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落跑妃子 > 正文 第三百三十章 上香

正文 第三百三十章 上香

书名:落跑妃子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缘渃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按照如今朝堂上的情况来看,就算慕容明再想借机参奏慕容宸,最终也只能作罢。他转头,悻悻的瞪了身边一脸平静的慕容偐,最后低着头对着慕容江说了一声:“是,父皇说的对,是儿臣考虑不周。”

    他今天的落败,是他始料不及的,原本以为手上掌握着独舞给他传回来的消息,而且又有那个无所不能的鬼面人的出谋划策,再加上自己的能力,定然可以让皇上下一道奏折,催促慕容宸赶快攻打雍城,或者是直接降罪于慕容宸,却不曾想,最后竟换来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真真是有够丢脸。

    慕容江虽然坐在高堂之上,但是慕容明脸上的表情他却看的清楚,没有落下一点,当然也包括他身旁慕容偐面上的平静。慕容江不禁挑了挑眉头,嘴角含上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慕容江看了看身边伺候着的公公刘德一眼,那刘德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这察言观色的本领也是很厉害的,注意到皇上的眼神,自然明白皇上的意思,当即便走场前吆喝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此时文武百官哪里还有其他人敢站出来多说废话,恨不得长上一双翅膀,赶紧飞离这个是非之地。如今听到刘德的这句话,简直就是如获大赦一样,个个脸上的表情都是一松。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但是这天下又有几人知道,这朝堂之上才是真正是非最多的地方?

    没有人喜欢卷进杀戮当中,可是身在朝堂之上,就不得以的会被拉近党派之争。最后的下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如今的朝堂。已经很明显的分成了三派,一为太子党,一为明亲王党,当然每个朝代都有那么几个说聪明又不聪明,说不聪明却又真真聪明的人,总喜欢处在观望的状态,不轻易表态,这也就是那第三派观望派。他们不属于任何一方,却又处处给另外两方施展压力。

    今日之战,很明显的是太子党占了上风,虽然大家不知道皇上究竟是什么态度,但是却绝对可以看出皇上是真心相信二皇子慕容宸,而这慕容宸又是太子殿下一母同胞的哥哥,处处维护着太子,定然也是太子一派之人。那么也就是说…皇上的意思还是支持太子一方。

    这样想着,有些原本支持明亲王慕容明的人,便开始动摇,纷纷用着复杂的目光看向殿中央的慕容明。只是,如今的形势已经让他们不得不一条道走到黑,即使明知道前面山有虎。他们也还是得偏向虎山行。他们已经没有退路,若是明亲王胜利了,他们还有一条活路,若是太子胜了,恐怕他们也就真的完了。也许就是这样的想法控制了太多的人,才会造成越来越过的人执迷不悟。

    慕容江居高临下的扫了一眼殿堂中的众官员,见他们都神色各异,但是却谁也没有再说话,便径直离开了大殿。眼看着皇上离开。原本寂静无声。落针可闻的大殿之上,瞬时又有了生机,大家彼此交头接耳,一会儿看看慕容明。一会儿看看慕容偐,不过,也就一会儿的时间,都朝着殿外走了出去。

    “王大人,请留步!”御史王正清听到有人喊自己,便停下脚步,朝着身后望去。本已经花白的头发在空中轻轻的飞舞,脸上的胡须也和头上的发同色,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绝对的痕迹,而他那双眼睛却明亮明亮的,可以看出,他心中的智慧。这王正清乃天麓三朝元老,在朝堂之上有绝对的威望,而他也是那为数不多的观望一派的领导者。

    “刘公公,不知找老夫有何事?”王正清捋了捋胸前的白须,望着正朝着自己而来的刘德,心中有些疑惑。这刘德看起来只有十**岁的年纪,却已经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可见也是一个有手段的。不知道如今这个时候他过来找自己,会有什么事情。难道是皇上?心中这样想着,王正清脸上的神色也变得更加庄重恭敬起来。

    刘德走到王正清身边,朝着四周看了看,见附近并没有人注意到这里。刚刚下朝之后,王正清心中便一直思考一些事情,也就是这样,他便落后于众人很多,因此现在早已经看不见其他的官员。

    “王大人,皇上说,如今两国交战,明天天气不错,想着王大人可能会去国庙为咱们天麓大军祈福,这才命奴才给王大人送来些银两,请您代为皇上上一柱清香,赏点香油钱。”说着话,刘德便将手中拿着的一个钱袋子放到了王正清的手中,然后又恭敬的站在身边。

