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巴蜀枭雄之基地系统 > 正文 一百零七章 精锐对决(二)

正文 一百零七章 精锐对决(二)

书名:巴蜀枭雄之基地系统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巴山夜梦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十一月份的皖北天气已经十分寒冷,冬天的田野山峦,显得特别空旷。西北风钻进了皖北的群山,在山峰和沟谷间尖利地呼啸著,似乎把裸露的岩石都冻裂了。

    原中央军教导队出身的高岷山有着良好的军人素养,蒙城一线虽然不是日军的主攻方向,阵地的防御也比较疏松,但明暗哨位设置和每天晚上例行查岗的工作他仍在坚持进行着,而此时,樱花敢死队已经潜入刘家窑的村口。

    樱花敢死队是日本一支新组建的特种部队。属日军联队下属建制,相当于中**队的营级建制。队长中村光一的军衔是德国柏林军校同期毕业生中最低的,原因是中村对大兵团作战不感兴趣,他的兴趣在于研究特种作战,这是一门新兴的军事学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尚不被各**方所重视,到了本世纪30年代,各军事强国的军事学院里都不约而同地冒出一些对特种作战感兴趣的军人,他们的理论根据是:在承认伟人创造历史的前提下,也决不忽视小人物创造历史的可能性。比如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在塞拉热窝被一个塞尔维亚小人物干掉,就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你能说小人物创造不了历史吗?当天平处于均衡状态时,一只蚂蚁的重量都可以导致天平的倾斜,那么在战略的天平上,一支受过特种训练、装备精良、作战素质极高的小部队在关键时刻的突袭,也会使战略的天平发生倾斜。

    难怪中村大佐无法像他的同学们一样晋升将官——李大勇除外。他研究的课题太偏了。但他从来不后悔,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个广阔的活动舞台,他的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同行们已经在战场上大显身手了,大日本皇军的特种作战史岂能是空白呢?他手下特工队员都是从各部队精选出来的,必须通过多种严格的考核,淘汰率极高。

    在柏林的特种兵学校里,那个一贯看不起东方人的日耳曼教官霍曼上校惊讶地发现,这批来自日本列岛的学员具有极丰富的实战经验,这绝不是课堂上能学到的。学员们骄傲地告诉上校,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另外,从1931年的满洲事变起日本军队就没有停止过作战,那时希特勒先生还没把德国的事料理好呢。

    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中村光一也看不起那些头脑僵化负责军械生产的官员们。他们给日本陆军装备了些什么武器?五发装弹的三八式步枪,每发射一发子弹还要动手拉枪栓退弹壳,轻机枪每个小队才一挺,火力太差了。军械官员们的理论是: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如装备自动火器将会加大作战成本,以单兵携带的弹药基数150发计算,用于单发射击的步枪也许能支持一天的作战,而用于连发的冲锋枪也许一个小时都顶不下来。如果只给一百万陆军装备冲锋枪,那么以现有的资源、生产力、运输能力及后勤保障系统要扩大十倍,这样的高成本战争,不是日本所能承受的。

    中村则执相反观点,他认为日本资源贫乏是客观事实,要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就没有必要进行这场战争了,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从1931年的满洲事变起,中国东北三省已成为日本的资源供给及军火生产的主要基地,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和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大部分国土及资源已落入日本之手。如此广大的占领区,如此丰富的资源及廉价劳动力,那些老朽们再说什么资源贫乏就有些居心叵测了,为什么不及时调整军火生产,拿出更好的武器装备部队?须知此时的欧洲战场上,各主要交战国的单兵武器都是以自动火器为主,就别提重武器的火力了,一支军队的强大主要应体现在火力的强大。

    身为现实主义者的中村光一虽自知人微言轻,无法改变日本陆军的装备,但用先进武器装备这支小小的,不足百人的特种部队的权力还是有的。特工队队员每人装备一枝汤姆逊冲锋枪,一枝德制20发装驳壳枪,每个战斗小组10人,装备两挺轻机枪,单兵火力让他很满意。

