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阿哥这番“出色”表现,让皇上赞叹之余,又是心生疑虑,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智谋能够取得如此突飞猛进的进展,令他总是感觉不太对头,心中禁不住地暗自思忖:难道说,十四弟这一回仍是得了八阿哥的亲传私授?这个猜测不仅是大有可能,而且是几乎板上钉钉,因此当这个认知出现在皇上的脑海之时,情绪一下子又极速地低落下去。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拿定主意,不知道是不是应当向十四阿哥口授亲传皇太后的临终遗言。不说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将来他也没有脸再去见皇太后,如果说的话,十四阿哥能相信吗?依照老十四的性子不但不会相信,反而还会误会皇上,以为是皇上从中挑拨离间他与八阿哥之间的关系,闹不好兄弟两人之间又要再掀一场恶战,甚至连廉亲王一伙人都会卷进来,暗暗从中推波助澜。皇上在犹豫不决之中也是极为不甘心,为了让皇太后走得安心,他将十四阿哥从贝子
以皇上的心机和诚府,尽管十四阿哥把算盘打得啪啪作响,他岂会是看不出来里面的条条道道?面对这个突然间学会拐变抹角同时仍不改咄咄逼人气势的十四阿哥,皇上的心中禁不住地感慨万千:朕的十四弟果真是越来越有智谋了,以前只是发觉他勇气尚嘉,论智谋还是要逊色许多,现在再看这个十四弟,镇守皇陵两个来月的时间确实是没有白白荒废,现如今都能够将朕逼得快要走投无路了,果真应验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面对这个局面,皇上既有欣慰也有苦楚,假若十四阿哥也能像十三阿哥那样真心实意地辅佐他该是多好,英雄本是惺惺相惜,只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
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军队的维系,西北零星叛乱也需要军队的镇压,军人可不管国库里还有多少银两,他们是人不是机器,他们需要吃饭穿衣,需要养家糊口,需要建功立业,谁给银子就替谁卖命,那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帝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基础。
如果今天皇上拒绝了十四阿哥,那么他就是一个不顾将士死活的残暴帝王,如果他今天答应了十四阿哥,那么十四爷就会因为替将士请领赏银而一跃成为官兵们心目中的大英雄。不过,十四阿哥知道,他不会成为大英雄,不过他也不太在乎这些,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他更加希望皇上拒绝他,这样的话,只要他如实地陈述一番今天的事实,就能够极大地动摇军心,军心不稳动摇的是整个军队的基础,带来的必将是灭顶之灾。此外,皇上的这个拒绝不但会严重地动摇军心,更是会令自身形象一落千丈,与此同时,十四阿哥却因为请赏行为将他自己的形象经营得更加高大,军中威望直线上升。军队是十四阿哥手中的王牌,现在年二公子可是皇上眼前的大红人,连“根正苗红”的延信都被排挤出了西北势力范围。如果借这个机会十四阿哥能够重树军威,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从道理上来讲,军人们的这些想法确实是无可非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个道理任谁都清楚,将士们大多都是为了银子才不惜舍了性命上前线的,没有军响,谁还会为国家卖命?人都是有私心的,国家是帝王的,小家才是自己的,没有小家何以谈国家?
既然十四阿哥这是在存心为难皇上,那就不妨将这一招数的阴险狠毒用到极致,既然已经出招了,那就要一不做二不休,招招见血。十四阿哥当然知道皇上绝对不会同意拨付赏银,那就不要怪他不客气了,下一步等待皇上的将会是更加难堪的局面。只要皇上拒绝了他,不管是委婉的还是严厉的,十四阿哥都会将今天的事情有意无意地透露出去,那些不明真相的人们,特别是军队的将士们哪里会管皇上是什么原因拒绝的,即使是知道了原因,也不可能会理解皇上的苦衷,误认为是他这个皇帝舍不得银子不肯赏给将士们。
其实十四阿哥提出这个要求根本也是在难为皇上,国库的情况别人不清楚,十四阿哥打了几年的仗,怎么会不清楚?当年刚刚打了胜仗,正是论功行赏的大好时机,然而当时的抚远大将军王想要从自己的皇阿玛手中讨出银两犒赏三军都是难之又难,现在面对他这个道不同、志不合的皇兄,又是国库紧张,维系日常的帝国运转还是捉肘见襟,皇上怎么可能同意十四阿哥的这个非分要求,为前几年的战事追功加禄呢?
皇上登基之前的主要差事都集中在户部,因此户部的情况他是简直就是如数家珍,因此自从先皇手中接过这个大清帝国的江山之后,面对国库存银只有区区八百万两的时候,仍是既也是极其震惊!这么几百万两银子要维持庞大帝国的正常运转都是举步维艰,现在十四阿哥竟然要求以“数百万两”来犒赏三军,这不仅仅是釜底抽薪、雪上加霜、落井下石,更是要让大清帝国直接走向崩溃!十四阿哥这一招真是又狠又准。
尽管这个犒赏三军是前朝遗留问题,皇上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不过假若现在提出来行赏之人不是十四阿哥,而是年羹尧的话,皇上倒是会是因为忌惮二公子的实力而有所考虑。幸好不是二公子给他出这个难题,否则他可真是要沦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因为他实在是拿不出来这么多这笔几近天文数字的庞大银两,却又急需要邀买二公子的人心,那个时候的他才是真真的犯了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