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里的这篇报道,秦叶忍不住高兴起来。
见此,菲利普微笑道:“现在,你该相信了吧?就像我刚才说的,秦,你要火了。恭喜你。”
秦叶无语,他又不是觉得自己要火了才高兴。
拥有人气,这对一般人而言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值得庆祝与高兴,但对秦叶而言,这只是一件早晚的事而已。
他这个月不火,下个月总会火,今年不火,明年总会火,就是像这样迟早会来的事罢了。
让他高兴的,是报道里提及的索菲亚的现状。
虽然索菲亚又给他回了信,但能在新闻里再次得到确认,知道索菲亚已经慢慢走出了阴影,这事还是让秦叶由衷地感到高兴。
动笔写下一个小故事,能拯救一个孩子的未来,这是一件无论怎么算都无比划算的事。
这种划算与是否有回报无关。
“有时候……”菲利普有些感慨地说道,“我会想,创作童话故事才是秦你的归宿。能为无数孩子带去笑容,这是一件无比神圣而富有意义的事情。”
“就是位置好像不太好!”苏壤有些可惜地说道。
虽然很惊讶像菲利普这样的明星怎么会过来这里,而且秦叶似乎还和他挺熟的样子,但这篇新闻一出来,她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去。
“并非如此,这位美丽的女士。”菲利普开口道,“这个位置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接着,他又解释道:“虽然今天《每日邮报》的头条是国际政事,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欢看这之类的新闻。有些人购买《每日邮报》就只看里面报道的一些真实故事,而在这类型的新闻中,秦的这篇是很显眼的,内容也很棒,是大家从未见过的。”
“哦!”苏壤明白过来,点了点头。
她平时看新闻大多是通过电视上的新闻节目,虽然也会用手机和电脑上网看些新闻,但只看一些感兴趣的推送新闻,至于报纸,那基本是不看的。
况且,为了省钱,家里也根本没订报纸。
不过,菲利普所讲的有关报纸读者阅读习惯的事,并非是什么难理解的事,苏壤也只是因为不看报纸才没有意识到,此刻经他这么一解释,自然就明白了过来。
而这时,她的注意力终于再次落在了菲利普身上,转头满脸好奇地向秦叶问道:“小叶,他一明星怎么会来这儿?这……真不是新型的诈骗手段?”
秦叶汗颜:“不是,真的不是。”
一旁,菲利普更汗颜了,连忙掏出了护照:“这是我的护照,你可以检查下。”
见秦叶确认了,苏壤没有伸手去接菲利普的护照,不过脸上的表情显然更好奇了:“你好,科菲先生,我叫苏壤。请问你来找我家小叶有什么事吗?难道只是为了通知我们《每日邮报》上的这篇报道?”
菲利普今天一大早就过来,还真就只是为了告诉秦叶这件事而已,但听到苏壤问他找秦叶有什么事,他也就顺势再度提起了来找秦叶的初衷:“事情是这样的,我想找秦购买一首歌作为我新专辑的主打歌。”
“买,买歌?!!”苏壤愕然,这理由实在太出乎她意料了,她刚才甚至猜想两人会不会是网友之类的,但哪料到居然会冒出这么个理由来,“我家小叶不是在写童话故事吗?科菲先生你确定没找错人?”
说着,她又转头看向秦叶:“还是说,小叶你真有在写歌?”
“菲利普他确实是来买歌的。”秦叶无奈道,“事情的起因说起来有些复杂,下次再跟你说吧!”
“小叶你居然还会写歌?!”听到秦叶确认,苏壤很是惊讶,又追问道,“然后呢?”
“然后,秦拒绝了。”菲利普道。
“拒绝了?!”苏壤愕然,“怎么?”
“他不适合那首歌。”秦叶解释道。
“……”苏壤,“再然后呢?”
“再然后,我想请秦为我的新专辑创作一首适合我的歌曲。”菲利普连忙趁机说了出来。
在听弟弟西蒙·科菲仔细描述了秦叶当时如何创作出《sealed-with-a-kiss》后,菲利普对秦叶的创作能力还是有信心的。
公司里好的作品资源竞争激烈,以他的资历和人脉,争取到优秀歌曲的希望很小,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试来找秦叶帮忙呢?
就像弟弟说的:“你或许可以找那个中国小子试试。”
虽然这条路子在其他人眼里不靠谱,但在菲利普看来,起码比在公司里争取好作品要靠谱。
“……”听到菲利普的话,苏壤很无语。
你以为写歌是摘大白菜呐?
伸手摘一棵,伸手摘一棵,这么简单?
不过,出乎她意料的是,秦叶开腔了:“可以,我答应你的请求了,菲利普。不过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菲利普一喜,连忙问道。
“……”苏壤愕然,这……还真是摘大白菜吗?
“条件就是……”秦叶很认真地看着菲利普,“以后不要随便打扰我看电视。我看电视,很忙的!”
“……”菲利普。
“……”苏壤。
……
正如菲利普所说,虽然有关秦叶的那篇报道在《每日邮报》上占的篇幅并不大,位置也只是不好不坏,但《每日邮报》可是一份综合性报纸,其内容包括国际政治,世界舆论,股票行情,体育新闻,科技发展,法庭消息,社会趣闻,甚至妇女园地等等,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包。
而且,它还是一家大型媒体,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作为一篇既不具备爆炸性,又不具备重大性,还没有任何人气明星参与其中的新闻,能在上面占到一个不好也不坏的位置,那就已经说明编辑部对这篇新闻很看好了。
为什么看好?
原因很简单——就因为它暖心!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心确实冷漠了许多,但这并不代表正能量的新闻不受欢迎。
恰恰相反,没有谁愿意生活在一个毫无温度的世界里,因而,这种充满正能量,暖人心扉的真人真事有着不小的受众市场。
《每日邮报》的编辑部相信,最起码,这篇新闻在那
些有孩子的家庭里会广受好评。
……
《英格兰儿童读物》编辑部。
一大早。
才刚刚抵达公司,组长及以上的编辑就被总编塔莎叫去开会了。
宽敞明亮的会议室中。
塔莎沉默了下,扫视一圈,忽然道:“各位,我们或许要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