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公子风流 > 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章:生财之地

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章:生财之地

书名:公子风流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神武卫遍布于交趾和谅山一带,几乎所有的驿站都设有据点,这些据点不但负责与就近潜藏的神武卫探子联络,同时还负责收集来往商旅的信息。

    甚至于禄州侯郝政,每每接见一人都能事先明白对方的底细,这其实就有神武卫的功劳,有人拜谒,只要动身,或者还在路途上,就有名单送来,而此人的底细都在名单之中。

    郝风楼进这屋子的时候,三个负责搜集、整理、归纳文书的书吏和坐班的力士自是大喜过望,同时又有几分局促,行过了礼,紧接着一份文书送到了郝风楼的手里。

    郝风楼既然是问有什么消息,自然关心的不是小事,而这份文书都是近来交趾发生的一些大事,经过整理之后抄录下来,呈送郝风楼的面前。

    里头的消息倒是不少,其中有新任转运使周大人与都指挥使关系不睦,双方的矛盾主要集中在设卡方面的利益争夺,转运使在宋时,掌地方财赋,可核查损耗的多少,同时还要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凡吏蠹民瘼,甚至可以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一路之事,无所不总。而到了大明,转运使虽然职责小了一些,却是负责一地税赋。

    而都指挥使掌管的是交趾卫兵,卫戍关隘,一个是守关隘的,一个是收税的,关隘自然免不了要找些名目索要银钱,而收税的到处设卡,矛盾自然也就出来了。

    此外还有民变。安南各地发生了不少民变,不过规模都是不大,上头的用语是旋即弹压。

    这里头似乎有点名堂。本地的父母官只需要几个差役就可以旋即弹压的所谓‘民变’,只怕说是民变实在有点过头了,多半就是几个百姓滋事,地方官以民变的由头将人拿住,直接去报功。

    这种事在其他地方不可能有,毕竟你是一地父母,出了民变。这是你的教化有失。可是交趾不同,交趾是‘蛮荒’之地,刚刚归化。所以出现点‘民变’,父母官无责,弹压下去则是有功。

    其他的消息善乏可陈,倒是有个消息吸引了郝风楼的注意。

    海防市舶司传报。停靠海防之大食商船。原本带了货物来与安南互通有无,可是谁知突然收到‘警讯’,竟是突然扬帆而去,据闻是往大明东南沿海去了,原本要兜售的货物竟是不肯卸货,补给了粮食和淡水,招呼不打便扬长而去。

    郝风楼皱眉,其实他经常看邸报。一听到大食的消息也能琢磨出点事情,朝廷刚刚准允大食入贡。而这附近的大食商贾本来不远万里来安南、泉州、吕宋等地做买卖,把货送了来,却是不去兜售,郝风楼甚至可以肯定,这必定是大食商贾要云集泉州,打算凑伙儿跑去入贡。

    郝风楼心念一动,忍不住问:“这大食的消息还有没有?”

    听了郝风楼的话,书吏忙道:“存了一些,大人请过目。”

    说罢,书吏搜出几份文书,呈送郝风楼面前。

    里头都是关于大食商贾的一些资料,不过语焉不详,甚至有一些地方,郝风楼能明显的看出错漏,比如说什么大食乃西洋之国,比如大食人以船起居之类。

    当然,这种错误可以理解,神武卫所打听到的消息多是流言,而只有觉得事关重大才会派遣人员前去证实,大食对神武卫来说实在可有可无,自然没有去证实的必要。

    倒是有一些消息勾起了郝风楼的兴致,大食商船长三十丈有余,可容五百人起居,且大食商人多为巨贾,其中有巨贾胡氏在泉州最是著名,他改名胡禄,经常在泉州定居,做的买卖很大,他的船队,据闻有大小船只百艘,水手和护卫盘踞于外海,建设了仓储的货栈,蓄养了许多人力,又与市舶司相交莫逆,泉州上下多受他的打点,而大食商贾多以他马首是瞻,这一次入贡只怕是这个人打头。

    郝风楼认认真真地看了一些消息,便将文书放下,笑吟吟地道:“好啦,倒是辛苦了你们。”

    几人自然是称并不辛苦。郝风楼哂然一笑,便由这驿站的人安排着在三楼住下,休息了一夜,次日清早醒来,在一楼和护卫们点了些茶点,这里无论任何时候都是人满为患。

    郝风楼不起眼地坐下,隔壁的几个商贾似也是刚刚结识,正在笑吟吟地寒暄。

    郝风楼自然不露声色,身边的护卫也是沉默,大家只是吃着茶,用着糕点,倒是隔座的几个商贾却都个个是眉飞色舞。

    其中一个刘姓商贾,显是初到本地,显得有那么几分局促,其他几个商贾问他道:“不知兄台此番押的是什么货物,可是去谅山吗?”

