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毒麦 > 第100章 心性之爱

第100章 心性之爱

书名:毒麦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望舒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圆脸的迅速离开对德志来说,有点怅然若失的感觉,自己出了车钱,还献出了精,金精都有贡献,不过,还算公平合理,因自己也算在离开巴东的最后阶段,算是给圆脸做了一次交代。没有告别的华语,没有依依不舍,二人的情感世界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在离开一个并不相爱的人的时候,不觉得负罪,倒觉得解脱,这种释放的感觉从未有过,在男女之事上,还说不清到底谁欠了谁,谁对不起谁,在贞洁时代,也许男人更要有负罪感一些,在又淫又荡的时代,男人也许就是受害者,这个谁知道呢?

    圆脸对德志仅是**的需要,没有付出真感情,正如她保持着和男友的关系,同时又寻找德志这样的工具,目的就像许多花心男子一样,去遍地撒网,重点培育一个,这个事情,德志不想多谈,免得被人说成工具,那种泄欲的东西。

    人的羞耻心丧失殆尽的时刻,就是魔鬼横行的时候,魔鬼奴役了人的心,自然就没有圣洁的份儿了,圣洁就靠边站,这个不仅仅是女人的事,在犯罪方面,男女都有责任,都无法回避,都要受到惩罚。短暂的肉欲满足会让人欢乐,但激情过后,更多的还是负罪感。这种罪恶感,实际就是良心的谴责,无论什么是属于什么信仰的,无论有没有信仰的,这个良心的谴责都不会离开人本身,程度也许会加强,也许会减弱,但是,要想完全抛弃这个,恐怕很难做到。这个良心,早就将人捆绑,肉身与心灵同为一体,无法分割。

    在超市买东西,有一段时间,对德志来说是一种享受。里面有冷气,不热,还有音乐响起,有食品的香味,还有导购幺妹的悦人眼目,虽说买的东西不多,也不值钱,但在人生地不熟的巴东小城来说,还是对德志有着巨大的安慰。

    有一段时间,德志看不到上帝,只有看到魔鬼,看到撒但在人身上的作为,感到心凉,不知所措,所以,宁愿躲进深山峡谷,忍受那份孤单和寂寞,不想有什么改变,也不想让外人来打扰,但是,机构的工作,单独一个和金钱打交道是不行的,只有两人相互证明,金钱的去向弄明白,签字之后,机构办公室才可以报销,否则,若出了差错,仅凭德志个人的每月那几百元的工资,无论如何也无法承担的。

    同事正因为这点,所以,没有谁是老大,没有谁是权威,个个都想当老大,个个都自以为是。因此,同事之间关系紧绷,弄得个个都神经兮兮的,所以,才到机构的人,还行,看上去还是那么回事,时间一长,竟然变了色,被大染缸一染,竟然连自己的本色都找不回来。同事的骄傲之风,相互吹袭,相互影响,让魔鬼在同事心里做主,个个都成为被奴役的对象。

    在山城里,很安静,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特别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更容易听见。山下的车,三峡里的船,在鸣笛的时候,总是那么悠长,在山谷里回响,人在这个地方,自然就消除许多**,本来想买东西,就要下山,或者上山,累得不行,真是享受一会,痛苦很久,虽说德志已经习惯了爬山,但只要有机会,谁都不愿意放弃休息,干嘛要去折磨一下自己呢?

    有时候逃避不是最好的方式,总得要面对,以前德志总想回家,想儿子了,想老婆了,可是,当老婆孩子都在面前的时候,还是选择了逃避,这是怎么回事呢?

    问题的关键不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在于心的距离。

    对于他老婆,蜜月新婚的鲜嫩已经逐渐老去,女人生了孩子后,身体悄然发生着变化,娇俏的身材逐渐变得臃肿,腰间的游泳圈,如同不停地添了气,变得越来越明显,肉变得松弛,不再紧凑,肚皮上的妊娠纹也未消褪,看着纹路,想着十月的煎熬,德志也为他老婆的辛苦感到内疚,毕竟在家的时间少,一切难题,除了在电话里交流之外,大部分都要靠德志的妻子去应对。

    在怀孕的初期,他妻子因没有照顾好自己,常常做事,有一次搬运院子里的砖头,劳累过度,差点流产,幸亏发现得早,要不然,孩子就没了。对于此事,德志印象深刻,因此总想要弥补妻子,让妻子得到他的爱,同时,德志也处处为孩子着想,为孩子的将来,设想着种种可能。

