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广西土司之飞凤朝阳 > 正文 第二十二章 城墙

正文 第二十二章 城墙

书名:广西土司之飞凤朝阳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婄佬黄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姣茉领着叙源和小chūn从山的左侧继续往上登城墙,在山势平缓之地均筑有僻静小园,石凳、石几、石桌杂列在其间,花草、修竹、茂林环饶着空地,蔚然葳蕤。姣茉说:“我妈说,原来夏rì的时候,那些涓寨的土官家的老爷少爷们就邀上几个人爬到这里来,下棋作乐,还有写诗作对子的,凉风习习的,还能听到悦耳的蝉声,那真是心旷神怡啊,但是当时不许一般的老百姓上来玩。”叙源开玩笑地说:“这些老爷们也太坏了,这么好的山林也不让大家都来享受。看来反动阶级就是要被打倒呀。”叙源建议:“咱们去看城墙吧!”秋秋首先响应:“哦,去看长城喽!”往前跑去!转个湾儿,就看到半上腰处的古城墙了。城墙大约绵延三公里,环抱整个兴宁街,最高处有8米左右,最低处2~3米左右。城墙设有多处小城门和无数枪眼,各层城墙及山顶要位皆设有炮台。只是年久失修,炮台早已坍塌,城墙也是忽高忽低,若yīn若现!叙源赞叹道:“秋秋说的对,还真像长城!”小chūn在旁边突然插话说:“就是长城嘛!就是短点!”姣茉抚摩着城墙,评论说:“你们看,这些城墙均布置于扼守山势的险要处,居高临下,互为倚角,上下呼应,易守难攻。城墙都以巨形方条石垒成,据说是拿糯米浆作为粘合剂灌浇而成的,虽年代悠久,但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叙源补充说:“对,明朝那时候时兴修长城,现存下来的许多长城都是那时候修建的。那时候也时兴用糯米浆等作为粘合剂来砌城墙,‘固若金汤’这个成语的典故也是来源于此!”小chūn点头认可!叙源又说:“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姣茉说:“后来柴勇的孙子柴凯起来造反,被朝廷派兵镇压了。柴凯最后就是固守在这八仙岭上,以城墙为掩护抵抗朝廷的十万大军。”“十万大军?那还不把八仙岭围个水泄不通?”“是啊,这柴凯被逼无奈最后自杀在八仙岭上,具体在哪儿没人说得清楚了。”叙源好奇地问:“土官是世袭的吗?”“是啊!”“那柴凯为什么造反?土官做得好好的?”“那就不知道了!你有兴趣自己查一查吧!姣茉沉吟了一下,望着远方,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咱们早就是普通老百姓了!”“祖先的历史总要了解的嘛!你不是说外公是游记队员,地下党吗?外公做过土官吗?他是先做土官又做地下党的吗?”面对叙源连珠炮似的发问,姣茉只简单地回答:“我的爷爷做过土官的尾巴,然后就‘改土归流’了,如果不是改朝换代,说不定你外公还有机会做土官呢,他年轻时到桂林读书,后来追求进步,就参加了**地下游击队。”“‘改土归流’?不明白。”“就是改土官制度为流官制度。”叙源发现太多背景知识不懂妨碍了深入了解,回去后得补补课才行。“给我详细说说外公的革命故事呗?”一直在忙着照看孙子的小chūn,虽然一路上没怎么说话,但耳朵却一直在听着娘俩的对话,这时也关切地望着妻子。姣茉顿了一下,低声说:“好吧,等有空的吧!”沿着蓄水池旁的登山小径可以直达山顶,此时小径上只有叙源一家四口在缓步登山。秋秋有点累了,叙源将儿子驮在背上,小chūn则搀扶着姣茉慢慢往上走。来到半山腰,这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古城墙了,古城墙距今已有500多年,城墙总长5公里,环抱整个涓寨街,最高处有8米左右,最低处也有3米左右,城墙设有多处小门和无数炮眼,跨越山顶的墙段还设有炮台。由于年久失修,另外山头城墙早已坍塌,唯有八仙岭完好无损,那城墙宛如一条巨龙盘缠在山腰上,忽起忽伏,绕峰旋上,登高眺望,势若腾飞,蔚为壮观。悬崖峭壁之上一道道城墙壁垒森严,昂逼霄汉,城墙通体用山石垒砌,平整如削,足有两米多厚。那浑厚坚固的墙体不仅抗住了岁月流失与人世沧桑带来的磨难,同时也将历史的积淀永恒凝固在它的身上。这时,当年民工们那团结协作、骁勇善战的情景,总是一幕幕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深为他们那种不屈不挠、智能双全的jīng神所折服。登顶又见一个亭子叫坐“马亭”,上下两层,姣茉说也是后人集资所建。循着亭下的小路到一城墙处,只见枯松倒挂,凿壁成路,更是觉得危峨峥嵘,目眩气急。从这里转到山后有两处平平的坡地,大概有十几平方,长满了齐身高的乱草,乱草的后面又有路与前路复合相接,过了这一城墙更向上时,须手足并用沿竹梯木架才能攀登至山顶城墙,再上者已经无路。靠近山顶处新建一小房子,姣茉也不知何用。

