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复四年闰四月,天子抵达洛阳光正门,遂改元为天佑元年,大赦天下。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流逝,淮南举办的第一次科举也即将开始(前文有误,这一年有闰四月,所以科举复选时间是闰四月而不是五月),而各地通过了初选的士子也汇聚广陵,准备参加复选。
这天,杨渥在处理完公务后,准备带着侍卫去探望一下前来应考的士子。
临出门时,他的侍卫统领程勋却拦住他道:“殿下,前来参加复选的士子都是来自各地,人员复杂,很难保证安全啊。殿下要去探望他们何不等到复选完了,再把那些通过了的士子召来?那样的话也安全多了。”
杨渥当即便摇头道:“等到复选完了那还叫探望吗?那就是公事公办了,这效果可就差了太多。至于安全,不过是些柔弱书生,有什么不安全的,你多心了!”
对他来说,这一次科举既是淮南的第一次科举,更是他的一次机会,如今淮南的大部分官员都是他父亲一手培养出来的,真正由他发掘和培养的却很少,这一次科举,正好是他拉拢那些真正有才学士子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而且,在这次初选之后,那些通过了的考生的名单以及他们初选的答卷也被送到了节度使府,杨渥曾经抽时间仔细看了一下,在其中还真发现了不少有才学子。
比如他曾经想要寻找招揽的宋齐丘,还有后来南唐时期的大臣查文徽等,此外还有一些士子虽然杨渥对他们的名字没有什么印象,不过从他们的答卷中却能看出来那几人的学识是不错的。
程勋劝道:“虽然都是些学子,但很难保证他们中就没有别的藩镇派出的奸细藏在其中啊!所以世子即便要去探望,也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才行。”
“万全的准备?”杨渥乐了:“你不会是说让我穿一身铠甲去见那些考生吧?那会成什么样子?肯定会被人笑话死!”
“属下当然不敢让殿下穿一身铠甲去,不过可以在里面穿一身软甲,外面再套上衣服,总比什么防备都没有强吧!”
杨渥心中一动,觉得程勋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当即照着他说的去办了。
城中一处宅院,这里本来是瞿章当初留下的宅子,后来瞿章犯法被杀后,这里经过一番改造,如今刚好用来供这次前来应考的外地士子居住。
来自不同地方的考生们相聚一堂,自然要相互认识交流一番,而他们谈论最多的当然是这次科举的题目了。
“诸位兄台,这次科举初选的题目,大家做完后有什么感觉没有?反正小弟我当初做完后是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很多题目都不会做,都是是胡乱答的。我原本还以为自己要落选了,没想到还过了!”说话之人,神色显得有些兴奋,同时也对即将开始的复选感到有些担忧。
“你也有这种感觉啊?在下也一样,也是很多题目不会做,尤其是那些数科的,还有律法的题目,很多听都没听过!”另一人附和着。
“就是,其实有很多人都与你们有同样的感觉,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有个个子不高的锦衣公子小声说道。
众人一听,连忙问道:“可是这里面有什么内幕不成?”
“当然!我听说啊,这次初选因为是第一次出题,所以难度没有把握好,出的题目太难了,大家都普遍不会做,但复选总要让足够数量的士子来参加吧?所以就只能降低初选的标准,在矮子里面选长子了。”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考得那么差都能通过初选,原来是别人考得比我更差啊!”众人恍然大悟:“那么这次复选的题目还会那么难吗?”
“这个小弟就不知道了,毕竟小弟也不过是个普通考生而已。”那锦衣公子笑道。
其他人纷纷起哄,觉得他一身锦衣,加上时不时的爆料一些内幕,一看就不是他自己说的什么普通考生。
不远处,刘仁规与其他几个前来应考的士子静静坐着,一边饮酒,一边听他们相互闲聊。
作为濠州的实际掌控者,还是杨行密的女婿,他对于参加这次科举本来是极为不情愿的,不过在他父亲的极力要求下还是来参加了。
刘仁规这人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只要他准备做的事情,那还是会认认真真的去做,比如这次初选,他虽然很早之前便负责起了濠州的州务,各种见识也是不缺的,但说到考试他却并不擅长。
所以为了上考场后不至于考得太差而出丑,他请了许多有学识的人来做他的老师突击学习,只用了这么几个月的时间居然还真让他学到了许多东西,至少这次初选他就是完全凭自己的真本事通过的,而且得分也不低。
到了这次复选的时候,他更是拒绝了到节度使府居住,搬到这里来与其他考生一同居住,倒也让他结识了几个有真才实学的士子,或许以后还能引为助力。
“刘兄,对他们说的,你怎么看?”这时,身旁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操着一口江西口音向他问道。
这年轻人名叫宋齐丘,与他刚好分在一个院子里居住,这些日子也没少交流,这一来二去,对方也知道了他的身份,所以经常会向他打听一些消息。
“那年轻公子说得没错,这一次的确是临时降低了初选的标准。”刘仁规极为肯定的沉声道:“别的地方的情况我不知道,不过我们濠州那边,据说原本按照大王定的规矩,两百分的总分里面至少要得到一百二十分才能通过初选,不过后来发现按照那个标准,能通过的人实在不多,最后只能降低了标准。”
宋齐丘点点头,这次淮南初选的题目出得有些怪异,便是他这个自认为学识广博之人也感到有些吃力,其他人觉得很难也正常。
不过他更感兴趣的是接下来的复选出的题目会不会更难,若是更难的话,只怕他也得不了多少分。