    自结婚后,德志就不想让他老婆做事了,原因很简单,怕她出事,因她长得好看,如今世道太乱,人心诡诈,色狼横行,万一遇到个居心不良的上司,或者一个油嘴滑舌的“帅锅”,那德志真没信心可以确保他老婆没有非分之想。人心隔肚皮,谁知道呢?现在的官场、商场、职场都充满了危机,猥琐男和变态的人越来越多,人心比什么都诡诈,真是防不胜防。关键还有一点,现在就一个孩子,只要不追求奢华的生活,只要够温饱就行,又不是美国,福利待遇好,在内地,只要饿不死就算成功人士。

    再说,德志跟她的感情基础并不牢固,爱情并不深厚,从谈恋爱到结婚不到一年的时间,都是大龄青年,不得不结婚,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不让白发苍苍的老人为儿女的婚事操碎心,就果断找人就娶,逢人就嫁,结果,二人干柴遇到烈火,各取所需,取长补短,就成为了一家人。这是一种奉旨成婚的意思,父母之命不可违,为了安慰父母,就做一些让步,反正已经老大不小了,成天一个人在父母眼皮底下晃悠,怎么都觉得别扭,还不如早点滚出去,让他们放心。

    德志根本不懂爱情为何物,在影视书籍里看到的男女主角似乎也不懂,但是,爱还是爱了,没有谁能说出什么是爱,但是,那种感觉,的确很美好。爱没有概念,没有定义,仿佛就是那种心灵的碰撞,或者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投足,一举手,一哭,一笑,一皱眉,甚至一个轻微的举动,一个细节,都足以让人产生一种亢奋,或者一种冲动。

    德志的父母也不是自由恋爱结合的,那是媒妁之言,牵线搭桥,因为他父亲有当兵的背景,结果那个年代只要是军爷,只要在部队上混得还不算差,就不愁找不到老婆,而且一旦结婚,即是军婚,女人就是军嫂,格外照顾,不敢含糊。德志的母亲也不懂爱情,大概也是父母逼的,这事在中国太普遍,因为长期的思想禁锢,人们逐渐消失了个性,都不是独立的,而是附着在国家或者集体之上,活着是为了国家而活,死了是为国家而死,而对自己的喜好,一概抹杀,不再张扬,也不声张,压抑了自己,扭曲了人性。久而久之,就变得无比的大同,无比的一致。要说没爱情就结婚,那个时代多了去了。

    因着这样的经历,军人的孩子,自然从小接受父亲军事化的管理,对于治家,从德志爷爷那时候起,就不懂什么叫家法,到了德志父亲这一代,更是生在解放前,长在新中国,一直不怎么懂得爱情、婚姻和家庭,这些爱的教育,对德志的父母来说,是一个空白;对于德志来说,也是亟待完善,需要学习的。

    不知是谁的错,这样的耽误,一瞬间就是几代人,罪要归给谁呢?

    德志的上一代,为了生育下一代,选择结婚;德志这一代,为了父母,为了生育下一代,还是选择结婚,虽不懂爱,不懂情,不懂婚姻和家庭,更不知亲子教育为何物,就这样就成为了一家人,仿佛爱来得太快,还没有准备好,就提前来到,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来参加这种爱的培训。

    为了保证不再耽误下一代人,要孩子从小都懂得爱,怎样去爱别人,怎样获得别人的爱,德志决心推陈出新,不让母亲带孩子,免得因着溺爱,让孩子的成长变得畸形,不仅不懂爱,而且不懂感恩和爱的传递,这些爱的阶梯,需要一个好的结构来支撑,而每一个关键或者螺钉,都是需要精心打磨的。

    德志在超市买了东西,看着这座移民新型县城,这个立体状的城堡,想到马上要离开这里,心中有些失落,也有些激动,毕竟在巴东待了差不多三年,多少都还有些眷念,梦中有时也梦到曾经去过的地方,那些山水,那些人家,那些朴实的村民。要不是县民委领导的贪心,要不是德志所在机构领导的指挥失误,机构还会在巴东多做几年,因巴东缺水的地方还有很多。一个好领导能够给当地百姓带来好福气,一个好领导也能让机构健康地发展,有着非常清晰的目标,带领大家朝着目标稳健迈进。相反,一个坏领导或者指挥失误的领导,则是害人不浅的,并且这个影响会持续很久。基金会一走,可能不会再回来,实际上是苦了巴东有需要的群众。但这些事,不是由德志能决定得了的事。

    顺着台阶往上爬,等到了家,德志才发现自己腰酸背痛腿抽筋起来,这就是不常上山的人所必要经历的折磨,或者试炼。

    只有经过了苦,才会体会到什么是甜。当苦的尽头消失后,随后而来的就是甜蜜。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