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但皇上自己,连自己心爱的女人,未出世的儿子都不能幸免,皇太后那一番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才酿成了福沛阿哥早产而殇,冰凝险些香消玉陨的严重后果。し不将他的愤怒表达出来,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替还没有来得及睁眼看一看这个世界的小阿哥讨还一个公道也好,为忍辱负重无端受难的讨还一份尊严也好,无论是为了哪一个,他再也不能这样坐以待毙,这一回他付出的代价已经足够惨重,牵累的人员足够无辜,如果再任由皇太后如此随心所欲胡作非为下去,下一个付出生命代价的或许就是冰凝了。他怎么能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像一朵盛开的花儿瞬间凋零?痛定思痛,尽管正是小阿哥
皇太后是他的亲生额娘,她就是明目张胆地做下手脚将冰凝处死,他这个儿子当着她老人家的面也不敢说出半个“不”字,还要违心地敬请太后不要生气,以免圣体欠安,都是儿子和媳妇不孝,如此处治正合儿子心意。尽管在他的真心里,冰凝就是受了一丁点儿委屈都会令他剜心般地痛苦。
皇上自从登基以来,处处受皇太后制肘,不论是他顺理成章地继承大统还是极其重要的登基大典,无一不遭到皇太后的无端阻挠,这些他全都忍了下来,毕竟那是他的亲额娘,于情于理于法他都不能有半点违抗之心。如果只是他一个人承受这一切,皇上仍会选择隐忍,然而事与愿违,先是冰凝被卷入其中,困于永和宫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现在更是他才刚刚出世的小阿哥,也因为皇太后对冰凝的恣意羞辱责骂而早产,来不及睁开眼睛看一看这个世界就追随他的悠思姐姐、福宜哥哥而去,这让皇上怎么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一切?
由此看来,高其倬的获罪一点儿都不奇怪,身为八阿哥一党的成员,现在正是到了被皇上反攻倒算的时候了。至于十四阿哥,从表面上来看,他是被高其倬的笔误拖下了水,然而皇上现在急于寻找一个借口,敲山震虎,山自然指的是十四阿哥,那虎自然指的就是皇太后。
高其倬与年羹尧更有深层次的渊源还在于,他也娶了康熙朝前期权臣――明珠的一个孙女为正妻,也就是说两个人分别娶了一对堂姐妹,同为明珠的孙婿,是孙子辈的连襟。而且明珠大学士的这两个孙女又全都是红颜命薄,均相继早亡,后来年二公子续娶了辅国公苏燕的女儿,高其倬的继妻则是绥远大将军蔡毓荣之女蔡婉。
要说高其倬,完全就是年二公子的翻版,两个人的年龄虽然差了有几岁,但却是走了一条几乎一模一样的致仕之路。早在康熙三十三年,年仅19岁的高其倬参加殿试,中三甲第八十九名进士,选任翰林院庶吉士。随后告假归故里,闭户读书数年后才开始就职,被授予翰林院检讨一职。康熙五十九年,出任广西巡抚。
从旁人的眼光来看,这一回十四阿哥完全是被高其倬的疏忽大意给拖下了这趟浑水之中,然而皇上能够在丧子之痛的同时,竟然还能够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对十四阿哥穷追猛打,看似极其不合常理,而且十四阿哥的获罪完全是凭白无故地受了高其倬的拖累,似乎是个天大的冤情,到底是皇上在实施暴政,还是十四阿哥确实罪当如此?要想弄清这个问题,还是要从这几个人的渊源说起。
高其倬是两朝元老,然而在奏折书写方面竟是如此的不用心,以致犯下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居然在给皇上的奏折上,将十四阿哥与皇上并写在一行中,这是一个多么严重的失误!皇上这些天正在处心积虑地找十四阿哥的茬儿呢,这送上门来的大好机会岂能错过?于是二话不说,直接以大不敬的罪名,革去了十四阿哥的禄米。
再说说这个奏折。清代的奏折书写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即在奏折中如遇皇上、皇考(先皇)、皇妣(先皇后)等位居最高等级的人员称呼时,这些称呼要高出本行字两个字的位置(古代书写为竖版,因此是‘高出’两个字),此外这一行写下这些最高等级人员的称呼之后,整行都不能再写任何字,后面的文字要另起一行开始书写,以示对这些人员的尊敬。
要知个中缘由,先从几个常识说起。今人常说的“俸禄”,其实是是“俸银”和“禄米”的总称。古代官员的俸禄,以粟米(粮)计算,因此称为“禄米”。然而到了清代以后,历代帝王们不但热衷于学习汉文化更热衷于实施变革与创新,于是体现在官员的薪酬发放方面则是演化为俸银与禄米两种,按不同身份和职司可分为八大系列。每年春秋两季分别下发,春季以正月二十为限,秋季以七月二十为限。
这件事情绝对不是十万火急,然而在小阿哥刚刚,冰凝生死未卜之际,皇上急不可奈地对十四阿哥和高其倬痛下杀手,原因当然是耐人寻味。
五月十三日,是福沛阿哥诞生即殇的第三日,也是冰凝从死亡边缘清醒过来的第二日,正沉浸在万分悲痛中的皇上并没有忘记手中的公务,相反更加的兢兢业业,同时也没有因此而耽搁了一项并非紧急的事项,那就是下发一道谕旨:“革去十四贝子禄米,高其倬革职留任。”事出总要有因,治罪也要有响当当的罪名,而十四阿哥被革去禄米以及高其倬被革职留任的理由非常简单,就是高其倬在上报的奏折中,将十四贝子与皇上并排写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