    王正清看了看手中的钱袋,很重,估摸着怎么也得有个几百两,他又抬头看了看面前一脸恭敬肃穆的刘德,眼中的神色变了变,心也猛地一跳,这才连忙躬身说道:“请刘公公代老臣和皇上说一声,明日辰时定到国庙为我朝百姓上香祈福,请皇上放心。”

    “奴才一定会将王大人的这份心带到。”刘德也恭恭敬敬的回了王正清一个礼,这才面带笑容的说:“既然话已经带到,那奴才就回去禀了万岁爷。”他双手抱拳,朝着天空拜了拜,然后也不再多言,转身朝着来时的路走了回去。

    王正清看着刘德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手里的钱袋,这才眯了眯眼睛,一副若有所思的捋了捋胸前的胡须,迈开大步,朝着宫门外走去。

    第二天正好是文武百官一个月三次,为数不多的沐休时间,一大早,王正清便早早起身,命令家里的下人准备了香烛,供品还有上香祈福该带的一应用具,带着两个小厮,十几个护院,坐着家里的马车,朝着国庙的方向驶去。

    天麓的国庙坐落在皇城外五里处的“武女山”上,乃是皇家祭祀祈福的所在,平日里并不对寻常百姓开放,只有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才有机会可以来国庙上相,所以平日里国庙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却也绝对不缺香油钱,因为那些官家小姐、夫人们,都是出手阔绰之人。

    其实武女山也并没有什么特色,不过就是一个不算高的小山坡,只不过据说曾经有一位前朝的女子,代父从军,最后在军中立了战功,被封为将军,却不曾想竟是为女将军,后来皇上知道之后也并没有叱责于她,反倒褒奖“巾帼英雄”,奈何红颜薄命,这将军最后竟然因为突然疾病,身死此山,为了纪念她,百姓便将此山命名为“武女山”。

    踏在山间的地上,一步一步的朝着山门走去,王正清心中越发的疑惑,他不知道为皇上此举叫他过来这国庙究竟意欲何为,难道是为了如今正愈演愈烈的党派之争?或者说,皇上怀疑他已经归为某一党派?

    王正清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这心也越来越七上八下,总觉得今天皇上引自己来这里,定然不会是什么好事。眼看着国庙的山门已经近在眼前,王正清停下脚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如今他已经是三朝元老,一直没有身陷任何危险,原因是什么,还不就是靠着自己是直臣,从来不成为任何一方的人?

    可是如今皇上却莫名其妙的让他过来这里,想必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问自己。虽然心中害怕,但是怎么说他王正清也是“身经百战”,立于高位多年而不倒的人,就算心中再忐忑,面上也不露出分毫。

    调整了下呼吸,王正清便走向了庙门前,早就有庙中的小僧人前去通报,当王正清走到门前之时,庙中的代主持元贞已经走出来迎接他,“王大人,请恕贫僧未曾远迎,这厢给您赔罪。”他口中说着赔罪的话,面上却一点赔罪的样子都没有,一脸的平静。

    “大师客气了。”王正清也弯腰回了元贞一礼,这才打量起眼前的代理主持。面前的男子看起来也就只有三十几岁的年纪,一张国字脸,身上穿着黄色的僧袍,一身红色的袈裟,半新不旧。

    却没想到竟然就是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可以接替已故主持元冥的位置,想必也是一个厉害的人,只是,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元贞,不过却也听家里的夫人说过这位元贞,据说讲经说法是一个很有见地的人。

    于是,王正清看此人的表情,便越发的恭谦起来。

    元贞看着王正清对自己面带恭敬,脸上却也没有丝毫变化,他是出家之人,不受这虚礼束缚,自然也不会在乎世人对他的看法。

    元贞看了看王正清身后小厮手中拿着的香烛,眼中有所了然,对着王正清鞠了一躬,“阿弥陀佛,王大人,里面请。”王正清心中想着皇上吩咐的事情,也一刻不敢耽搁,随着元贞走了进去。

    眼见着坐落在正前方的大雄宝殿,还有殿中高大的金佛,眼中闪现着肃穆。他虽然自己不怎么信奉神佛,但是家中的夫人小姐们倒是经常过来上香,况且皇家也每年都会举办几次祈福祭祀,所以这国庙,一年也要来上那么两三次,但是却从没有这般仔细的看过眼前庄严肃穆的大雄宝殿。如今看到,不觉竟生出几分敬畏来。

    元贞看见王正清眸中的神色,暗自点了点头,引领着他走了进去,待王正清上好香,又添了香油钱之后,才轻声的在王正清的面前说了一句,“贵人已经等您许久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