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老娘是村长 > 正文 第199章

正文 第199章

书名:老娘是村长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村长一枚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龙泉村一共千把人,不过温如丝老家叫泉水湾,泉水湾只住有八户人家,八户人家围成一个大院,外面是翠竹与小河环绕,如果论环境,泉水湾也是极其雅致的,不过现在是已经是冬季,竹叶纷纷垂落,如果要看美景,那还必须等到来年。

    把车子锁好,停在路边,温如丝扛着蔬菜,杨雪晴和柳怜菱跟着,三人沿着田间的小路朝泉水湾行去。

    马路离泉水湾大概也有三里左右,开始就能看到一个桔子园。

    “这个桔子园好多年了。”温如丝忝为地主,自然负责讲解:“没有名字,是周围农家的桔子树,把这小山丘占满了,小的时候我还来摘过桔子呢。”

    说是桔子园,其实真不算很大,也就两百来棵桔子树?反正也差不到哪里去,关上乡多种桔子树,温家其实也有,不过她家的桔子树不在这里,在另一个桔子园里,跟这里的规模差不多,像桔子园这种土地大都是较为贫瘠的,就算开垦出来种庄稼也产不了多少粮食,算是废物利用,随着这些年外出打工的人日益增多,以前一到秋天桔子挂满树的情形已经看不见了,因为没有人照料,树龄也大了,所以零零散散的能结上几十果子,还又酸又涩,连小孩子都不爱吃。

    温如丝家里就两人,一个她一个温国良,所以那些桔子树就更没人照料了,估计不是被人砍了就是枯死了,就算没死也应该差不离。想到小时候桔子成熟时温如丝爬上树摘桔子,或是在树上躲猫猫,就是会心一笑。

    现在是冬季,桔子叶也快落光了。桔子园里没有什么人来清理,落叶极为厚实,显得有些破败苍凉。偶而从一些树的间隙中显出一抹绿意,这是某种生命力顽强的野草还在生长着。

    “这里没有人来管?”柳怜菱看着桔子园,粗大的桔子树栽得极为不规则,两树的间距往往有一大片空白的地方,如果是在桃花山,那真是寸士寸金,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在这里却稀松平常,除了落叶,没有人去开垦,倒是桔子园的中间远远能看到一个屋顶。

    “嗯,以前桔子多的时候倒是有人来管。现在桔子越结越少,管的人就没了,那个房子修了十几年了,现在都破败了,没有住。”

    “可惜了。”杨雪晴叹了口气。

    “嗯,是挺可惜的。”柳怜菱也叹道。

    “嗯?”温如丝不解。

    “亏你还是当镇长的人呢,关上乡的桔子以前很出名的,大有发展的前途,如果能把所以农户的桔子树整合在一起。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关上乡恐怕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最起码要比现在强得多。”杨雪晴在清河镇当了一年左右的秘书,无论见识还是思维都要比以前开阔,所以现在一看到桔子园,马上就想出了一个可以让关上乡腾飞的主意。

    温如丝却是摇头失笑道:“哪有这么容易。这些桔子树只是本地的树种,果实很小的,论起口味,不如一些嫁接过后的大红袍,再加上其实每家都不多,也就是十来棵桔子树,十来棵能干啥?总共能弄到几百斤的桔子,这才多少钱?”

    “那倒也是,除非这里的桔子树能有咱们桃花山的果树那样好,每个能卖一百块钱,呵呵,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

    温如丝笑笑,却并不说话,杨雪晴的话倒是给温如丝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国家的农业为国之根本,如果饭都吃不起,那根本谈不上国富民强,在能吃饱后才会去谈吃好,现在华夏已经渡过了吃饱的阶段,都在吃好。

    灵雨术绝对是一项逆天的神技,不过温如丝却用得不多,如果她能力够强,天天在华夏境内来一场灵雨术,那可真不得了,只要是植物,那可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啊,可惜这只是个美好的想法。

    一个国家的事温如丝办不了,那龙泉村的事温如丝却是能办到的,现在她在考虑要不要给村里下几场灵雨,这样明年就会迎来一个丰收年,想了想后,还是决定以后如果下雨,就顺便下一下灵雨,举手之劳而已。

    走过桔子园,路边就是一片小小的竹林,这种竹林在s省很常见,桃花村也有的,竹编也是s省很流行的一种装饰品,农家有许多东西都需要用到竹子,除了竹子,田间地边那株株的果树也极为引人注目。

    梨树,苹果,樱桃,香蕉,葡萄,当然,还有桔子树,这些树栽得更是凌乱了,有些田道边上只栽了一株,有些地里就栽了五六株,在杨,柳两人看来,就显得有些突兀了。

    “果树不少啊?”

