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毒麦 > 第121章 下乡归来

第121章 下乡归来

书名:毒麦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望舒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德志和尹懋所走的高度,是车要走的山的高度,只不过,凭着两条腿,德志尹懋所走的路更曲折和坎坷,而汽车只能走比较平整的路,虽然也爬坡,但轮胎能滚动的地方,才适合车走。当德志站在高山之上,感到凉风迎面吹来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变得快乐起来。

    很明显,这里和红田村遥相呼应,如果在两座山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那么,再到红田村,就近多啦!只是没有可能修桥,要想过去,起码还要凭借脚踏实地地走路,飞机和桥梁都不现实。欲达到目的地,好像捷径很少,大多数都要付出努力,或者汗水,或者血水。

    红田村地处高山之巅,当然凉爽,难怪生活在山上的人,都不羡慕平地的人,因山上不仅凉爽,空气还好,连呼吸都舒服。正如经过炎热的夏天之后,突然猛降几场大雨,气温骤降,感到特别地凉爽一样,不经过对比,就不知道好坏,不经历风雨,就不珍惜彩虹。

    在公路的拐弯处,是一处等车的地方,大多数人没有在候车处等车的习惯,大多数都在路上招手,车就停下来,司机很有耐心,不管在哪里遇到人,只要那人示意要坐车,司机就会停车,让人上去,山区就是这样,非常庞大的地方,人不是很多,在高山林海中穿行,遇到一个活人,是最大的乐事。怎么会拒绝一个徒步的人呢?

    德志感到有些疲劳,不想再走,于是停下来等车。那车来得挺及时,远远地就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只是看不到在哪里,山路十八弯,在山里找一辆车不是很容易,但德志知道,这车注定要经过这里,不会让人失望。山路虽弯来弯去的,但路只有一条,只要车不长翅膀会飞翔,就不担心车会绕过德志他俩。

    果然,车终于出现,上了车,德志感到莫名的舒适,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让腿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

    下了山,再爬上一段山路,再下山,再上一座小山坡,车就出现在宣恩城的高坡上,下了坡,车就进城,德志和尹懋在桥头下车,步行回家。

    德志问尹懋:“怎么样?愿意去红田村吗?”

    “不愿,你去吧,那里适合你!”尹懋说。

    德志心想,这个家伙,太狡猾了,遇到条件艰苦的村,总是逃避,真是,也不知道他凭借什么可以耀武扬威的。至于芭比和余哥,不用说,他们是领导的宠儿,肯定不会让他俩去红田村,其中,芭比不见得会搞好关系。她刚从宋波那里学习完毕,实际上她还没学到宋波的百分之一的知识或者技巧。

    到宿舍要经过一片橘园,叶子翠绿,一大片的全是,周围有破旧的民房,有些年代了,应该属于规划的范围,只是还没有开发。

    有些老屋已经荒废多年,里面不通水电,看起来有些阴森可怖,这样的环境,也真的考验人。夜晚经过这里,胆子小的可能要挑战自己的心理底线。

    上楼,妻子儿子见了德志都很高兴,这里看来挺适合母子俩生活,只是和其他同事搅合在一起生活,的确还有些不便,无奈何德志没钱另外租房,再说这房子挺大的,平时大家都在乡下,逢周末才回来,见面的机会不是很多。这样一来,德志的妻子就有了抱怨,说,来到宣恩,本来想和丈夫在一起,没想到丈夫常常下乡,还是不能在一起,即便在一起,也不是一家人,而是和其他人一起回来。

    德志也清楚,和妻子结婚以来,和妻子在一起的时间,还没有和同事在一起的时间长,这个不奇怪,男人总要养家糊口,不能天天黏着妻子儿女的,这在当下的社会,是一种正常的和时髦的风气,许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往往为了挣钱养家,可以光明正大地离开妻子儿女,在外谋生,无可厚非。

    但仅仅局限于谋生,只养孩子,不教孩子,还不如养一只宠物。许多人都弄错了主从关系,搞不清孰轻孰重,弄到最后,虽挣了些钱,但是钱财又是无定的,是流动的,还是没有保障。

    德志将背包放下,到卫生间洗漱,走山路,流了很多的汗,身上被盐蛰着,很不舒服,清洗过后,来抱孩子,孩子会走了,特别喜欢跑来跑去的,在偌大的客厅里,高兴得很。

    客厅里摆放着房东的电视机,非常陈旧,但是,因着安装了有线电视信号电缆,可以收看几十个电视台的节目,所以显得身在他乡犹如在故乡。在老家,常常看电视,那些熟悉的节目可以带给人一些安慰,哪怕电视节目在胡说八道,只要熟悉了那种声音,那个剧情哪怕再烂,只要能有时间,享受着快乐时光,就值得去看。