    叙源不甘心,放下儿子,让父母留在那里,自己要从小屋旁边的石头上攀爬。秋秋不甘示弱,跳起来凑热闹:“我也要爬上去。”“好!勇气可嘉,是个男子汉!”但姣茉还是不放心地嘱咐:“好好地看着他,别让他在上面乱跑!”“您放心吧!没事!”叙源在后面保护,小家伙两手,两脚并用在茅茷厚密的岩石堆里攀爬,钻过一道沟壑后终于到达八仙岭的极顶。只见山顶全石一体,各成怪形,锋利无比,颜sè黝黑。叙源把儿子放在一块稍平的石块上,自己扶着他的肩膀前后紧贴站着极目远眺,兴宁街城郭及周边道路,无不历历在目;田连阡陌,寒塘如镜;烟霭生处,无边活力;更有远山层叠,峰峦如环,近者如黛,中者似翠,远者类天,当天上午下小雨,下午天公开晴,现在快到rì落时分,眼前的自然风光更分七彩,不可穷及。父母在下面平坡歇息,叙源独自一人在山顶等着,夕阳残照那一刻,感受着苍然暮sè,山影沉沉,薄雾暝暝的人间幻象的出现,更觉风物多姿,生而弥贵。叙源有些激动,对秋秋说:“儿子,这样,你和爸爸一起对着西边那个大太阳一起喊‘我们回来了!’好吗?用最大的声音喊!”“好啊,我来领,爸爸,我喊一二三预备起!你就跟着我喊”叙源说:“好!你起头。”好大的声音在空中久久回荡,传遍涓寨周边山山水水!把两父子乐得哈哈大笑。秋秋兴奋地对着太阳:“一!二!三!预备喊!”“我们回来了!我们回来了!”叙源领着家人从后山下来后穿过‘涧饕村’绕稻田回兴宁街,站在宽阔的稻田中间回望八仙岭,屹立在兴宁街北面的一片平川之上,山脚为一座大山的整体,在半山腰又拔起八座小山岭,各自挺拔直上云霄,形态各异,八座山峰由东向西延伸,峰峰相依相偎紧相连。传说八仙邻是当年‘八仙过海’路过此地,见山川如此秀美奇骏,不舍离去,每仙据一山岭打坐休息,流连忘返,故此得名,多么富有仙气的名字,多么富有气派的山峰,亭亭玉立,姿态各异,各显风格,绿树四环,内有清溪,流泉汩汩,眺望远峰,形如竹笋,悄然凌空,佳木掩映其中,深谷断涧,雾气蒙蒙,仿佛置身于仙境,实乃“坐看白云生”佳处,身临其境,使叙源觉得那么的舒畅,一切美景深深地把叙源吸引住。等到叙源领着父母和儿子下得山来,天sè已近黄昏。叙源又回头观望八仙岭,山不高,绵延亦不过数峰而已,但感觉的确卓尔不群。涓寨的人们靠着八仙岭的披护与滋养,时代过着安居愣寅、丰衣足食的生活。“这真是一块儿风水宝地呀!”叙源感叹道!叙源又忽然对这个并不陌生但从来没有真正住过的故乡产生了一种眷恋,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它和关注它。

    老少四人悠闲地从‘涧饕村’穿过涓寨南门进街,回到墨康舅家时,请来的道公们已经开始布置斋坛。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