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王之战记 > 正文 第三十六章 大进军

正文 第三十六章 大进军

书名:王之战记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夜听血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古拉格家族并没有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李维还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讲授算术、财务课程,同时,把几位公子、小姐和西伦王子的罗姆语的课程也揽了下来。

    上午的课程只安排了两个小时,剩下的时间是李维在厨房中的时间,他要继续辨识各种食材、调味料还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草药等,看看哪些能够用在自己的食谱里。

    胖厨子庇古的刀工也慢慢的在长进,每天数小时的练习,加上不同材质的不同刀法练习,让他的右手手腕肿得别人轻微一碰就嗷嗷叫,手指头也好几次被刀子切到。

    刀功是厨子最难练的基本功之一,不吃点苦,哪能练到大成。不熟悉各种食材的特xìng,不用对应的刀法,不但切好的菜品相不过关,而且还会影响食物的口感。

    就像肉类,有些要顺着纤维横切、有些要纵切,而像牛肉,更是要用刀背拍松了才好切,这些,不经过师傅的提点,光是靠着自己摸索,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找到这些诀窍。

    李维的优势在于,他的脑中装了无数的菜谱、厨艺心得,稍微整理一下,再结合安科纳世界的食材,略作判断,就有无数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李维的主人们、学徒们,还有比较亲近的一些人,都成为府中一rì三餐的最早实践者。当然,是以小白鼠的名义。

    不过看着他们每次拍着肚皮,碗和盘子都舔得干干净净的表现,就知道所有人对做小白鼠还是很满意的。

    在李维的安排下,古拉格家族府邸的厨房,正在发生rì新月异的变化。

    首先,厨房不再是那间憋屈的小屋子,在李维的强烈要求下,在不影响房屋结构功能的前提下,相邻的几件屋子被打通,

    成为整个罗姆城中面积首屈一指的厨房。厨房内部用白sè的石灰水粉刷,扩大窗户的面积,显得很是明亮。

    农庄里会泥瓦活的奴隶被叫来了,另外还有庄子里的木匠。李维首先教木匠打造的是双动活塞式风箱,这玩意原理并不复杂,却能大大提高火焰的温度,提高柴火燃烧的效率。

    李维还让木匠在厨房中做了很多的柜子,所有的厨具餐具、所有的食材、调料都分门别类的放置在柜子中,每一样物品,都有自己的位置,整个厨房显得异常整洁。

    经过询问,知道煤在罗姆已经得到应用,不过主要是用在铁匠铺。各家各户,还是习惯于用柴火,毕竟谁也不愿意家里堆着黑漆漆的煤堆。

    在李维的强烈坚持下,古拉格家族在罗姆城的贵族中,率先使用了煤,作为做饭取暖的燃料,他让泥瓦工做了两种炉子,一种用散煤,配合着风箱,能够提供炒菜用的大火。而另一种,则是穿越者的最爱,蜂窝煤炉,当然,最外层的铁皮是找铁匠定做的。

    本来高登管事找来了好几个罗姆城中有名的铁匠,得知了古拉格家族的条件后,都纷纷拒绝了签约的要求。

    只有一位从其他城市刚迁来不久的铁匠,手艺经过考察还挺过硬,只是没有太多名气,所以生意差得差点过不下去,怀着怀疑的念头准备试试看。却被李维拿出的一叠图纸直接说动,签署了为古拉格家族服务的契约。

    这位铁匠,不仅为古拉格家族制作了蜂窝煤炉的外壳,还制作了制造蜂窝煤的全套工具。当然,这些东西是严格保密的,不得古拉格家族的许可,他不得制作、出售给任何人。

    最后,铁匠还为古拉格家族打造了一套大大小小总计近两百件的厨具,包括汤锅、炒锅、煎锅、炖锅等几十口锅,斩骨刀、剔骨刀、菜刀、水果刀、奇形怪状的各种刀具等,还有笊篱、锅铲、漏勺、汤勺等,这些名目繁多的餐具,光是见到图样,就花费了铁匠几乎一个月的时间,才在十几个学徒的全力帮助下完成。

    李维拿出的,就是这些餐具的图样,是在宝贵的莎草纸上绘制,正是这些地球餐饮文化几千年的成果,打动了这位心高气傲的铁匠,做出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这样一些小小的改进,当然不会触及到安科纳女士的底线,所以,在工匠们的配合之下,关于厨房的改造都顺利的完成。

    于是,罗姆城中勃纳契的居民们发现,这个区域中唯一的贵族府邸,不再收购柴火,而是往家中运送黑漆漆的煤炭,这也一时之间,成为罗姆城中的一个笑柄。只有没有钱的贫民,才会烧煤,许多人以为,这就是古拉格家族将要破产的表现,于是,一个“黑金家族”的称号稳稳的落在了古拉格家族的头上。