“其实这一次科举,那些选择题都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在策论上,若是你策论做得好,别的答得差点也没多大关系。”刘仁规提醒道。
作为杨渥的姐夫,他自然也能得到一些内幕消息,所以此时提点一下,正好留个人情。
旁边几人听了纷纷眼前一亮,这几人的学识相比于宋齐丘就差了一些,他们过去学的多是儒家经典,准备的也是朝廷科举的那一套,对于淮南科举要考的数科、律法等掌握得就差了不少,不过
过说到策论,他们却不担心的。
这时候,外面忽然出来一阵骚动,接着,一个年轻公子在一群侍卫的护佑下走了进来。
“淮南节度留后,吴王世子殿下到!”那年轻公子身旁一个侍卫统领刚进来便朗声唱喏道。
众多前来应试的学子不由感到非常震惊,同时又觉得受宠若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杨渥这个在淮南仅次于杨行密的贵人竟然这么平易近人,不仅如此年轻俊朗,而且还在忙碌之中来探望他们,一时间都有些激动莫名,纷纷围上去向他行礼。
这下可把程勋给吓坏了,这些学子都来自各地,有些还是从别的藩镇前来应试的,若是其中藏着几个刺客,在这个时候突然发难,他们只怕就难以招架了。所以侍卫们一个个都如临大敌一般围在杨渥身边,试图隔开这些考生们。
见到杨渥,刘仁规不由脸色一僵,他虽然按照他父亲的要求来参加这次科举了,不过心中还是感到有些丢面子,此时在这里遇到杨渥前来探望众考生,这就让他有些尴尬了,一时间坐在那里不知道该迎上去还是该避开。
一旁,宋齐丘毕竟不是淮南的人,所以对于杨渥的到来也没有其他那些士子一样激动,只是站起身远远观望起来。
杨渥却是被这些士子们的热情给弄得有些手忙脚乱,他本来觉得自己来探望众学子只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加上他毕竟还年轻,应该不会让这些士子们如此激动才是。
他却不知道他这一年来率军南征北战,为淮南扩大了大片领地,如今南方谁不知道杨渥在这淮南的地位比起他父亲来也差不了多。
“学生徐融,见过世子殿下!”
“学生刘源广,见过世子殿下!”
……
一个个士子纷纷行礼,面色激动,然而就在这时,众多士子之中突然有个人影闪电般的冲了出来,这人普通士子打扮,看上去显得文文弱弱的,却没想到身手居然极为敏捷,他手中拿着一把泛着蓝光,还带着一点绿光的利刃,直接向杨渥扑了过去。
“殿下小心……”周围人群一片惊呼之声,侍卫们更是手忙脚乱的准备围上去。
“还真有刺客?”杨渥心中一紧,脸上却丝毫不显,极为镇定的看着那刺客向自己扑来,他相信,自己的侍卫若是这点问题都不能解决的话,未免也太无能了。
何况,身旁的程勋寸步没有离开他身边,这可是一位高手,有他在,杨渥能够放心。若是再加上衣服里面的软甲,那就是三重防护,若是这都能被刺客所趁,那也是他的运气不好了。
果然,只听“啊”的一声惨嚎,那刺客已经倒在地上惨叫起来,原来却是这人想要朝杨渥猛扑过来时,却忽视了围在他身旁的侍卫,结果被一个侍卫看中机会狠狠的来了一下。
杨渥不由摇了摇头,这个刺客实在太不专业了,对他根本没有造成多大的威胁就被打倒了。
“将他抓起来,好好拷问一番,记住防止他自杀!”杨渥沉声下令。
几个侍卫连忙扑上去将那人按住手脚,立即有人找来绳子将其结结实实的捆绑起来带走。
听到院子里面的动静,大批留在外面的侍卫也纷纷涌进来,刀枪齐出,虎视眈眈的看着这些士子们。
“殿下,这里很危险,咱们还是先回去吧!”程勋脸色焦急,连连劝道,眼神却在众人之中来回扫视着,生怕再有刺客杀出来。
此时,院子里面那些士子们更是一片大乱,他们没想到居然有人潜藏在他们之中,在这关键时刻突然行刺,一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
虽说吴王杨行密的仁厚是天下出了名的,不过眼前之人可不是他,而是他的儿子啊,若是他在愤怒之下迁怒到他们这些士子身上,别说他们这次科举的前程没了,连他们的性命能不能保住都难说。
一时间,众多士子脸色苍白,有几个人忍不住就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他们是清白的,与刺客绝对没有瓜葛云云。
对于杨渥来说,虽然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不过毕竟是遇到了一场刺杀,接下来众多学子之中是不是还有别的刺客隐藏很难说,所以他的脸色也有些阴晴不定。
他这次来本来是要拉拢一下这些士子,在他们中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所以即便他知道在场众多士子绝大部分都会被淘汰掉,但他还是要在复选之前来探望,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来探望才更能体现他对士子们的看重。
此时发生了这次刺杀事件,若是当做什么都没发生继续巡视下去肯定不妥,不过迁怒到众人身上也不是杨渥的性格。
更何况,他这次来的目的是为了拉拢众士子,若是胡乱牵连起来,肯定会让士子们觉得自己喜怒无常,还不如暂时什么都不问,还可以表现自己的大度,一切等审问了那个刺客之后再来追究。
想到这,杨渥笑道:“诸位不要惊慌,这一次行刺与你们无关,我不会迁怒于你们的。等会儿,我会让人给大家送上一些酒菜压惊,诸位且好生准备应试,等到过了复试之后,再准备酒席招待各位!今日还有要事要办,在下就先告辞了!”
他向程勋点点头道:“咱们走!”
身后,士子们见杨渥果然丝毫都不迁怒于他们,顿时连连道谢起来。
众多士子之中,宋齐丘不禁赞叹道:“这才是真正的明主啊!就凭这胸怀,钟匡时和钟延规二人,连给这位世子殿下提鞋都不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