    这姓刘的道:“押的是一些瓷器,自是去谅山去的。”

    一听到瓷器,其他几个商贾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叹道:“瓷器……是从哪里运来?哎……实话说了吧,谅山这里,丝绸、茶叶的价钱虽然还是居高不下,可是真正挣大钱的还是这瓷器,丝绸和茶叶说运就运来,那倒也没什么,小心一些,用油纸密封好就是。可是这瓷器不同,瓷器易碎,这一路颠簸,千里迢迢,随时都可能有闪失,所以只要能安全送达,就不怕不能卖到好价钱,即便是翻上十倍、二十倍的价钱,那也是稀松平常的事。像咱们这些人多是送些茶叶,安南人和真腊的士绅和贵族都爱喝茶,也肯花钱,可是茶叶终究人人都能送,能有个三五倍的利润,那已是不错了。”

    另一个人道:“其实押瓷器去谅山,不若去海防,谅山这儿固是天下四方的商贾云集,有时候聚集的商贾不下三千人,可是真腊、占城、安南的商贾却都小气,说实在的,一开始,咱们卖什么价,他们肯要,而且还趋之若鹜,可是现在却是将他们养刁了,人家如今也见了世面,知道这些东西的行情,杀起价钱来,那是够狠的。”

    “兄台实话说了吧,你这瓷器想要赚大银子就得去海防,海防你知道吗?海防侯的地头,那儿也有不少商贾,有大食的,有爪哇的,都是行船过来,他们倒是爽快,不过眼下谅山和海防的官道却还在修葺,只怕难行,你押着这货却是小心。”

    那刘姓商贾忍不住惊讶地道:“这……海商……不是说禁海吗?”

    先前说话的人笑了,道:“大明自然是禁海,可是莫忘了,海防却是郝家的封地,那海防市舶司也是由郝家署理,我大明朝廷的律令是片板不得下海,可是我大明并没有船下海啊……”

    刘姓商贾顿时明白了,其实这钻了个空子,大明的规矩很简单,就是任何人不得下海,即便是藩国的海商远道而来,那也必须由市舶司来接待,而朝廷对市舶司的管禁也很严格,并不是说各国的船只只要到了海岸就可以将货物卖给市舶司的,这里头不但有许多吃拿卡要,还需要许多的条件。

    可是海防呢,也确实是片板没有下海,自然也严禁寻常百姓下海从商,可是各国海商来了,而海防的市舶司却明显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有人状告,至多也就是市舶司管禁不严而已,到时候上书请罪,只说是交趾初定,百废待举,一时懈怠,朝廷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而这个空子却等于是多了无数的商机,因此吸引了不少番商渡海而来。

    刘姓商贾自然来了兴致,不免问起海防的事。

    其他人答道:“这海防和谅山不同,谅山是货物集散的地方,大多做买卖的是占城、交趾、真腊等地的商贾,可是海防呢,做的却是海路的买卖,什么人都有,即便是色目人、昆仑人,偶尔也可窥见几个,谅山做买卖讲究的是长久,你往后卖什么货,一年送几趟来,和这里的老主顾交割就是,到时候再在谅山的工坊里订购一些东西带回去,当然是稳赚不赔。而海防那儿,那些海商和你做的却都是一锤子的买卖,大家交割之后,两不赊欠,他出了海,往后你去哪里寻他?所以海防那儿赚得多,可是也要谨防骗子,前几日就出了一件事,有人用搀锡的银子将个丝商骗了,足足一千多两呢,这不是逼人上吊吗?其实说来说去,咱们做买卖的,哪个不得把眼睛放亮一些,至于刘兄何去何从,却还要自己思量了。”

    …………………………………………………………………………………………………………………………………………………………………………

    今天下午因为之前车祸的事情,要跑去事发地方的交警那边处理一些手续,所以耽误了些时间,回来得有些晚,更得也有些完了,老虎也很抱歉,但也请大家能谅解老虎!好了,真的饿了,老虎先去吃饭了。(未完待续。。)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