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携明 > 正文 第一章 潜入大明

正文 第一章 潜入大明

书名:携明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圆明园主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公元618-626年,唐武德年间,长江口涨露出东、西两沙,这就是崇明岛前身。

    公元696年,唐万岁通天元年,黄、顾、董、施、陆、宋六姓来到东、西沙垦荒种植。

    公元907年,五代初年,置崇明镇于西沙,崇明之名始于此。

    公元1506-1521年,明正德年间,此时的崇明县设城廓周围乡村和东仁、西义、道安等乡,下辖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西沙南区和西沙北区6个区,110里。

    公元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崇明县盐务定制,不设商人,不发肩引(“引”是发给商人运销食盐的凭证),准许肩挑62斤8两,自卖补偿课税。

    公元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史载崇明县已有23723户人家。

    公元1627年,明天启七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江水暴涨,数日方退;十月五日江水复涨,淹没庄稼、房舍无计。

    公元1628年,明崇祯元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潮溢,死者无数。

    公元1629年,明崇祯二年,农历六月三日和七月,连遇大潮,农历八月又遇咸潮,收成大减,不足留种。也就是在这一年,后金军第一次入塞,威胁北京。

    公元1630年,明崇祯三年,滚滚的历史的车轮就从这一年开始转向。而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如果说今天的崇明岛就像一条春蚕,头西尾东,卧伏于长江入海口。那么,在明朝末年,这条春蚕的头部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这么小小的一块,而且还没有和身体连在一起,“脖子”隐没在长江之中。占到今天总长约六分之一多的尾部,也还没有露出水面。中间的身体,腹部形状已与今天基本一致,但整个一长条背部都沉在水中,瘦了老大的一圈。

    这个时代的崇明县隶属太仓州,因为太仓、崇明以航运而联为一体,其中崇明又出于航海及缉捕海盗的目的而领有长江口各沙洲、岛屿,以便统筹管理。崇明岛把长江入海口划分为南北两个水道。

    在明末的苏州府太仓州崇明县东北区,今天崇明岛上的合兴乡的位置,有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叫做黄家寨。

    黄家寨村的建筑大致为长方形分布,东西方向长。村子的中央是个晒谷场,晒谷场的西边是个大池塘。池塘和晒谷场的南北两边都分布着几进大大小小的房屋和院落。晒谷场的东边,也有不少的房屋。

    池塘的西边,没有房屋,全是田地。田地一直延伸到两三里地之外的一条大河,即今天的四滧大河,河宽达三十多米。

    村落的北边,主要是林地和柴禾地。林地外侧就是五十来米宽的沙滩,然后就是长江入海口的南水道。

    村子的东侧和南边,也全是良田,以水田为主。

    黄家寨的田地向东和海湾村接邻,海湾村的东边就是大海了。从黄家寨的中心,到海边的直线距离不过十七八里。

    而村子南边的田地和陈村接壤。陈村有附近十里八乡仅有的一户铁匠,简单的铁器打造,还有铁质农具的维修都靠这里。

    黄家寨村共有106户人家,其中83户都是黄姓,所以村名就叫黄家寨。有三户外姓的渔民,都兼做船家。三户渔民,其中的两家都只有一条小渔船,另外一个陈姓渔民家的船只比较大,一次能运个十多吨货。剩下的二十户外姓人家,一户是做木工的,一户是做豆腐的,一户是杀猪的,十一户种田,还有六户是靠做雇工打杂生活的。83户黄姓人家,有一户是开油坊兼卖杂货的,有一户是做豆腐的,还有一户开了个小砖瓦坊,此外除了八家困难户靠做雇工和打杂为生以外,其他的人家都是靠种田为生。除了木工和开油坊的这两家,做豆腐和做砖瓦的,还有屠夫家里都种着田地,其他的非农业从事者只能算是副业。

    黄家寨村子的生活,是比较平静的,虽远离县城,但也不曾遭到倭寇或是海匪的抢劫,日子还算太平,民风也算可以。大多数人家的日子比较贫苦,“春三二月吃糠糟,寒冬腊月命难熬。”不过,在每年刚入冬的日子,总有三五成群的强盗,乘天黑的时候光顾在村落边缘的人家。一些人家不免要遭殃,被抢夺去一些财物。

    话说崇祯三年农历三月清明节气的这一天,天已大亮,黄家寨村的里长,黄一卓正缓步走向村子东北角的那几间大瓦房。

    一路上遇见的乡亲们都尊敬地向他问好,黄一卓也微笑着点头示意,有时也会聊上一两句。看着大家都忙着自己的活计,想着今年马上就能顺利播种了,黄一卓很是欣慰。不是自己英雄识英雄,果断地做主把黄泽之兄弟留在村子里,黄家寨今年的日子哪有这么顺当?黄一卓不禁想起了年头的事情……

