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桃花渡春曲 > 正文 103、玄妙之岛玄妙庵(上)

正文 103、玄妙之岛玄妙庵(上)

书名:桃花渡春曲  类别:侦探推理  作者:海川北仑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有一首歌曲是专门描写舟山海岛的,叫《战士的第二故乡》,其中有这样的歌词:“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咱岛儿荒,从来不长一棵树,全是那石头和茅草。”

    舟山的岛屿,都有这个特点,一个个都是荒凉的岩礁岛,很少有泥沙冲积形成的岛洲。这种岩礁岛,说是岛,实际上就是一座座的山,只不过山的大半部分被海水覆盖了,只露着山顶的那部分,难怪当地人叫岛不叫岛,而叫“山”,如普陀山、大猫山、岱山、东极山、珞迦山等等。岛虽贫瘠荒凉,但岛周围却是耕海牧鱼的大渔场。即使一个个岛屿星罗棋布,但这海面以下却较为开阔平坦,很少有暗礁险滩,这样的地方适合捕鱼。这捕鱼的渔场,一般不能有太多的暗礁,暗礁一多,船只航行不安全不说,单说渔网,渔网要下到足够深才能捕鱼。如果渔网动不动就被水下的暗礁勾住,那这鱼还捕得上来吗?像舟山这样,尽管岛屿众多,但洋面开阔、海底平坦、水深流顺,这样的渔场条件可说是天造地设、得天独厚。也算是大自然给予的恩赐,这渔场的优势,也弥补舟山海域上一个个小岛的贫瘠。这些小岛上如果有人定居,就是以捕鱼为生的。小岛借岛周围全是渔场的优势,留住了渔民。渔民在岛上也能以海为生,安居乐业了。

    就这样,在这茫茫的大海中,一个个小岛就像一枚枚钉子,毫无凭托,迎风而立,砥柱中流,突兀地耸立在海面上。往往,岛的下面就是汹涌澎湃的深海,岛的上面,却是山势险峻怪石嶙峋的山岗。大一点的岛,或许居民还能在乱石堆里开垦出一些蕃薯地,小的岛连一颗大树都长不出来。自然条件如此恶劣,但渔民们还是垒石为家,依山而居,硬是定居了下来。当然也有一些无人岛,长期无人居住的。

    周小通被船家打入海的地方就是玄妙岛,还算比较好的。虽然也是个荒岛,岛上没有居民居住,只有一个小小的庵堂,但这岛上自然条件不错,植被覆盖,草木茂盛,特别是在这岛的最大的一个山谷中,因为那里土质厚实,土壤肥沃,而且又背风向阳,树长得粗壮高大茂密,而且山林保护还特别好,多百年以上的古树。

    山谷可谓是一个世外桃源,溪流顺着山势蜿蜒而来,九弯十八弯。溪的两边是滩地,暴雨时,溪水会漫过滩地,所以土质相对较差。而这不妨碍竹子的生长,竹子在乔木古树的夹缝中顽强地生长着,把溪滩作为它求生的领地,撑起了一片小天地。

    玄妙庵,这岛上唯一的一处建筑,就座落溪滩竹园的旁边。溪流从门前的溪坑中流过,一座小木桥架在溪坑的两岸,成为进出庵堂的交通要冲。周围的环境优美,竹影婆娑,清凉幽静。庵堂周围筑着高高的院墙,院子里面除了左右两侧各有四间厢房,主房是一字排列的九间大瓦房。大瓦房最中间的三间联成一间,正对着院门,是个大佛堂,里面奉供着观音菩萨的神像。其他几间房间,窗明轩亮,朱门紧闭,想是尼姑和客人静修和居住的地方。

    这房子不像其他海岛渔村的居民一样,因陋就简,造房子用的是山上的石材,周围的竹木。这庵堂造得靠究,是用外地运来的青砖和木材筑成的,那梁柱大而耐用,细节上雕梁画栋,美仑美奂。而且,玄妙庵的建筑风格秉承了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实用为主的设计,也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庵堂,倾向于避暑山庄的风格,现在看来也显得有点古朴了。

    玄妙岛是因为这庵堂而得名的。

    相比于岛上的其他海岸,这山谷靠海的谷口地势就比较低些了,就着地形,建有一座简易的码头,作为进出小岛的通道。岛的其他地方都山崖笔立,杂树丛生,难以攀逾。周小通被船家扔下海的地方,正是在这码头的背面,那里也就是岛上山崖最陡峭的地方。人心险恶啊,这船家还骗周小通说这岛上没有码头,这只不过是他的托词,他是存心想欺侮欺侮周小通这个外地人罢了。更可恨的是,周小通被打入海中后,因为在水中游,直接导致了他被海豚挟持,悲催到他坠落一个漩涡,至今生死不明。

    而且,这事还引起了一系列的蝴蝶反应。这不,这玄妙岛就有一个人焦急了。这人还是一位十八妙龄的女尼,她要等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一个没有厘头会凭空出现的人。她从大清早就来到了码头,怀里还抱了一头小羊羔,一直在海边翘首而望,望眼yu穿的。

    小羊羔早耐不住性子了,“咩、咩、咩”一直叫着要挣脱小尼姑的手。小尼姑不得不放了小羊羔,让它在她旁边吃草了。就这样,她就一个人站着等,中饭也没有回庵堂去吃。站得累了,她就靠在旁边用石块垒得高高的烽火台边上,稍微休息一下。

    这烽火台,别看它简陋,作用却巨大。自从岛上建了庵堂就有了这烽火台,当时是为了发信号,用作通讯联络的,像庵堂里粮食不够了、有强盗上岛了、有人生病了等特殊情况发生的时候,举火为号,周围岛上的寺院或者来往的船舶看到信号会施以援手的。现在,小尼姑上岛后,这岛上更需要与外界联系了。她刚来,还很年轻,而且现在的出家不像以前那样的严格那样的苦修,所以她还经常可以出岛。这小岛又不备船,就要外面的船来接,幸好庵堂里已安装了一门电话,否则,也要像以前一样,在这里点了烽火狼烟,然后再等着让外面派船来接,麻烦死了。也因为麻烦,小尼姑的师父,五十多岁了,从小时候上岛直到现在,离岛出门的次数屈指可数。

    最近,小尼姑并没有接到过任何一个电话,她却在这码头上巴巴地等着。这岛远离其他岛屿,没有船怎么会有人过来呢?这世上真还有人能凭空飞得过来吗?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无稽,那么的有悖于常理,但小尼姑却深信不疑。也只有像周小通这样的倒霉蛋被船家打落海中,才会不得不上岛来,但他却偏偏又被海豚给挟持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