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漫漫修途 > 正文 第十章 受伤

正文 第十章 受伤

书名:漫漫修途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灰常可乐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第二天清晨,赵文远从睡梦中醒来。只见他坐起身来晃了晃微感沉重的脑袋,醒了醒神儿,便起身向外走去。

    来到了庭院中,赵文远抬起头,深深地吸了口清晨山中的空气,顿时一阵清凉舒爽之意从上而下充满了整个身体,模糊地头脑豁然清醒起来。

    赵文远稍稍的活动了一下身体,感觉肚子微微有了些饿意。便缓步来到院门外。只见门口处早已摆放着一个朱红sè的食盒。赵文远顺手将食盒提起,回到了屋内。

    食盒内的饭菜很简单,一碗加了山菌的米粥,一碟酱制的茯苓,还有两个野菜馅儿的包子。

    赵文远静静地吃完早饭。稍作休息后便站起身来,回到了床上,拿起那本入门功法,细细的研读起来。

    不知不觉间,rì头已经高高挂起。赵文远抬起头来看了看天sè,估摸了下时辰,便将书放下,盘膝坐到了床上。

    只见赵文远将双手轻轻放在双腿上,双目微合,意守丹田,长吸一口气,使自己的心境平和下来,开始了尝试着进入那种入静的状态。

    有了昨晚的经验,今rì,赵文远很轻易地就进到入了那种玄妙状态中。经过昨rì的教训,此时的赵文远依然保持着平和的心境,不为周围绚丽的情景所迷惑,只是静静地感应着身边的天地灵气。

    五彩的灵气团依旧在空气中四处漂浮,当有灵气团穿过皮肤进入体内时。赵文远便立刻按照功法上记载的运功方式,试图将灵气聚集到经脉之中。经过转化变为灵力。

    可是经过了数次的努力,赵文远仍然无法将灵气聚集。进入身体的灵气依然像昨rì那样又从身体内散发出来。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却丝毫不能让赵文远产生一丝的气馁之意。此时,赵文远的心态依然很平稳。从小养成的坚韧xìng格让他在困难面前表现的百折不挠。

    终于,赵文远感到心中一动,一丝暖意从胸口处生出,紧接着便顺着经脉缓缓地移动。经过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最后来到了丹田中,便渐渐的消失不见了。但是赵文远却感觉到丹田里跟刚开始相比有了一丝变化,仿佛其中多了一丝什么。

    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原本中空的水囊中滴入了一滴小水珠一般。虽然少到可以忽略不见,但却实实在在能感觉得到。

    这时,仿若水到渠成般,飘进身体的灵气很轻易的便被聚集到经脉中,在经脉里形成一股气流。顺着经脉在身体内流转,最后在丹田中消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丹田中的充实感越来越明显。终于,赵文远感到丹田中传来了阵阵吸力,就仿若丹田中产生了一个气旋一般。此时,赵文远心中终于起了一丝波澜。因为他“看”到天地间游离的灵气团仿若受到那股吸力的影响,大量的向赵文远的体内聚集过来。

    平和的心境被打破。赵文远从入静中醒了过来。心中有些激动,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凝气初期。真正的踏上了修真之路。

    突然一股强烈的饥饿感涌上心头。赵文远抬头看了天sè,不由一愣,记得入静前便是巳时,现在仍是巳时。才过了不到一个时辰。怎么会如此的饥饿。赵文远心中想道“难不成,修炼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力,以至于需要大量的进食来补充消耗。那岂不是筑基期前的修真者一个个都是大胃王吗。不知道穷点的修真门派能不能供养的起低阶弟子。”赵文远恶意的想到。

    强烈的饥饿感打断了赵文远恶趣味的思考。“哎,还是去竹林挖点笋尖充饥吧,距离吃午饭至少还有半个时辰。实在是抗不到那时候了。”想到这,赵文远便站起身来,突然一阵天旋地转的感觉从天而降,整个身体也传来了阵阵的酸痛感。赵文远费了好大的功夫才稳住身形。扶着床定了定神,待那丝眩晕平复下去,又轻轻的活动了下僵直酸痛的身体,心中想道“这修真还真是个苦差事。不仅要吃大量的食物。还得忍受强烈的头晕目眩,身体酸痛。看来这神仙中人也不好当啊。”

    慢慢的挪动着身躯,赵文远来到了院门前。正要跨出门去,突然神情一呆,愕然万分地盯着门前摆放之物。

    只见院门外整齐的摆放着五个食盒。赵文远舔了舔发干的嘴唇。面sè万分古怪的想道“原来自己这一次入静,不是一个时辰而是整整一天一夜。”想到这。赵文远苦笑的摇了摇头,心道“典籍上说的还真有道理。果真是修真无岁月啊。”

    赵文远将这五个食盒拿回房中,将放在里面的饭菜一一拿出。饭菜还很热。菜sè也很新鲜。赵文远想道“这修真者也真够奢侈的,连装饭的食盒都是用能够保温保鲜的法器。”

    殊不知,也只有他这种宗内的jīng英弟子才可享受到如此待遇。诸如其他内门弟子和记名弟子,待遇要差的很远。而山下的那些外门弟子就更不要提了。平时不仅要处理各种宗门杂事俗务,还要伺候山上的一众修真者。说白了就是一群杂役兼仆人。

