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重生之散户人生 > 正文 第七十四章,新兴的教育模式

正文 第七十四章,新兴的教育模式

书名:重生之散户人生  类别:侦探推理  作者:失意小散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这是肖山自重生以来睡得最踏实的一个晚上,早睡早醒,六点钟曾大爷推门出去的时候就醒了,可天才朦朦亮,一个回笼觉睡到快八点。

    推开房间的窗户,雨后的早晨空气格外清新,苗苗信中的屋后的大梨树没有她想像中的大,不过也算是不小了,树的梨子才开始泛黄,像一个个大号的风铃挂在树上,有小鸟在梨子中间蹦来蹦去。树下用花盆围成一个圈,也不怕盆中花被梨树上水滴死,应该是晋北很少下雨的原固吧。晋北多四合院,在院子里种树的较少,大多树都是种在屋前和屋后,但花却养在院子里的多,像把花养在树下的更少。

    整理了一下床铺,肖山推门而出,大妈听到声音,立刻递过崭新的杯子和牙刷。

    “大妈?你怎么把花都放在屋后的梨树下呀,这下雨不把花滴死掉了?”

    “梨树是苗苗生那年他爸栽的,那些花全是苗苗读高中的时候,读书读累了就停下来伺候的,宝贝得很。在外这么多年,她每回打电话回来都要问问她的花呢。他爸爸每天在煤炭收购站忙到很晚才回来,根本没有时间打理,去村子里小学的路要从屋后经过,我每天早上,或者下午回来的有时间都要去照料一下那些花。蹲在树底下,就像苗苗在身边一样。”

    睹物思人。寄物以思,大叔大妈把梨树当成苗苗了。“我听苗苗说您是民办教师,这么多年还没有转正吗?”

    “焦化集团收购重组晋C的大小煤矿后,在县城组建了焦化子弟学校,zhèng fǔ就把村一级的学校不再纳入财政支出范围,公办学校只到乡镇一级的中心学校,我本来是有资格转正的,但老头子身体不是很好,家里有没有人照料,我自己放弃了到中心校任教的机会和其他几个老师一起继续在村学校上课。”

    “村小学不是不纳入公办学校了吗,工资归谁发,生源又从哪里来?”

    “工资由好几部份组成呢,县里有个基本工资每月二百块,乡里有一份补贴差不多一百元,再就是村里补助和根据学校学生的多少收的人头费加起来也有五六百块钱吧。焦化重组之后,不准本地人下矿挖煤,矿区大部份矿工都是外地人,他们的子女是学校主要生源,我们村里面的老师教学水平比较高,就还有一些本村和领村的本地学生也就近入学。”

    那不是换汤不换药,村小和原来出别不大呀?

    “区别可大了,老师不再分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了,相当于是县教育局请的临时工,老师们没有福利,也没有养老保险,退休工龄也一次xìng买断,按实际教书的年限每年500元的标准计算。像我教了二十二年就一次xìng补贴一万一千元钱,以后不再有退休工资。学校的学生也有差别。每个学校只能按村人口比例申请公办学校的学生指标,这些学生就有公办学生的同等待遇,像外来工子弟就没有升初中的指标,就是花大钱也只有很少一部份人能拿到公办学校的学位,私立的中学他们一般又上不起。一般只能够在村里读完小学,再回老家上初中。我们村的教学质量口碑好,还有很多外乡的矿工子弟到我们学校读寄宿。”

    Q县的领导还真是有眼光和魄力,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控,从2002以后,每年的入学儿童呈下降趋势,由于生源的不足,很多村级小学停力,Q县借焦化集团的进驻,一刀把老大难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问题解决,同时看到了外来工子弟的这一块大蛋糕,限制公办学校的学位,大力发展公私结合的村级教育和私立中学。解决外来工最头痛的子女入学问题,避免外地人和本地人的对立,是极有先见之明的创举。唯一吃亏的就是这批老民办教师了,按2002年的物价标准和晋C的财政能力,每年500元钱的标准不算是很低,只是这些天天面对孩子的老师们,拿着这笔钱没有保值的渠道,随着物价的飞涨,这笔补助可能还不及人家一个月的工资。

    “大妈,上午有时间的话,我想到村小学看看,给学校捐点钱,专门用来帮助学校老师解决家庭生活上的困难,您看怎么样。”

    “肖董事长,太谢谢你了,真的太谢谢你了,愿意留在村里的老师都是家里有困难的,要不谁愿意放弃几十年的工龄窝在村里,我替他们真心的感谢您了。”

    杨军才起床都好一会了,心中那隐隐的兴奋难以遏制,在屋前屋后来回转了几圈,想着怎么跟公司汇报行程,进屋后正好听到肖山和曾大妈的对话,就有了主意。

    曾老爹还没有回家,昨晚的菜味道太好,现在还不是很饿,“军才,和我一起到屋后那山上走走。”

    “董事长,这时间也不早了,吃完早饭再上去吧。”

    “大妈。这山也不高,我就到上面转转。很快就回来。”肖山对曾苗苗打算守望父母的小山有点兴致。

    这山其实都不能称之为山,充其量算是一个大点的土包,雨后的羊肠小道有些泥泞,小路两边是郁郁葱葱的竹子和树丛。杨军才生怕雨后的水珠打湿了肖山的裤脚,捡了要树枝在前面开路。走到山顶,有一个较大的平地,以前应该还有人开荒种植过,现在却长满了杂草,平地旁边有一块大石头从石缝后伸出来,来种植的人就在石头下稍稍整理了一下就成了个避雨的山洞。

    肖山走到那块大石头上眺望,正好能看到曾苗苗的家和他家后面不远处的村小学。杨军才从口袋里拿出纸巾,在大石头上帮肖山垫了个坐的地方出来。

    肖山看着远处的景sè没有吭声,杨军才拿着手机走得远远的给华电晋北公司的总经理麦有文打电话“总经理,J城里来的领导说下午到晋C分公司考察,您有什么指示?”

    麦有文弄不懂肖山和赵展翅是什么关系,赵展翅不仅要自己安排车和司机,就是车里的礼物有的还是他让塞进去的,杨军才汇报说肖山要到晋C分公司考察,还真不能够怠慢了。

    “我跟下面的人打招呼,规格不能低了。”得到麦有文一锤定音的答复,杨军才又能思量什么时候和晋C分公司的董力联系,这家伙有眼sè,每年到省城送礼,多少都会给自己备一份,从来没有遗漏过。

    肖山从山上回来,曾家院子里面已经很热闹了,曾大爷有点紧张,这些人都不知道算不算不速之客。自己到煤炭回收站还车,请假。正好碰到了书记和矿上的候经理在商量申请道路维修款的事情,自己爱显摆的xìng子又犯了,给他们一人递了一根肖山带来的烟。

    候经理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村支书也是市人大代表见识也不差,二人本来还不想接曾老爹的烟,只是大家都是老熟人了,就是不抽也不能当面打人家的脸。可一接过曾老爹的烟,两人就被镇住了,这烟的档次太高了,一生中见到的次数都廖廖可数,曾家来贵人了。

    二人把曾老爹都捧出花来了,曾老爹被他们那句用残疾的身躯撑起了煤炭回收站,是Q县的劳模深深地打动了,至于说一起到曾家吃早饭,那是请都请不来的荣幸呀。

    听着曾老爹介绍,肖山礼节xìng和他们握手,杨军才的架子那可是相当的大,手都没有伸,直接点头示意就完了,二人正有些尴尬,屋前传来汽车的刹车声。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