    中村光一永远也忘不了亲历刚刚结束的中朝交界的图们江上游张鼓峰事件,那是一场以钢铁、大工业生产和意志、血肉之躯的较量。当时的苏军远东集团军集中了几个坦克旅,三四百架飞机和上百门大炮,骄横的日本陆军算是体会到什么叫现代化战争了,天上机群呼啸,地上大炮怒吼,航空炸弹和大口径炮弹把日军阵地炸成一片火海,火力打击的密集度是日本军人前所未见的。在无遮无拦的图们江边,在十几公里的宽正面上,飞扬的尘土席卷大地,上千辆苏联坦克铺天盖地而来,坦克的履带毫不留情地碾碎了日本士兵的精神和**,把日本帝国狂妄的北进野心埋葬在风沙茫茫的中朝边界,是役,日军第十九师团伤亡惨重差点被包围,苏军伤亡则不到三百人。

    张鼓峰——一个恶魔般的名字,它像烙印一般给中村光一留下永远无法抹去的惨痛回忆。

    23点整刘家窑,站在村口的哨兵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突然觉得眼前闪过一道白光,他还没来得及喊出声,就颓然倒下。偷袭的特战队员的确是个高手,他掷出的飞刀极准确地插进了哨兵的脖子,被割断的颈动脉喷出的鲜血染红了雪地,一招得手便不让人,特战队员们一跃而起冲进村口。

    23点3分,高岷山与警卫来到村口,发现村口的明暗哨是空的。两人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拔出枪,顺势打开了枪机。

    一个不祥的念头在高岷山脑子里候然闪过,自川军整顿以来,军纪非常严明,擅自离哨要受非常严重的军法处罚,所以哨兵绝不可能无缘无故离岗。

    此时,高岷山还没打算鸣枪报警,他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虚惊一场呢。于是他立刻吩咐身边的警卫,通知警卫排及营部人员全部待命,并向值班连长询问,发生了什么情况。

    就在高岷山准备继续查看另外的哨位时,村子里叭的一声枪响划破夜空,冲在最前的樱花敢死队队员一头栽倒,他的眉心出现一个小小的黑洞,这个擅长使飞刀的日军士兵在生命将要逝去的一瞬间还在惊讶地想,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一枪是离村口哨位约50米的潜伏哨发出的。

    如此布哨是川军的特色,刘天楚和李大勇在布哨方面观点是一致的,明哨易受攻击显而易见,把一支部队的安全寄托在一个哨兵身上很愚蠢。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任何疏忽都会带来灭顶之灾。潜伏哨不定期派出,据情况而定,哨位也是经常变换,因为任何一件事,一旦形成规章制度就会变得僵死了。今晚的潜伏哨是高岷山亲自安排的,训练有素的樱花敢死队出师不利,竟栽在潜伏哨上。潜伏哨兵手里是半自动步枪,村口的道路狭窄,特战队员无法展开战斗队形,都拥挤在一起,中弹的士兵离潜伏哨位只有几米远,如此的距离开火不需要神枪手,又是突然从暗处向明处开火,立刻占了上风,八发子弹打完,在重新上弹这短短的七八秒耽误使他送了命,特战队员手中的冲锋枪一个短点射就将他打倒。

    有实战经验的老兵打起仗来从不诈诈唬唬,像吝啬的商人一样仔细算计着双方本钱之间的悬殊,怎样才能用自己有限的本钱去换最大的利益。潜伏在各处的哨兵见自己的哨兵被打倒后,决不会勃然大怒地扑过去替战友报仇,而是连眉毛都没动一下。哨兵已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下面该轮到他们尽职责了。打仗嘛,要是死几个人就大哭大喊地要报仇,这仗就没法打了,只有初出茅庐的新兵蛋子才这么干。

    训练有素的樱花敢死队员打死哨兵后,迅速向村子各个方向渗透,抢占制高点。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