    但是就算如此,很多凡人对做连云宗的外门弟子还是趋之若鹜。因为成为外门弟子,说不定哪天吉星高照,就会被山上的长老高手们看中,收为童子,虽然地位较低,但是常年跟在高手身边。总是有好处可得的,有朝一rì如若能够得到那位高手的赏识,被收为记名弟子。那可就一下子翻身了。

    当然,那种可能微乎其微,但是就算上不了山,但是山下的藏书院中存放的大量武林绝学,神妙医术和上古兵法。也对这些外门弟子有着莫大的诱惑。

    这些东西在高高在上的修真者眼中,全都是些没有什么价值的废物。但是随便拿出一本放到世俗界中去,定可让世俗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因为这里存放的每一本典籍对世俗界的凡人来说都是一代奇书。只要能学的其实一样本事。回到世俗间也能轻易成就一番丰功伟绩。流芳千古。

    赵文远狼吞虎咽的将桌上的饭菜一扫而光。长吐一口气。稍事休息,便开始总结起刚才修炼时所感悟的心得,赵文心中想道“刚才丹田里的那股充实之感,应该就是功法上所说的储存在丹田里的灵力所造成的感觉了。灵力是修真者使用神通的能量源泉。灵力的多少则是判断一个修真者修为和实力的依据。

    以后我只要继续吸收天地灵气转化为灵力储存起来,待到灵力充满整个丹田之时,便可产生神识,达到凝气中期之境。到那时我就可以修习一些简单的法术了,应该可以增加一些自保之力。

    赵文远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腿脚,感觉自己疲惫的身躯有所恢复。便回到床上继续修炼起来。

    因为他知道,虽然短短两rì就达到了凝气期初期。但是修真之道,越往后修炼起来越困难。

    有相当一部分修真者终其一生也只是在凝气期徘徊。最终只能在寿元耗尽之时,无奈坐化。毕竟凝气期修真者最多只能活到一百六十岁。这个寿命对于凡人来讲,虽是一个不可想象的长寿之龄。但对于这漫漫修途来讲,不过只是沧海一粟。

    而且,头上悬挂的那两把利刃也在时时刻刻提醒着赵文远。只有努力提高自身实力才能摆脱生命所受到的威胁,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生存下去。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赵文远已经入门两年多了。在这两年多当中。除了吃饭和必要的睡眠。其他大部分时间赵文远都用在修炼上。

    这天,赵文远从入静中醒来,起身来到了院外。看着眼前一片片翠绿的青竹,静静地发呆。这段时间,赵文远的心中很烦闷,也很无奈。自从两年前自己达到了凝气期初期后,经过两年的苦修。却仍然寸步未进。依然在凝气初期徘徊。早在一年前自己就感到丹田里的灵力已经充满了整个丹田。据功法上记载,当丹田中灵力存储满之后,便会在冥冥之中感应到一种玄妙之境。在这种玄妙的境界中,修真者的意识会产生某种升华,在脑中形成一种名为识海的东西。而神识就是从识海中产生的,通过神识,可以不用眼睛就能观察四周的环境。而且随着修为的rì渐深厚,神识所能看到的范围也随之越来越广。据说元婴期修士的神识,转瞬间就可以笼罩方圆数千里之地,并对其中的一切事物都了如指掌。

    而且通过神识观察世界还可以看到一些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说天地灵气,灵魂,以及一些神识不如自己的修真者所释放的隐身术阵法等等。可谓是修真者趋吉避凶的一大利器。

    不仅如此,利用神识还可以查看体内的详细情形。也就是所谓的内识。通过内视就可以准确的把握自己修炼的状态,或者受伤后体内的受损程度。可谓神妙无比。

    当修真者一旦产生神识后就代表着他的修为已达凝气中期的境界。

    可是赵文远经过一年时间的苦苦修炼,却依然无法感应到那种玄妙之境。这点不仅让赵文远大为头疼。

    无奈的摇了摇头,长叹一口气。赵文远回到了自己居住的竹屋中,盘膝坐在床上进入了入静状态。感受着天地间游离的灵气涌进身体聚集在经脉中化为一股气流在身体内流传着。

    经过两年多的修炼,现如今赵文远的经脉中一次能够承载的灵气越来越多。因为灵气在经脉中流转的同时,也在慢慢的滋润着赵文远的经脉。现在赵文远全身的经脉不管是在韧xìng上还是在经脉内管道的宽度上都比过去有了大大的提高。

    因此,灵气在体内流转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最初的一天一夜才能在体内循环一圈变为现在只需要小半个时辰便可将灵气化为灵力。

    赵文远静静地坐在床上,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四个时辰。此时的赵文远感到丹田里的灵力又浑厚了几分,但是却依然不能感应到那种玄妙之境,不由得心中生起了一丝杂念。顿时,正在体内快速流转的灵气骤然失去了控制。四散开来在经脉中到处流窜。赵文远不由心中大骇,赶紧强行稳住心神,将失控的灵气一点一点的聚集起来重新纳入正轨。

    终于将这股灵气转化为灵力储存在了丹田里。赵文远从入静的状态中醒了过来。张嘴吐出一口鲜血。脸sè骤然变得十分苍白。只见他的身子软软的倒在了床上,晕了过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