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138年12月16日,联军停止对朝昕国聚落的进攻。同月20日,身在拜伦斯城的格瑞收到了麦尔的亲笔信。
麦尔在信上详细的说明了联军在朝昕国遇到的问题,并就屠杀朝昕国人一事询问格瑞的意见。格瑞在看完信之后,当即叫来了监察会的负责人昌容。他让昌容以最快的速度联络腾源和拉莫吉斯,请他们尽快派出一支规模大于五千人的部队去朝昕国。
格瑞分别给麦尔和伊良皇帝写信。他让麦尔再次退兵,但这次联军不要退回国境线内,要在朝昕国境内驻扎。在给伊良皇帝的信中,格瑞请求他在舆论上支持拜伦斯王国和伊利比同盟,大肆在伊良人中宣扬明集人会危害新世界的论调。
在这之后,格瑞收拾好行装,带上随从,奔着爱尔特王国去了。
爱尔特王国不久前与拜伦斯王国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二者的关系和谐且平稳。12月30日,格瑞抵达爱尔特王国首都洛顿城。他向爱尔特王国的国王讲述了朝昕国向拜伦斯王国无理宣战的事,这件事国王早就知道了,为了两国关系能够稳定发展,国王愤怒的谴责了朝昕国的无理宣战行为。
格瑞来洛顿城不是为了抱怨,也不是为了寻求爱尔特王国的支援。他是来当说客的,为的只是无限夸大明集人对新世界的威胁。
他对明集人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也知道新世界的大部分统治者都知道明集人的危险尔特王国的国王就是其中之一。
在大约一百年前,那时还没有所谓的爱尔特王国,爱尔特人的领土也没有全部连接在一起。在两块面积较大的领土之间,夹着一个明集人国家。爱尔特人不想和明集人交恶,就想用资源换取两座聚落,以及其控制下的土地,好让那两块领土连在一起。
这两块领土的领主提出了相当优厚的条件,还出让了一块很肥沃的土地。怎奈明集人就像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明集人本就瞧不起外族人,他们见爱尔特人态度谦卑,就更加瞧不起他们,根本没把他们的提议当回事,还羞辱了来谈判的使节。
明集人的傲慢让爱尔特人十分愤怒,他们以外交侮辱为由向该国宣战,想要用武力打通两块领地之间的联系。在战争中爱尔特人付出了极大的损失,最后愤怒的爱尔特人将该国彻底毁灭,把所有能看见的明集人都杀了。
在屠杀中,爱尔特人付出了更多的代价,还差点与明集人爆发了种族全面战争。好在还没等明集人向爱尔特人宣战,泰容人就不小心捅了马蜂窝,于是明集人就先对泰容人宣战了,爱尔特人这才逃过一劫。
由于明集人在每场战争中都会制造大量的屠杀事件,所以明集人的国际声誉非常差。之前韦续潜入朝昕国时,谎称自己在外族人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朝昕国人很轻易就相信了他的话,因为明集人真的很不受外族人待见。
正因为如此,格瑞才敢什么准备都不做,只收拾了一下行装,带着几个随从就来爱尔特王国当说客了。他将朝昕军在战争中的表现详细的向国王说明,他说的都是麦尔亲笔信上的内容,一点水分也没有掺。
格瑞表示,拜伦斯王国与朝昕国无冤无仇,也没有利益冲突。朝昕国是为了攻打潇湖家向拜伦斯王国借道,拜伦斯王国不肯,他们就向拜伦斯王国宣战了。换了其他种族的国家,这种近乎无耻的宣战理由很难得到国民的支持。别说是死战,士兵在战场上能听话就已经是很忠心了。
可是朝昕军却能死战不退,还更无耻的反咬一口,说拜伦斯王国是侵略者。这样的种族可谓是善恶不分,毫无良知可言。爱尔特王国的国境线可比拜伦斯王国长多了,国境线的另一边有好几个明集人国家。万一这些明集人国家为了救援朝昕国向拜伦斯王国宣战,还要向爱尔特王国借道,爱尔特王国的国王该怎么办?
借道吧,谁都知道明集人的脾气,万一敌对势力趁机使绊子,明集军很可能就地搞屠杀,到时候战争无法避免。不借道吧,拜伦斯王国这个例子就在眼前,最后还是要打。
既然横竖都是要打,爱尔特王国必须提前做好战争准备,免得被明集人打个措手不及。格瑞表示自己不是来求援的,只是以邻国使者的身份来提醒国王,让他有所准备。格瑞毫不避讳的表示,由于联军在朝昕国境内损失过大,举步维艰,他们可能不得不“以极端手段处理朝昕国问题”。
而在这之后,明集人很可能直接向伊利比人发动种族全面战争,并对拜伦斯王国和泰容王国宣战。伊利比人攻城能力弱,但野战和防守能力强。明集人啃不动伊利比同盟这块硬骨头,多半会来找拜伦斯王国和泰容王国的麻烦。
目前拜伦斯王国和泰容王国分别只和一个明集人国家接壤,也就是说其他明集人国家是打不到拜伦斯王国的。万一有明集人国家学着朝昕国的样子向爱尔特王国借道,爱尔特王国就麻烦了。
格瑞的这番话让国王产生了动摇,格瑞立刻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明集人业余生活匮乏,以战争为乐。他们根本不在乎对手是谁,只要能打仗他们就满足了,我国的不幸遭遇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我国与布金共和国的联军首战歼灭朝昕国五万战兵,在这之后联军就退回本国,等待朝昕国派使者来谈停战条件。我方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但朝昕国却得寸进尺,非要把战争进行下去。我方为了保护平民不受明集人屠戮,不得不再次进军,以不断进攻的方式来拖延明集人的步伐。若是贵国被卷入战争,等待贵国的也会是同样的命运。”
“民间有戏言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明集人有多残暴,连三岁小孩都知道,若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杀进本土,必定会造成无辜国民的死伤。可若是国王陛下在边境部署重兵防御,又给了明集人宣战的口实,可谓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这明集人的存在就如同长在背上的坏疽,不挖要死,挖了也要死,只有想办法治疗,让它彻底消失,这样人才能有一线生机。”
格瑞来访的时候报上了自己的名号,在新世界,格瑞拜伦斯这个名字不但可以成为敲门砖,还可以增加言语的重量。若非如此,格瑞也不会亲自跑到爱尔特王国来当说客了。
国王听了格瑞的话,认同的点了两下头。
“格瑞大人的意思是……”
“国王陛下,鄙人刚才说了,鄙人只是奉君主之
之命,前来提醒友邻,除此之外并无他意。”
“呃……抱歉,是我误会了。”国王尴尬的一笑,“这个……格瑞大人似乎对坏疽有所研究,我对坏疽没什么了解,请问这种病该怎么治才能痊愈?”
