来想当村主任,给村民每一户送五斤包谷酒,两包香烟,结果没当上,还是原来老主任贾次山担任,贾次山听说贾新意的狼子野心后,更加嫉恨。

    贾次山老了,开会就那几句老八股,没有新内容,村民早就想让贾次山下来,他脸皮厚,就是不下来,硬撑着,多一天也是好的。

    只要在任上,就会有油水捞,有便宜沾,特别是现在不用交各种税费,政府反而下发一些补贴,比如退耕还林补助,还有粮食直补,等等,尽是些好事,不仅不用收钱,反而给村民发存折,将财政补贴下发到各农户的存折里了。

    现在的官好当极了,只要不犯大错误,就可以当很久的官。

    但是,当官的日子并不好过,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无缺,反而徒添许多烦恼。

    贾新意竞选主任时被淘汰,如果他稍微注意点,严格要求子女,也就不会赔了夫人又折兵,钱花了,却打了水漂,没个响声,最后只有悄悄地退出。

    所以,口碑很重要,胜于那些外在的条件或者环境,暂时的物质困难都不重要,物质总有机会可以到,但是,名声一出去,如同泼出去的水,再也无法收回了。

    贾村医透露,这次选举基本内定好了,召集干部党员代表只是走走过场,不影响实质。有意见,可以直接提,但是,没有答复,即便答复,也像没有答复,大局已定,不可改变。宫支书是肯定要下来的,毋庸置疑,他的仕途日子已经临界结束,不要奢望还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德志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冤枉气,有时候一时想不开,真的恨不得找乡里的组织干事,将村支书或者主任换掉或者撤职或者调走,这样,他才能没有阻碍地实施好水利项目,因为村干从项目中搞不到钱,就变本加厉地阻止项目在村里顺利实施,因此,推进项目进展的道路坎坷崎岖,蜿蜒漫长,十分难行。

    但是,德志的想法太过天真,以至于忘记了民间慈善机构只是非营利机构,根本无权干涉村内行政和组织上的事务,无权更换或者提议更换村干。如果做了,就是一个很大的败笔,忘掉了基金会的宗旨,做了不该做的事,会影响到整个团队在湖北做事。

    还好,整个想法仅仅是个想法,并未实施。

    有时候听村民讲话,还得要仔细甄别真伪。宫支书做了那么多年的村干,应该更清楚,自己都得罪了哪些人,会不会实施报复行动,也未可知。有的村民拥戴宫支书,哪怕宫支书会写材料,会无中生有,会巧立名目,找上面要钱,也肯原谅他。

    人无完人,宫支书也有很多缺陷,可是,村民都认识宫支书,这个比任何东西都值钱,毋庸置疑,那个从未见过面,或者见过面又匆匆离开的人,不是白虎坡村的焦点人物,可以说是陌生人,不可能马上取得村民的信任,怎么会马上投票选他作支书呢?

    中国是讲关系的国家,社会是熟人的社会,有了熟人和关系,一定会把事情办好。哪怕花大把的冤枉钱,也豪不心疼,倒是给受灾群众捐赠,总也舍不得。不是当着领导的面,根本不会捐;当着群众的面,不捐又如何?

    真正的民意和民选都是空中楼阁,或者说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村支书名义上是民选,实际上是内定。这个内定的主谋是谁?为什么要拿下宫支书呢?这些问题一直在德志的脑海中萦绕,不得其解。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