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刘备的日常 > 正文 1.54 蓟国四师

正文 1.54 蓟国四师

书名:刘备的日常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熏香如风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中山国何人主政?”刘备问道。

    “中山相姓张名纯,乃渔阳豪强。”右国相耿雍脱口而出:“两千石官位,乃是数年前入西邸,用两千万足钱买来。”

    “张纯?”刘备似有些印象。却一时也想不起来究竟是何人。应是个一笔带过的小角色。

    刘备却也不敢大意。令二位国相严密监控。正值多事之秋,太平乱军,即将席卷大江南北。若有人趁机举事,火中取栗。亦符合常理。

    太平到七月便已事发,为何要到十月才能举事。好比军马未动,粮草先行。联络、后勤、统筹管理,皆需要时日。且又是提前举事,太平道散布八州,仓促间又如何能一呼百应。

    三个月举事,足间邪教密谋许久,组织强悍。

    与蓟国不同。中山国乃国相主政。中山王无权干涉。只享有食俸。刘雉年少继位,也乐得清闲。整日逗留西林赛马场,与新任河间王刘陔、安平王刘续为伍。

    后又有甘陵王刘忠、常山王刘暠、赵王子刘赦加入。号称六国联盟。

    六国中五国,皆是今汉世袭藩国。唯有甘陵国乃是新封。

    甘陵国本为清河国。高帝始置,桓帝建和二年改为甘陵国。

    六国皆距蓟国不远。同属冀州。事实上,除去巨鹿郡、魏郡、以及被除国的渤海郡,冀州皆是藩国。

    诸侯王遍地的冀州,竟是太平道的老巢。可想而知,国政糜烂到何种地步。

    这些皆与刘备无关。毕竟不是自己的封国。想管亦鞭长莫及。

    见过已经两岁的嫡长子刘封,刘备这才想起还有一事悬而未决。便是为嫡长子请少师。

    少师,辅导太子之官。春秋时楚国始置。今汉并为沿袭。只因今汉诸侯王权受限。且光武立朝时崇尚节俭。后宫嫔妃都减去数等,可想而知诸侯国仪制,会被删减去多少。

    陛下既放权给刘备。国内之事,刘备便可自决。

    蓟国少师,自然是四位学坛祭酒。

    择吉日,刘备在蓟王宫举行大典。已经能蹒跚学步的蓟王子刘封,跪地行礼,拜四位大儒为师。

    文武列队,百官出席。如此大的场面,只有两岁的蓟王子,竟能全然不惧,随国令士异,一字一句用清澈的童音,向几位少师答礼。

    满朝文武,惊奇之余,亦更加欢喜。蓟国后继有人。

    位列在黄忠和黄盖之后的关羽、张飞二人,更是眉开眼笑,喜不自禁。

    张飞言道,大哥文武双全。侄儿岂能学文不学武。以后定要把俺这一身本领,通通传去才好。

    关羽笑着摇头:大嫂号称剑绝,又岂会藏私。

    张飞这便醒悟:二哥言之有理。

    蓟国少师,秩二千石。

    四人轮换,往来宫中,为蓟王子传道授业解惑。平日无需上朝。若上朝,当位列文官之首。

    足见蓟国尊师重道。

    蔡邕初来楼桑时曾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此句出自《荀子·大略》。

    蔡伯喈一语成谶( yī yǔ chéng chèn)。如今蓟国日新月异,欣欣向荣。

    不正是兴盛之兆。

    四位大儒既官拜少师,学坛祭酒一职更要卸任。十余载风雨兼程,传道授业,劳苦而功高。楼桑学坛人才济济,卧虎藏龙。大江南北,许多俊才,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拜在四位名师大儒门下。

    与都水长,苦无继任人选完全迥异。学坛祭酒,两位国相已有心仪人选。

    趁此良机。刘备亦将楼桑学坛,擢升为蓟国太学坛。学坛祭酒擢升为博士祭酒。

    博士祭酒,官名,前汉时称仆射,位居博士之首。本隶属太常,秩比六百石。

    到了蓟国,自当水涨船高。刘备遂开出千石高俸。

    继任人选,两位国相虽未言明。料想必出自:胡腾、张敞,陈纪、钟迪等人之中。

    胡腾、张敞自从与黄盖一道,护送窦大将军孤孙,辗转抵达楼桑。便一直在都亢城中教书育人。都亢之所以能政通人和,百业兴旺。除去北海一龙,胡腾、张敞亦功不可没。如今都亢城内适龄儿童,皆知书达理,与汉人无异。便是二人教育有方。

    陈太丘与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见老父年事渐高,长子陈纪举家迁来楼桑,服侍老父身侧。出仕蓟国,既一展所长,又可照顾老父,还能领食千石高俸。一举数得,三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钟迪,乃钟繇之父。有其父必有其子。家学渊源,乃是饱学之士。若为博士,亦正当其用。

    虽遭党锢,无法做官。却在蓟国例外。

    正如数年前刘备派人打点疏通,将蔡伯喈迎入楼桑这般。

    如今贵为辅汉大将军,又封蓟王。为一两个名士,求法外施恩。还不手到擒来。

    此等小事,何须王上提及。老奴这便为其解禁。

    尚书令曹节这便大笔一挥。将楼桑名士从党锢名单上消去。

    书到解禁,毫无压力。

    说起人才济济的蓟国太学坛。

    论坛,便是扬名之地。

    先有北海一龙,后有钟繇兄弟。如今又出一奇才。乃陈寔之孙,陈纪之子,陈群。

    据说,陈群尚幼年时,祖父陈寔便常向乡宗父老言道:“此子必定兴旺吾宗。”

    入学坛后,博伦大杀四方。无有一败。

    刘备如何能不闻其名。

    竟是开创“九品中正制”,后被门阀趁机垄断,乃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者也的陈群。

    所谓孟母三迁,三人成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塑造。

    却不知离开原来的土壤,搬迁到楼桑的陈群,如今又是怎样。

    刘备甚至乔装打扮,亲临太学坛,听了一场陈群的博伦。

    这才终是放下心来。

    如果说蓟国是文明的熔炉。太学坛便是思想交汇,百家争鸣的炼器室。

    陈群正如饥似渴的吸收着,来自不同学派,不同家传,不同门第的知识的汪洋。

    刘备相信。

    升级版的“九品中正制”,定会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更强大,更完美。

    钟繇、陈群。国士无双。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两位庖厨,联手炮制。

    这席饕餮盛宴,为时不远。

    想想都要笑醒啊。

    都水长一职,远在雍奴薮通渠圩田的钟繇,近日上疏保举一人。

    正是其弟,钟演。

    两位国相,急忙招来,当堂一试。治水通渠,对答如流。

    正当其用。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