国王能听懂格瑞的话,说明他对坏疽有所了解。他说自己对坏疽没什么了解,只是想顺着格瑞的话说下去,想知道明集人问题该如何解决。
其实他知道格瑞从始至终都是在危言耸听,明集人也不是第一次和外族人爆发战争了,到现在爱尔特王国也没遭过一次难。但是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朝昕国这次的宣战借口可谓是“标新立异”,因为不借道就宣战,这种事在新世界还是头一回。
这是一个“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的世界不单是这个世界,很多世界都是如此。
什么是“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座从没发生过盗窃案的村庄,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小偷,偷走了一户人家的东西。在这之后,这座村庄就知道了“偷”这个概念。在知道这个概念之后,人们首先的想法是提防小偷,免得再次受害。这座行为是无可厚非的,但它却会让“偷”这个概念一直延续下去。
原本这座村庄里是没有小偷的,但这不代表村里都是心地善良的好人。一家三口尚且各有不同,更何况是一座村庄呢?一旦有符合条件的人遇到了盗窃的机会,已经知道“偷”这个概念他就有可能成为小偷,这样一来,村子里就会发生第二起盗窃案。同理,只要“偷”这个概念还在,村子里就可能出现第三起、第四起、第五起盗窃案。
而偷过一次的人,有很大的概率去偷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这样一来,“偷”这个概念在村民的脑海中就会越来越深,直到他们对盗窃事件习以为常,不认为这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那时“偷”就不再是一种概念,它会变成村民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会习惯小偷的存在,把各种本该不存在的各种防范措施当成理所应当的事。
本可以随意存放在家中的财产,必须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费时又费力,但人们却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本可以随意挂在腰间的钱袋,必须藏在怀中,还要时刻警惕扒手,浪费不少精力,但人们却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本可以在晚上大开的门窗,必须装上坚固的防盗措施,浪费资源和人力,但人们却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盗窃行业,起初是战战兢兢,然后是习以为常,最后变得厚颜无耻,偷不到就明抢,这样一来“抢”的概念就出现了,然后又是“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人类的自制能力普遍较弱,因此这种发展如果没有外力干预,几乎是不可逆的。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崩坏往往起始于一个不起眼的点,它慢慢累积,直到量变产生质变,崩坏就产生了。
所以聪明人喜欢从源头解决问题,争取在问题没发生之前就把它解决,而非是在问题发生后再想办法解决。既然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那么只要在有“一”的时候,想办法把这个“一”消除掉,二和三不就没有了吗?没有了二和三,更大的数字也就没有了。
对于爱尔特王国而言,朝昕国的这次宣战算不算是“一”呢?也许是,也许不是,不是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但哪怕“是”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一,国王也不敢赌。明集人的国际声誉摆在那里,他们的名声比喜欢抢掠的安威克人更臭,而且谁也摸不准他们的脉。
这次朝昕国能用邻国不借道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理由向拜伦斯王国宣战,谁敢保证其他明集人国家不会用同样的理由向爱尔特王国宣战?朝昕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明集人为了打仗可以不择手段,这样一来谁敢相信他们呢?
所以最终,国王选择站在拜伦斯王国这边,和他们一起对付明集人。格瑞那句“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入了国王的心,那个坏疽的比喻则是让他生出了将明集人从世界上彻底铲除的想法。
最后格瑞也没和国王说坏疽该怎么治,因为他知道国王已经有了主意。其实消灭明集人并非难事,明集人本来就已经声名狼藉,只要能找个机会让各大主要种族联合起来,明集人必然会被灭种。
但想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国王不是个理想主义者,所以他并不打算去实践这个计划。他是爱尔特人的国王,他只需要对爱尔特人负责。铲除明集人符合爱尔特人的利益,但他不会在这件事上打头阵。如今伊利比人和明集人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由于战争尚未开始,谁也不知道哪边会占优势。一旦有第三方势力加入,成为了明集人的敌人,局势就会变成两族打一族,胜利的天平会倒向明集人的敌人。
到时候爱尔特王国可以顺势加入战争,在敌人的敌人的帮助下消灭明集人只要国王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格瑞的目的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