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锦衣当国 > 正文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人总是要长大

正文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人总是要长大

书名:锦衣当国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特别白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对王通阵营来说,徐广国是很特殊的一个人,他的特殊于文官阵营也接受他的存。

    王通身边的文人都是举人出身,这个举人出身就和进士为主的中枢文臣以及地方上的高位文臣扑清了界限。

    顺天府尹吕万才、松江知府杨思尘其他文官眼中,那就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之辈,是当时阿附枭雄的『奸』佞,吕万才和杨思尘自然知道士林对他们的评价,他们也不求什么接纳,只是一门心思的办差和为王通做事,这等忙碌实务的行为却让他们和其他人拉开了远的距离。

    徐广国不同,他的叔父曾做过户部侍郎,他本身也是那个圈子的子弟,河南潞王封地做知府这个经历,让徐广国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万历皇帝的知心人,起码,他是因为立功才有了升迁。

    而且徐广国替王通京师大把撒钱,沟通清流典论,这个某种程度上也和大批的清流士子交好,算是有了人情的积累。

    他心思活,去了辽宁之后,京师的各项打点从来没有放松,其实清流浊流,给了好处就是朋友,徐广国一直是上上下下维持的不错,大家也不把他看成是王通的铁杆。不过,徐广国是这些人中先明白过来的,他们的一切荣华富贵都是因为王通,王通平安,他们也平安,王通向上走……他们也能跟着走的高,如果王通不了,凭什么会让他一个没什么资历背景的举人这么高位上坐着。

    入朝之战结束后,徐广国管就是做后勤整备之类的差事可依旧是积攒了足够的功勋,徐广国接下来的选择也很有趣,他这个资历出身,管有大功身但来到京师中枢的话,肯定不会有什么实职,还不如地方上呆着自,尤其是徐广国辽宁,府州县都是他安排下去的人军方对他也是支持,那就是土皇帝一个,自有天地,可徐广国却主动选择来到京师,户部做了个右侍郎,除了位置高点,好处什么的基本没有。

    等李虎头被刺的那个年份,总算是累计年资,众人的反对之下,调任刑部左侍郎向前进了一位,但论起影响力还不如户部那个位置。

    对于王通系统之外的人来说,这个徐广国就是个辽宁捞足了好处,然后京师做个高品的官员扬名的角『色』他可是标准的大明特例之一,当年海瑞也不过就是止步巡抚这个位置上,徐广国这人里子面子都捞到了。不过,王通系统内的几个人物却知道当年宋婵婵京师建立的那套班子,差不多都被徐广国接收了过去,对于京中各派系的脉络和关系,重点放何处如果冠冕堂皇的安『插』人手,徐广国明显精通些。

    至于这刑部的差事看似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实际上却是经过有意运作的结果,刑部总掌刑名之事,这其中也有种种方便处。

    李虎头死掉的消息传来,万历皇帝为了太子朱常洵能顺利接位,准备大肆杀戮功臣的消息立刻京师流传开来,并且以超过邸报发送的速度传遍了大江南北,这个消息,甚至连支持万历皇帝的文臣们也都相信,老朱家杀功臣这可是骨子里的东西,这股消息的流传下,舆论『逼』人,武将们迅速的站到了王通一边。

    但接下来精彩的事情并不是这个,而是有言官进言,说国家纷『乱』,妖孽丛生,正是因为纲常伦理败坏,若是天子当年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储君,那里会有这么多的干碍,还请陛下改立储君,以正大义。

    皇长子朱常洛已经去了洛阳做福王,算下来已经有了十年左右的光景,大家本觉得习以为常。

    有人这么一折腾,大家才发现这是个机会,现王通虽然跑到天津卫,可并没有什么变『乱』之举,大家也都能判断的明白,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怎么互相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和气收场维持下去。

    这件事上想要捞取什么功勋和富贵不太容易了,但现王通出奔,李虎头暴死,当年万历皇帝立朱常洵为太子的两个有力支持者都是不见,那么,现争国本就是有利可图而且没风险的事情了。如果皇长子能成为太子,自己其中出了一份力,荣华富贵自不待言,万历皇帝身体病症越来越多,君登基也不会太晚,赌对了这个,那就是大好处了。

