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正午不算炎热,袁氏站在青藤轩外,轻抚着手中的宣纸。
那上面的墨迹都还未干透,是刚刚才写好的。
字,是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
细细观之,外若优游,中实刚劲。
写的词牌名是渔家傲,题为十二月严凝天地闭,正合这个时节的意境。
“十二月严凝天地闭。莫嫌台榭无花卉。
惟有酒能欺雪意。
增豪气。
直教耳热笙歌沸。陇上雕鞍惟数骑。
猎围半合新霜里。霜重鼓声寒不起。
千人指。
马前一雁寒空坠。”
袁氏在心中默念词句,暗自赞叹。
词风豪迈,寥寥数句,寒天雪地的塞外景色骤跃于眼前。
好字,好词!
袁氏惊艳之余,也一脸不明所以,问杨兴旺道:“老爷怎么答你的?”
“回夫人的话,”杨兴旺摇了摇头,答道:“老爷说吉昌顺太远了,让灶房煮弄面食即可。”
袁氏怅然叹了口气:看来,老爷是真的有要紧公务。
她又扬了扬手中的字词,问说:“这是何人的手笔?”
“是欧阳大人的墨宝。”
“啊!欧阳大人?”袁氏讶然错愕。
杨兴旺娓娓转述道:“欧阳大人说:年关将至,无奈唐突扰攘。承蒙老爷、夫人接待周到,感激亦愧疚。听闻袁都尉曾在河间府任职,大约会对边塞的景致有所想念,便以此字词赠袁都尉,望笑纳。”
袁氏听罢,脸庞顿时羞愧得通红。
她父亲袁安志不过是个从四品的前轻车都尉,而且归田久矣,何德何能让名满天下的欧阳修记挂?
不过是托词而已。
是自己太鲁莽,还道别人看不出来。能在朝堂上立足的,哪个不是精明练达之人?
他们大约已经猜到,姚宏逸今日要依习俗陪自己省亲,于是好心留个颜脸,没有点破,更以亲笔字词相赠。
欧阳大学士的墨宝,又是特意为她父亲而写的词,比自己精心挑选的贺年礼都要体面得多。
袁氏小心翼翼地卷好手中的宣纸,吩咐杨兴旺说:“你赶忙去让灶房准备午膳,莫要怠慢了贵客。待得事情都办妥了,再替我找人将欧阳学士的墨宝好生装裱起来。”
“午膳的安排,小的已经命阿安传达灶房”杨兴旺顿了顿,为难道:“但是,这装裱一事,恐怕夫人要稍等一下。”
“哦?”
杨兴旺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老爷让小的赶忙到城西彭府,邀彭大人前来一趟,说是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王安石宅子里的书房。
墙壁挂满条幅,册籍书稿四处堆叠,书架上都是大小卷轴。
乐琳百无聊赖地翻弄这一本札记。
全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
她叹了口气,合上书本,托腮看着窗外发呆。
良久,王安石才将住房累积金的计划书认真读完。
“王先生觉得如何?”
乐琳问道。
王安石抬头正视乐琳,黑瞳里眸光幽亮,表情认真地说道:“我不反对。”
“啊?”乐琳还以为王安石会比司马光更难缠,不曾想,他竟这样轻易就答允了。
一时间,难以置信。
说好的“拗相公”呢?
“我说,我不反对。”王安石看“他”不信,重复了一遍。