    正月十六日那天清早,一个读书人模样的清秀后生被村民领到了黄一卓的家里。

    黄一卓今年五十多岁了,年轻时读过几年义学,也就是旧时候的民办学校。虽然黄一卓没能考取个秀才,但已是这十里八乡有名的学问人,现在又当着黄家寨村的里长,威望颇高。黄一卓的家境也不错,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家里有一百来亩地,雇了三户人家给自家种田。

    那后生一看就是个细皮嫩肉的读书人,估计挺怕冷,穿得很厚实。虽然留个短发,带顶帽子显得有一些怪异,但后生很有礼貌,用一口“标准”的官话交待了自己的来历。说实话,黄一卓也不知道怎样才是标准的官话,感觉上这个后生说得好,象是北边京师一带的口音。

    后生介绍自己也姓黄,名复华,字泽之。黄泽之祖籍会稽,自幼随着做幕僚的父亲居住在京师,从小就读书识字,喜好各种杂学,还学了不少西夷的稀奇东西,这留短发就是学的西洋人的习惯。由于家里遭了一场变故,只剩了他一个人。黄泽之本来就无意于功名,又觉得京师太靠近辽东,鞑子入寇,中原也不安宁,就想在崇明这个“东海瀛洲”安家。

    黄一卓很喜欢这个后生,都是读书人,又都姓黄,五百年前是一家,于是他答应黄泽之在这里落户。村里能多个家境不错的人缴纳田赋,可不是好事么。

    花了十五两白银买了村子东北的一座破旧的小院子,又交了五钱白银作为办理寄籍(大明朝的蓝印户口)的费用,黄泽之就正式落户大明崇明县东北区的黄家寨村了。黄泽之还分得了十亩耕地,两亩蔬菜地,允许垦荒。当然,黄泽之先生被要求按十五亩的份额,每亩每年二分银子交纳赋税,这可是没有功名和官职的大明良民的光荣义务!

    多亏了如今是明末乱世,已经没人来检查黄泽之的路引了,这可少了不少麻烦。

    这个时候,明朝的金银兑换比大概是一比十,而1两白银相当于1000文铜钱(崇祯通宝)。明末通行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白银一两等于十钱,也就是一百分,或是一千厘。明朝的1两白银重量相当于现在的37.2克。

    黄泽之安顿下来后经常来和黄一卓,黄老爹喝茶聊天,有时还下上几盘象棋。

    在黄老爹的帮助下,黄泽之雇了个村里的婆娘帮着做饭,洗衣服,打扫院子,再请了个雇工干农活。

    到了农历二月初的时候,听说村子里基本上都为没留够种子又没钱买种子发愁,黄泽之就雇了村子里孔武有力的四个后生,随他进了趟县城。

    进了县城,黄泽之首先收留雇佣了逃难的一家五口人作为仆人使唤。黄泽之很清楚,这是必要的制衡手段。对于买来的仆人们来说,他们必须依靠黄泽之这个主人才能在黄家寨生存下去,而对黄家寨的人来说,这是他黄泽之的班底和势力。

    之后,一行人就去了当铺。在日后,跟他去的后生说,那一次,一对大拇指大小的宝贝就当卖了两百两银子外加五两金子!

    后来两人闲聊的时候,黄老爹听黄泽之说,那个是西洋来的一等一的宝贝,琉璃挂件。琉璃工艺品是大明朝已经失传了制作工艺的宝贝,所以写于明朝的西游记里说,沙和尚就是因为打碎了琉璃盏而被贬下了天庭。

    黄泽之在心里说,其实,这么两个小小的带菱边的心形玻璃挂件,我只花了不到五元钱。暴利,绝对的暴利啊!可惜暂时不能再做这种引人注目的事儿了。

    在换了宝贝,有了钱以后,黄泽之又花了三十多两银子买了五十石稻种,和新雇的仆人及四个后生回到了村子。

    黄泽之答应把种子赊借给村里人,只要求在今年年底前用两倍的稻谷还给他,那一天村子里真是欢声雷动!这年头,有的是借粮食时按小斗高价折算成银子借,还粮食时按大斗低时价折算成银子的,量具的差异,春荒和秋收时的价格差距,再加上利息,一来一去又何止一倍的利润呀。

    崇祯初年,崇明的米价大致是1两白银可以买到1石普通的精米。石是个容积单位,不过根据考证,明代的1石大米可以按现在的150斤大米来换算。也就是二十文钱可以买到3斤大米。

    黄泽之还花费了二十两白银来翻新整理自己买下的小院,让一批村里的帮工们得了不少的好处。接着,说是为了自己的田地能及时抗旱和排涝,乘着农闲,黄泽之又出钱请村子里的人疏通沟渠,从大渠到小沟,不光让一村子的人都赚了点小钱,这几年整个村里的田地也大都能沾上这兴修水利的光。

    不过一个多月,所有的黄家寨人几乎都多多少少从黄复华身上得了些好处。黄家寨来了一个富有的“败家子”的消息,慢慢传播到了附近的村庄。

    想到这里,黄老爹感慨地叹了一口气,加快往那瓦房走去。黄贤侄现在孤身一人,今天可要拉他到自己家吃个饭,跟他谈件大事!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