    有王通京师镇着,根本不会有什么言『潮』之事,顺天府和锦衣卫都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做出应对。

    可现,吕万才去职,那套系统根本没有人能运转的起来,来的府尹可压不住那些史员和老差役,锦衣卫这边是大有惰『性』,如果有人想要用心办差,那么就会立刻成为同僚们的公敌,老都堂多犬的恩德,你这么用心用力的去查,这人『性』实是不值一提。

    没了制约,甚至还有势力背后支持,言『潮』突然兴起,让万历皇帝措手不及,请天子以大义大理为准,江山社稷存续为准,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万历皇帝悲哀无比的发现,没了王通的支持,他根本没有压制文官的手段,万历皇帝询问了一干亲信,他准备用强力镇垩压的想法被亲信们否定,这个局面『乱』起来,太容易给人以可乘之机,造成大的『乱』局。

    郑皇后以及郑家的家主,如今也已经封侯的郑国泰,对这个突起的风『潮』都是惊慌无比,如果朱常洵不是太子,那么郑家的荣华富贵马上全完了。

    实际上对于天子对丰通下手,郑国泰这边也是矛盾异常,他们家松江和天津卫都有大量的好处,王通如果完了,他们家会受到巨大的损失,但出于“大局”,还是没有提出什么异

    可事情连锁反应,却没想到这件事的结果是自家的荣华富贵都没有保住的可能了,那真是天要塌掉。

    麻烦不仅仅是这个,万历皇帝奢侈和玩乐上耗费了太多的银钱,禁军和京营的军饷已经快要发不下去了。

    税务总局明确告诉万历皇帝,如果天津卫和松江府几天后没有将每年的定例银子送来,那么京营和禁军起码要断饷两个月,现王通天津卫,松江府王通也能施加很大的影响,银子能不能送来实是难说。

    两个月的饷银不发并不是什么大事,事后补上就可以,可眼下这个局面,京城内外的兵马已经不能再有什么动『荡』,如果稍有不稳,就会酿成大『乱』。

    内因外因,万历皇帝王通离开京师半个月之后,派赵金亮为使者,前往天津卫去见王通,没有带着圣旨。

    三,赵金亮能够成为宫廷中地位高的宦官之一,王通其中作用很大,不过宫中几十年的耳濡目染,让赵金亮对皇帝和太子极为忠心,甚至不惜和他的恩人反目成仇,厂

    赵金亮天津卫呆了两天,没有什么正式的文书出现,不过按照随后出现的那些事来看,万历皇帝和王通达成了某些和解。

    王通的职务和爵位还保持,但对外还是以身体为由天津卫养病,吕万才官复原职,李文远官复原职,禁军的所有任命没有王通的允许都不能变动,殖民地和开埠港口地区的政策也是如此。

    这些允诺是否存并没有什么官方的文件证明,赵金亮回到京师的第三天,改易太子的争论就戛然而止。

    万历三十一年到万历三十四年之间,天津卫逐渐成了大明帝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军务、殖民地事务,以及大部分和工商相关的经济事务,都这边处理解决,臣子们朝堂上各有立场,争执不休,任珂不利于王通和禁军集囝的法令都没有办法通过和执行。

    下毒、绑架和暗杀也这两个城市之中不断发生,皇帝和王通表再上维持着君臣的体统礼节,暗地里也是针锋相对。

    双方都拉拢着各方人士,绝大多数人都发现,王通能给他们的,或者说站王通这边他们能得到的东西,远远要比站皇帝那边得到的多。

    万历三十五年初,局势对王通越来越有利,不过王通还迟疑,这升候,徐广国家中长辈去世,照倒要回乡守制丁忧,路过天津卫的时候,徐广国和所有官员一样,去拜会乐浪郡

    王通的几名护卫还记得,徐广国和王通单独密谈,到后长跪不起。

    万历三十五年三月,万历皇帝和往常一样,午饭后用西洋点心,吃完两块蜂蜜蛋糕之后,突然腹痛如绞,太医赶蹲之前,就已经失去了呼吸。

    宫内大『乱』,侍卫们迅速包围了御膳房,将相关人等金部捉拿,但东厂和锦衣卫的人随后赶来,要求他们接手案子。

    随即又有消息,说下毒的人是郑皇后,因为万历皇帝想要改立储君,让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