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航天员大队这么多年了,听过的动员大会不计其数,但梁有成还是第一次如此的心潮澎湃。
“……将那里荒原开垦成良田,将沙漠变成绿洲!”
陆院士的那句话,简直是戳进了他的心坎里,让他全身上下的血液都跟着沸腾了起来。
就好像某种刻入骨髓深处的东西,被某个声音给唤醒了一样。
那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正催促着他,将秩序和繁荣播撒到更远的地方!
心潮澎湃的显然不只是梁有成一人。
陆院士前脚刚刚离开生物圈a,登火计划将在月内启动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研究基地。
倒不是谁走漏了消息,而是这件事情本来就没有刻意的去保密,甚至于早在陆舟抵达沙漠地区之前,人人日报等媒体便在为这次计划做铺垫造势了。
尤其是央视的科教栏目,更是推出了一期三集的专栏节目,以《人类未来的家园》为名,请到了航科研究所的袁焕民院士,为普通大众们科普了华国未来二十年的航天计划蓝图,以及在火星上建造科考站,在拉格朗日点建造空间基地的现实意义和未来的美好愿景。
因此,几乎就在生物圈a开启的当天下午,这一消息便被驻扎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记者,通过采访的镜头和话筒,传遍了全国上下的每一处角落!
几乎每一张能够看得见的报纸,头条上的新闻都是同样一件事情!
《京城晚报》:【生物圈a开启!人工生物圈研究进入新纪元!】
《科技新闻报》:【四百天封闭实验取得阶段性成功!二十名实验者身体状况一切正常!】
《华国农业大学报》:【华国掌握全封闭式太空殖民舱技术!我校胡洋教授参与该项目研究!】
《金陵大学报》:【我校陆院士挂帅总设计师,载人登火箭在弦上!】
《金陵日报》:【……】
密集的消息接二连三的传来,在如此多新闻的轰炸之下,很快将“华国载人登火计划”、“生物圈a”、‘陆院士”等等一系列的相关词条送上了热搜榜。
就在几天前,人们还在惊讶于陆舟宣布辞去imr的理事会职务,争论着他接下来会去哪里,没想到这场争论这么快便有了结果。
并且,随之而来的还是如此惊人的一个消息。
华国将在月内启动载人登火计划!
陆院士亲任总设计师!
简直碉堡了!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生物圈是国际合作项目,因此不只是华国的科研工作者和记者驻扎在那里,各国主流媒体早在几天之前就已经将目光聚焦到了这里。
因此,就在生物圈a取得初步成功的新闻刚刚登上国内各大媒体的头条,登火计划将在月内启动的消息很快同步传到了外网,并且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可以说是震惊到了不少人。
尤其是对于几年前曾经在火星栽了个大跟头的美国人来说,简直如同遇上了一记晴天霹雳,被惊的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了。
推特上。
话题的热度很快取代了近期举行的棒球联赛,占据了热门搜索的头条!
尤其是nasa最近发布的一条关于地外行星观测的推文的评论区,几乎被陷入震惊的北美网友们挤爆了。
“华国人打算登陆火星了?!”
“法克!你们每年烧了那么多钱,到底把钱烧到哪里去了!”
“我觉得其实没必要惊慌,华国人对火星感兴趣就随他们去吧,反正我们已经上去过了。”
“这种论调并没法让人感到安心,那次登火计划简直是一个耻辱!当他们的飞船的航天器来接我们的航天员回家的时候,我们的nasa居然因为担心技术泄露给华国人,主动坠毁了留在火星轨道上的bfs飞船!”
“……这只是华国的一面之词,里面还是存在争议的。”
“真是够了!我觉得登上火星根本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关键是能不能留在上面,如果他们也只是去上面印个脚印,插个旗子,然后像nasa那样带着一堆麻烦回家,我觉得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这是华国的挑衅!我们应该立即重启登火计划!重建‘新弗吉尼亚’!”
争论的声音在推特上不断发酵。
网友的意见似乎分成了两派,其中一派认为华国已经掌握了在火星轨道巡航以及全封闭式生物圈技术,在火星上建立永久的考察站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而另一派则是持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虽然华国掌握了在火星轨道上巡航的技术,但想要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式的基地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双方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目前看来,似乎是后者的声音更站上风一些。
毕竟正如许多人看到的那样,虽然华国已经不止一次在火星轨道完成了巡航飞行,并且成功返航了地月系统,但没有一次真正意义上将脚印印在火星大地的表面。
抵达火星和登陆火星的技术难度,终究还是差了一个维度。
即便火种计划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比起火星上那令人绝望的黄沙来说,还是小巫见大巫了一点。
那里的沙尘暴甚至能够持续一整年的时间,遮天蔽日的沙尘不止将瘫痪掉一切太阳能设施,更是将让火星表面的温度下降到一个极端的数字!