    德志明知他妻子不爱阅读,也就不勉强她到底看书不看书,才结婚的时候,他还挺着急的,着急于他妻子不读书,怎么教孩子?现在也就算了,不做要求,爱看不看,有了电视,就更不需要看书了,看书要动脑筋,看电视就不必,了不起就是滴落几滴清泪,伤心一会儿,替剧中人伤心。电视看完了,也就算了,再也想不起要为谁哭一场。对文字的感动,可能是喜欢文字的人才有的。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都比较直观。

    后来,德志为看书的事跟妻子商量了几次,起码要看看德志常看的《读者》杂志,或者晚报啥的,可是她天生对文字不感兴趣。婚前就没多大的兴趣,婚后更不用说了,更是兴趣皆无。甚至看到书都烦,德志当初不理解,后来明白,有些书写的确实不好,看了反而更坏事;书上的东西,千万别太相信,否则就很容易上当。

    许多作者把理想写进书籍,目的是为了逃避现实,将对现实的不满发泄在书中,想必那书肯定要影响人。书和现实是两张皮,但,爱做梦的人往往将现实当成梦境,将梦境当作现实。

    碰巧,德志的妻子看的书,一点用都没有,于是干脆放弃,还不如和邻居交流更快,更直接。

    记得小时候,德志跟着他母亲上街,看到书摊,德志不走了。他妈感到奇怪,于是查看,书摊上的书真不少,德志就爱看,德志的妈没办法,看德志那么喜欢看书,就给他买了一本,虽然德志还看重了另外一本书,但是他妈没给他买,而是自己买了一本书,书名就是《如何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为什么要买这样的书?因德志的弟弟开始不听话了,为了让德志的弟弟听话,他妈妈才决定要学习学习,看看人家是怎样教孩子的。

    书买了,但是德志的妈对照书上所写的,来管教孩子,结果不行。不管用。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书中提到的案例,没有一样符合德志的弟弟的情形,于是只要放弃不看那本书了。

    德志知道了,写书的不见得都是专家,看书的不见得都不是专家。

    对于德志妻子看书不看书,德志就不再强调,凭她自己的兴趣,如果强迫她看书,恐怕效果不好。因德志的妻子根本对书不感兴趣,谁知道是哪本书的作者说的话得罪了她,总之,到后来,德志的妻子除了做家务事还行,对于看书,对于辅导孩子都差了很多。德志在外地工作,虽然着急,但毫无办法。

    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起码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行。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都是至理名言,很有道理。

    在客厅里摆放的电视机,一般都比较显眼,经常在客厅里活动,自然经常看到这个大家伙,一看到静默无语的电视机,就想让它发出音像来,这样才配叫电视机。

    德志也爱看电视,电视是打发时间的最好的方式。这个家伙会浪费许多人的生命,但是,很多人被电视节目谋杀了,自己还不知道,包括德志本人。

    余哥和芭比一起回来了,他们在一起工作,因对于恩施的水利项目,芭比一概不懂。将她调来的目的,就是要她跟着余哥学习学习。余哥显然比宋波差很远,不善于教导,看起来他俩又有了矛盾,因双方都不开心。

    德志不想去猜他俩遇到什么事,因为明天要去办公室开电话会议,刘小姐要跟大家交流一下最近的工作,毕竟,现在恩施和宣恩的项目是刘小姐的重点,合作伙伴更愿意将援助资金投放到湖北西部山区,帮助那里的人发展。

    芭比看到德志的儿子,很高兴,开始带着孩子到处玩,孩子却不喜欢她,因她长得身材猥琐、面色黝黑,看起来,让人不愿意亲近。孩子不掩饰自己的感受,宁愿和尹懋和余哥玩,也不愿和芭比玩。这个事,不是德志和他妻子能教得好的事。只能顺其自然了,毕竟孩子还很小。

    然后是买菜做饭。

    买菜是德志主动请缨的,他邀请一名同事一同前往,余哥和尹懋都不响应,惟独芭比愿意上街,德志心中虽有些不愿意,但也没办法,涉及到大家花钱的事,还是要二人同行,相互做个证明才好。

    芭比之心大概不在证明这件事,对于财务,哪怕她在现场,也看不出什么,余哥想搞鬼,在她眼皮底下搞,她都不知道、看不出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