    古拉格府邸上的变化外界的人知道的并不多,炎热的天气让罗姆人变得懒散,只有早晚的时候勃纳契区会有短暂的喧嚣,其他时间,连宽阔的道路上,都很少见到有人走动。

    元老院在夏季通常休会,chūn秋季节常见的议事广场演讲,也因为炎热而几乎取消,罗姆城的居民们,在安心的享受战争后的和平时,南方刮起的风暴,终于来到了罗姆城。

    那切里的棺椁,就像一面旗帜,汇集着南方的平民们,人群越集越多,浩浩荡荡地沿着埃文森大道朝着罗姆而来。

    参加对西米特战争的士兵们,本来正要解散回乡,在得知同袍的死讯,得知英雄所获得不公正的待遇后,纷纷聚集到一起,要为刚刚经历了凯旋仪式的那切里百人队队长讨一个说法。

    一个百人队跟着一个百人队,一个大队跟着一个大队,第四军团跟着第三军团,就像他们一年前出征、一年后凯旋一样,出征的战士们以那切里的棺椁为首,浩浩荡荡的朝着国都罗姆前进。

    为了不违背法律,所有人放下了剑和盾,背后也没有背着投枪。他们伤痕累累的半身铠和插着红缨的半面盔,每个人满面的悲愤,以及一身腾腾的杀气,都在告诉所有人,这是一支百战之师。

    他们并没有携带什么辎重,沿途却有无数的民众,自发的向这支保家卫国的英雄军队送上水食。他们没有武器,那浓厚的血腥气却让很多人心底发颤。

    无数的老兵,跟在第三第四军团的身后,按照当年自己军团的编制,自发编组,又汇集成数个军团。

    还有无数的zì yóu民,虽然他们没有从军的资格,但是高利贷和奴隶贩子们对他们的压榨,也使得他们必须要借着这个机会争取自己的利益。

    最后,到达罗姆城外的时候,史称“那切里大进军”的参与者,已经高达十一万多人,相当于被击败的西米特人的军队。

    对于罗姆高层来说,一个不小心,西米特人没有做到的事——攻入罗姆——就将会由罗姆的人民自己完成。

    一个失去了民心的国度,正处在建国以来最大的威胁中。

    罗姆城中早就获得了消息。当“大进军”行动从梅茵地区开始,那切里的族人和战友们抬着他的棺椁上路之时,当地的护民官就已经向罗姆城派出了信使。

    可惜,罗姆城中的元老们大多到外地去避暑了,信使的消息并没有得到重视。

    当第三、第四军团聚集到一起,开始向罗姆进军的时候,两个军团的军团长也得到了消息,并且发生了一场重要的对话。

    “德米,你真的要去跟他们会合吗?”第四军团长问道。

    “我必须得去。”回答者满面坚毅。

    “你知道这样是跟整个贵族阶层作对吗?”作为好友,明尼波利斯必须要劝告自己最亲密的战友。

    “我为的是整个罗姆。”

    “德米,你为罗姆已经付出太多了。你现在走出这一步,你以后的道路就将远离元老院,远离执政官,你的政治道路就将被斩断,哪怕是找到一条新路,也会比现在眼前这条路艰难万倍!德米,你考虑清楚了吗?”

    “明尼波利斯,我的好兄弟,南方,是我的士兵,是罗姆的人民。他们为这个国家流血,他们为这个国家战斗,可是现在,他们遭遇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我手下最勇敢的战士,我的首席百人队队长,死在了高利贷商人和奴隶贩子的手里,这是这个国家欠他们的。”

    第三军团长挥动着手,短短的胡子使他的脸看起来很有男人味。他并没有穿铠甲,一身短装,凭着腿部和腰腹的力量稳稳的骑在战马上。

    “那你准备怎么办?”好友知道,这位勇敢的将军,不会舍弃自己的士兵,他自己的一生,除开年少无知的那一段以外,都准备奉献给这个国家,献给罗姆。

    “罗姆不只是贵族的罗姆,“血税”已经不再适合罗姆了。只有变革!”他的话很坚定。

    “下次相见的时候,也许我们就是敌人了。”明尼波利斯有些伤感的说道。

    “明尼波利斯,我们不是敌人。我们都是为了罗姆,只不过出发点不同。”第三军团长转头看着战友。“政见的不同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敌人,罗姆人的剑上不应该沾染罗姆人的鲜血。”

    “我只能尽力。毕竟我还没有进入元老院,也并不是执政官。”

    “哈哈,执政官阁下也并不是一言可决,处在他的位置上,反而不能说出他自己内心的话。”

    “好兄弟,我要去了,没有我,那帮无法无天的小子们不知道会捅出多大的漏子。”

    “诸神在上,好运,德米!”

    “好运,我的兄弟!”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