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网首发,请勿转载!
“哪里,哪里,臣弟万万没有这种想法。臣弟遵旨,臣弟遵旨。”
“怎么?廉亲王亲自跑一趟永和宫是大材小用了?”
“皇兄,这……”
“你,还有内务府总管海保、噶达洪他们,替朕去一趟永和宫,劝说皇太后接受尊号。”
“回皇兄,乃徐元梦、蔡珽、汤右曾三人共同拟定,送臣弟过目之后方才呈上。”
三天之后,乾清宫东庑,面对八阿哥呈送上来的册页,皇上抬起手来粗略地翻了几下,对于表文、册文之类的,他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因为他知道,这些全都是公式化、程序化的溢美之词,一般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当看到最后一个奏折的时候,他知道,里面应该是为皇太后拟定的尊号了,这才是他最关心的内容。待他急切地打开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仁寿”二字。对于这样一个既无功也无过的尊号,他没有像给先帝上溢号的时候那样暴跳如雷、大发雷霆,而是心平气和、波澜不惊,然后状似不经意地开口问道:“尊号是由何人所拟?”
因此当廉亲王接到为皇太后上封号的任务之后,他立即吩咐内阁翰林院,在三日之内拟定皇太后的尊号;同时他要求礼部,将皇太后的表文、册文、金册、金宝一并于三日内制作完毕。两个衙门对此也是丝毫不敢怠慢,全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廉亲王的命令。
这是一个极为惨痛的教训,廉亲王此时唯有痛定思痛,如何绝地反击、亡羊补牢。如果是八天之前,以他的实力和自尊心,一定会选择正面交锋,硬碰硬地抢班夺权,然而八天之后的廉亲王知道,识实务为俊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想想他的四哥,曾经韬光养晦、深藏不露了二十多年,他廉亲王之所以落得今日的田地,还不是因为锋芒毕露、自暴其短吗?既然有皇上这个成功的先例摆在眼前,他为何不去偷师学艺呢?向他这个夺嫡之前的四哥学习,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表忠心、暗做手脚。
廉亲王是极其聪明之人,他当然知道,任何表面上的反抗都会遭到皇上无情的镇压,特别是此时的皇上羽翼逐渐丰满,不但完成了身为一代帝王所需要的全部礼制仪典,而且还俘获了一大批弃暗投明的投降分子。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天时间,然而形势已经呈现出了极大的逆转,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廉亲王在抓住机会方面确实是要逊了皇上一筹。先是在继承大统的事情上让皇上抢先一步摆平了隆科多,后是在防守反击、背水一战的时候没有分秒必争,制造出足够的障碍,令皇上只用了短短八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几乎是不可能的登基大典。特别是后一件事情,也不能责怪廉亲王太过轻敌,只能说皇上实在是个雷厉风行、手腕强硬之人,在别的人不但办不到而且也想像不到,八天的时间竟然能够完成如此艰巨的事情,而皇上不但想到了也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