而即便是全封闭式的生物圈,也不可能一整年不依靠外部能源的输入,完全依靠内部的物资循环来实现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
也许华国根本没有意识到火星上的状况有多么糟糕?
不少美国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
毕竟作为上个世纪的航天最强国的国民,这样的现实实在是太令人难以接受了……
相比起普通大众的乐观而言,美国精英阶层的反应则是悲观的多。
虽然华国人能否成功完成载人登火,并按照计划中的那样在火星表面建造一座永久式的全循环殖民基地仍然是一件存在争议的事情,但他们可不会像普通吃瓜群众们那样,乐观地以为华国人没有考虑到那里极端的气候环境。
毕竟,当初正是那些华国人,将他们的宇航员从火星上接回来的。
相比之下,他们更惊讶的是另一件事。
那便是华国宣布在月内启动载人登火计划……
虽然不知道那些华国人为什么做出这么仓促的决定,但这种去一趟火星简直就像是订机票一样随意的态度,着实将不少人都给震惊到了。
nasa的脸书社群。
在里面发布消息的大多都是航天领域的工程师,或者至少也是从事相关专业学习的硕士生博士。几乎就在nasa最新发表的那篇推文评论区爆掉的同时,这边的讨论也开始了。
“月内启动?上帝……他们在开玩笑吗?这种关系上百亿的大型航天探索计划,没有半年以上的计划,就这么仓促的决定好了?”
“也许他们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像那个生物圈a一样,早在我们匆匆忙忙将鞋底扔到火星上去,并捡一个烂摊子回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为今天的计划做准备了。”
“谢特……我感觉我们的宇航员就像是小白鼠一样。”
“充当小白鼠的何止是那几个宇航员,我感觉整个nasa都成了他们的小白鼠。不是有传闻吗?新弗吉尼亚殖民地的黑匣子,其实并没有和坠毁的残骸一起留在火星上,而是被他们带走了!”
这种猜测并非没有道理。
毕竟当时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疑点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说到上一次登火计划的美国航天员,比较有意思的是,就在华国宣布登火计划消息的同一时间,那位被霞光号从火星上接回来的前任bfs飞船舰长约翰逊先生,在个人的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颇令人深省、且在很多美国人看来都难以接受的推文。
“……我想整个北美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们的航天技术有多么令人震撼,bfs飞船和霞光号的区别简直就像是风帆战舰和铁甲船。这个比喻足够形象,因为当我们还在对飞船上的能量精打细算的时候,他们的能量已经富余到可以用来制造同轴旋转的仿重力室!虽然我觉得这个设计很多余,但当时的我简直被惊的下巴掉在了地上。”
“我想,我们的差距根本不在航天上,而是在比天工程这个宽泛命题更为基础的一些领域。比如材料,比如能源……就像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的可控核聚变。”
“我毫不怀疑,早在两年前甚至三年前,他们就有能力将宇航员送到火星上去,并让他们舒服的待在上面。至于他们为什么没有这么做,仅仅只是出于人.道主义的慎重,以及对生命本身的尊重。”
“也许我们的总统先生该好好地反思一下了,这场毫无意义的对抗给我们带来的除了灾难之外,到底还带来了什么!”
相比起其他人而言,同时坐过bfs和霞光号两艘飞船的约翰逊,可以说是最了解两者之间差距的人了。
毕竟整个北美,除了他之外,恐怕也只有另一位还醒着的宇航员,感受过那种深入灵魂的震撼。
那篇推文在发出之后,短短一小时的时间里,便获得了相当数量的转发,引起了不少渐渐怀疑这场航天竞赛究竟是否有必要再进行下去的美国人的反思。
当然,即便是这样,仍然不乏一些狂妄自大的人。
比如nasa的特聘工程师、深空之门计划的负责人之一、麻省理工大学的航天工程学菲尔歌德教授,在面对媒体的采访时,便措辞强硬地说道。
“这是一次草率的航天计划!”
“我相信他们在航天技术上取得了某种程度的优势,但我仍然无法从他们的草率安排中看到任何成功的希望!”
“如果他们真正为自家航天员的生命着想,对生命还心怀敬畏,那最好还是重新考虑一下发射安排,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好好研究下发射计划。”
“不要将自大当成勇气,否则这将成为人类史上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惨剧!”
(你们的点赞是我爆发的动力!还差几百个赞就省top1了,冲上去咱们明天继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