    “嗯,我上高中那会乡里发的通知,说节约用地嘛,所以多数人都去乡里买了树苗来栽,现在想起来,乡里的政策还是挺好的,利用一丝一毫的空间,如果弄得好,一年下来未尝不能挣个零花钱,现在看来还算是有点效果。”

    “那为什么不买一样的呢?比如都是桔子树,这样统一销售多好?哦,知道了,不好管理。”

    人民可不是机器,只要下一个命令大家都必须要遵守,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像这种事情也不是强制性的,当年乡里贴出公告,树苗都是要钱的,桔子树苗的价格是一块钱两株,就是大红袍那种桔子树,别的果树的价格温如丝没有记住,反正挺便宜的,就算是很便宜,有的人家也没买,乡里也没有什么办法。

    绕过小竹林,就是水田了,稻子早就已经割掉,就剩稻茬,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娃儿腰里跨着一个竹蔑,正在水田里抓泥鳅。

    这种事各地都有,桃花村以前也有,不过现在看不到了,因为人们的生活富裕了,所以不太需要抓泥鳅来改善生活,杨雪晴以前也没见过,这次看到现场表演,很有些好奇。

    “小朋友,你在做什么?抓泥鳅还是抓田螺?”杨雪晴喊道。

    小娃儿直起腰来,朝这边看了几眼,脸上都是泥,长得干瘦干瘦的,挽起裤脚露出来的腿冻得有些发红,或许是害羞,或者是害怕,反正没有说话。

    “怎么不说话呢?难道老娘这么可怕吗?妹子,你不是附近的人么?不认识?”

    温如丝真不认识,龙泉村的人她认识的也不多,因为各家各户都相隔得太远了,甚至龙泉村的村长是哪个她都不知道。

    “抓黄蟮。”小娃儿小声的说了一句,眼前的三位大姐姐一看就是城里人,比学校的老师看上去都要更威风,能鼓起勇气回答一句已经很不错了。

    “小朋友真乖,你是拿去卖呢还是自家吃呢?”

    温如丝和柳怜菱白了杨雪晴一眼,真以为人家是两三岁的小孩子?十二三了,搁古代都可以娶媳妇了。

    “卖,你们是要买啊?”

    “你没读书吗?”杨雪晴哪会让一个小孩子牵着鼻子走,反问道。

    “嗯,没有读书,不过我小学毕业了,有毕业证。”

    这下三人都有些愕然了,温如丝皱着眉头,“你怎么不读书了呢?是家里没钱还是你父母不让你读了?”

    做了一年的镇长,温如丝还是有些官威的,这一皱眉让小娃儿吓了一跳,害怕的看着她,却没敢说话,于是温镇长有些郁闷,她可不会对小孩子使用暴力。

    “小朋友,别怕,过来,上姐姐这里来。”杨雪晴走到一边,朝那小娃子招手,脸上是亲切的笑容,小娃子看了看温如丝,又瞅瞅杨雪晴,然后抬起脚,从水里慢慢朝杨雪晴移了过去。

    杨雪晴和小娃子在那里说话,柳怜菱却在和温如丝说话。

    “果然很穷啊。”柳怜菱说道:“开始还以为桃花村是最穷的,想不到这里也差不多。”

    “嗯,我开始也告诉你们了吧,我老家挺穷。”

    “村里没有学校?”

    “有,有个小学,就三个班,到六年级就要去乡里了,因为不去乡里就毕不了业。”

    “就三个班?”柳怜菱还从未听说过这种事情。

    “嗯,一二年级在一个班,三四年纪一个班,五年级一个班,我记得那时候一个班一共才二十来人吧。”

    柳怜菱无语,她从小都是在市里长大,家境优越,哪会想到还有这种事情,一个学校总共三个班级,还得混合上,想来也没有什么老师了呗,当下把这个问题一问。

    “嗯,老师很少,我记得五个还是六个?倒是忘了,不过老师还挺尽心的,我们以前的班主任姓曾,住在乡里,天天得赶七八里路过来给我们上课,后来得了肺结核死了,那年我五年级。”温如丝淡淡的道。

    “相比起来我倒真是幸运,妹子,你也挺幸运的,在这种环境你也能长得这么茁壮...”

    额,温如丝一头黑线。

    “那这里的孩子应该都会像这个小娃儿一样,读到小学毕业就不读了吧?”

    “不是,有些家里还是明白的,如果不想读的话,就读到五年级,然后就不读了,一般来说都会读到初中毕业,虽然学费不高,很多家庭也负担不起,在村里跟我同龄的孩子,好像就我一人上了大学,高中的也有几个,不过都是读的职高。”

    杨雪晴这时也跟小娃儿说完了话,走了过来低声道:“是穷的,所以没有读书了,这孩子也不想读了。”语气有些沉重。

    应试教育虽然无用,但是最起码可以让人识字识理,这么小的孩子不读书又能做什么?抓泥鳅蟮鱼?这能值几个钱。(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无弹窗小说网)d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